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炮台是我国明清时期重要的海防设施,亦是西方侵略者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汕头崎碌炮台遗址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前留下来的深刻记录历史的城市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军事、建筑等多方面的价值,从建筑特征和历史、艺术、社会和科学价值等方面对崎碌炮台进行研究分析。
炮台是我国明清时期重要的海防军事设施,是用来放置大口径、远射程火炮的台基,是伴随着火炮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战时军事防御工事体系,一般都构筑在江海口岸和其他险要之处[1]。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朝廷下令“沿海炮台,足资防守,明代即有之,应令各地方设之”[2]。自此,我国沿海地区开始大规模地建设海防炮台。鸦片战争时期,西方侵略者将海上作为入侵中国的通道,由于当时的清朝没有强大的海军队伍,朝廷以沿海岸作为布防的重点,根据海岸的地理特点、沿海的地理形势大量构筑炮台,以加强沿海地区的防御[3]。炮台择险要之处而建,在抵御西方国家侵略、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炮台亦是西方侵略者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旧式炮台大部分自建成后就被遗弃,明清时期所建炮台旧址,现今只有建于嘉庆时期的长沙炮台和崖门炮台基本保存,以及同治十三年建设的汕头崎碌炮台、光绪七年建设的虎门威远炮台保存尚好,是研究中式炮台的最后实物[4]。
1、汕头崎碌炮台概述
汕头崎碌炮台,又称“石炮台”,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海滨路石炮台公园内,南临汕头内海湾。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竣工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是一座外径为110m、内径为85m的圆月形城堡式拱石结构建筑(见图1),整座炮台由花岗岩建造而成,总面积(包括护城河)为19607m2,其中城堡面积10568m2,是清代粤东地区的主要海防建筑,也是中国近代保存较为完整、独立体面积最大的炮台。
图1崎碌炮台全景
辛亥革命后,炮台被军阀占用,民国时期改作监狱,称为“惩戒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炮台为当地公安机关使用。1957年因战备需要,炮台为海军部队驻守。20世纪70年代末,海军部队撤离,后由驻汕海军水警区租给崎碌街道办事处使用,辟为街道小手工业作坊。崎碌炮台先后被评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崎碌炮台建筑特征分析
2.1 总体布局
崎碌炮台坐南向北,南北方向为中轴线,北面设台门,南面背临汕头内海湾。北面台门为花岗岩构筑的拱券式台门,台门额顶镶石一块,上刻“崎碌炮台”四字(见图2)。北面台门是炮台的唯一出口,正对台门为八字照墙,两侧置东、西辕门各一座。炮台外筑环形濠沟一条,以作拱卫炮台之用。
图2崎碌炮台台门
炮台主体分为上下2层,首层内设环形暗巷一道(见图3),环绕外墙设炮洞22个,门洞36个;顶层设墙垛,环布露天炮位18个,并设通风报话塔75个(现存62个),通风报话塔每3个为一组,平面呈品字形摆放。从1层炮巷至2层东北面的点将台,由一条螺旋形石梯连接(见图4),此梯位置较为隐蔽,便于作战时进行有效的疏散。炮台内广场与2层炮台平台间主要靠一条造型奇特的波浪形石阶楼梯连接(见图5)。
图3环形暗巷
图4螺旋形石梯
图5波浪形石阶楼梯
2.2 建造特色
炮台暗巷,独具特色。巷道与炮洞顶部拱券的交汇处,结构上采用方圆式,两个并列拱十字交叉,相互贯穿而形成一种构造方式,由拱脚的四边随拱的弧度,逐渐向拱顶中心收砌,暗巷内22个炮洞与巷道顶上拱券交汇处均以此种接合方式重复运用,最后串拉成为宽4m,全长292m的暗巷,至今140多年仍安稳如山。
波浪形石梯,同时具有通行与运输的功能。此梯宽3m,共27级,在坚硬的花岗石上打凿出27级凹凸的半圆弧形条石,拼筑成柔顺的波浪形状石梯,便于运送笨重的铁炮和炮弹。石阶的凹面与运炮车子的轮子具有相同的弧度,能缓冲重力下滑的速度,提升安全性,同时美化石梯,使整体更具艺术美感。此种构造方式,美观实用,可谓独出心裁,在海防建筑当中可算是罕见其例。
高超的防洪防渗漏技术。使用贝灰、糯米浆、红糖混合而成作粘结材料,即把糯米熬成稀饭,拌入石灰[5]。此种材料具有粘结强度大、韧性好、耐水防渗漏极佳等3大优点。暗巷拱顶及波浪形石梯等石构接合部位,虽历经140多年的狂风暴雨侵袭和洪水浸泡,尚未发现裂缝和松脱迹象,不仅体现了其所使用的粘结材料的有效性和耐久性,也为今天建筑粘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实物例证。炮台2层台面则采用桐油拌合水泥砂浆铺面,防止雨水渗漏,台面外高内低,水汇入明沟,从石槽流入护台河,这是保护崎碌炮台免受洪水冲蚀侵啮的重要举措。
崎碌炮台外墙上下不规则地分布着直径大小不一、贯通于炮台的圆孔(见图6),其主要作用为:(1)使炮巷内通风透气性更佳;(2)防止墙体在高温天气下受暴雨袭击出现的热胀冷缩而破坏;(3)降低墙体在遭受炮火袭击后的受破坏程度。此种举措说明营造者已从物理作用和战争环境2个方面对炮台的设计和建造加以十分周密的考虑,也是炮台主体至今保存完好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图6墙体圆孔
3、崎碌炮台价值分析
3.1 历史价值
崎碌炮台见证了晚清时期“邻氛不清,潮海严防”紧张的海防军事形势和“国势颓危、列强环伺”的沧桑历史,是中国传统军事文化与近现代西方军事设施建造技术相结合的典型范例,是研究我国近代海防军事设施建造技术珍贵的历史遗存和实物载体。
崎碌炮台是潮汕地区一座造型独特、造工精致的海防军事设施,与沿海相邻的炮台一起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海防布局。崎碌炮台可以说是保存相对较为完整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海防设施,成为时代社会的历史见证。
3.2 艺术价值
崎碌炮台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与近代建筑理念有机结合的海防设施杰作。炮台台门外的八字照墙高大端庄;东、西辕门为中国传统牌楼式建筑,平面布局及形制,所布置的文化建筑和军事构筑则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建造理念。
崎碌炮台的造型设计十分重视建筑形象的端庄与正直的思想理念,追求“立必端直,处必廉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意境;对建筑造型采取以“端肃”、“齐整”、“规矩”、“气概”为美的观念;对建筑布局则以“主贵高严”、“宾宜端拱”、“护从齐整”为指导思想,以求得“屋形端肃”、“气象雄豪”的形象效果。
3.3 社会价值
崎碌炮台是珍贵的中国海防设施历史遗存,对于人们深切了解晚清时期“国势颓危、列强环伺”的危急局势;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的近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这些历史背景对于今天我们坚守“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崎碌炮台具有成为汕头市旅游品牌的巨大潜力。汕头市为广东省3个经济特区之一,通过对炮台的切实保护、合理利用、适度开放,进一步彰显崎碌炮台的个性特征,充分展现其港口城市的人文和生态资源优势,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对于将汕头市打造为旅游品牌城市,从而带动当地文化、经济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3.4 科学价值
崎碌炮台设计独特,建造技术精良,它熟练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夯筑技术和石构拱券技术,充分吸收了近代西洋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并在建筑构架、防漏、防洪以及通风、透气采光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对现代建筑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4、结语
炮台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海防军事设施,从最早防范海盗、倭寇等小规模的侵略势力,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侵略者企图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入侵,这些炮台均起到了防御和震慑的作用,是中国海防建立和发展及抵御外来侵略者的重要军事史迹,对这些炮台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汕头崎碌炮台的探究,对其后期的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挥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建设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安珍.广西北海炮台现状和保护修复探讨[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8(4):36-41.
[2]佚名.清圣祖实录(二七零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蔡安珍.北海炮台保护与修复浅析[J].中国文化遗产,2019(2):54-58.
[4]黄利平.清代广东沿海炮台分期研究[J].广州文博,2012(1):169-184.
[5]李绪洪.汕头崎碌炮台——中国近代一个重要的军事建筑[J].工业建筑,2006,36(S1):61-63+13.
柯文彬,孙锋.汕头崎碌炮台建筑特征及价值研究分析[J].广东土木与建筑,2020,27(08):35-37.
分享:
作战概念(OperatingConcept,OpCon)是对未来战争的设计,是以体系工程牵引军队长期建设的重要模式,需要有严格、严谨且科学的方法支撑。建模仿真作为先进的军事研究手段,在新型作战概念的提出、开发、验证、评估、更新等阶段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从2014年开始,美国海军在兵棋推演中发现并提出了“分布式杀伤”概念,并不断通过兵棋、仿真实验对这一概念进行验证、完善。
2020-12-11在应急救援中,正确选择和应用破障技术及装备至关重要。文章结合武警部队破障救援任务的特点和目的,对目前武警部队采用的破障技术及装备的适用性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救援任务实际,提出破障技术及设备的应用要求,为部队高效完成破障救援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2020-11-02因受到飞行环境、头戴装备[1]和长期久坐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军事飞行人员颈腰伤病发生率远高于普通人群[2,3],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发生率又高于其他机型的飞行人员[4,5]。开展颈腰伤病防治专项体能训练是增强飞行人员颈腰活动能力、提升脊柱稳定性、预防颈腰伤病发生的有效措施[6,7,8],颈腰伤康复期适当进行专项体能训练有利于促进康复[9]。
2020-08-22随着模拟仿真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利用,运用模拟的方法改变训练的过程和方式,可有效解决实际训练中组织开展难、训练环境缺乏和训练代价较大等难题,能够极大地提高部队实战化军事训练质量和效益。雷达对抗装备模拟训练内容庞杂,影响因素众多且不易度量,评估结果准确与否将影响到部队的训练水平提高和人员训练热情。
2020-08-22虚拟现实也可以称之为虚拟环境或人工现实,其主要是由计算机产生的一类高级的人机交互系统,其主要是运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高分辨显示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来形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并利用数据手套、头盔等特殊传感设备或数表、键盘等输入设备来达到实时模拟、交互的效果,从而来对虚拟环境中各类对象进行感知与操作。
2020-08-22新时代一体化联合作战中,空军使命任务不断拓展,对空军力量建设和运用提出更高的要求,飞行员遂行作战任务,参加军事任务越来越频繁。信息化高技术战争中战场环境恶劣,战斗情境惨烈,战斗过程激烈,极易引起飞行员的心理应激反应,导致其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失常,影响战斗力的发挥。实践证明,72h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能有效降低危机事件对飞行员造成的心理损伤,促使飞行员尽早恢复飞行[1]。
2020-08-22随着信息化战争的不断发展,战场环境复杂多变,普通军事防护设施已远不能防御各种高科技武器装备和精确制导武器,我国国防防护工程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对军事工程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军事防护设施、军用机场和营房等国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战争发生时的抢修抢建中,需要大量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目前仅仅依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国防建设的需求。
2020-08-22利用分布交互式仿真技术构建网络化的分队战术模拟训练系统已经成为当前改善分队战术训练条件、提升分队战术训练水平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各级各类训练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分队模拟训练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通常按照训练准备、训练实施和训练评估3个阶段线性推进,导致训练考评结果呈现不及时,难以对受训对象的训练进程、训练操作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2020-08-22飞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用于军事目的,当时由于身体健康状况与飞行环境不适导致高达60%的航空飞行相关死亡,进而促进了现代航空医学保障的诞生[1]。随着医学发展、机型改进,航空医学鉴定标准也在不断修订,鉴定机构和机制在不断完善。我军在开展航空医学鉴定时首先依据不同机种对飞行人员身体的要求,区分为歼击机飞行员、多座机飞行员(轰炸机、运输机及直升机)、多座机非驾驶员人员。
2020-08-22从军事训练实践中总结归纳并转化运用好的训练方法,是促进军事训练水平整体提高的重要方式。传统上,部队发现某种训练方法的优点后,通常是先组织试点,评价其是否具备推广价值,再根据评价结果视情推广。从拓扑层级图及其在相关领域评价应用情况看,其同样适合解决军事训练方法可推广性评价问题。
2020-08-22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军事历史研究
期刊人气:2022
主办单位: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政法
国际刊号:1009-3451
国内刊号:10-1590/E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