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基于现阶段工程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标准修订、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及指导教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今后的专业化、实战化教学,以及提高学员的工程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军事院校学员在工程基本能力培养方面主要是依托相关的工程训练实践课程来完成。学员通过系统的工程训练后,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进而提升工程实践应用素质。面对新时期部队装备发展中应用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要求军事院校学员掌握更多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按照军事院校新训大纲中的学员培养标准,需要强化学员工程实践意识和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运用能力,地方高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对工程训练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1-8]。针对军事院校的“双重点”建设,切实提高学员的大工程实践能力、夯实学员专业课学习基础,对工程训练教学体系进行重建,以适应新时代军事院校对人才培养实战化的要求。
1、军地高校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现状
为充分了解军队院校在培养学员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做法,海军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开展了充分的调研工作,走访了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重庆大学工程培训中心等。通过调研学习,发现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工程训练教学的过程中,其相关做法是:
(1)地方院校高度重视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在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建设中加大资金投入,购置与学生培养和工程训练教学相适应的先进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现代工程训练的教学环境。
(2)地方院校高度重视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将沿用几十年的“金工实习”课程更名为“工程训练”,从而拓展了原“金工实习”的教学内容,重构了“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引进和吸收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深化课程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工程训练教学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训练计划、更新教材内容、改革训练方法,着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9-14]。
2、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海军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以下简称“训练中心”)自成立以来,尽管在人员配置和设备更新上做了一些工作,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
(1)现有的工程训练教学理念离现代海军人才培养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之前“金工实习”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员动手能力、了解基本工艺知识,形成了单一的以“一把锤子”作为检验工程训练教学的唯一标准,达不到培养系统性、综合性工程综合素养的要求。
(2)现有教学内容和方法还不能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原有的教学,基于陈旧的“金工实习”观念,只开展了车工、钳工、焊工老三样教学,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训练方法也仅局限于师傅的传帮带,没有形成科学有效、完整的教学训练方法,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差距较大。
(3)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大部分军队院校工程训练教学主要依托职工和返聘人员,由于他们的理论基础和现代技术应用方面不是很强,因此要开展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教学大纲内容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对指导教师队伍从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加强培训,同时引进专业人才,打造适应工程训练教学需要的指导教师队伍。
3、工程训练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针对上述问题的分析,训练中心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的探索。
3.1 修订课程标准,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新一轮军队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军队院校学员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素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也需要做较大调整和修改。工程训练中心减少了以往用处不大的传统工艺教学内容,增加了现代加工技术和海军新装备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并重新制定了标准要求,力争使学员在工程训练中突出多手段运用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塑造。
3.2 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基本功训练
根据新调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标准,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充实。重新规划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科目及标准,明确了训练层次要求,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金工实习”的模式,按照“打牢基础、拓宽应用、强化设计、提高能力”的教学思路,重点突出基本功训练、装配工艺实习、设计制造实践等环节教学。
基本功训练主要是学员在指导教员带领下,分组分类开展车工、铣工、刨工、钳工、焊工等不同岗位的机械加工训练。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学员可掌握基本装备和工具的用途,能熟练使用这些工具,学会编制零件加工工序流程,培养学员静心、安心、用心,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装配工艺实习环节重点放在看懂装备图纸、掌握尺寸精度指标、学会工具使用、懂得安装调试工序以及质量检验规范。通过实习使学员树立大局意识、系统思想和协作观念。
在设计制造实践环节中,主要依托工程训练中心已有的数控车床、电火花线切割机、3D打印机和激光加工机床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仪器设备,根据部队新装备建设与保障需求,设计制造相关的零件、部件。学员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融入部队装备发展之中,树立武器装备就是战斗力和生命力的理念,高度重视工程训练对日后专业学习的支撑作用。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教学训练,提高了学员的工程训练意识,增长了知识运用能力,为专业学习及未来岗位任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员的主动性
目前,工程训练教学通常采用教员指导学员训练的方法[8],即以指导教员为主导,讲解各种工艺的分步操作要领,学员逐步完成。如在车工教学中,教员会指导学员练习车端面、车外圆、滚花、车圆锥面、切断等。学员经过分步训练,最后完成零件加工。除指导教员直接指导学员的方法外,为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还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互助教学法。同工种参训学员间相互借鉴,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当学员碰到不太理解的有关设备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等问题时,除了向教员请教外,学员之间还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对训练内容清晰明了的学员可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
(2)观摩教学法。在训练中完成较好的学员,同组其他学员可在指导教员的安排下观摩其规范动作,被观摩学员可作为“小教员”,结合自己的体会,讲解自己所理解的动作要领并给其他学员示范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可充分调动“小教员”的积极性,把学员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效应。
3.4 加强指导教员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在工程训练教学中,指导教员和学员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教与学以及教学相长的关系[15-16]。指导教员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员的训练效果。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训练大纲要求指导教员的施训能力更强、教学方法多样、综合素质更高。为了更好地发挥指导教员的作用,训练中心开展了如下培训工作:
(1)现有指导教员新技能培训。为保证训练中新增加了设计制造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委托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人员对具有车工基础的指导教员进行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确保了新开设训练内容的顺利开展。
(2)理论课教员设备认知和操作培训。训练中心有7名教员承担着理论教学任务。他们在现代加工技术有其专长,辅以相应的设备培训,就能胜任现场指导学员训练的教学工作。从而解决了训练科目增多而指导教员人数少的矛盾,实现了理论教员向现场训练指导教员的转变。
4、结语
海军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坚持以学员为中心,以部队装备建设发展为牵引,科学制订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训练内容。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锻炼了学员工程设计与应用能力,学会了三环节的操作、设计、制造、调试等教学内容,提高了学员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自觉性,工程训练教学效果突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唐英,孙荣禄,雷贻文,等.关于高校工程训练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2):69-71.
[2]崔海亭,郭彦书.强化工程实际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13-15.
[3]梁延德.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6-8.
[4]韩强,施新华,于谧.新形势下深化工程训练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6):214-217.
[5]陈咏华,李丽荣.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18-120,126.
[6]杜丽娟.21世纪对工程训练的新挑战[J].继续教育研究,2000(4):82-83.
[7]周峥嵘,管琪明.以“双创”中心建设为契机全面开创工程训练教学新局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4):18-20.
[8]王雪峰,王世刚,蔡有杰,等.工程训练中指导操作实训教学法的探索与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2)218-219.
[9]傅水根,武静.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全面促进可持续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7-10,43.
[10]申小平,徐建成.全面深化工程训练课程改革[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6):70-75.
[11]韩现龙.非工科类大学生工程认识实习课程建设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124-125.
[12]曹雪竹,张勤,龙建.工程培训中心机械工程实践建设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2):148-149,184.
[13]黄海龙,曲晓海,杨洋.工程训练拆装实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147-150.
[14]孙爱军,曲晓海,鲁晓红.工程训练项目教学法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0(1):57-58.
[15]李文双,李海越,罗凤利.提升工程训练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11):242-244.
[16]赵春锋,徐新成,刘燕,等.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现代工程实践平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150-152.
李国明,濮怀宇,陈珊,等.军事院校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3):1-2,10.
分享:
作战概念(OperatingConcept,OpCon)是对未来战争的设计,是以体系工程牵引军队长期建设的重要模式,需要有严格、严谨且科学的方法支撑。建模仿真作为先进的军事研究手段,在新型作战概念的提出、开发、验证、评估、更新等阶段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从2014年开始,美国海军在兵棋推演中发现并提出了“分布式杀伤”概念,并不断通过兵棋、仿真实验对这一概念进行验证、完善。
2020-12-11在应急救援中,正确选择和应用破障技术及装备至关重要。文章结合武警部队破障救援任务的特点和目的,对目前武警部队采用的破障技术及装备的适用性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救援任务实际,提出破障技术及设备的应用要求,为部队高效完成破障救援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2020-11-02因受到飞行环境、头戴装备[1]和长期久坐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军事飞行人员颈腰伤病发生率远高于普通人群[2,3],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发生率又高于其他机型的飞行人员[4,5]。开展颈腰伤病防治专项体能训练是增强飞行人员颈腰活动能力、提升脊柱稳定性、预防颈腰伤病发生的有效措施[6,7,8],颈腰伤康复期适当进行专项体能训练有利于促进康复[9]。
2020-08-22随着模拟仿真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利用,运用模拟的方法改变训练的过程和方式,可有效解决实际训练中组织开展难、训练环境缺乏和训练代价较大等难题,能够极大地提高部队实战化军事训练质量和效益。雷达对抗装备模拟训练内容庞杂,影响因素众多且不易度量,评估结果准确与否将影响到部队的训练水平提高和人员训练热情。
2020-08-22虚拟现实也可以称之为虚拟环境或人工现实,其主要是由计算机产生的一类高级的人机交互系统,其主要是运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高分辨显示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来形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并利用数据手套、头盔等特殊传感设备或数表、键盘等输入设备来达到实时模拟、交互的效果,从而来对虚拟环境中各类对象进行感知与操作。
2020-08-22新时代一体化联合作战中,空军使命任务不断拓展,对空军力量建设和运用提出更高的要求,飞行员遂行作战任务,参加军事任务越来越频繁。信息化高技术战争中战场环境恶劣,战斗情境惨烈,战斗过程激烈,极易引起飞行员的心理应激反应,导致其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失常,影响战斗力的发挥。实践证明,72h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能有效降低危机事件对飞行员造成的心理损伤,促使飞行员尽早恢复飞行[1]。
2020-08-22随着信息化战争的不断发展,战场环境复杂多变,普通军事防护设施已远不能防御各种高科技武器装备和精确制导武器,我国国防防护工程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对军事工程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军事防护设施、军用机场和营房等国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战争发生时的抢修抢建中,需要大量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目前仅仅依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国防建设的需求。
2020-08-22利用分布交互式仿真技术构建网络化的分队战术模拟训练系统已经成为当前改善分队战术训练条件、提升分队战术训练水平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各级各类训练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分队模拟训练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通常按照训练准备、训练实施和训练评估3个阶段线性推进,导致训练考评结果呈现不及时,难以对受训对象的训练进程、训练操作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2020-08-22飞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用于军事目的,当时由于身体健康状况与飞行环境不适导致高达60%的航空飞行相关死亡,进而促进了现代航空医学保障的诞生[1]。随着医学发展、机型改进,航空医学鉴定标准也在不断修订,鉴定机构和机制在不断完善。我军在开展航空医学鉴定时首先依据不同机种对飞行人员身体的要求,区分为歼击机飞行员、多座机飞行员(轰炸机、运输机及直升机)、多座机非驾驶员人员。
2020-08-22从军事训练实践中总结归纳并转化运用好的训练方法,是促进军事训练水平整体提高的重要方式。传统上,部队发现某种训练方法的优点后,通常是先组织试点,评价其是否具备推广价值,再根据评价结果视情推广。从拓扑层级图及其在相关领域评价应用情况看,其同样适合解决军事训练方法可推广性评价问题。
2020-08-22人气:3363
人气:3065
人气:1975
人气:1802
人气:154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期刊人气:1540
主管单位:军事交通学院
主办单位:军事交通学院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政法
国际刊号:1674-2192
国内刊号:12-1372/E
邮发代号:6-235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