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形态正逐渐从机械化战争转变为信息化战争。最近的几场高技术战争,都显示了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战争的巨大威力。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方式,对军用电子装备支前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科学地组织快速、适时、精确高效的装备保障,成为了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1、信息化作战对军用电子装备保障的影响
1.1 保障重心向信息化装备转变
信息化战争中交战双方主要围绕信息和信息化武器展开。军用电子装备在信息和信息化武器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信息化战争中的装备保障也必须围绕制信息权展开。即由过去的机械化战争中主要是弹药器材供应保障和机械电子装备的维修,向重点是信息化武器软硬件及其零配件供应保障。信息化作战系统(特别是指挥控制系统)的维修保障。
信息化装备技术含量高,综合效能高。单台装备对作战的影响远大于传统的武器系统。如现代作战中使用的空中预警机,担负着对敌侦察预警、目标跟踪、对己自动指挥的重大责任,是整个控制对敌作战的中枢神经,是将战场上人员、装备构成作战体系的关键,其效能发挥程度直接影响一场战斗乃至一场战争的胜负。这类装备一旦出现保障问题影响效能的发挥,其后果远比一艘军舰、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门火炮不能投入战斗的影响要大得多。因此,信息化战争时代的保障重心将向信息化作战装备转移,从打击装备向指挥控制装备转移。
1.2 保障工作向高技术难度变化
在信息化作战形态下,大量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主宰战场。军队武器装备的技术构成越来越复杂,涉及最新科技领域的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光电技术、电子对抗技术、制导技术等,导致装备技术保障难度增大,装备保障工作由技能向技术转变。
我军新列装的武器装备中,基本上都属于高新技术装备,至少是光、机、电的综合装备,从使用、保养、维修角度来看,均需要很高的技术,过去传统的单一技术兵已不能适应其维修的要求。因此,保障中不仅要求有很强的单兵技能,而且要求技术人员与技工合理组合形成技术能力较强,甚至能够得到强有力后方技术支援的保障分队或保障小组,对于指挥信息系统的软件装备与软件密集型装备,则不仅需要物资器材保障,还需要开展数据保障、软件保障等新的保障项目,这些保障项目已经不是传统的维修技工所能完成的。
1.3 保障时效需求更为迫切
随着部队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大量先进的装备有大量电子装备的信息系统的运输飞机、舰船和各种技术性能优越的野战运输车辆用于战场输送,使整个部队的中远程机动能力大大提高。信息化作战行动迅速、敏捷,交战双方都力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达成既定的目的,获取作战的胜利。一方面,随着军队信息化的深入,侦察探测系统密布,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现并准确报告目标位置,各种精确打击武器威力、反应迅速,可以根据指令准确摧毁目标,要想减少作战部队和保障单元的损伤,提高战场生存能力,就必然要求战场上的武器装备保障在短时间内完成。
另一方面,信息化战场上,武器装备具有反应速度快、机动性能好、命中精度高、杀伤威力大等特点,这在客观上使部队战斗行动的快速性、准确性、破坏性大大增加,使作战的时间再缩短,这种快速的作战进程必然要求装备保障的时间相应缩短,以尽可能地恢复部队战斗力。在英阿马岛战争中,阿军“飞鱼”导弹由于无法快速筹集,结果严重影响了作战行动。而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军坦克损坏率虽然达到40%,但经快速抢修,不仅使其大部分恢复了战斗力,而且还修复了战中缴获的埃、叙的860辆坦克,从而保障了作战的胜利。
1.4 装备保障对战场信息的依赖程度增加
信息化作战中不定因素多、局势变化快、机动方式多样,战场情况难以预设,作战规模难以确定,作战持续时间模糊不清。因此作战中物资消耗量的预计,物资预置地点的训责、运输工具、线路的安排等,均没有比较稳定的依据,呈现出不规律性,从而使装备保障任务预设的突然性增大,这也就要求装备保障的需求随着作战进程的变化而变化,而这种适应于作战过程的变化,其依据是装备保障需求信息以及装备保障过程信息的及时采集、传输与处理。
1.5 保障环境更为恶劣
在机械化作战过程中,火器射程有限,兵力机动能力不高,作战一般按照从前至后的顺序打击。装备保障地域虽然也有遭到袭击的危险,但威胁不是很大。而在信息化作战条件下,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广泛应用,使得打击破坏的手段更趋多样,精确性、广泛性和破坏性大大提高,造成武器装备保障力量及其活动的隐蔽性更为困难,受敌综合火力的打击破坏严重,致使装备保障力量生存及其保障活动将受到敌全时空的严重威胁。而信息化的作战显著特点就是“打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摧毁保障基地、截断保障线,前方部队无异于束手待毙。
2、信息化作战对电子装备保障的对策
结合我军实际的电子装备保障现状,信息化作战条件下对电子装备保障的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保障目标的精确化
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的突出特点是精确,也就是为作战部队提供适时、适地、适量的保障。这主要是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装备保障领域,提高了保障的精确度。(1)在时机上可以达到精确。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对装备保障的时机进行准确的预测,达到在适当的时机进行保障。(2)在地点上可以达到精确。精确的侦察探测技术可以是装备保障人员清楚地看到所要保障的地点。(3)保障数量上可以达到精确。运用计算机后,大量的装备保障计算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准确率高。
2.2 保障力量的多元化
信息化作战时由诸军兵种参加的一体化联合作战,作战力量多元化,使装备保障力量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加之新的兵种部队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保障力量的多元化。海军、空军的装备保障力量将增加。随着海军和空军成为决定未来战场胜负的关键,海军、空军装备保障的地位在不断上升。空中运输本身就是有快捷方便的特点,在辅之以空中加油技术和预警指挥技术,就可以使空中保障的具体成本增大。而海上运输具有运载量大,运输距离远的特点,早就是各国极为重视的装备保障力量。保障新型武器装备及信息系统的装备保障的力量将相继出现。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上的发展运用,必然导致新型武器装备及信息系统的产生,从而诞生保障这些新物件的装备保障力量,如保障电子对抗装备、信息系统以及其他信息化武器装备等新类型的力量。
2.3 保障环境透明化
保障环境的透明化起到了两个作用:(1)利于装备指挥员决策和监控。在透明化的保障环境里,装备指挥员能够把不同信息源或媒体上获取的适时信息加以分析综合,归纳合成,最终形成决策和评估的基础,保证装备指挥员对战场实施全方位、不间断、滚动式监视和监控,最大限度地达到知己知彼。(2)提高保障人员掌握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4 平战任务转换的快速化
现代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决定了装备动员的时间十分有限。要提高快速保障能力,必须适应各种情况下的装备动员的特点和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动员效能,才能满足战时部队执行任务时的装备保障需求。因此,装备动员必须实现由平时体制到战时体制的快速转换、快速实施,这对动员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5 保障物资提供的及时性
从外军近几次的战争行动来看,现代战争对装备保障的需求在短时间内骤然急增,而且需求量特别大,一些军用电子装备,由于科研生产的固有周期,加之受到进口元器件等因素的影响,装备动员的时间更加迫切,动员任务更加繁重,必须提早筹划和准备。
3、结语
总之,着眼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积极探索信息化电子装备保障问题,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信息化战争将成为高技术战争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包括激光、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内的现代技术,推动着武器装备电子化、作战部队数字化、作战指挥自动化、作战活动准确化,陆、海、空、天、电磁五位一体的数字化战场改变着主要依靠机械化、体能和技能取胜的格局,信息对抗将成为未来作战的重心,信息化兵器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信息化战场的主宰,制电子权、制信息权将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制高点。因此进行信息化条件下军事电子装备支前保障问题研究,对于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装备保障能力,保障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鸣,董健等.电子装备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6,(02).
王永响.信息化作战对电子装备保障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20,(1):81-82.
分享:
为提高战斗部的质量水平和技术水平,本文运用标准化工作方法,利用型号研制标准化大纲梳理产品研制过程采用和需制定的标准,使标准制定与战斗部研制同步进行。本文通过新技术的评估、新材料、新工艺、新试验方法标准等案例分析表明标准制定对推进战斗部研制质量、保证战斗部批生产质量、固化状态、推进新型号继承成熟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1-02-18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现代军事装备,以其得天独厚的“无人”优势,完全符合“不见面”和“零伤亡”的现代战争理念。携带不同设备的无人机,可以执行侦察监视、激光制导、电子干扰、通信中继、目标定位、战斗评估、精确打击等任务。无人机在民用上也大有可为,它可应用于场区监控、航空摄影[1,2]、公路巡视[3]、气象探测[4]、勘探测绘[5]、侦察监视[6,7]等多个领域。
2020-11-27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军用装备器械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其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损伤装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修理,装备的使用完好性和任务完成能力就会下降,极大影响部队的战斗力。3D打印技术以其不受复杂形状限制的快速制造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小批量和复杂零部件的制造,在装备维修保障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推动装备维修保障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和支撑。
2020-11-26据美国国防部SBIR-STTR网站2020年7月3日报道:用增材制造(AM)开发了一种新的高性能合金用于结构件和维修件,其具有高强度、低密度、高耐腐蚀性和改进的可处理性特征。采用集成计算材料工程(ICME)、增材制造、加速试验和数据挖掘等工具,加速开发合金。
2020-09-19碳化硼常用于人体装甲中,因硬度很高使其难以摧毁,同时相对质量较轻。对士兵、警察、安全兵和其他穿人体装甲逃生的人更舒适。碳化硼对阻止手枪子弹、短枪子弹和较慢来福子弹有效。但当被900m/s(2950ft/s)或更快速度移动的物体击中时,由于发生相变,严重削弱了其作用。
2020-09-19PI系统1[1]是指产品在设计、开发、流通和使用中形成的统一的形象特质,是产品内在的品质形象与外在的视觉形象形成统一性的结果。产品PI作为服务于品牌个性的手段,很多时候需要用个性特征或消费者所倾向的造型和品位等来定义产品的族群特征,使产品族群内的产品看起来外形缤纷绚丽、各不相同,且都能表达同一种理念和价值观。
2020-09-19据MichaelPetch2020年3月16日报道:英国国防部(MOD)资助防务科技实验室(DSTL)执行机构,开始开发3D打印含能材料。该项目采用3D打印错综复杂的设计,为各种爆炸效应建立新渠道,同时降低运输和储存费用。用增材制造生产新含能剂型是MOD“未来能量学项目”一部分,其建立为培训专家并开发新技术。
2020-09-19由于方舱基本都是在野外环境工作,为了获得符合人体感受的车内环境,必须对方舱内部进行空气温度调节。整体外置式空调被越来越多的方舱广泛选用。某型号方舱采用隔舱设计,舱体分为前部设备舱及后部工作舱,方舱内布置了电子设备及人员操作席位。空调的出、回风口均布置在方舱前部,空调出风量2240m3/h,出风口风压200Pa。
2020-08-22随着战争形态与军事理论的不断发展,武器系统逐渐朝着网络化、体系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信息作为战争要素之一,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代军用信息网络系统主要由地基、海基、空基与天基等系统组成[1,2]。其中,空基信息一般由预警机提供,天基信息则由卫星作为主要平台,而海拔20~100km之间的临近空间则缺少有效的任务载体。
2020-08-22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按照武器装备发展“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建设要求,武器装备的大型化、高速化、精密化、电子化、自动化发展特点已愈加明显,然而,由于武器装备结构复杂,基层维修力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外部战场环境瞬息万变,一旦装备发生故障而无法进行有效排除,将会对训练乃至作战任务产生难以想象的影响。
2020-08-22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期刊人气:1366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主办单位: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和条令研究部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672-8211
国内刊号:11-4662/E
邮发代号:无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648
影响因子:0.447
影响因子:0.674
影响因子:0.568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