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现如今,随着新时期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航空电子数据总线技术水平,就需要不断强化对航空数据总线的认识与研究能力,本文基于工作实践,结合对航空电子系统体系架构的研究,总结出了相关的技术途径,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保证,进而为提升航空电子工程的技术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在有效的研究航空电子数据总线技术过程中,要结合新时期技术创新,有效的加强对于相关技术的研究能力,从而才能进一步推动航空电子技术不断发展,通过实践阐述,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1、航空数据总线的概述
所谓机载数据总线技术基本是用于机载设备、子系统到模块间的互相连接,利用机载数据总线连成的网络系统,使相互间数据信息能够完成传输。现在,应用领域已延伸至卫星、坦克、舰船等多种机动性的平台,其实质上是网络互连技术的整体实现。机载数据总线技术始于航空电子综合系统的不断进步,美军航空电子系统历经了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的分立式航空电子系统、通信、导航的独立,早期任务处理时仍然依赖于飞行员的实际判断。联合式航空电子系统是第二个时期,每一个子系统的功能都是独立的,不一样设备之间数据的交互性也相对比较少。第三个时期,综合式航空电子系统,主要倡导“模块”理论概念,运用计算机构成信息处理模块,替代子系统,系统扩展性呈现良好势态,功能较为丰富,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处理好。当前是在第四个时期的过渡阶段,使用统一的网络,让子系统、模块、处理芯片都能够实现全面性的互联,该系统有可以容纳错误、扩展性强、低延迟的具体特征。
2、航空电子系统体系架构
航空电子系统是由机械和电子系统演变成机械电子和数字协同航电系统,促使其成为数字化航电系统。数字化航电系统有着两种架构形式,分别是综合模块与分布模块。
2.1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
利用软件来实现各个模块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整体管理,这就是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航电系统多数功能都汇集在独立机箱设备里。网络通信与互连的有效性实现,是通过电源、CPU、共享资源模块、I/O总线来运作。综合系统中的硬件部分,在整个模块体系中较为灵活,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拆卸和拼装,也可以为实现不同的作用进行全面的置换。处于同一系统中的模块都有着高集成度,精密化电子构造和轻量化可以切实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用来解决难度更大的问题。在降低费用方面,主要从模块的搭建方面入手,有利于零件更换和系统的进一步维护。
2.2 分布式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
该系统相较于综合模块来讲,实现了更大跨度的升级和续继续的更新,而且有着很高的集成度。系统可以相对较为独立,同时还能对航电系统中的模块进行有效兼容并使用。当前,分布式的系统设计可以有效解决硬件在运行中的系统问题,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功能障碍,存在非核心方面的软件和硬件矛盾,但不严格限制各类模块的真实排布。随着网络功能的飞跃式发展,分布式系统也成为航空电子技术方面的重要使用网络,为推动航空电子技术的进步与超越提供巨大的推动作用。
2.3 总线系统结构
数据总线交换网是运用当前传输速度高的高速光纤来建立的,连接计算机和各处理器,有效保证数据和信息能够实现互联。搭配综合处理机和有关传感器的组件,实现高速光纤数据交换网的连接。数据、处理、整合可以为飞行员提供有效而且及时的信息内容。总线设计过程中,需要应用双余度总线结构。在两台综合处理器间,使用可更换的模块技术,可以进一步让模板总线和外线进行整体的连接。在分析中能够看出,当前新总线设计符合航空实际需求。
3、新型航空电子系统总线互连技术
当前该技术的发展主要依靠信号传输和系统数据。同时,从整体技术发展情况来看,AFDX与TTE总线技术在行业领域的使用占比越来越大,其影响程度不容小觑。新型航空电子系统总线互连技术,以其速度优势在所有航电技术中拥有较高的利用率。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满足系统对数据传输的速度要求。
3.1 FC航空总线技术
该类技术主要依据国际标准形成,通过I/O的合理使用,完成网络信息的信号交流和信息传输的交流。在高带宽的承载下,串口能够实现视频、数据、音频的高速传递,极大缩短了获取和输出数据的时间。光纤通道技术是利用控制与互传数据流量来进行的。尤其在处理高负荷的网络流量方面,光纤技术能够借助更先进的网络结构实现数据和流量的传输,同时其出现延误、误差的几率较低。此外,光纤技术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和删减数据处理节点,更为综合性的处理方式所面对的层次更为复杂,且呈现出的形式更为多变。该类技术在民航飞行器中的使用较为广泛,其兼容性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同时处理多种协议的高频作业。与之相对应的军用飞行设备的对应性更强。
3.2 AFDX总线技术
AFDX总线技术应用于航空子系统数据的交换,可以和ARINC429、MIL-STD-1553B标准机载数据总线来实现有效的连接,网络通信任务的完成是通过网络对数据的综合处理、转换和传输来实现的。个别线路的运行可能会对总控制装置造成负面影响,给系统维修带来困难。由于系统所处理的所有信息均附有一条总线,这样便对系统的总体连接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碍。
而AFDX总线技术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上述这类问题,这种技术对数据传输的速率较快,全双工交换以太网技术没有总线控制器,控制的时候不需要利用MIL-STD-1553B。AFDX所使用的拓扑结构可以实现较大面积的辐射,可用于传输的应用节点数量也更多。这类技术能够保证数据从发送到接收整个过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极大提高了应用效率,信息传输上误码率低,而且有着很高的可靠性。建立时间触发网络是在IEEE802.3的标准上,在以太网时髦统一时钟,全部终端设备通信在时间偏移上都是一样的。时间触发TTE总线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减少软件使用的环节,但必须以系统安全运行为前提条件,再考虑费用节约问题。
航空领域的网络技术应用首先要以精密、高效为前提,由于航空需求普遍高于其他领域,因此在技术搭建的成本方面,便较难压缩。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将会产生更多的物理材料可以对现有设备和线路进行等量替换,这样便在成本压缩方面实现可能。时间触发总线技术的核心是通过不同的时间点进行数据和信号的传输。与事件触发技术相比,选择不同的时间节点进行数据传递可以有效避免同时间传输对网络造成的负荷压力,错时传输更有效降低了宽带承载量,这样切实有效解决了带宽矛盾。
事件触发总线技术里摒弃一些较低节点,进而保证更高级的节点数据传输效果。依据不同时间点进行传输的技术,将对不同的传输节点进行统一设置,按系统类别对不同节点设置不一样的时期,第一时间段所要完成的任务,有着较为单一的性质,也有着很强的确定性质,进一步确保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可见,从错时角度考虑设置传输节点,可以有效减少网络资源的消耗,对信息处理的延误几率也小些,并且利用信息传输通信来确定时间点,有着较高的实效性质。
4、结束语
总之,结合以上阐述,深入阐述了航空电子总线技术,在分析过程,作为研究人员,要加强专业能力,要不断迎合时代发展,积极探索航空电子技术实际,以此才能有针对性的总结更加高效的电子数据总线技术措施,以为航空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胜旺.航空数据总线技术分析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54+148.
[2]曹阳.浅谈航空电子数据总线技术[J].数字通信世界,2018(3):35.
[3]张新.航空电子机载设备可靠性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2):106.
[4]汪帅,安一纯.新型航空电子系统总线互连技术发展探讨[J].工业技术创新,2017,4(5):102-104.
杨鑫,陈涛,赵新宇.浅谈航空电子数据总线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20,(1):84-85.
分享:
机电伺服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2],机电作动器是机电伺服系统的执行机构,相比传统的液压作动器,机电作动器具有更高效、集成度更高、更易维护的特点。随着航空机电伺服系统的发展,永磁同步电机因其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控制精度等优点,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4]。
2024-12-18在飞机运营过程中,椅盆在疲劳载荷下极易产生疲劳裂纹甚至断裂故障,严重时会危及飞机应急着陆情况下乘员乘坐安全,且额外增加了航空座椅售后维护成本。上述关于航空坐垫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态冲击、振动方面,关于航空坐垫疲劳性能的研究较少,而航空坐垫的疲劳性能直接影响坐垫使用寿命及飞机维护计划。
2024-12-11飞机外表面成品件大多采用沉头螺栓连接,沉头螺栓组装后的质量将会影响飞机外表面的平整度,对飞机外形气动性有较大影响。沉头螺栓头部高度尺寸是保证沉头螺栓组装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沉头螺栓头部高度尺寸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误差大、无法判断批次产品的尺寸一致性等问题。
2024-12-11微型涡喷发动机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的动力推进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转速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国防和民用领域。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价值,一直备受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是航空发动机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近年来微机电技术(MEMS)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对微型涡喷发动机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2024-12-11“十四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的航空物流业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城乡居民对品质化、精细化、个性化的航空货运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跨境电商、快递、冷链生鲜等行业将蓬勃发展,这些都预示着航空货运业即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2024-12-10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制造业不断出现调整生产流程、优化管理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的新框架和新方法,各制造企业也面临着采用数字化技术、发展智能化生产的挑战。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基础,是现代及未来高端产品研发不可或缺的支撑技术。
2024-12-04多电飞机是未来飞行器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多电航空发动机(More Electric Engine,MEE)的性能直接决定了飞机的整体性能[1]。多电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主要有:磁悬浮轴承系统、内置式整体起动/发电机、电驱动燃油泵、分布式控制系统[2],其中前两者一般都直接安装在高压转子上,对转子运行有直接影响。
2024-12-03在航天器的热致振动分析方面,马远骋等[3-4]总结概括了国内外热致振动研究进展。目前大多数学者研究都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分析,有限元法是一种基于微分方程离散化的方法,最初应用于结构力学的分析,后逐渐应用于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的分析。有限元法将结构划分为有限数量的小单元,通过求解单元间的关系来解决整个结构的热传导问题。
2024-12-03由于机场运行环节相互关联,场面资源非常有限,繁忙时段如果机场管制协调不及时便会影响整体运行效率,导致与计划相偏离的延误。机场运行管理技术的更新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机场内部运输的拥挤状况,其中航班离场推出时隙是机场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分配推出时隙可以减少航班延误,提高整体运行效益。
2024-11-13飞机液压系统是飞机运行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主要以液体为工作介质,靠液体压力驱动执行机构完成特定操纵动作来控制操纵舵面和作动筒等,直接关系着飞行过程中飞机系统设备的正常工作及飞行安全。一旦发生故障,后果将会很严重,对飞机的损伤很大,甚至会危害到机组的安全。
2024-11-13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航空科学技术
期刊人气:2350
主管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航空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航空
国际刊号:1007-5453
国内刊号:11-3089/V
邮发代号:2-691
创刊时间:198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645
影响因子:1.494
影响因子:1.025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