
摘要: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与工程建设活动有关地质问题的自然科学。文章从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现状、发展阶段、发展趋势和未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对国内工程地质学的基本认识,旨在完善和发展国内工程地质学。
上世纪中期,世界经济发展环境相对进入稳定时期,特别是基础建设迅速发展,且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在这种环境下,工程地质学迅速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的工程地质学还没有起步,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的工程地质学起步并发展,且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当前,在“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的新形式下,我国的工程地质学科正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机遇。工程地质学家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争取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上取得长足进步。
1、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阶段
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赶超先进水平,在过去将近60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1 起步阶段:传统工程地质学阶段
这是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的起步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我国工程地质学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为国家基本建设的一批重大基础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具体施工提供了地质依据。在工程选址和场地评价中,着重于工程地质条件的阐明和定性评价为主。
1.2 发展阶段:传统工程地质学到现代工程地质学的过渡阶段
这是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的关键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年代,形成了较完整的工程地质学体系,制定新的勘察规范,与国际接轨,勘察质量大大提高。一些重大工程采用国际招标方式,以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勘察方法和规范技术。经过这一阶段,我国的工程地质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完成了从传统工程地质学到现代工程地质学的过渡。
1.3 高质量综合发展阶段:现代地质学阶段
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到如今,进入到高质量综合发展的现代工程地质学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工程地质学经过前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和完善了我国工程地质学的理论体系,我国的工程地质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例如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等一批巨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工程;大亚湾、秦山核电站;宝成、成昆、京九等铁路干线;还有许多新兴的城市、矿山等等,形成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铁路工程地质”、“矿山工程地质”、“城市及房屋建筑工程地质”等专门的工程地质学系列。同时,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也在也这一阶段广泛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我国工程地质的研究现状
工程地质学是我国建国后才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经过将近60年的发展,工程地质工作已有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工程地质学已成一门研究内容丰富、理论体系严谨,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并且是国际工程地质界的重要一员,同时培养了大批地质学人才。我国工程地质学家的研究领域广泛,很多理论体系、研究思路和方法在国际上独树一帜。
3、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从世界范围看,工程地质研究总趋势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发展中国家的各类工程建设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各种不同复杂程度的地质环境使工程地质学家提出许多研究课题,也要求工程地质勘查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和持续改进。此外,工程地质学必将融入现代数理化、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及材料科学等更多的新鲜知识,以保证在未来的信息世界里工程地质学的适应性。我国工程地质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3.1 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完善工程地质学的学科体系
工程地质学的发展,要在地质学的基础上,综合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铁路工程地质”、“矿山工程地质”、“城市及房屋建筑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学”等学科知识,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宽工程地质学的范畴,特别是“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形成和发展,为研究人类的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数据,为解决资源、发展和环境问题提供了数据保障。根据我国的发展战略,将大大提高综合国力,加速现代化建设。为保持较快的稳定发展速度,在能源、交通、现代化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将要有更大、更快发展。同时,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重视环境保护,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
3.2 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体系,提升工程地质学的理论体系建设
我国工程地质学在发展中要在具体工程建设基础上,总结实践经验,用实践来充实理论研究体系,提升理论体系建设。在工程地质学的发展中,应改变单纯应用学科的模式,正确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工程地质学理论队伍。
3.3 进一步加强定量研究,验证和深化定性研究成果
我国地质学的发展,要在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的定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同时,大力加强中国自己的定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提供方向和基础,定量研究验证和深化定性研究成果。因此,要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上狠下功夫,只有这样,工程地质学才能胜任为工程经济建设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艰巨任务。
3.4 进一步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实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内涵和外延
这是我国工程地质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工程地质学的飞跃发展,必须加强与环境工程地质、矿山工程地质、地震工程地质、海洋工程地质等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研究学习。同时,还要学习国际上工程地质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积极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4、我国工程地质学未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站在全球共赢发展的高度上,提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直接使来基建工程的落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首先是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而要完成这些,地质工程是最基础的条件。由此,我国的工程地质学未来应重点解决好的问题有:复杂地质体的建模理论与技术研究;加强灾害性地质过程的全息预报系统理论研究;新一代地质灾害的评价与防治理论;高精度工程地质解释系统和灾害评价与预测技术等。
尽管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这更是机遇,我们要抓住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这个发展机遇,不断完善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学科体系,加强理论研究体系,进一步充实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内涵体系,力争使我国的工程地质学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彤.我国工程地质学的成就和发展四.吉林画报(教育百家B),2014(06).
[2]黄鼎成.工程地质学的未来在中国四.工程地质学报,2004(04).
[3]黄润秋.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工程地质学[J].工程地质学报,2004(04).
李沛沛.国内工程地质学的发展趋势[J].广东蚕业,2019,53(6):106-107.DOI:10.3969/j.issn.2095-1205.2019.06.63.
分享:
华北石炭纪沉积型铝土矿是古风化壳经剥蚀、搬运、沉积的产物,含矿岩系中伴生有含量较高的稀土元素[1,2,3]。由于现在已难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古风化壳,人们研究风化壳的对象基本是现代风化壳,对碳酸盐岩、花岗岩等所形成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分布特征已有较清楚的认识[4,5,6,7,8]。
2024-06-11近年,西部寒区建设工程如岩土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不断深入,然而过低气温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冻融灾害问题,冻融循环对岩体力学损伤的影响不可忽视[1,2,3]。自然界岩体富有各种缺陷,如微裂隙、孔隙及节理等宏观非连续面,这些缺陷不仅对岩体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也严重影响岩体的渗透特性,导致寒区工程岩体内部裂隙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冻结,不论是内部微裂隙还是宏观节理,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冻胀力[4,5],当冻胀力超过岩石抗拉的阈值时,裂隙发生萌生、扩展以及贯通[6]。
2024-05-20为摸清江西省页岩气资源潜力、成藏条件及总体分布情况,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下达了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专项任务(赣煤地字〔2015〕46号)。本次工作为其中的一个课题,重点摸清赣西北九江地区底寒武统荷塘组泥页岩的页岩气形成条件、分布特征、主控因素与富集规律,预测页岩气资源量,在赣西北页岩气远景区内进一步划分出页岩气有利区。
2023-11-08瑞利波测试理论基于地震学研究,用于分析地壳和地幔的物质组成以及大地的构造[4,5]。由于使用方便,经济和无侵入等特点,近年来运用于勘探浅层地质领域[6]。由于气体、液体无剪切力,故充气或充水的地下洞穴剪切波速为零,剪切波无法通过,而周围固体介质的剪切波速可能较高,因此波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对介质力学参数特别是剪切波速度变化敏感。
2023-10-27页岩是一种层理性及其明显的岩石,由于构成页岩的矿物颗粒形状大小不同,且散乱分布和组合,使得页岩体的力学特性和破坏机制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在常用的页岩水力压裂过程中,层理面总是早于岩体发生破裂,从而导致水力裂缝在逐渐延伸时沿着软弱面开裂。
2023-09-08页岩是一种层理性及其明显的岩石,由于构成页岩的矿物颗粒形状大小不同,且散乱分布和组合,使得页岩体的力学特性和破坏机制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在常用的页岩水力压裂过程中,层理面总是早于岩体发生破裂,从而导致水力裂缝在逐渐延伸时沿着软弱面开裂,使得裂缝缝网难以产生,从而导致水力压裂的效率下降。
2023-09-07在行业内目前常用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及手段甚多,选好勘察手段、评估分析方法是做好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必要前提。本文根据中维地产·金岭花园10#住宅楼岩土工程勘察,简单介绍了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些基本方法,为工程建设项目基础设计提出关于持力层承载力的依据和建议。
2023-08-3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建设进入了高潮期。然而,工程建设的同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如岩土工程地质评价,对于土质软弱,或可能液化、失稳的场地,要进行场地地基稳定性评估,以此为依据作出场地适应性评价,并采取可行的施工措施,以确保顺利施工,否则会出现严重的施工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023-08-30在房屋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领域常用的方法有超声回弹综合法、综合法、超声波法、回弹法等。其中超声回弹综合法是检测混凝土结构强度无损方法之一。综合法是一种基于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率和混凝土表面回弹力两个指标,综合判断结构与混凝土强度的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
2023-08-29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是用物理方法来勘探地壳上层岩石的构造与寻找有用矿产的一门新的学科。按照所探测的物理参数的不同,常用物探方法主要分为重、磁、电、震四大类,其中的“电”即电法勘探,它主要探测的是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值,通过电阻率差异来达到勘探地下地质结构的目的,电法勘探方法也分为很多种,主要有电剖面法、电测深法及其它电探方法三大类。
2021-12-27人气:4243
人气:3533
人气:2516
人气:2142
人气:207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管理工程学报
期刊人气:357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管理
国际刊号:1004-6062
国内刊号:33-1136/N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285
影响因子:1.17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