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结核病是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尤其是在学校中,相关方面必须要着重关注,结核病更是十分重要的传染病,应积极采取更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使该病得到切实有效的防控。基于以上几点,本文首先对结核病在全国发病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对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等相关内容做了重点分析和探究,以期通过本文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结核病是一种危害性特别大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会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相关领域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同时更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主要传染病,特别是在学校范围内,因为人员比较密集,一旦出现比较严重的结核病等此类危害性特别大的传染病,就会进一步蔓延,使病情急剧恶化,造成特别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从根本上来讲,结核病的分布范围特别广泛,特别是在学校范围内,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据此,下文着重针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进行简要论述。
1、学校高发结核病的主要原因
1.1 由于学校人员特别密集,学生们在一起生活和学习,要互相密切接触,而且所涉及的接触时间特别长,如果在学生中有某个人感染了肺结核病,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发现和处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特别容易导致肺结核病在校园内广泛传播,并进一步蔓延恶化。
1.2 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正处在青春发育阶段,在学习、成绩等相关方面有比较大的压力和负担,精神相对来说比较紧张,特别是高校学生,生活不是十分规律,营养方面不够完善,体能锻炼比较少,特别容易导致其感染结核分支杆菌,进而出现结核病问题。
1.3 对于结核病相关知识以及防治措施,学生并没有切实的了解和掌握,自我保健意识比较薄弱,一旦产生肺结核症状,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救治,特别容易导致结核病在校园里大规模爆发,传播流行速度极快,不仅使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更会影响其他学生、教师和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及相关卫生部门必须要着重做好学生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从源头进行有效遏制。
2、学校结核病防控措施
2.1 组织全体师生,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结核病防治手册》在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中,该手册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手册中进一步明确指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要求把工作重点放到传染源的控制方面,着重关注结核病的科学防治工作,学校相关方面要进一步组织和领导结核病防治各项工作,同时与相应的卫生部门进行有效合作,密切配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设立相对应的结核病防治措施,以及相关对策,切实有效的把结核病防治措施当作学校有效预防结核病病情蔓延的核心举措。
2.2 学校和医院要着重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控培训学校和相关医疗机构要着重关注专业技术人员的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使他们真正意义上有效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方面的防控措施和策略,尽可能为专业技术人员打造出更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尽可能提供更多的结核病学术活动和交流平台,让他们在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有更显著的提升,不断学习新技术,切实有效的把握和应用结核病防治的各项新技能。针对结核病而言,要及早发现,及早隔离,及早治疗,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使治愈率得以最大程度上提升,从根本上实现结核病控制的目标。
2.3 针对新生做好切实有效的体检工作,严控体检关针对新入学的学生,要着重做好体检工作,严格把控体检关,特别是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学习生活处于一种高压的状态,再加上学生们普遍缺乏体育锻炼,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对来说都比较薄弱,特别容易被传染病感染,如果出现传染病,特别是结核病,极有可能在校园大范围传播,所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要着重关注新生入学体检,并在平时也要加强体检力度,一旦发现学生出现结核病感染,要在第一时间按照相应的要求和规范,把学生送到结核病专科医院进行有效救治,并进一步规范治疗。与此同时,要着重做好新入学学生的结核菌素(PPD)试验,对结核菌素(PPD)强阳性者,要进一步采取X射线胸片及痰菌检查等相关方面的措施,对强阳性者实施相对应的预防性投药,其中比较常见的方法主要包括:异烟肼1次/日,每次300mg顿服,连服6个月,针对强阳性者采取持续性的跟踪,实时对其进行疾病监测,在最大程度上防控结核病的传播和蔓延。
2.4 进一步针对学校师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要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针对全体师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健康教育,结合学校师生的个性化特征,定期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和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使全体师生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和掌握结核病的危害,以及相对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和普及与结核病相关的各类科普知识,使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同时,进一步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运动习惯,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规律,有效增强体质,进一步提升抵抗力和免疫力。
2.5 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制度学校领导要着重关注结核病的防治工作,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成立相对应的结核病防控组织机构,并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制定结核病防治工作管理制度,同时针对各项制度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在疫情监测等相关方面,要分工明确,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及时发现,及时报告,进一步设立和完善相对应的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方案。同时,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密切沟通,从源头有效预防和控制结核病在学校的蔓延和传播。
3、结语
综上所述,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究学校结核病防控等相关内容,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在学校范围内,因为人员比较密集,一旦出现比较严重的结核病等此类危害性特别大的传染病,就会进一步蔓延,使病情急剧恶化,造成特别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结合这样的情况,使相关方面的防治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加强执行效果的监督力度,确保校园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谢毅,胡品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5):43-45.
吴恒.学校结核病防控探讨与思考[J].健康必读,2019,(26):172.
分享:
COVID-19疫情期间,各地采取了不同的疫情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可能对我国结核病防控工作方面的群众就医行为、医疗服务可及性、结核病病例治疗随访等方面产生影响。青海省2020—2022年多次发生COVID-19聚集性疫,可能会对结核病防治工作产生影响。
2025-04-19结核性脓胸是结核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主要是由于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侵入胸腔,诱发胸膜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胸腔内积液的形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演变为化脓性积液[1]。这种情况不仅会加重患者身体负担,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2025-04-17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MDR-TB)因高度耐药,常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已成为当前较难治疗的一种结核病[1]。目前,临床采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MDR-TB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病情进展,但长期使用易增加药物依赖,且部分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大,易影响治疗依从性[2]。
2025-03-12采取结核病预防性治疗(tuberculosispreventivetreatment,TPT)可以有效降低LTBI发展为活动性TB的可能性。TPT包括化学性预防治疗和免疫性预防治疗(如注射母牛分枝杆菌),国际上化学性预防治疗较常用。HIV感染者是TB的高风险人群,全球每天有大于1000例HIV感染者死于TB,占HIV感染者死因的1/3[5]。
2025-02-08耐药结核病(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DR-TB)是指由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具有抗药性的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当前,DR-TB 的广泛传播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据 WHO 最新报道,2022 年,全球估计有 1 060 万人患上结核病,其中约 750 万新患者得到了确诊。
2025-01-26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通过空气传播引起的传染病,是导致人类死亡最多的一种慢性传染病。2022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1 060万,其中750万为确诊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患者,全球有1/4的人感染MTB并长期处于潜伏感染状态。
2025-01-14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通过空气传播感染引起的一类慢性传染病。据WHO发布《2021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目前死于结核病的患者已高达150万人,死亡人数明显上升。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数量多达30个,而我国结核病患者数量位居第二;
2025-01-14终末期肾病发生率约为30%~60%[1]。终末期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肾功能进行性下降,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贫血等并发症[2]。维持性血液透析可有效纠正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方法。由于患者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应用免疫制剂治疗,增加了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风险,且感染后临床表现不典型,增加误诊、漏诊的风险。
2024-12-19结核性脑膜炎(TBM)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最严重的并发症[1]。虽然TBM在新发结核病患者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1%~5%),但50%的TBM患者可死亡或出现严重残疾[2]。TBM常以非特异症状起病,且传统检测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不能早期诊断和治疗,也是导致一些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3-5]。
2024-11-29全球结核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发病率和病亡率居高不下,中国依然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抗结核药物的非标准化使用,导致耐药结核病不断涌现。目前,尽管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肺结核的治疗成功率有所提升,但仍仅为63%。利奈唑胺是对抗多耐药或广泛耐药肺结核的首选噁唑烷酮类抗生素。
2024-11-08人气:16674
人气:16007
人气:15574
人气:15298
人气:1484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期刊人气:4916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0939
国内刊号:11-2147/R
邮发代号:2-70
创刊时间:195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996
影响因子:0.767
影响因子:0.964
影响因子:0.45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