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1-03
63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近年来,宁夏自治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这一主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化改革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经济决策部署,诉求当地经济繁荣发展。本文首先总结了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痛点”“盲点”问题,然后聚焦市辖区综合执法改革、权力清单“三级四同”等工作,阐述了规范政府权力运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方面取得的成效,证明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一、积极推进市辖区综合执法改革,着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统筹配置行政处罚职能和执法资源,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党中央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为有效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执法扰民等问题,整合执法力量、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创新监管方式,初步构建了统筹城乡、市区一体、三级贯通、全域覆盖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
(一)构建综合执法新机制。一是完成机构整合。按照“市局监督、区局执法、覆盖乡镇”的原则,在市住建局加挂综合执法监督局牌子,负责综合执法指导、监督、考核,整合市辖区城市管理、农业等执法机构组建综合执法局,作为执法主体,承担执法工作并向乡镇延伸执法。二是完成队伍融合。坚持“编随事走、人随编走”,从市及辖区30个相关部门和单位划转175名编制充实到辖区执法局,通过全员资格培训,打造全科执法队员和全能执法队伍,实现专业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变。三是完成执法综合。按照城市管理领域应纳尽纳、相对集中,其他领域先易后难、适度集中的要求,突出综合高效,整合归并了市场监管、住建、公安、交通等6大类简易程序执法事项和农业、商务、园林等基层发生频率高、多头执法问题突出、专业技术要求适宜的12大类跨行业、跨领域执法事项,实施属地执法。同时,利用互联网+、视频技术等手段,加大与城市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平安吴忠、交通管理等监管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力度,为开展执法活动提供保障。
(二)落实属地执法责任。一是推动权力下放。着力理顺市、区之间关系,推动简政放权,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的原则,将市级承担的教育、医疗保障、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及相关执法事项下放辖区,推进治理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二是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合理划分执法事权,压实属地执法责任,将市直14个部门390多项执法事项剥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下放辖区,同时整合辖区10多个部门310多项执法事项,统一交由辖区综合执法局承担,建立执法清单,原部门一律不再行使。三是推动执法队伍下沉。在成立辖区综合执法局的基础上,推进延伸执法,向乡镇派出17支综合执法大队,与乡镇综合执法队合署办公,将80%执法人员充实到执法一线,实行双重管理机制,加强监督考核。组建由乡镇党委书记、分管领导和派驻乡镇执法大队长为成员的综合执法领导小组,形成以乡镇综合执法大队为主,各站所密切配合的基层“大执法”联动机制,90%以上的违法行为在一线得到有效处理,实现了“小事不出乡镇,大事及时掌控”。
(三)规范综合执法标准。一是推进执法行为标准化。加强执法过程监督,实行执法服装、标志标识、执法文书、执法证件和执法装备“五统一”,组织编写综合执法工作手册,规范执法行为标准和执法环节标准,并积极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切实规范执法行为。二是推进内部管理制度化。建章立制,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建立完善执法监督保障、行政行为规范及程序、行政罚没管理等5类30多项日常管理制度,规范综合执法队伍作风纪律,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三是推进执法协同联动化。通过推动执法与监管分离。同时,探索建立了综合执法与社会治理联动机制,推进执法巡查与管区网格有效叠加,推动执法方式由“事后执法”向“前端服务”转变,由“处置问题”向“发现问题”延伸。
通过开展市辖区综合执法改革,有效破解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扰民、执法力量分散等问题,消除了基层执法的空档和死角,使执法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进一步提升了执法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了政府监管和服务方式方法的转型升级。综合执法队伍组建以来,先后开展了未批先建、私搭乱建、户外广告、环境治理、秸秆焚烧等多项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处置各类简易程序执法案件1800多件。
二、开展权力清单“三级四同",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
推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务。为进一步规范权力清单,提高清单质量,针对权力清单长短不一和名称、类别、编码不统一等共性问题,2018年,宁夏自治区探索开展权力清单统一规范工作。
(一)坚持统一规范,一标到底。针对权力清单分级建立、分级管理造成的行政职权事项名称、类别、数量差距较大等问题,由宁夏自治区政府行业部门牵头,对列入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的行政职权事项进行全面梳理,规范名称、类型、依据、基本编码,统一编制本行业权力清单指导目录,做到政府部分权力清单“三级四同”,即同一层级的行政职权数量基本相当,相同职权在纵向不同层级、横向不同区域,其名称、类型、依据、编码等要素内容基本一致。
(二)坚持简政放权,便企利民。与国务院简政放权和相关法律法规“废改立释”相衔接,在承接落实好国务院取消、调整行政职权事项的同时,以行政相对人为中心,以简便高效为原则,着力推动审批事项下沉,凡是没有法定依据和依据不充分的权力事项,一律取消;凡是自治区有权调整由市、县行使且市、县有能力承接的权力事项,一律下放。通过统一规范,自治区本级共取消行政职权18项,下放行政职权3项、将10项行政职权整合为4项、暂停实施行政职权5项,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三)坚持应进必进,权单一致。针对权力清单上下不对应、左右不一致等问题,对标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汇总清单,并参照其他地方权力清单,查漏补缺,该纳人的纳人、该单列的单列、该调整的调整,力争做到横向可比对、纵向可衔接。统一规范后,自治区本级行政职权事项由1941项调整为2159项;设区市行政职权事项平均由2700项调整为3040项;县级行政职权事项平均由2750项,调整为3510项。
通过开展权力清单统一规范工作,进一步推进了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标准化,为加强政府权力监督,推动政府全面正确履职尽责提供了支撑,同时也为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搭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审批服务“网上办、不见面”奠定了基础。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编办.坚持改革创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9,(8):18-20.
分享:
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新兴产业得以崛起,为区域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数字经济扩大了市场规模,促进了贸易的长远发展。
2023-11-0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变发展阶段,如何升级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2023-11-0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调整存量并做优增量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其建设发展也迎来重要拐点,由粗放外延增长向集约内涵发展,由更多关注数量转变为更多关注质量和品质。开发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发展路径也逐渐由规模扩张转为优化调整,存量产业空间亟需改造升级,以顺应城市转型发展的需求。
2023-08-30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是新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主要内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途径。然而,数字时代背景下的实体经济建设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实体经济优化发展,而是要通过数字经济赋能,探寻传统实体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全面提升新实体经济的生产效能。
2023-08-2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跃升。与此同时,中国发展理念也发生根本性变化,环境保护不再被视为经济发展的负担,而是被视为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2023-07-06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深入革命老区考察调研,他强调“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形成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及现代化成为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
2023-07-05中国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更是为企业进行绿色治理提供了发展契机与政策支撑。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对其生态环境及绿色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绿色治理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雄安新区发展实际,为新区企业开展绿色治理行为提供了一定的路径参考,旨在优化新区绿色治理体系,提升新区绿色治理能力,助力绘就美丽雄安新画卷。
2022-04-28做大做强镇域经济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的一项重大部署。近年来我国各镇域在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中创新思路,跨界配置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加快镇域特色产业培植,催生出了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设了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农旅文体融合发展、宜居宜业的农业产业强镇。
2022-04-24随着员工持股计划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的重要方式,大家对其实施效果如何十分关注。H企业作为国资委指定的首批十家试点企业之一,对其他企业的员工持股实践具有示范作用,所以本文通过对H企业的员工持股实践计划进行案例梳理,分析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而从中总结出我国国企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经验,以期能为其他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提供参考。
2022-04-06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很多的特大型城市都在积极打造智慧城市,加大了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但智慧城市建设的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是一项长期性的建设工作,智慧城市建设在取得卓越成效的同时,也对城市的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有效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对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各个城市都要在当下的发展背景下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2022-03-29人气:6639
人气:4671
人气:4593
人气:4529
人气:444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宏观经济研究
期刊人气:4889
主管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8-2069
国内刊号:11-3952/F
邮发代号:82-791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2.378
影响因子:0.097
影响因子:0.79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9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