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探究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有效对策

  2020-07-06    101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作为网络、海洋、太空、极地四大“全球公地”之一,海洋的开发、控制关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大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发展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本文从发展的视角研究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和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对如何加快我国海洋强国的建设步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进行有益的探讨。

  • 关键词:
  • 发展现状
  • 对策研究
  • 海洋工程装备
  • 科学技术
  • 加入收藏

随着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核心技术仍掌握在一些发达国家手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一些主要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深入分析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和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的发展,指导人们有效发展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更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和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的重要意义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我国能源问题日渐突出。为保证稳定的能源供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正加快深海开发步伐,为实现海洋强国之梦做不懈的努力。要实现海洋强国梦,就必须走向深海。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很大程度上依赖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水平。《“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深海、远海油气资源开发的工程装备,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我国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在深海油气领域开发能力却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迫切需要开展具有自主产权的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技术,以保证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需加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设计,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从根本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其他安全。


2、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20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取得了较快速的发展,2013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订单占全球份额的29.5%,位居世界第二,其中,中低端产品占大多数,核心技术和装备被西方强国长期封锁。现阶段,我国的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一些主要问题亟待解决。

2.1 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海洋工程行业具有产品要求可靠性高、技术门槛高、资本密集程度高等特点。我国生产的海洋工程产品技术含量低,相关配套设备附加值低,专利技术少需参照或引进国外技术;国外厂商掌握关键设备和技术并垄断高端配套设备。现阶段,我国现有技术主要集中在海岸和部分近海工程装备设计制造领域,在深水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开发存在技术空白,不具备相关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国内海洋工程装备企业缺乏技术支持和科研支撑,专门的研发设计机构少,高水平的设计人员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2.2 配套产业亟待升级

我国海洋工程设备配套产业上距造船强国仍有较大差距,高技术海工产品的关键核心设备和海设备配套仍受制于国外垄断厂商,高技术海洋工程设备配套产业领域的国产化和本土化问题呼吁多年但没有根本性解决。我国在高技术海洋工程装备配套领域本土化配套率不足30%,核心配套领域,我国的自配套率低于5%。如果我国海洋工程配套产业不能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同步发展,航运公司和海洋石油公司会优选国际知名品牌和长期合作品牌,中国海洋工程企业将被牢牢钉在海洋工程产业链的低端,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外公司在设备配套领域继续占据垄断地位,长期以往,形成了恶循环,必将影响中国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

2.3 生产效率亟待提高

现阶段我国的生产模式、生产组织管理技术及人员素质、企业文化等软件方面严重落后于竞争对手。此外,我国多数船企缺乏海洋工程设备建造和管理等相关经验,在该领域缺乏基础技术和建造经验,对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如何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快速提升建造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是增强我国海洋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4 欠缺高端专业技术人才

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缺乏自主创新,而高端且充足的智力支撑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前提。发展海工装备产业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包括设计、经营、管理等,甚至包括有关法律方面的人才。《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我国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业人才缺口达26.6万人。严重的海洋技术人才结构失衡以及海洋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缺失,制约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快速发展。

2.5 产业结构亟需升级

目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品技术含量低、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产能结构不合理。为了实现船舶工业由大到强、海洋工程装备领先的目标,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加速实现由装配制造模式向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主的创新制造模式的升级,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传统海工企业水平。


3、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对策


3.1 创新是引领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中国作为制造大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经历由大到强的转变。与传统造船强国相比,我国的科技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建立新的发展方式,必须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开发新技术,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国家竞争力。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030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49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强国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面对当前我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严峻的形势,要通过自主创新优化产品结构,理顺技术和标准体系,充分利用技术共性优势,提高海洋工程配套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自主研制配套能力,突破并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船海设备配套集成化和模块化设计与制造核心技术,力争“弯道超车”,形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海洋工程设备配套产业综合竞争实力的产品和质量品牌工程。

3.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人才驱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推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根本动力和基本保障。《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在装备制造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建成一批人才高地。发展海工业要制定相关政策,实施海工业人才培养战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一批高素质、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业技术人员队伍。

3.3 深化国际技术交流、贡献中国智慧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努力构建合作共赢关系,不能闭门造车,力争在更高起点上自主创新。科技发展需明确自主创新与国际开放合作的关系,关键的核心技术要自主创新,但自主创新绝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搞,而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是国际科技的交流合作。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需要为重点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支持,开展国际战略投资,构建国际合作的平台;同时,要结合我国的政策和市场实际情况,加强和国外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的合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共同攻克技术难关,并通过合理的发展模式,促使产业配套体系以及产业链的完善,鼓励开展“市场换技术”战略。


4、结语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差、配套设备生产能力较弱、生产效率低、欠缺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加强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的自主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发展机制,明确发展目标,加强人才培养,深化国际交流,推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整体上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转变。


参考文献:

[1]姚倩,燕佳妮.发展辽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 19(10):132.

[2]陈海开,朱坚真.环北部湾地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哲学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视角[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8):4-5+125.

[3]帅嘉文,刘大勇.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当代科技的社会功能[J].世纪桥,2018(07):79-80.


符妃.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13):213-21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新型工业化

期刊名称:新型工业化

期刊人气:221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办单位: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工业

国际刊号:2095-6649

国内刊号:11-5947/TB

邮发代号:82-254

创刊时间:201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