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愈创汤内服与烫创油纱条外用在肛周脓肿术后的联合应用

  2024-09-11    2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肛周脓肿为肛肠科常见的化脓性感染性疾病,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的因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多因肛隐窝和肛腺细菌感染所致[1],部分患者为医源性因素所致,常见感染性因素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性微生物感染,医源性因素主要为操作不当或药剂不洁导致[2]。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肛周脓肿的主要方法[3],但手术会导致局部组织受损,且因肛门处于特殊部位、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术后创面易受粪便及肛门周围病原微生物污染,继而影响创面愈合速度[4]。

  • 关键词:
  • 微生物污染
  • 愈创汤
  • 手术
  • 烫创油纱条
  • 肛周脓肿
  • 加入收藏

肛周脓肿为肛肠科常见的化脓性感染性疾病,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的因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多因肛隐窝和肛腺细菌感染所致[1],部分患者为医源性因素所致,常见感染性因素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性微生物感染,医源性因素主要为操作不当或药剂不洁导致[2]。目前,手术是临床治疗肛周脓肿的主要方法[3],但手术会导致局部组织受损,且因肛门处于特殊部位、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术后创面易受粪便及肛门周围病原微生物污染,继而影响创面愈合速度[4]。中医学者认为:“去腐生肌”为促进创面愈合关键,故脓成后应及时施以外科治疗进行排脓泻毒[5],术后运用内治、外治药物以加快创面愈合[6]。愈创汤为本院常用经验方,具有解毒泻热、消肿散结等功效;烫创油纱条具有解毒消肿、生肌止痛之功;笔者观察了两者联用对热毒蕴结型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肛肠科于2019 年5 月—2023 年4 月收治的肛周脓肿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6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3 例,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1.2 诊断标准

诊断参照《肛周脓肿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7],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8]符合热毒蕴结证。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2)年龄40~60 岁;3)发病位置在肛提肌以下的低位肛周脓肿;3)能配合完成本研究中的治疗及检查;4)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静脉麻醉下行“肛周脓肿根治术”;5)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方案知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1)合并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2)合并有肛周湿疹、痔疮、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直肠结核、直肠息肉、直肠肿等疾病者;3)术后感染者;4)合并传染性疾病者;5)既往有直肠、肛门手术史者;6)先天性肛门结构异常及功能障碍者;7)处于生理期、哺乳期、妊娠期女性患者。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静脉麻醉下行“肛周脓肿根治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生命体征监测、抗感染、补液、清洁换药等一般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烫创油纱条(由冰片、紫草、当归、白芷、龙血竭、虫白蜡、麻油、甘草等组成)治疗,将创面采用0.9 %氯化钠进行清理,随后对创面进行常规消毒后,采用无菌纱布及医用橡皮膏将烫创油纱条固定于创面,每天换药1 次。观察组患者采用烫创油纱条联合愈创汤治疗,愈创汤组成为:连翘15 g, 金银花15 g, 板蓝根15 g, 石膏 20 g, 蒲公英 12 g, 苦参 15 g, 黄柏 30 g ,败酱草 15 g, 桃仁 12 g, 当归 12 g, 三七粉 3 g(冲服),丹参 12 g, 蛇床子 15 g, 皂角刺 10 g, 白及 12 g, 黄芪 12 g, 白芷 12 g, 上药水煎服,1 剂/日,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

2.2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术后1 d、3 d、7 d、、14 d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评分0~10 分,得分与疼痛程度成正比。2)创面分泌物评分:两组患者于术后1 d、3 d、7 d、14 d评估创面分泌物情况,具体为,0 分:未见明显分泌物,未浸透1 层纱布;2 分:创面分泌物稀薄量少,未浸透1 层纱布;2 分:创面分泌物量多,比较浓稠,浸透1 层纱布;3 分:创面分泌物量多浓稠,能浸透2 层及2 层以上纱布[9]。3)创面水肿评分:两组患者于术后1 d、3 d、7 d、14 d评估创面水肿情况,具体为,0 分:创缘无水肿、已愈合;1 分:创缘轻度水肿,肉芽组织新鲜平整;2 分:创缘明显水肿,肉芽组织凹凸不平;3 分:创缘明显红肿,创面不平整;4 分:创缘严重水肿,并伴有血栓形成[10]。4)第14 天创面愈合率和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第1 天创面面积-第14 天创面面积)/第1天创面面积×100 %。)。创面表面皮肤完全愈合,瘢痕牢固,无假性愈合,局部无疼痛、创面干燥无渗液、创面颜色正常,手术创面可停止换药,满足以上即为创面愈合。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分泌物、水肿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程度、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水肿 评分比较

3.2 两组患者第14天创面愈合率和愈合时间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第14 天创面愈合率和愈合时间比较


4、讨论


肛周脓肿是因细菌感染而诱发的急、慢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病变部位在肛管直肠周围间隙[11]。本病通常发病急骤,发病后临床症状较重,属于肛肠科急症、重症,一旦发生应早期积极就治,以防疾病蔓延、扩散。目前手术治疗为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手术需通畅的引流,导致手术创面相对较大,术后手术切口常做开放处理,再加上肛门解剖部位特殊,因此切口易受粪便、细菌感染,易发生炎症反应而出现疼痛、水肿、渗液多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术后创面的愈合和患者的康复[12]。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抗生素控制感染、伤口清洁换药等方法,但效果不够满意。目前中医药应用于肛周脓肿术后,采用内外治法在促进术后创面愈合、降低术后感染率、减少窦道形成、促进康复等方面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13-14]。

中医学将肛周脓肿归属于“肛痈”范畴,认为该病多因外感湿热毒邪导致湿热毒邪聚集肛门所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是导致热毒过剩,最终致使肉腐成脓的主要原因,即湿热毒邪下注肛门,致使气血瘀滞于肛门周围组织,而气血不畅又可加重热毒邪聚结[15];热盛则致使肉腐,久则化脓。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通过手术治疗以达去腐排脓之效;但手术后创面开放,易导致创面感染、疼痛,不利术后创面愈合,故在术后应辅以清热解毒、化脓消肿、去腐生肌之中药以加速创面愈合。本研究采用愈创汤内服联合烫创油纱条治疗该病,愈创汤方中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金银花清热解毒,板蓝根清热凉血解毒,石膏清热泻火、敛疮生肌、收湿、止血,蒲公英清热解毒、托脓散结,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当归尾活血祛瘀、止痛、润肠通便,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丹参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蛇床子燥湿,杀虫止痒,皂角刺消肿排脓,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黄芪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白芷活血排脓、生肌止痛;诸药合用共起清热解毒、化脓消肿、去腐生肌之功效。此外,烫创油由冰片、紫草、当归、白芷、龙血竭、虫白蜡、麻油、甘草等组成,具有清热止痛、解毒消肿、化腐生肌之功,愈创汤内服联合烫创油纱条联用标本兼治,促进创面快速愈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愈创汤与烫创油纱条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减轻热毒蕴结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创面疼痛、减少创面分泌物、减轻创面水肿,有助于创面愈合和提高创面愈合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同利,吴庆,严红琴,等.肛周脓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1,31(12):1444-1446,1459.

[2]胡建生,王雯,孙林梅.不同术式治疗肛周脓肿后肛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3,29(1):24-28.

[5]易鹏飞.中药去腐生肌法促进肛周脓肿、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6):116-117.

[6]张建华,邓乐宁,朱聪.祛腐生肌散加自拟清热解毒汤用于泛发性肛周脓肿术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22,49(10):137-140.

[7]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指南工作委员会.肛周脓肿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4):456-457.

[8]赵学尧,刘孟宇,韩学杰,等.《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7):3252-3256.

[9]谢春庆,王志国,谭红蕾.自制中药制剂雾化熏洗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1,41(4):40-41.

[10]武永连,王方见,张胜男,等.复方黄柏液涂剂溻渍肛周脓肿术后疮面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23,41(6):147-151.

[12]段晶晶,杨凤娟.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肛瘘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3,43(11):53-55.

[13]谢宛廷,江琼,樊文彬,等.肛周脓肿术后外治法研究进展[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2,42(6):66-68.

[14]郭宇航,柳越冬.肛周脓肿术后疮面愈合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 ,2023 ,38 (11):2234-2237.

[15]胡虞乾,袁汉创,任师颜.肛周脓肿的中医中药辨证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6(24):3317-3318.


文章来源:金娇英,贾佳丽,徐春宝,等.愈创汤内服与烫创油纱条外用在肛周脓肿术后的联合应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4,31(05):906-908.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微生物与感染

期刊名称:微生物与感染

期刊人气:136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6184

国内刊号:31-1966/R

邮发代号:4-341

创刊时间:200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