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家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是幼儿成长的主要途径,家庭教育在幼儿阅读习惯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早期阅读对促进幼儿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良好的阅读能力会为幼儿未来的学习打下结实的基础。唯有家庭中有良好的阅读氛围,才能教育培养出幼儿好的阅读习惯。但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家长有时会拔苗助长般的把大量、快速的幼儿识字为主要目的,而轻视了应该怎样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不遵从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最终只会让幼儿在阅读中感受到过重的压力和包袱,对识字越来越缺乏兴趣,而“不会阅读”“看不进去书”的幼儿,对其一生都有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需要家庭成员共同打造的。培养幼儿学会阅读,达到自主阅读,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幼儿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1. 文字与图画并存
以幼儿的认知特点为前提,应为幼儿选择图画和文字并存的书品。通过观察书品上的画面,既能够开发幼儿的右脑,又可让幼儿产生生动的想象,对幼儿未来创造力的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的。同时,家长在为幼儿选择书品时,也要注重具体、形象、生动的阅读内容。一般来说,浅显、易懂的图书会让幼儿更容易爱上阅读,如,绘本类图书。
2. 发展与水平并存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阅读水平是不一样的。当幼儿在年龄增长的时候,他的阅读能力和兴趣都会出现同往年不一样的差异。此时,家长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当调整合适的阅读材料。如3~4岁幼儿适合图多字少、色彩鲜艳、角色明显、画面清晰的书品;4~5岁幼儿,适合简单的种类故事;5~6岁的幼儿,已经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了,适合简短的经典名著故事。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产生识字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阅读。
3. 兴趣与经验并存
兴趣是幼儿最棒的老师,更能激发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对幼儿的阅读能力起着一蹴而就的效果。家长要把孩子的兴趣放在首位,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注重幼儿的兴趣发展,把选择书品的主动权交给他,唯有如此,才能让幼儿愿意主动收获知识,进而喜欢阅读,切莫以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幼儿。
另外,根据幼儿的经验水平来选择书品,像“动物世界”“水果乐园”“生日晚会”“郊游”等,只要幼儿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出现在图书中,都会和已有的经验进行碰撞,激发出共鸣和火花。
二、打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幼儿对阅读产生激情
1. 打造环境,激发兴趣
父母要想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应为之建设独立的读书环境。在家里可以布置一个专门供幼儿阅读的小空间,购置幼儿喜爱的书品,不需要多余的装饰和玩具。让幼儿在阅读的专属空间里自由的阅读。除此之处,还要定期和幼儿更换或者添置新的书品,使其对“图书角”一直存在新鲜、趣感。
2. 亲子阅读,乐趣无穷
阅读,是一种习惯,不仅对幼儿是这样,对成人也是。父母爱看书,子女受其习惯的影响也必会养成看书的习惯。在幼儿阅读的时候,家长也同幼儿一起阅读,并逐渐形成一个亲子阅读时间的生物钟。对于幼儿而言,亲子共同阅读首先是得到快乐,在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中,体会与爸爸妈妈共同成长的快乐;其次,在共同分享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促使亲子间的关系更紧密。亲子阅读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享受爱,感受爱的过程。
三、采取科学的指导方法
1. 把握时机,抓住兴趣
抓住良好的教育时机是一种技能,既需要机智,又需要耐力。生活中不是没有教育机会,而是我们往往缺少发现教育机会的敏锐眼光,从而让这种教育机会在眼皮底下溜走。当幼儿对某一件事情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时,他的记忆、理解都被激活和唤醒,这个时候,家长再教幼儿知识的时候,往往能起到一蹴而就的效果。比如:当幼儿过生日时,不妨把“蜡烛”“蛋糕”“生日快乐”“许愿”“礼物”等汉字给写在盒子上。
2. 自制教具,寓教于乐
家长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些词条和单字卡,当幼儿认识某个词条或单字卡时,可以在背面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图案奖励自己。还可以把家里的家电、家具等一应贴上该名称的字卡,当幼儿看见家里的东西时,无意识地就记下了对应的汉字,非常利于幼儿识字。
3. 有心创造,随机教育
生活处处是课堂,家庭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在家中看书,外出吃饭时,教幼儿认识饭店的名字;去超市时,教幼儿认识蔬菜、水果和小食品的名称;去游乐场时,教幼儿认识所玩项目的名字。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对真实的情境中出现的教育会更容易接受。
父母是幼儿的首个老师。父母的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给予子女的爱若是盲目的爱,则子女可能被宠坏;若父母给予子女的爱是智慧的爱,则子女可能茁壮成长。
家庭中隐藏着丰富的教育机会。家长在不给幼儿任何包袱和压力的前提下,只有善于创造教育契机,把握幼儿阅读发展的关键时期,才能培养幼儿愉快地阅读和识字。
参考文献:
[1]赵凤霞.论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识字能力.2018年7月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2018.
[2]王菲.浅谈让幼儿快乐学习汉字的技巧和方法.赤子(上中旬),2015.
[3]吴英.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河海大学出版社,2009.
孔巍.谈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J].才智,2019(25):98.
分享:
家庭教育协同指导既是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家校共育的重要保证。针对目前小学家长协同育人意识较弱,教师协同指导时间少、方式单一,家庭教育指导内容针对性不强,协同指导的机制保障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厘清家校教育的边界和责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构建个性化的协同指导课程,搭建协同指导平台,以此促进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1-12-02当前我国亲职教育受到从政府到民众的普遍重视,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开展亲职教育还面临诸多挑战。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从文化、制度和组织三个维度分析亲职教育开展的社会环境,发现:我国家庭教育传统中一些保守的力量使亲职教育创新发展的动力不足;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使家长教育发展的制度化支持还有待完善。
2021-12-02从1978年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从17.8%快速增长到63.89%,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动”到城镇。《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流动人口政策调整经历了逐步放开农民进城、要求公平对待流动人口、全面推进市民化三个阶段[1]。相对于老一辈农民工大多只是城市过客,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农民工选择成为“城市移民”,而且家庭化迁移成为主体模式。
2021-12-02在"双减"政策背景的影响下,家校共育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家校双方观念亟须转变,破除唯分数论;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合作信念;加强学习,切实提高各自教育水平。尽管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家校共育的实践对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仍遇到了亟待解决的难题,诸如家校合作共育意识淡薄,家校双方权责边界不明,家校合作内容、形式狭隘等。
2021-12-02儿童学习焦虑的产生根源可以划分为很多种类,其中重点包含儿童学习能力、儿童所在的生存环境气氛、教师与家长的学习引导程度等因素。相比于其他的儿童群体而言,留守儿童存在相对较高的学习焦虑心理发生概率。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非常需要借助外界力量来疏导消极情绪心理,重新树立获得优异学习成绩的信心。
2021-09-07情绪调节在儿童情绪发展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发展会受到情绪环境影响,而家庭环境是儿童情绪发展关键的环境因素。由于家庭环境多样性,儿童情绪调节受到不同家庭环境因素单一或综合的影响。在本文中主要对家庭环境对儿童情绪调节的模型以及对儿童情绪调节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论证。
2021-06-01小学生除在学校接受教育以外,其他接受教育最主要的场所就是家庭。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能够从根本上影响小学生人格形成和成长发展,是小学生所接受的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本文从家庭角度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策略,帮助促进学生、家长公共成长,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2021-05-25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智力发育速度较快,是对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家庭教育情况势必会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产生一定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往往是具有持续性的,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学生,会保持规范的行为举止;相反,那些从小没有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小学生往往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经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习惯。
2021-05-12家风是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家风伴随家庭而出现,有家庭就会有家风,优良家风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新时代的背景下,优良家风是教育好子女的现实课题,是每个家庭渴望幸福美满的现实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诉求。家庭与学校都是培养子女不可或缺的环节,家校共育,创新家风建设的方式方法,提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质量。
2021-03-22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伦理道德观念及行为习惯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然而近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使农村家庭朴素、和睦的生活氛围,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及价值观受到了严重冲击;加之信息时代背景下农村初中生有了接触多元文化、从更多视角了解社会生活的渠道,所以农村初中问题学生往往无法通过家庭环境得到成长所需的各方面教育;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加剧了心理与行为方面的问题。
2021-03-01人气:6120
人气:3019
人气:2357
人气:2278
人气:205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期刊人气:2802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社
主办单位:重庆出版社
出版地方:重庆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9-9867
国内刊号:50-1131/G4
邮发代号:78-153
创刊时间:201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7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