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TBL联合CP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本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5-01-25    1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索TBL联合CP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本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2023年在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临床实践的78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名医学生。观察组采用TBL联合CP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结束后,通过出科考核、满意度评价及综合成绩,比较两组教学方法的效果,同时对观察组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结果 观察组医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综合成绩和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学习兴趣满意度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中,大部分医学生对教学质量评价内容表示同意或强烈同意。结论 TBL联合CP教学方法在丰富医学生专业知识、培养综合能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提高教学效果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带教价值。

  • 关键词:
  • TBL
  • 本科实践教学
  • 神经内科
  • 神经退行性疾病
  • 脑血管病
  • 加入收藏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脑血管病为代表的致残性神经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但目前神经病学专科医师的数量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有研究表明,预计到2025年神经科医生将短缺19%,而此现象主要归因于医学生的“神经恐惧症”[1]。因此,为提高医学生对神经病学的学习兴趣,探索神经内科新型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神经内科相比于其他学科专业性更强,诊疗过程涉及神经电生理、解剖学、影像学和基因组学等知识,因“定位、定性”诊断思路始终贯穿疾病诊疗全过程,学习难度较大,影响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3]。传统教学方法主要由带教教师进行理论讲授、技能示范等,属于个人学习与被动学习的范畴,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低[4]。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在本科实践教学中调动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有限时间内有效地掌握大纲学习病种成为教学关键。

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Team-BasedLearning,T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小组互动、小组合作和知识应用的小组互动学习方式[5]。这种教学方法采用了有效的教学原则,如课前准备、主动学习、同伴学习和即时反馈,提高了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决策能力,广泛应用于临床学科的教学。与其他主动学习策略相比,TBL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结构,即把个人准备和团队协作相结合,在计划和日程安排方面既节省了资源,又便于管理。然而,在TBL教学过程中,学生思想较为自由,存在容易偏离学习目标的弊端,一些学生可能还需要辅导员进行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是基于循证医学理论,对患者实施标准化诊治流程的治疗方法。临床路径教学法使教学内容规范统一,将知识点进行细化处理,教学方法灵活新颖,缩小了医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差距[6],但也容易忽略患者个体间的差异,存在诊疗思维容易僵化、缺乏主动性的问题。TBL联合CP教学方法以临床路径为导向、团队合作为主体,弥补了单一方法的不足,可相互借鉴并相互受益,对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实现规范化的诊疗过程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研究将TBL联合CP教学方法引入神经病学本科实践教学中,进行了创新性尝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规范神经内科实践教学工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2—2023年在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临床实践的78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5名,平均年龄(22.46±0.70)岁;女性43名,平均年龄(22.07±0.26)岁。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名医学生。所有医学生均已接受过神经内科学的理论学习,学习时长均为4周。观察组采用TBL联合CP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结束后,通过出科考核、满意度评价及综合成绩,比较两组教学方法的效果,同时对观察组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所有医学生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教学方法

1.2.1TBL联合CP教学方法针对观察组医学生实施TBL联合CP教学方法:(1)根据教学大纲,教师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范围。课程开始前两天,利用教学管理应用软件建立师生交流群,参考Burgess等[7-8]提出的TBL框架,将39名观察组医学生分为4组,每组9~10人,再结合平时理论学习成绩分为两个讨论组,并通知组内医学生课程内容及预习范围。(2)课前准备。根据教学大纲发放神经内科常见病种,如脑梗死、帕金森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路径表,医学生根据临床路径提前学习,完成课前预习并提出问题。要求医学生组内分工合作,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并查阅和讨论相关教科书、参考书、文献等。(3)团队学习讨论。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定与课程相关的讨论题目,包括5道简答题,医学生在组内进行讨论,并在15分钟内完成回答,以小组为单位做任务划分后进行汇报(见表1)。(4)带教教师点评。带教教师对以上讨论题目进行详细讲解,并对医学生掌握不全面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表1团队学习的任务划分

1.2.2传统教学法针对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带教教师讲解学习目标(5~10分钟),使用PPT讲解材料内容(60分钟),医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问答环节20分钟)

1.3观察指标

实践教学结束后,通过出科考核、满意度评价及综合成绩,比较两组教学方法的效果,同时对观察组进行教学质量评价。

1.3.1出科考核出科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核、技能考核以及病历书写能力考核,均采用百分制。

1.3.2满意度评价分别对两组医学生学习兴趣、检索能力、临床思维及培训效果4个方面的教学效果进行满意度评价,每个方面的评分范围均为0~25分,满分为100分。

1.3.3综合成绩综合成绩由出科考核和满意度评价两部分组成,比较两组教学方法的效果。

1.3.4观察组教学质量评价根据Likert5分量表法编写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包含医学生的学习兴趣、检索能力、临床思维、培训效果4个方面的教学质量评分,共20条评价细则,分为“强烈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强烈同意”5个等级,衡量观察组医学生对TBL联合CP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学生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医学生理论考核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病历书写能力考核中,两组医学生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医学生出科考核成绩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医学生的检索能力满意度和满意度评价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学习兴趣满意度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医学生的满意度评价比较

2.3两组医学生综合成绩得分比较

按照理论知识×0.25+实践技能操作×0.25+病历书写×0.25+满意度评价×0.25的标准计算综合成绩。结果显示,观察组综合成绩(92.09±4.69)分,对照组综合成绩(86.83±4.02)分,观察组医学生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t=5.319,P=0.000)。

2.4观察组教学质量评价

观察组医学生对TBL联合CP教学方法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大部分观察组医学生对教学质量表示同意或强烈同意,极少数医学生表示中立或不同意,没有医学生表示强烈不同意(见表4)。

表4观察组教学质量评价


3、讨论


3.1传统教学方法达不到预期效果,亟须改进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社会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显示,对照组医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综合成绩及满意度评价均低于观察组(P<0.05)。究其原因为,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传授,较少提供机会让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培养实践能力,达不到临床实践的预期效果,严重阻碍了实用型临床医师的培养,难以满足现代教学要求,因此亟须改进[9]。

3.2TBL联合CP教学方法可规范教学流程、提升教学质量

本研究显示,大部分观察组医学生对教学质量表示同意或强烈同意,极少数医学生表示中立或不同意,没有医学生表示强烈不同意。TBL联合CP教学方法将临床医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医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分析患者病情和诊疗措施[10]。这种教学方法可针对某疾病制定标准化的治疗程序和治疗模式,加大对疾病的管理力度,发挥规范医疗行为的作用,从而减少变异现象、提升诊治水平[11]。韦燕妮等[12]将TBL联合CP教学方法应用于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发现,该教学方法既规范了教学流程,培养了新型教师队伍,又在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有效传授了专业能力,同时培养了医学生的钻研精神、团队精神、协调能力、沟通技巧等非专业素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有研究表明[13],TBL联合CP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临床诊断能力具有较好的效果。在TBL联合CP教学方法中,教师不再是简单机械地传授医学知识,医学生也不再简单被动地接受临床知识,而是充分沟通与交流、培养实践能力的一次全新尝试[14]。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引入TBL联合CP教学方法,充分地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在深化医学生对基础知识了解和认识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遗漏的知识点,确保带教流程的规范化,提升教学质量[15-16]。

3.3TBL联合CP教学方法可提高医学生的考核成绩、提升教学满意度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医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综合成绩及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为,观察组医学生根据临床路径提前预习,有目标地提出问题并检索文献后进行团队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认真思考和深度钻研的能力,提高了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而在学习兴趣满意度方面,对照组较观察组高的原因可能是观察组学生尚未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新教学方法的流程有一定复杂性,导致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有研究表明[17-18],Likert5分量表法能较好地反映出问题的关键,观察组医学生对TBL联合CP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价,显示出对教学效果的认可。以上结果说明,TBL联合CP教学方法培养了医学生协作学习、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沟通和团队合作等多方面能力,在提高医学生出科考核成绩和综合成绩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神经内科本科教学实践中提升了医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3.4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第一,专业考核中有限的试题数量可能会影响结果。第二,无法控制课外学习和培训的来源。第三,评估是在课程结束后不久进行的,所以不能报告长期保留技能的情况。第四,所选择的课程不能代表所有的临床科室,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增强说服力。第五,对医学生的问卷调查是主观的,需要更客观的评价方法来测试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综上所述,将TBL联合CP教学方法应用于神经内科本科实践教学,有效地规范了教学流程,提高了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检索能力,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其以后进入临床开展医疗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神经内科临床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2]高菊,戴经纬.TNS联合TBL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本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4):120-123.

[5]王阳,李波.基于PACS结合TBL的教学模式在泌尿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6):66-69.

[6]钱为国,侯淼,黄洁,等.CP联合TBL教学法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3,37(8):61-64.

[10]何海燕,吴春利.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呼吸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14):1331-1333.

[11]付佩彩,李志军.临床路径联合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9,33(6):742-745.

[12]韦燕妮,黄燕.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CP结合TBL教学的应用体会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78):366.

[14]艾比白·艾尔肯,马香萍,多力坤·木扎帕尔,等.临床路径联合团队双轨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7):9-11.

[15]周平辉,张逸文,毛颖基,等.3D打印技术结合CBL教学方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8):1376-1379.

[16]戴金良,陈娟.TBL联合CP在关节运动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4(4):94-95.


基金资助:福建医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临床路径联合TBL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本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22046);


文章来源:许海珍,崔晓萍,叶建新,等.TBL联合CP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本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5,43(04):52-5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期刊人气:194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5287

国内刊号:61-1317/G4

邮发代号:52-118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