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产教融合培养软件外包人才综合能力研究

  2024-11-1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针对软件外包高水平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的现状,分析软件外包人才综合能力构成,指出产教融合培养软件外包人才综合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产教融合培养软件外包人才综合能力的路径:开展教学改革,推行“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发挥企业作用,形成“共育、共管、共担、共享”机制;打造信息平台,为产教融合各主体提供精准化信息服务;按照岗位要求,开发课程标准和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兼顾多方利益,开创“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多赢局面。研究成果助力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满足软件外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现实需求。

  • 关键词:
  • 产教融合
  • 人才培养
  • 市场调节机制
  • 育人模式
  • 软件外包
  • 加入收藏

产教融合是在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协同发展基础上建立的育人模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调节机制,将岗位知识融入教学过程,将企业文化融入育人过程,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创新实践、价值观塑造融为一体,发挥信息平台的桥梁作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1]。目前,产教融合存在校企双方意愿不足、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课程设置缺乏整体规划、资金与资源匮乏等问题,导致产教融合出现“合而不融”与“融而不深”的情况,出现了“政府主导、学校本位、企业缺位”的尴尬局面,育人效果不佳[2]。

软件外包是以软件包模型为基础,在需求分析期间确定外购(协)的软件包,从第三方直接购买或委托第三方开发,这里的第三方通常是指软件外包服务企业。目前,我国主要是低端软件外包出口,业务集中在数据录入和编码测试等领域,核心技术研发水平相对较低,中高端项目较少。通过产教融合培养软件外包人才综合能力,建立产教融合运行长效机制,以软件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和软件外包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强化软件工程思想和软件开发能力培养,化解软件外包复合型人才的供需矛盾,实现产教融合共同体互惠发展,推动软件外包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软件外包人才综合能力构成


1.外语知识

软件外包人才需要丰富的外语知识,主要用于完成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外交流。由于发包方或使用方人员大部分是外方人员,因此软件外包人员需要使用外语进行交流。二是文档撰写。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成果是文档,代码编写和软件测试都需要以文档为依据,而且在代码编写和软件测试过程中也要产生文档,软件外包文档大部分需要用外语书写。三是文档阅读。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的交流依靠文档,软件代码编写和测试人员也需要依据文档开展工作,因此,文档阅读是软件开发人员的基本功。四是软件开发。软件界面需要使用明确的外语表示,代码注释也需要用外语书写,这些工作都要以具有高水平的外语知识为前提。

2.综合素质

软件外包人才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一是团结合作。软件外包项目通常复杂庞大,需要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团队成员,在发挥个人专长的同时,还要与其他成员协同合作。二是技术创新。软件新技术层出不穷,需要不断引入新技术,并进行探索与创新。三是沟通技巧。软件包外项目涉及到的人员和团队众多,沟通是关键,畅通的信息交流能使合作更加默契。

3.信息技术

软件外包人才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与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软件知识。软件知识是软件外包人才的核心知识,包括软件架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编写和软件测试,以及数据库、数据结构和算法等。二是硬件知识。首先,需要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尤其是中央处理单元、内存和硬盘等三大核心硬件;其次,需要掌握计算机系统优化的策略和方法。三是网络知识。需要掌握网络分层模型,包括七层、五层和四层网络结构;网络分析技术,对网络中传输的数据进行检测、分析与诊断;网络安全技术,用于规避网络风险、解决各种网络异常危机。

4.软件工程

软件外包人才的软件工程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软件工程标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为了提供可维护性和可靠性,应采用标准化的流程开展工作,确保每个环节按照规范化的方法执行。二是软件配置管理。通过规范各个角色的行为,为角色之间的任务传递提供无缝接合,解决数据丢失、开发周期长、可靠性差和维护困难等问题。三是软件项目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软件项目开发全过程进行管理,优化项目流程,确保项目计划与执行同步。


二、产教融合培养软件外包人才综合能力的必要性


1.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

新机遇、新挑战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创新发展才能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教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与治理的新范式,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并且是未来教育发展与管理的战略重心。以产教融合助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通过产教融合寻求知识生产的动力及资源,根据社会需要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3]。软件外包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产教融合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实践品性,培养出的人才适应性更强。

2.产教融合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技能型人才是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时代的使命感与责任心,并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化时代,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被视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目前,中国软件外包业务主要集中在软件项目中后期的详细设计、软件编码、软件实现和系统测试等方面,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高技能型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产教融合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产业与教育深度合作,注重实用性、技能性、创新性和时代性,直接对接软件外包企业需求,为软件外包企业注入新活力,拓展软件外包企业新空间。

3.产教融合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呈现出极大的潜力与前景,使得传统产业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高等教育必须及时关注产业结构变化,捕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4]。软件外包虽然技术性较强、附加值较大,但仍然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目前中国的软件外包大多是软件项目开发中后期相对低端的工作[5]。产教融合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坚持教育与产业统筹规划,推动软件外包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迈进。

4.产教融合是促进供需双向对接的需要

目前,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教育内容理论化、教学方法传统化、实践环节空洞化导致培养的人才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并存,供需矛盾异常突出。产教融合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效路径,强化行业协调指导,规范市场服务组织,以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为本,针对软件外包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有效链接高等教育与企业实践需求,把科教人才“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真正让学生就业有能力、发展有通道,企业创新有支撑、发展有后劲,促进软件外包企业需求和高等教育供给全方位融合。


三、产教融合培养软件外包人才综合能力的路径


1.开展教学改革,推行“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改革是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不竭动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同样依赖于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6]。“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在陶行知“教学做”的基础上增加了“评”的环节,既丰富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又突出了“评”的重要作用。以“做”为核心,“教”“学”相长,“评”助力,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行动者,用最终形成的智力性技能指导实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改革推行“教、学、做、评”一体化模式,高校与软件外包企业深度合作,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抓手、以评价为手段,实现了教室与软件工厂、理论教材与实践教材、实践基地及顶岗实习一体化,突出实践教学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做中学、学中悟、悟中学、学中做”的乐趣。

2.发挥企业作用,形成“共育、共管、共担、共享”机制

针对“学校热、企业冷”的现状,强化校企“双主体”地位,构建利益、价值、命运共同体,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对松散型校企合作办学本质上的超越,形成协同育人新机制,直接服务于产业发展,有效解决产教融合不深入的问题。共育,即校企共同育人,包括制定培养方案、开发教学资源和建立教学团队,打通学校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破解育人与用人之间的错位难题[7]。共管,即校企共同管理,包括教学过程、教育质量和制度建设,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促进校企合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共担,即校企共同承担风险和责任。“责任重、风险大”才是阻碍校企合作的最大障碍,形成风险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8]。共享,即校企共享资源和利益。校企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高校为软件外包企业提供核心技术,软件外包企业为高校师生提供高端设备,明晰利益分配和知识产权归属,共同促进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

3.打造信息平台,为产教融合各主体提供精准化信息服务

产教融合包含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等多方主体,信息沟通与交流直接影响产教融合实施效果。目前,产教融合仍存在“信息孤岛”问题,政府对产教融合的监管缺失,学校甄选合作企业时容易产生偏差,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合作意向信息不被高校所了解,学生被动地服从学校安排[9]。破解这些难题,就需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打造信息服务平台,架设产教融合各主体之间的桥梁,实现各主体间沟通交流的便捷化。信息平台基于多层架构、采用模块化规则开发,方便未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进行适应性完善。政府通过信息平台能够对校企合作进行审批、监督和管理;企业通过信息平台发布需求信息,并能够对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学校通过信息平台发布通知,能够对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管理,同时指导教师也能够对学生的实习成绩和实习过程进行管理;学生通过信息平台,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申请实习岗位,查询相关信息并上报实习材料。另外,信息平台也是交流平台,畅通各主体之间的交流渠道,开展多元化的交流活动,提高产教融合的工作效率[10]。

4.按照岗位要求,开发课程标准和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

软件外包人才培养面向岗位要求,细分落实到每种技能的相关模块,形成完整的培养模块体系。按照软件外包人才需求结构,将软件外包人员分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两大类,无论哪类人员,都开展类似于通识教育的外语知识、综合素养、信息技术和软件工程等能力的培养与培训。对于管理人员开展的专业培养以软件项目管理为主,包括外包流程管理、开发过程管理、进度计划管理、软件成本估算、招标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与控制、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等[11]。将技术人员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分类进行专业化培养。高级人员着重培养软件工程标准、分层架构设计和系统需求分析等;中级人员着重培养软件设计能力,包括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接口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初级人员主要培养编程与测试能力,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敏捷开发方法、软件编程语言和软件测试方法等。邀请软件外包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编写教材、开发适合移动信息时代的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将本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融入其中,以真实软件外包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程项目案例为载体,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5.兼顾多方利益,开创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多赢局面

利益是影响人类行为动力的核心因素,利益分配不均衡是企业参与动机不强的主要原因[12]。产教融合是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谋求最大利益、寻求互助共赢的一种新型办学方式。建立长效利益驱动机制,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审视产教融合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使之形成一种互利共生关系,各方获得合理利益,实现互利共赢目标。政府是国家利益的“掌舵者”,产教融合促进软件外包企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促进大学生就业带来社会效益;高校属于核心利益相关者,通过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根本动力是经济效益,兼顾获取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学生是产教融合的最大受益者,将获取终身受益的知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需要做到:完善国家政策顶层设计,优化协同治理体系,搭建利益相关者共享的话语平台[13];准确把握不同主体的价值诉求,以利益共享为目标,促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以文化共融为支撑,共同体文化融合进校园、进企业,营造利益相关者的理性交往环境,缓释不同利益主体的认知冲突。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跨区域合作成本的降低,使得国家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软件外包逐渐成为全球性趋势,同时也将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为了改变中国软件外包产业在中低端徘徊的现状,开展产教融合培养软件外包人才综合能力研究,注重内在贯通、纵横向链接和外在拓展,促进产教融合由“生产—教学”融合转向“产业—教育”融合,推动教育与产业联动发展,缩短现有产教融合水平与战略目标之间的距离,构建“开放、多边、共创、共享”的教育资源生态体系,进一步丰富产教融合的研究成果,为软件外包企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路径选择,满足软件外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路晓丽,朱倩.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困境与优化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3(24):50—56.

[2]刘奕,李勇坚.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J].人民论坛,2023(24):59—61.

[3]张继明,国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涵义审视与合法性基础[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3,14(4):1—10.

[4]顾乃林,梁子婧,王智汪.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3(20):20—22.

[5]夏茵茵,刘光耀.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推动国家高新区转型升级——威海高新区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的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2(2):104—107.

[6]李佩骏.“教—学—做—评”合一——新课标视域下促进过程性评价的有效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39(3):179—186.

[7]张姿炎,范志彬.应用型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4):414—421.

[8]高树平,刘阳.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利益机制分析及其建构[J].教育与职业,2020(13):19—26.

[9]马荣华.基于SSi2框架校企合作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1):81—85.

[10]欧晓钟.信息化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平台建设路径分析[J].鄂州大学学报,2023,30(1):39—41.

[11]周长泉.软件项目管理与软件质量的思考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2,24(2):46—47.

[12]陈磊,朱庆卉,刘夏.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深化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23,14(2):42—50.

[13]王强,赵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利益相关者话语权的逻辑、困境与进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1):138—143.


基金资助:2023年度渤海大学本科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全过程创新实践教育环境建设研究”(BHU2023C70); 2023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操作系统》课程建设”(230804213285243、230801592285410);


文章来源:孙蕾.产教融合培养软件外包人才综合能力研究[J].林区教学,2024,(11):60-6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黑龙江高教研究

期刊名称:黑龙江高教研究

期刊人气:364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高教学会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3-2614

国内刊号:23-1074/G

邮发代号:14-301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