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分析探讨环境审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2020-01-03    328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环境审计是针对环境经济学展开的审计工作。在应用条件上,主要对当前的环境状态进行系统、客观的评估。在经济学角度,对环境审计工作展开分析研讨,发挥理论内容指导实践工作的优势,并就当前的环境经济概念尝试作出解释,在加深知识理解深度的同时,拓展知识范围,力求完善经济学基础理论内涵。

  • 关键词:
  • 健康化
  • 环境审计
  • 理论基础
  • 经济学
  • 加入收藏

环境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高速发展而产生的社会性问题,在不断演化的时代环境中,环境经济学逐渐也成为了经典经济学理论中的重要分支。由此衍生出的环境审计工作,必须在明确其理念的定位后,才能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理论知识下的工作内容,从而展开更具科学性的工作管理办法。


1、环境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环境审计工作是技术创新管理工具。通过专业化组织对环境相关问题的系统、客观评估,确定可能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风险问题,以此,形成完整的审计的工作内容。同时,这种定向性的审计工作,还需对特定的风险问题进行预防与消除处理,防止其产生与扩大。从技术要求上,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才能保证环境审计工作的科学性。首先,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应在项目开展之前,就展开环境审计工作,以评估管理为手段,预防整体项目全流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环境问题[1]。其次,工作中需对应用产品进行开发,将传统意义上的“废物”形成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使产品的“产出”与“投入”从各个角度上得到完善,使得经济循环与绿色发展更加全面。


2、环境经济学理论的价值内容


2.1 强化理论系统,明确环境审计本质

经济学范围内,对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无形性特征进行了确认。从公共性的概念中,环境不存在明确的产权,其使用条件不会受到支付费用与满意程度的影响,每个人都可以自主的享受环境条件,并被动的承担环境污染后的结果。在无形性的概念上,环境无法使用市场化的经济条件对其效益与费用进行评价。

也正是由于环境条件下的公共性与无形性,为环境整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从建立管理模型的角度,不能对单一的环境污染排放与污染受害人之间,形成私有化的交易条件,妨碍了具有针对性单一管理策略的执行。但是,可以在环境管理的工作中,执行统一化的解决方案,制定更为广泛的环境治理措施,通过污染控制与技术调节的手段,完成环境的治理工作。而这种方法,也是环境审计工作特殊性的重要特征表现。

2.2 清晰研究方向,界定环境审计范围

环境经济学的理论系统中,虽然环境中发生的副作用问题是基本前提,但是从经济学角度,如何分配这种副作用产生的经济责任缺失,成为了审计的重点项目。这种责任的内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诸如时代、政策、管理方法、技术条件等多项内容。因此,针对这一内容进行环境审计工作,必须采用更加合理化的工作方法,对执行内容进行清晰的界定,以此才能完整的维持执行的科学性。例如,在工业生产活动的衍化进程中,就随着技术条件与市场化的发展水平,递进式的出现了数量、质量、技术、环保化这四个不同的生产状态,每种状态下,都具有特定的环境审计特征,可以对执行策略的制定起到指导作用。

由此,环境审计工作中,应更加重点的突出作为社会生产主体的企业,在这其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敦促并监督其履行自身所承担的环保责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动员全社会力量的基础上,通过政府部门制定的强制性措施与规定性条例,对其进行控制与管理,并将经济条件作为重要的辅助方法,对企业的运营状态与环保措施进行约束。

2.3 提供应用指导,规划环境审计方法

环境问题的产生,有明显的滞后性特征,并不会在发生污染问题的第一时间直接反应在环境条件上[2]。而污染的副作用,通常会为未来人类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针对这一条件,环境审计工作必须在内容上,制定长远的管理计划,从宏观角度出发,对整体环境的发展动向作出分析,维护环境的健康化发展趋势。

同时,在部分环境问题中,污染问题直接会对当前的环境条件产生负面影响。必须依靠环境审计工作对其内容进行整理,以便维持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两项需要的平衡。尤其是制定环境规划项目时,需将短期环境效益与长期环境效益结合在一起,共同划入整体审计内容中,以此保证环境审计的的完整性。

另外,环境审计工作不仅涉及到污染问题的协调控制,对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也尤为突出。站在环境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这种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建立与应用,不仅可以构建起完整的循环系统,还能在加快技术升级下的环保事业发展,使人类的生产活动,尽可能接近“少投入、多产出”的理想状态,并在投入条件上,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重,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水平。


3、结束语


环境审计工作是明确界定环保项目合理性,提升其经济价值的重要手段。在科技条件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对理论本质、理论范围、应用指导这三类价值作用的分析,实现了对环境审计中的经济学理论内容进行巩固与强化,是保证其应用条件与发展合理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程亭.我国环境审计准则和指南的构建思路与基本框架[J].财会通讯,2018(19):10-13+129.

[2]董翰文,符越佳.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环境绩效审计路径研究:以甘肃省循环经济为例[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7(5):67-73.


郭奕萱.环境审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探讨[J].赤子,2019,(4):109. DOI:10.3969/j.issn.1671-6035.2019.04.09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经济学(季刊)

期刊名称:经济学(季刊)

期刊人气:261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北京大学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2095-1086

国内刊号:11-6010/F

邮发代号:2-574

创刊时间:2001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