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口袋公园不同于传统的城市公园,一般散落地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阜新路口袋公园于2018年开始投入改造,旨在将沿街的80m路段建造为更具活力的游乐空间。文章从人性化设计理论的角度分析,阜新路口袋公园的设计策略,通过实地调研和测绘,主要活动器材的方式,探究其如何激活街道步行空间并服务于周边居民。
1、引言
“口袋公园”通常是指零散分布于城市中的小公园,它常常依附于居住区周边,并且具有人性化的尺度,功能布置也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承担着日常的社交活动。此外,“口袋公园”也常被称为袖珍公园,它不仅充分利用了城市的边角空间,还激活了城市中缺乏活力的场所,使其变为规模较小的城市公共空间[1]。文中主要讨论的是位于上海市的四平社区新公共空间———阜新路80m口袋花园,它属于游憩型的口袋公园。之所以选择它作为分析的对象,不仅是因为它获得了许多奖项,更重要的是被它的使用现状所触动。它从普通的人行道到改造成学院的宣传空间,再到目前的居民休憩空间,已经切实地改善了它以往的使用状态。
2、阜新路口袋公园介绍
2.1阜新路口袋公园设计背景介绍
阜新路口袋公园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阜新路与鞍山路交叉口,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东门旁,街道对面是居住小区(图1、图2)。它是由同济大学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实验室与环境未来实验室共同设计。阜新路口袋公园的设计旨在将这80m的沿街绿化带,改造成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游乐空间。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充分听取了社区居民的建议,并且此次改造主要利用了学校、居民、社区等多方力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区更新实践。事实证明,此次改造不仅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游憩的公共空间,也使得原本死气沉沉的步行街道充满了欢声笑语。
2.2阜新路口袋公园设计策略介绍
2.2.1口袋公园区位分析
图1区位分析图
在阜新路口袋公园一公里范围内分布有至少7所幼儿园和8所小学。基地位于小区和学校通行的必要道路上,呈带状,经调查了解该范围内小区建造时间大多比较久远,缺乏公共休闲与文化空间。
口袋公园距离四平创新空间仅有40m左右,且周围分布多个与四平创新相关的创新设计实验室。本次设计机会点在于为附近居民和儿童提供休闲游玩的场所,同时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推广创意四平的理念,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到城市微空间自下而上改造的进程中。
图2街道剖面示意图
2.2.2口袋公园整体布局
根据步行空间的内在要素分析可知,建筑形体设计及小品设计对步行空间的影响非常大,其中建筑的色彩及地面铺装、小品尺度、外墙质感、空间围合的开放程度是空间感受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图3、图4可以看到口袋公园旁的建筑围墙是红砖材质的实墙面,墙面上有一些视频宣传的窗口,其另一侧为行道树和花坛(图3、图4)。整体氛围属于半开放的室外空间。口袋公园里的小品设置分别为D、&、I、四、平。
图3装置布置
图4现状
2.2.3口袋公园尺度分析
(1)内外空间划分
口袋公园内部与原有展示墙围合成相对封闭的活动场所,外部花坛与人行道相接,不同的空间类型决定了设计策略的不同。内部空间围合感强因此作为主要活动空间,外部空间对人的感受更侧重于短期停留驻足,因此主要着眼于休息设施的设计改造。内外空间结合,更类似于舞台与看台的关系,带小孩来这里游玩的老人和父母也多在外侧休息。
(2)活动空间划分
根据使用者活动类型的不同,在口袋花园设计初期也考虑了不同的空间安排,在左侧集中了“D”、“&”、“I”、“四”、“平”多个互动娱乐装置,作为市民游乐交流互动的空间;在口袋公园右侧未设装置,供看报、休息的居民使用。
(3)铺地划分与材质
未改造前地块与相邻人行道存在踏步高差,且花岗岩材质地砖在上海湿润气候中,容易对行人产生摔倒的危险。改造后地面采用塑胶颗粒铺装,台阶改为缓坡,保证了市民、儿童活动的安全性,同时在原有地块花台划分的基础上,通过结合麻省理工实验室的行为分析技术,将场地分割为多个不规则色块组成的空间(图5),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进行游戏(如跳房子等)。
图5地面颜色划分示意图
2.2.4装置小品的含义与尺度分析
口袋公园里的装置在设计时都具有一定的含义,如:“D”字装置,利用D字自身的形状特征设计为躺椅,前开小洞可直接看到社区宣传屏幕。“&”字装置,利用&字特征和“and”的寓意,设计为从一边“转变”到另一边的滑梯,通过攀岩块登上滑梯,&字倒勾又成为攀爬时借力的把手。“I”字装置,I即代表“个人”,也是创新innovation的缩写,根据其寓意设计为单人秋千,高度适应儿童使用。“四”字装置,根据四字多个开孔的特征,设计为互动小屋,孩子们通过一个个洞口观察着公园和四平的街道。“平”字装置,根据“平”的寓意,设计为大人、小孩都可以游玩的跷跷板装置。尺度分析如下。
2.3阜新路口袋公园使用现状介绍
阜新路街区大部分由老旧小区组成,缺少独立的儿童活动场地,或者与小区其他活动空间混设设置且相互干扰。同时儿童活动场地普遍规模较小,设施陈旧,器械简陋。场地内或周边的环境,缺乏适应儿童心理和生理特征的综合设计,对于口袋花园所处的杨浦区,改造后的口袋公园目前是大受欢迎的活动场所,不仅内部的活动设施有许多小朋友在排队等候,靠外侧的座椅也有附近居民使用。相比以前,这块场地虽然也有座椅,但并没有人在此停留。在进行尺寸测量的过程中,也有居民问道,这里是否还会增添新的设计元素,因为他们对这里的设施使用、整体环境都十分满意,因此也期待是否会有新的休憩场所和游戏设施。
3、基于人性化设计理论的分析
人性化设计就是要在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能体现人本主义的思想,通过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进行人性化设计,其中需要考虑的是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心理需求和人体尺度等[2]。阜新路口袋公园作为城市街道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理论在街道空间改造中的应用。此次设计始终贯彻步行优先的设计理念,在强调公共性和可达性的基础上,满足了宜步性和趣味性。
此设计面向的群众主要是附近的居民,据调研可知,杨浦区阜新路附近的居民以退休的工人和教师群体为主。在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社区养老也成为了主要的养老形式,但国内城市中社区活动空间普遍没有进行适老性改造。由于老人和小孩具有天生的亲近性,相关研究也表示,在老人和小孩可以同时游憩的场所,光顾频率明显有所提高。因此阜新路口袋公园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儿童和老人的活动尺度,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方式。并且地面的防滑处理,不同于以往的石板铺地,老年人在下雨天也可在此路面行走,更加具有安全性。此外,老年人由于身体不似年轻人般灵活和敏捷,外出经常需要停下来休息,也更倾向于热闹且具有舒适性的活动场地。所以阜新路口袋公园在游乐场所和人行道之间有休憩座位,可以满足他们看护儿童的同时有歇息的场所。
此外,阜新路口袋公园中活动设施的安置,不仅满足了附近居民对交往空间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他们对艺术活动等领域的精神需求,因为活动设施的增添,也吸引了许多街头艺术表演者在此演出。
4、结语
阜新路口袋公园的改造过程主要遵从了四条设计策略。
(1)本地性:口袋公园不同于传统公园,其尺度较小,因此其特征也受场地影响较大,该项目在设计时不仅考虑了场地本身的形状与尺度,也考虑了周边适用人群和文化环境的特征。
(2)易到达性和参与性:口袋花园与传统公园不同,更加贴近居民日常生活出行,因此更需要考虑视觉上的强调和提供参与的可能性,经过一系列人性化和艺术化设计,阜新路口袋花园具有了鲜明的视觉特征和较高的活动参与可能性。
(3)可持续性:口袋花园所处的城市空间不同于传统公园,往往处于更加快速的变化过程中,因此在项目改造时考虑了多采用可持续材料和设计手段,如以可回收钢材为主、利用原有空间的花坛和树木绿植等。
(4)街道氛围的传承:在口袋花园的改造中也需要考虑该空间原有的街道氛围和文化,阜新路口袋花园处于同济大学和阜新路社区之间的间隙地带,是学生、设计文化和传统社区文化的交错点,因此在地面铺装和器械设计中,该项目也考虑了二者结合的特征并加以运用。
(5)运作和维护:口袋公园的欢声笑语离不开运营人员和居民携手长期维护,该项目在设计初期就带领社区人员一同介入,通过与社区和周边小学建立共同维护,认领绿植的手段,使得公园在落地后一直处于良好的维护状态。
此项目达到了将剩余空间转变为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在提升街道品质的同时,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使社区更加具有人情味。此外,阜新路口袋公园的设计可以为其他步行道的改造提供新的设计思路,这种利用街道中的微小场所进行公共空间的改造,不仅具有社会意义,还具有城市意义和生态意义。
因此,提倡口袋公园在国内的推行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上述分析可知,阜新路口袋公园不仅鼓励了更多的步行和骑行,使人更健康、更幸福。而且,它是居民、学生、社会人士等可以共同参与设计与建设的项目类型,培养了人们的社区认同感。阜新路的改造更新在改善城市风貌的同时,恢复城市街道的活力,把人们带回了公共空间,把人与人连结在了一起,也使社区变得更加活络生动。
参考文献:
[1]孔光燕.“口袋公园”在北京街区提升中的设计策略研究———以王府井、西单口袋公园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09):158-159.
[2]葛舒眉.从观瞻到公平[D].南京大学,2012.
[3]高迎进,和睿讷.口袋公园与失落空间的优化利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2(05):40-42.
[4]葛舒眉.浅析城市口袋公园建设的意义及规划设计[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03):18-22.
[5]高迎进,崔津津.公众参与与我国城市口袋公园设计的发展[J].设计,2016(17):148-149.
韩宜臻.基于人性化设计理论的阜新路口袋公园设计分析[J].安徽建筑,2020,27(11):19-20.
分享:
公路工程较大设计变更施工图预算需要进行严谨细致的审查,一是有利于合理确定设计变更增(减)费用,控制投资规模。二是有利于规范各方严格履行建设程序,避免未批先干的发生,促使设计变更内容早日落地实施。三是为从事编制和审查的相关人员提供借鉴,有利于高效开展较大设计变更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和审查工作,提高编制和审查质量。
2024-10-10随着市政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变大,市政工程的施工前调查、设计、工艺以及工程资金的投入都对工程造价的制定以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市政施工利用BIM技术对市政工程造价信息进行管理,利用其具有的信息参数以及其独特的模型设计优势对市政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化全方面的管理。
2024-10-10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上,隐逸精神是贯穿始终的主题。园林生成阶段,此种精神还未得到完全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与文人精神的流行,使得隐逸思想得到推崇。士大夫的隐逸意识从园林中可见一斑,从隐逸中完善人格,在丘壑山水之间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似乎是文人骚客的内心追求。
2024-09-03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5.6级地震、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7.4级地震、2023年12月19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2024年1月1日本能登半岛7.4级地震、2024年1月3日福建漳州市华安县3.5级地震及2024年1月4日斐济群岛5.7级地震等均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24-09-03工作面回采时打破了其上覆岩层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上覆岩层及巷道的应力重新分布,进而在煤壁前方产生超前支承压力,导致大巷出现片帮、冒顶等破坏,而设计停采线的目的就是保护工作面前方大巷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另外,停采线还影响着煤炭回采率和围岩变形控制成本。
2024-08-10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道路两侧边坡的稳定性对公路的安全运营尤为重要。锚杆格梁边坡防护作为一类常用的边坡防护技术措施,已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各种边坡防护工程中。锚杆格梁边坡防护技术在理论研究、材料研究、结构优化、施工技术、监测与评估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4-07-05农村地区地形复杂且资源有限,如何设计和建设适宜的路面结构已成为农村公路建设的难题之一。以轻型交通量农村公路为对象,采用足尺寸模型实验,对不同基层材料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承载力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路面结构模型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能有效揭示基层材料对路面承载力及稳定性的影响情况。
2024-07-051980年左右,上海工程师引入金属屋面系统到中国,并将其首次使用在上海宝钢项目的工程中,此后工程师们迅速发现金属屋面系统在各类建筑结构维护方面的优势。由于金属屋面系统主要采用铝合金制作,因而具有质轻、强度高、可塑性强、耐腐蚀、施工方便等优点,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亦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应用。
2024-06-25高铁隧道衬砌空洞是高铁运营安全的重大隐患,为确保高铁正常运营,利用高铁夜间维修间隙进行整治,列车在运营时段限速通过施工地段。一般采用拱顶起拱线150°范围换拱或施加全环钢筋混凝土套拱、全断面安装金属波纹板施工。
2024-06-22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行动指南,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能够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会对工程造价产生显著的影响。
2024-06-22人气:9763
人气:8193
人气:4947
人气:3865
人气:383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工程设计学报
期刊人气:397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建筑
国际刊号:1006-754X
国内刊号:33-1288/TH
邮发代号:32-60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372
影响因子:0.493
影响因子:0.601
影响因子:0.056
影响因子:0.21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