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当前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新时代,经济的转型变得越来越迫切,财政管理体制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引导作用,所以要想实现经济的稳健发展,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是最有效的措施。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财政管理体制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为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部分建议,以期能够推动财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升级与发展。
加快建立现代财政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现代财政体系包括现代的预算制度、现代税收制度、现代中央和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产业的升级与结构优化,必须发挥财政体系的引导作用,推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与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
(一)财政管理体制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与当前的经济环境相适应,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减慢,经济结构面临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产业需要升级与转型,这些方面都需要我国财政的支持与引导,要推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把创新驱动战略落实到实处,给予高新技术的企业更多的支持,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更好的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财政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当前,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和经济仍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着经济下滑的压力,要转变过去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粗放经济增长向高效率的可持续经济发展转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随着互联网兴起与发展,各国的经济面临着冲击,我国应该抓住机遇,调整我国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引导我国经济健康的发展。
(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与战略相一致
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全面深化的阶段,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我国社会改革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和战略与社会改革能否一致,这会直接影响社会改革的成败。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应该把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站在全局与总体的角度推进改革,协调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出1+1>2的作用。
二、经济新常态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当前,随着经济的转型,经济从过去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需要向依靠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的转变,在这种局面下,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面临着很多挑战与风险。
(一)财政收支的不平衡加剧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的发展的速度降缓,使得我国财政的收入增速必然减缓,而我国财政的支出,由于脱贫、三农、补贴等刚需,却不断的增加,增加的速度超过了我国财政收入的速度,这必然会导致我国的财政收支出现不平衡,使得财政收支更加的不平衡,影响我国正常的财政收支政策。
(二)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着各种债务的压力,如何处理地方的债务与融资平台的管理,是当前我国财政管理体制面临的严峻的挑战。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主要表现:首先,经济的减速与转型给地方政府带来的偿债能力的风险;其次,土地出售价格下降,房地产泡沫给地方政府带来的债务违约的风险,目前政府的借贷多以土地作为抵押,但是土地受到市场的影响较大,会直接影响政府的偿债能力;最后,地方政府融资与财政支付的不规范,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风险。
(三)公共设施建设与公益投资给财政管理体制带来的挑战
经济新常态下,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公共设施建设与公益投资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政府要建立一个合适的融资平台,存在着很大的挑战,有许多制度与规则规范需要制定。在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中,如何协调好政府的积极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四)不同部门的利益给财政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
经济新常态下,要对财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必然会触动原有的各个部门的利益,如何处理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和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如何分配资金,这就会牵扯地方与各个部门的利益,如何把财政的资金运用到实处,改革需要勇气与创新。此外,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要把各个部门的力量凝聚到一起,从而推动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三、经济新常态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局面,我国应该加快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推动财政管理体制的透明化,构建起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
(一)着力构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财政政策体系
适应经济新常态,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与计划,把财政政策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衔接,充分发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增强财政政策的协调性,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趋势,对财政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与改革,构建起适合经济新常态下的财政政策体系,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财政政策,使其能够形成整体,切实的发挥出其促进经济的作用。
(二)推动财政管理体制的公开透明化
现代财政体系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起公平、公正、透明的财政管理体制。推进财政管理体制的公开透明,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让人们更相信政府;另一方面让民众了解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运行的效果与质量,并且能够加强对政府的监督,从而提高财政管理体制的效率。财政管理体制的公开,有助于我国建立现代化的财政体系,使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更加的规范化与制度化,从而提高财政体制的效率与质量。
(三)推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财政管理体制
经济新常态下,要想实现产业升级,财政管理体制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支持:首先,要鼓励发展高新技术,对高新技术的企业进行扶持,加大科研投入,推动产学研结合体系,建立优惠的税收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向着优化的方面进行;其次,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最后,要加大对新兴服务业的扶持与投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建设,使其能够更好的为服务业服务。
(四)推进财政管理体制制度化与规范化
改革财政管理体制的目标之一就是制度化与规范化,我国应该推进制度化建设,加快法律法规建立,推进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借鉴国外先进的财政管理体制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适合我国的财政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财政管理体制的导向作用,推动我国经济向着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方向转变。
(五)加强财政管理体制的监督体系建设
经济新常态下,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监督,我国应该对财政管理体制加强监督,建立多渠道的监督体系,促进财政管理体制更好的发挥促进经济增长与转型的作用,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与责任到人的机制,促使财政管理体制向着更好的方面前进。
四、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要想实现经济平稳有效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必须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我国可以通过构建财政政策体系,建立公开透明化的财政管理体制,推进财政管理体制的制度化与规范化,从而建立起现代化的财政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孟亚琦.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财税改革制度研究[J].时代金融,2016(35):17+20.
[2]倪红日.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J].经济体制改革,2015(01):9-11.
[3]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推动财政改革纵深发展[J].财政科学,2018(11):4247+52.
[4]安体富.中国经济新常态与财税改革问题研究(下)[J].天津经济.
潘小凤.经济新常态下财政管理的改革[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8):11-12.
分享:
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新兴产业得以崛起,为区域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数字经济扩大了市场规模,促进了贸易的长远发展。
2023-11-0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变发展阶段,如何升级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2023-11-0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调整存量并做优增量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其建设发展也迎来重要拐点,由粗放外延增长向集约内涵发展,由更多关注数量转变为更多关注质量和品质。开发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发展路径也逐渐由规模扩张转为优化调整,存量产业空间亟需改造升级,以顺应城市转型发展的需求。
2023-08-30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是新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主要内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途径。然而,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实体经济建设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实体经济优化发展,而是要通过数字经济赋能,探寻传统实体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全面提升新实体经济的生产效能。
2023-08-2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跃升。与此同时,中国发展理念也发生根本性变化,环境保护不再被视为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被视为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2023-07-06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深入革命老区考察调研,他强调“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及现代化成为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
2023-07-05中国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更是为企业进行绿色治理提供了发展契机与政策支撑。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对其生态环境及绿色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绿色治理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雄安新区发展实际,为新区企业开展绿色治理行为提供了一定的路径参考,旨在优化新区绿色治理体系,提升新区绿色治理能力,助力绘就美丽雄安新画卷。
2022-04-28做大做强镇域经济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的一项重大部署。近年来我国各镇域在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中创新思路,跨界配置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加快镇域特色产业培植,催生出了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设了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农旅文体融合发展、宜居宜业的农业产业强镇。
2022-04-24随着员工持股计划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的重要方式,大家对其实施效果如何十分关注。H企业作为国资委指定的首批十家试点企业之一,对其他企业的员工持股实践具有示范作用,所以本文通过对H企业的员工持股实践计划进行案例梳理,分析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而从中总结出我国国企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经验,以期能为其他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提供参考。
2022-04-06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很多的特大型城市都在积极打造智慧城市,加大了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但智慧城市建设的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是一项长期性的建设工作,智慧城市建设在取得卓越成效的同时,也对城市的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有效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对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各个城市都要在当下的发展背景下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2022-03-29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当代经济科学
期刊人气:460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2-2848
国内刊号:61-1400/F
邮发代号:52-4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493
影响因子:0.398
影响因子:3.538
影响因子:0.415
影响因子:0.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