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现代公路养护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筑路机械的使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信息化管理在公路养护中如何采取有效方法和策略,全面提升筑路机械应用成效,备受业内关注。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筑路机械信息化管理在公路养护中应用的重要价值,分析了当前公路养护事业中筑路机械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建立健全筑路机械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筑路机械信息化管理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策略,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浅见,望对公路养护事业的信息化发展有所裨益。
当今社会,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节奏加快,对公路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使相应的筑路机械设备应用和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与考验。当前形势下,必须精准把握筑路机械的实际应用价值,宏观审视其在公路养护中的难点问题,提升公路养护工作成效。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筑路机械应用的重要价值
筑路机械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于提升公路养护维修成效,促进公路养护维修迈向更高层次等具有直接影响,在工程项目实践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传统公路养护工作中,往往对筑路机械设备的应用和管理关注不足,缺乏科学化与系统化的管理方法,无法全面凸显筑路机械的重要应用价值。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公路养护中筑路机械应用模式与管理方法的创新,在筑路机械应用模式优化,应用系统架构组织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新时期全面提升筑路机械应用成效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活力,实现了筑路机械应用质量与应用效率的改进提升[1]。
同时,广大公路养护单位同样在创新筑路机械应用和管理理念,优化筑路机械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研究,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初步构建形成了专业性强、现代化特征突出的筑路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应用体系。尽管如此,受主客观等多方面要素影响,当前公路养护中筑路机械管理依旧存在诸多短板与不足,筑路机械设备故障呈现出潜在性、多样性等特征,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2、筑路机械在公路养护中的管理及应用现状
2.1 未能建立健全筑路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在当前公路养护工作中,完善而科学的筑路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对于优化筑路机械设备应用成效,制定相应的应用实施方案具有保障作用。纵观当前公路养护工作实际,普遍存在着筑路机械应用管理制度缺失,既有应用管理制度缺乏约束价值等共性问题,无法全面彰显筑路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全方位价值[2],而科学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更是少之又少,管理方式只是停留在传统模式中。由于筑路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无法从宏观层面明确筑路机械应用的目标任务、方法措施与管理责任,应用管理方式方法比较传统,无形之中增大了机械设备应用管理难度。
2.2 现代信息化应用技术手段单一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公路养护工作中筑路机械的应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筑路机械操作人员在工具与方法选择方面具备了更多选择,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筑路机械信息化管理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实践表明,部分养护维修工程由于经费比较紧张,未能积极引进现代信息化的筑路机械应用技术,在设备应用、机械维护、价值提升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致使出现筑路机械保养维护不及时、配套功能不完善等一系列衍生问题,成为提升筑路机械设备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阻碍。
2.3 筑路机械操作人员综合素养相对不足
在公路养护工作中,筑路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是执行筑路机械管理制度,落实筑路机械管理责任的直接实施者与操作者,其综合素养的高低与筑路机械设备的信息化应用成效密切相关[3]。从当前筑路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实际来看,部分人员学历偏低,缺乏专业性的应用理论知识,对筑路机械设备应用的基本操作技能不甚熟练,盲目操作、暴力操作、违规操作等问题频发,过度依赖以往应用经验,缺乏统一规范的执行操作标准,既无法取得筑路机械设备的理想应用成果,也无法充分挖掘筑路机械设备应用的深层次价值。
3、筑路机械信息化管理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3.1 建立健全筑路机械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
根据当前公路养护实际需求,建立健全可操作性强、内涵丰富、具有导向价值的筑路机械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体系,为具体应用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基础性保障,确保筑路机械设备的应用始终朝着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在筑路机械应用管理制度制定落实过程中,应注重应用责任的强化落实,以体系化的方式将筑路机械应用管理的目标任务、过程要求、责任义务等固定下来,使筑路机械设备应用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杜绝应用过程中的责任缺失。对既有筑路机械应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将所有不符合公路养护工作实际,不符合现代筑路机械发展趋势与规律的制度予以修订完善,从制度化的层面杜绝导向不明问题[4]。
3.2 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筑路机械设备管理系统
信息化技术在提升筑路机械应用成效方面的价值突出,是全面提升与优化筑路机械设备应用效果的关键所在,只有搭建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筑路机械设备管理系统平台,才能为新形势下筑路机械设备价值的充分展现提供可靠平台。一方面,应将信息化理念融入筑路机械设备管理功能,将设备购置发票、使用说明、维修保养要求等进行充分整合,在系统平台中标注筑路机械的保养周期、维修记录、老化程度、报废时间等信息。另一方面,应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在公路养护单位内部实现筑路机械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互享,实现在线申请、在线审批、在线监控等功能。此外,还应在养护单位内网等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完成对筑路机械设备应用成效的全方位考核与评价(如图1所示)。
3.3 提高筑路机械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综合素养
定期由管理人员组织筑路机械操作人员参加信息化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新形势下公路养护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全面提升筑路机械操作人员的理论水平[5]。将筑路机械操作人员综合技能的提升作为公路养护单位的重要战略,纳入筑路机械应用实施全过程,与时俱进,将现代化、集约化、精细化的筑路机械应用理念转换为提升应用效能的关键推动力。应突出筑路机械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适时组织开展筑路机械应用大比武,挖掘其潜力潜能。
3.4 构建基于5G网络的物联网监控系统
随着现代对公路养护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筑路机械设备的运行环境日趋复杂,实施必要的视频监控,实时掌握筑路机械的性能状态极为关键。5G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现筑路机械视频监控功能提供了理想载体与平台,因此有必要搭建基于5G技术的物联网监控系统,实现5G技术与筑路机械应用的深度结合。通过5G技术的应用,优化筑路机械视频画面,提高监控系统清晰度,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筑路机械的实时画面向控制单元进行传输(如图2所示)。通过分析研判筑路机械的各项数据指标,构建直观化、系统化的物联网监控系统模型,提高对各类故障问题处理的响应速度,进一步提升筑路机械管理信息化程度。
4、结语
综上所述,受应用模式、机械性能、体系控制等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在公路养护工作中,筑路机械的应用实践依旧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阻碍着公路养护事业效能的优化提升。因此,从公路养护事业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从建立健全筑路机械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等多个方面,探讨了筑路机械在公路养护事业中的应用策略,为提高筑路机械实用价值奠定基础,为促进现代公路养护事业迈向更高层次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贾莉.公路机械化施工动态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2020,11(03);286-288.
[2]李光.大型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及其信息技术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2(05):355-356.
[3]刘畅.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工程施工设备管理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11(02);293-295.
[4]鲍健峰.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9,08(01):531-533.
[5]邓磊.信息技术在路桥工程机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19,10(21):159-162.
文章来源:李鑫.浅析筑路机械信息化管理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1(21):110-111.
分享:
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连接城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然而,传统的公路运输方式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压力。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公路运输行业必须加快转型,积极应对挑战,寻求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5-02-20公路交通安全已经成为日趋关注的热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中国约60 %的高速公路在冬季存在凝冰积雪现象,约50 %的交通事故是由恶劣天气造成的,其中路面积雪结冰导致的事故占总量的35 %以上。
2024-12-05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的高速发展,截止2022-12-29,广西全区111个县(市、区)开通了高速公路,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里程碑,且广西高速公路的运营总里程再创新高,提升至8 270 km, 让“5纵8横8支线”高速公路网进一步完善。但由于广西地处山区,受地形限制,山区高速公路不仅桥隧比较大,而且存在大量的高填方路堤及大挖方路堑。
2024-10-14公路隧道在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穿越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极易形成塌方。如处治不善,不仅会增加施工风险,还会在隧道建成后易导致二衬开裂、渗水等病害。因此,研究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塌方处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朱胜祥通过现场试验论证了采用超前小导管虽然可以控制围岩变形,但止水效果差;
2024-10-14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屡创新高,但是也正面临着较多的资源环境约束。由于公路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例如土地占用导致植被破坏、生物环境占用与阻隔、生态与环境干扰(如扬尘、废水、噪声……)等。
2024-08-03截至2021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528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6.91万千米。根据2020年我国公路养护资金投入比例,可知高速公路养护资金占比高达41%。随着大量公路服役期到达中期阶段,未来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公路养护国家,每年资金投入将高达数千亿元。
2024-07-05水泥砂浆桩是一种新型软土路基加固技术,主要是以水泥、中粗砂作为胶结材料,利用深层搅拌装置对软基内部软土实施拌和,通过胶结材料与软土之间产生理化反应,形成复合型地基,从而有效增强地基承载能力,达到软土路基加固的目的。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环保、成本低、加固效果好等诸多优势,得到了业界同仁的一致认可。
2024-07-05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基坑工程规模也越来越大,深度越来越深。基坑开挖往往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的扰动,导致基坑变形失稳以及周围地表和其他建筑物开裂等工程问题。考虑到基坑工程对于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基坑开挖的相关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基坑开挖深度和宽度之比是基坑变形的重要影响因素。
2023-12-29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在设计隧道工程方案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地形、地貌以及地质等多方面问题,才能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为促进我国隧道工程建设的持续推进,在文章中针对复杂地质环境下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希望为同类工程项目提供借鉴,也希望通过研究提高我国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水平。
2022-06-25工程建设项目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控制,在确保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情况下,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省成本,按计划进行成本的控制,尽可能的降低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开支,节减耗费,应制订出最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公路桥梁施工工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在保证其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科学的组织施工管理,科学合理的节省开支,在保证质量合格的情况下使工程总成本降至最低。
2022-04-28人气:5254
人气:4912
人气:4429
人气:3824
人气:373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广东公路交通
期刊人气:1666
主管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主办单位: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交通
国际刊号:1671-7619
国内刊号:44-1275/U
创刊时间:1975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447
影响因子:0.08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