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针对性护理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2023-09-14    6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分析给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纳入2017年12月—2021年6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二科收治的9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参考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72 h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症状改善用时以及心理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72 h再出血发生率为0.00%、死亡率为2.17%,均低于对照组的8.70%、15.22%;观察组肠鸣音恢复、呕吐症状消失及粪便潜血检查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理情绪、心理需求、人际关系、躯体化症状各维度心理症状评分均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护理干预过程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可发挥更为明显的临床疗效,既能有效控制患者再出血以及死亡风险,也能更为快速地改善患者症状以及病情,对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效果也更为理想。

  • 关键词:
  • 上呼吸道
  • 出血
  • 护理效果
  • 肝硬化
  • 针对性护理干预
  • 加入收藏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肝硬化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该症具有出血量大、病情发生以及发展急等特征,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均有严重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指出,在临床实施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工作过程中,辅以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明显疗效,能够明显促进治疗效果提高[1]。本研究将围绕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展开,探究其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2017年12月—2021年6月我科收治的9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参考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41~72岁,平均(57.75±11.06)岁。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40~71岁,平均(57.82±11.49)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确诊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者;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者。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及时评估患者病情

当患者出现呕血症状后,应立即提供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血氧以及心率等指标,同时强化对患者意识、精神以及面色状况的观察;准确进行患者出血量的评估,当患者出现了头晕、乏力等临床表现后,且脉搏、血压以及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情况下,则说明实际出血量<500 mL;当患者出现烦躁、口渴以及少尿等临床表现后,且血红蛋白水平在70~100 g/L范围内、脉搏水平约为100次/min、收缩压水平在90~110 mm Hg范围内,则说明出血量为1 000 m L左右;当患者出现了出冷汗、面色苍白以及脉搏细速等临床表现后,且血红蛋白水平<70 g/L、脉搏>120次/min、收缩压<80 mm Hg,则说明实际出血量将>1 500 mL。

1.2.2实施急救护理干预

结合有关规定进行抢救流程的制订,预先进行有关抢救物品、药品的准备,建立静脉通路后为患者提供血容量补充治疗;给予患者止血药物治疗,并围绕止血效果展开评估观察,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血压下降、黑便以及呕血等症状。

1.2.3密切监测患者病情

包括患者的呼吸、血压、神志状况、皮肤温度以及脉搏等情况,以此更好地评估患者出血情况;注意血液颜色的观察,如若颜色为鲜红色,则说明出血量较大,且主要出血部位可能是食道;如果患者出现便血症状,且颜色呈现暗红色、粪便不成型,则说明出血症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出血量较大。

1.2.4强化基础护理干预

积极落实感染预防措施,出血后患者抵抗能力将明显降低,免疫功能也将出现紊乱,这将增加继发感染发生风险,故此应注意维持清洁、温暖且舒适的病房环境,强化患者口腔护理,并指导患者于进食后实施漱口,漱口液体可选用生理盐水;护理人员应注意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干预,并主动与患者展开有效沟通,鼓励患者进行内心想法的表述,引导患者应用准确地途径进行压力释放,使存在得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得到缓解。

1.2.5积极落实并发症预防措施

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存在并发症发生风险高的特点,其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包括休克、肝性脑病等,故此需围绕其展开重点防范措施,积极规避感染、出血、便秘以及摄入过量蛋白质等诱因,一旦患者出现了行为失常以及定向力障碍等临床症状,则应注意警惕患者是否出现了肝性脑病;如若患者出现了血压降低、头昏、面色苍白以及心慌等症状,则应注意考虑患者是否出现了休克症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对症干预措施;输液过程中需注意尽量选择条件较为良好的血管,在液体大量且快速输注过程中,需进行液体加温操作,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1.2.6饮食护理

有研究显示,饮食不合理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必须要加强出血期和恢复期患者的饮食宣传教育,出血期绝对禁止进食,恢复期可适当摄入温流质饮食,少吃多餐,降低胃的饥饿性收缩频率,促进患者伤口愈合与身体康复。若患者日常能量消耗大,则需加强营养,保持饮食口味淡,高维生素、高能量、高蛋白食物、少盐、易于消化为主。避免摄入鱼、虾、贝壳类海鲜、家禽类等易过敏、难消化、辛辣食物、刺激性的食物,还需减少喝浓茶、奶茶等刺激肠胃的饮品。进食过程中要细嚼慢咽,全面消除饮食不良因素。

1.2.7心理护理

针对病情导致的患者压力、心情郁闷等不良心理状态进行疏导,护理人员需要耐心、悉心地开导患者,展开友好的交流与沟通,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还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

1.2.8强化出院指导干预

告知患者注意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发生,并围绕出血有关危险因素展开详细介绍,例如劳累过度、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情绪激动等,指导患者应避免上述有关危险诱因,强调合理休息的重要性,同时指导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72 h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症状改善用时以及心理症状评分展开比较分析。症状改善用时指标包括肠鸣音恢复、呕吐症状消失及粪便潜血检查转阴时间;心理症状评分应用SCL-90量表进行,评分高说明患者心理状况差。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参考SPSS 28.0系统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应用、n(%)表示,检验工具分别应用Student’s test和χ2test,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72 h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72 h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72 h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比较[n(%)]  

2.2两组症状改善用时比较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呕吐症状消失及粪便潜血检查转阴时间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症状改善用时比较  

2.3两组心理症状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理情绪、心理需求、人际关系、躯体化症状各维度心理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理症状评分比较(,分)  


3、讨论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近年来临床常见、多发疾病,通常是由于肝硬化末期发生门静脉高压,使流过消化系统与脾的回心血流在流经肝脏时遇阻,不能正常回流心脏所致。近些年,伴随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变化,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率高达25%~30%。因为肝硬化患者多伴有凝血功能障碍,造成患者出血凶猛,因此常引发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等,病死率极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肝硬化患者存在病情危急的特点,其中出血量大是患者死亡的一项重要诱因。若临床救治、护理措施及时且有效,则可使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同时也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患者生存质量也可实现明显的改善[2]。因此,如何控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死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抢救成功率是当前临床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以往临床应用的常规护理模式下,护理措施多为被动进行,往往会忽略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无法实现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3,4,5]。

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新型护理干预模式,更为关注人性化护理理念的落实,可更好的践行以患者为核心的护理理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病情发展阶段实施护理措施,可为患者提供更具系统性、规范性以及针对性护理服务[6,7]。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下,分别从生理、心理以及环境等多方面强化护理干预力度,可帮助患者明显改善身心健康状况,使患者治疗信心得到进一步增强,可为治疗以及预后效果的改善提供重要推动作用。有学者围绕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展开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性护理与舒适护理模式的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缩短临床症状消失用时[8,9]。

据本次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7 2 h再出血发生率与死亡率更低、各项症状改善用时更短、各维度心理症状评分更优,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更为明显,在再出血与死亡风险控制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可帮助患者更为快速地改善临床症状,患者心理症状评分也可实现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将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可发挥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积极改善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情况,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燕歌,高莹,张新亚.基于前馈控制的针对性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干预效果[J].海南医学,2022,33(10):1357-1360.

[2]祁平平,赵大梅,潘影,等.预防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情绪的护理干预及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9):1273-1276.

[3]黄雯雪,陈春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22,29(5):793-796.

[4]瞿芳,花雪梅,侯永佳,等.Rockall危险性积分评估的分级干预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作用[J].海军医学杂志,2022,43(1):46-50.

[5]王玉娟,韩国杰,柴宇霞Rockall评分系统的护理流程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台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7):119-121.

[6]葛佳宏,包晓春,张丽华,等.中医情志护理联台家庭支持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7)144-146.

[7]袁泼棉,杨薇.知信行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贵州医药,2021,45(4):668-669.


文章来源:李建红.针对性护理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09):165-16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期刊名称: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期刊人气:3330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3-5052

国内刊号:12-1170/R

邮发代号:6-129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