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构建优良护理事件管理模型对临床护士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构建优良护理事件管理模型,并落实,以一般资料、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前后评估。结果:干预前焦虑、抑郁得分49.05±4.84、51.82±5.62,干预后护士焦虑、抑郁得分41.44±3.64、44.46±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良护理事件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缓解护士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护士身心健康。
护士高压力、高负荷焦虑发生率51.08%,抑郁发生率48.05%,管理面临较大挑战[1]。护士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成一定相关性[2],贺望花研究表明优良护理事件管理模型能提高护士工作能力和自我效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3],但研究未涉及护士自身影响。本研究以护士为切入点,探讨优良护理事件管理模型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护士进行调查,发出问卷482份,回收率100%。高、中、低职称为16、50、416名,占比3.32%、10.37%、86.31%;工龄1-3年265名,占54.98%,3-5年124名,占25.72%,5-10年66名,占13.69%,10年以上27名,占5.60%。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过程
明确优良护理事件概念,即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尊重关爱病人,对临床工作主动观察、评估、思考,改善临床护理操作程序与规范,或及时判断患者病情,为医疗诊断、护理计划提供信息,协助疑难重症诊断,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确保病人安全的各类事件。制定优良护理事件管理制度,将优良护理事件纳入优质护理和护理质量管理,定期在质量委员会议上讨论、分析。
1.2.2 研究工具
实施前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焦虑、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由Zung编制,评估人群近一周的的焦虑情绪,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克朗巴哈系数是0.931,信效度好。抑郁量表由WKZung编制,测量近一周的抑郁状况,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克朗巴哈系数为0.784,信效度好[4]。
1.2.3 数据分析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0.05为检验水准,P值取双侧概率。
2、结果
2.1 护理人员焦虑、抑郁现况
未实施优良护理事件管理模式,护理人员焦虑得分为49.05±4.84,抑郁得分为51.82±5.62,较常模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后焦虑得分为41.44±3.64,抑郁得分为44.46±3.55,较改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改善前后焦虑抑郁得分对比表
2.2 优良护理事件管理模型实施效果的影响因子
以一般资料进行分组,对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得分差值进行T/F检验,得出:护士工作年限不一样,焦虑改善情况不一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工作年限不一样、职称不一样,抑郁改善情况不一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影响因子为工作年限、职称。
3、讨论
3.1 优良护理事件管理模型对焦虑、抑郁的影响
优良护理事件管理模型实施后,护理人员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护理事件管理模型构建能缓解护理人员焦虑、抑郁情绪。优良护理事件管理模型不局限传统管理模式,将人性化管理和正性激励模式融入护理管理之中,从新的视角看待护理,正性激励护士,增强了护士对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5]。优良护理事件发现管理中,无压学习效率更高,护士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提高,职业紧张得以缓解。同时,发现优良护理事件并推广,量化了护理价值,增强了护士的职业认同,满意度增高。
3.2 优良护理事件管理模型对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
优良护理事件管理模型实施,低年资、低职称护士焦虑、抑郁程度缓解较多,可能与护士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构建有关。护士工作经验积累不够,处理临床护理问题及人际沟通能力不足。从优良护理事件管理中吸取更多经验,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基于首映效应,护生学习阶段和从事护理初期是构建职业认同感的关键时候,此时受优良护理事件管理模式正性激励,职业认同感增强[6]。马爱兰表明优表扬式管理模型,能激励护士,提高工作质量。
4、结论
优良护理管理模型是基于护理不良事件和正性激励理论的新型产物,初步实践中发现:优良护理事件管理模型能够缓解护理人员负性情绪,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工作年限、职称是影响改善程度的因子,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逆非,姚余有.某三甲医院护士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6,37(06):764-767.
[2]陈倩冬.新护士自我效能感与焦虑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09):634-635.
[3]马爱兰,李淑梅.护理人员对护理优良事件认知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04):102-103.
[4]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10):19-24.
[5]陆月平.激励理论在妇产科新护士管理中护理技能的影响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4):97-98.
[6]王惠珍,周克雄,高钰琳,等.医患冲突信息对低年级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28):3537-3539.
赵丹,钟嫔,陈碧贤.优良护理事件管理模型构建对临床护士焦虑抑郁的影响[J].家庭医药,2020,(1):309.
分享:
气囊导尿管的主要作用是保持膀胱内持续的引流,以维持尿液的顺畅排出,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或手术后的患者。该装置可以帮助患者排尿畅通,并减轻膀胱的压力,减少尿液滞留引起的不适和潜在的感染风险[1],故在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但长期临床实践发现,在留置导尿期间,出现各种并发症也是不容忽视的。
2025-03-11胃部及十二指肠溃疡为幽门部两侧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全层黏膜缺损。因为溃疡的形成与消化胃酸蛋白酶有关,也称为消化性溃疡,是年轻男性常见的疾病[1-2]。溃疡性疾病以单发多见,直径≤2cm,黏膜下层多见,重者侵犯肌层及浆膜。溃疡很难治愈,且容易反复发作,可发生急性穿孔,有可能恶变,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3-4]。
2025-03-11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越来越得到临床重视,它是通过一系列临床管理路径,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心理创伤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护理作为加速康复外科重要组成部分,提倡精准症状管理,即发现病人不适症状,优化相关护理管理路径及策略,使病人症状得到改善,从而加速病人术后康复。
2025-02-25急诊重症监护室病人多处于创伤、休克、感染等应激状态,机体容易发生高分解代谢、器官功能障碍等生理病理学变化,可致血糖发生波动[1]。临床研究显示,血糖变异性为急性重症病人预后的常见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急诊重症监护室对病人实施管理时,应不断提升血糖管理重视程度,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以有效改善病人预后[2‐3]。
2025-02-25慢性肾衰患者主要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方式延缓患者肾衰时间,稳定病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便于患者多次血液透析,提高透析效率,减少穿刺频率,且使用时长通常为1~2年,但具体使用期限主要依赖于患者的家庭自我护理效果、应对方式、家庭支持情况,而提高自护效果需进一步研究自护效果与应对方式、家庭支持间的相关性。
2025-01-17肠造口术在临床较为常见,通常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对于挽救生命安全、延长生存周期具有重要意义[1]。由于肠造口术会改变正常排便途径和排便方式,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且肠造口术后排便不受控制导致患者易出现自卑、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降低生活质量[2]。
2024-12-09心脏瓣膜病主要是由心脏瓣膜狭窄或/和关闭不全所致,多呈现慢性发展的过程,若不及时诊治,可引起心脏瓣膜及其附属结构发生解剖结构或功能异常,会影响患者心身健康甚至还会危及其生命安全。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临床常用的术式之一。
2024-11-20心房颤动(简称为房颤)是指患者心跳频率较快但无规律,心肌丧失正常收缩功能,并表现为快速不协调蠕动和心房受损,无法正常收缩[1]。房颤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引起患者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又会导致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2]。
2024-10-24随着高糖、高油、高盐饮食的逐渐增多,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出现肥胖病人,临床上认为肥胖是导致病人出现各类慢性疾病的元凶之一[1-2]。高血压伴肥胖是临床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类心血管慢性疾病,此疾病通常与病人自身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年龄以及是否合并脂肪肝、高脂血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联[3]。
2024-10-10老年痴呆症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的各种痴呆,预计到2049年,我国老年痴呆症全人群发病率将达到0.965 1%[1]。随病情进展老人的工作学习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减弱,易发生走失、跌倒、自伤或伤害他人、妨碍治疗等不安全行为。为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照顾者会对痴呆老年人实施身体约束。
2024-09-25人气:16541
人气:15881
人气:15197
人气:13361
人气:1165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
期刊人气:3939
主管单位: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版地方:安徽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8933
国内刊号:34-1251/R
邮发代号:26-203
创刊时间:200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