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结合装备保障现场标准要求,针对装备保障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做好器材保障、加强保障现场设备与设施配套建设、推行保障现场目视管理、建立保障现场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保障现场激励机制等建议,旨在提高合成部队装备保障现场保障效能,存进军事装备的完善。
我军现代化建设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加速转型,装备建设与发展也处在关键时期,新型装备不断增加,装备更新换代周期日益缩短,对装备保障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障现场管理是装备保障作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保障现场管理,可以消除无效劳动和减少资源浪费,消除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利于提高装备保障效能。
1、装备保障分队保障现场要求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武器装备日趋复杂,大量采用高新技术,功能日趋多样,保障任务日趋加重。为在战争中充分发挥其效能,减轻保障负担,节省开支,军事装备维修性、可靠性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形成了“武器装备维修论”这一学科,从而摆脱了维修实践中的盲目性,已经由“经验维修”转变为“科学维修”[1]。近年来产生了“以预防为主”“可靠性为中心”“全系统全寿命”等维修保障思想。对于保障分队而言,需要全面结合这些思想,全方位管理,协调各种资源,严格操作过程,高标准地完成装备保障任务,因此保障现场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
1.1 保障现场定义
按照《国防科技大辞典》的定义,保障现场就是对装备小故障的排除和对小损伤的修复场所。保障分队保障现场主要包括平时的保障工间、野外车场以及随时维修保障作业的场所和战时的抢救抢修场所。
1.2 保障现场要求
保障现场应具备专业素质过硬的人员、功能齐备的配套设施、良好的维修工艺、充足的维修器材、准确的信息统计和先进的质量控制手段。在现场管理上,保障工作要严格操作规范、把握工艺流程、盯住维修质量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要科学、切实可行。只有以质量管理体系为依托,严格按照保障现场维修操作流程,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保障现场管理水平,才能获得最佳的维修秩序,有效地提高维修效能。保障现场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保障现场质量管理体系
2、保障现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保障分队力量结构编配不合理
通过对某合成部队7个具有保障性质的分队进行调查发现,保障营保障力量结构相对形成梯次,但保障技术仍然不够均衡,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保障经验参差不齐。问卷调查发现,维修保障连经院校培训过的人员比例93%,营属支援保障连经院校培训过的人员比例32%。支援保障连保障力量较弱,通信排、工兵排基本能够完成保障任务,抢救排能够满足抢救作业却不能实施抢修保障,甚至连最基本的小修故障也难以排除,技术层面有待提高。面对新型装备保障能力素质整体偏弱,尤其是新型装备的管理、使用、保障等还不能适应岗位需要,特别是雷达、制导、火控等方面高技术尖子人才严重短缺。人才培养也受到走和留的影响,甚至院校培训有时也会出现教学滞后于装备发展的情况,所以保障人员的培训途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从军经历等综合素质将会是制约保障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
2) 器材保障有待提高
器材供应时效性不强是保障现场面临的突出问题。野战部队的器材保障来自上级配发、基层请领、计划订购、修复与自制等几个方面。随着新型装备的列装,配套器材储备有待提高,经常出现器材供给滞后、维修保障周期长的问题,从而导致维修效率整体低,综合保障效能下降。例如,某营野外训练时,某型运输车需要维修变速箱,更换内部配件和油封等,由于装备器材库没有库存部件,在地方维修厂也购买不到,只有通过物流返厂进行维修,最快也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作业。装备器材领域方面缺乏规范、系统、完整的机制支撑,渠道不畅、周期过长等问题日益凸显,急需尽快研究和建立健全系列配套的运行机制,为器材供给保障的顺畅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
3) 装备配套设施滞后
新型装备配套的技术规范、培训教材、保障设备等未及时随装配发,致使部队装备配套问题凸显。一是装备配套工具有时配发不到位。调查发现某单位某装备配发一年多,还没有配发相应的保障工具,或者工具类别与装备型号不符,给维修保障造成一定的难度。二是装备配套资料缺乏。某装备列装后只有随装的操作使用说明书、结构原理手册等随装资料,而保障需要的技术资料等没能同时下发,从而导致修理没有标准、检查全凭经验的现象。三是装备保障设备配套滞后。某单位完成启动电动机维修后,本来应该在试验台检测其指标是否达到要求,然而因为保障现场条件不具备,没有启动机试验台检测设备,只好安装在车上进行实车调试,本来20min就能检测完成的工作,却要用2h做重复拆装工作,影响了保障作业效率。
4) 现场信息管理制度有待加强
信息管理制度就是对装备保障工作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加工处理和存储等工作的规定[2]。有的单位保障现场对信息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方法粗放,往往由于时间紧张,使用分队的技师没有及时登记与保障分队的装备交接手续,没有及时登记从保障机关请领的保障器材,没能登记营连之间更换的零部件信息。这样使得管理信息发挥作用不明显,手段单一,效率低下,并且涉及保密范畴的限制不便于共享,传递上更加不方便。有的信息记录往往采取过后补填,存在检查时拼凑的现象,必然导致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偏低,往往流于形式,千篇一律,内容水分大,统计更是一知半解,甚至主观臆造数据。
5) 现场管理与激励机制脱节
加强保障现场管理,改变“平均主义”的现象。通常派去执行任务的都是技术过硬、素质良好、专业精良的保障人员,久而久之,专业越好则执行任务越多,技术越发娴熟,技术不过硬的则一直没有机会去参与任务,这就造成“平时不能保障,战时不会保障”的矛盾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马太效应”。然而年终总结或者提干、入党、立功等有关战士切身利益的时候,由于受名额、数量、群众基础等因素的制约,又可能把这些专业技术好的人员限制在外,营、连主官也有时候不想过多地参与战士敏感事务问题。长此以往,技术好的保障人员积极性就会减退,心里也难免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想法。这些现象会使专业技术人员产生消极思想和态度,制约和影响保障现场管理。
3、加强保障现场管理,提高保障能力的建议
着眼未来军队作战保障需求,培养保障人员独立看待问题,不断研究学习新装备保障技能,开拓创新思维意识,逐步提高新型装备保障能力。需要从加强保障人员队伍建设、维修器材保障、装备设施设备配套建设、保障现场目视管理、信息管理和维修保障激励机制等方面,研究对策、弥补保障中的偏失。
1)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夯实保障基础
抓好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兴装的理念,科学制订人才建设规划,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组合优化的专家型、技能型人才队伍,这既是保障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完善装备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装备保障能力的现实需要。要重点抓好保障人员的选人、用人、留人、管人4个方面,在年度选送专业学兵上,挑选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能学会、有学历的战士进入院校或者基地学习,把好学兵入学关口;在士官套改选取上,细致入微地做好工作,通过个人申请、民主测评、理论考核等把好走留关口。要确实保留顾全大局、适应部队长远发展、思想过硬的战士。训练中通过个人自学、岗位训练、短期轮训、院校培训、结合任务训练、参加演练等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尤其是结合完成大项任务、演习、国际维和等任务的锤炼,在实际作战中进行保障,弥补院校教学与部队训练不对称的缺陷,力争自训成才,有效地提高保障人员的专业素质。此外,还需要合理优化编配技术士官,调整好专业士官比例结构,使之形成梯次,确保人才能够持续发展。
2) 积极探索,做好器材保障
维修器材保障,是组织实施装备维修器材筹措、供应、储备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统称。实践表明,维修器材保障是进行维修管理活动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3]。一是基层连队要及时、准确上报保障机关和请领所需要的维修配件,还要在保障现场存储一些常用的零部件,做到预有准备。二是保障机关要做到高效、准确、及时更新基层单位上报的器材需求,不定期组织营、连技师统计数据,及时向上级保障部门申报请领,做到计划筹措、及早请领、适量库存,确保器材储备的数量、质量、规格符合装备需求和战备要求。三是逐步改进器材保障方式,对于购买不到、现场没有的配件,要向机关申请资金;简单零部件要利用制配专业自己制作;技术含量高的配件要邀请有资质、有规模的地方厂家,采取军地联合保障方式,依托工厂进行补给,逐步强化集成化、模块化保障方式和军民融合保障模式,做好器材保障。
3) 加强保障现场设备与设施配套建设
加强保障现场设备设施配套建设,就是要在工程车、机加工设备、充电设备、电器保障设备、光学保障设备及其检测设备上配套。在保障现场,除维修人员的经验判断外,要重点添加检测设备工装,增加野战化、轻型化、小型化、通用化的检测设备,如发动机不解体检测仪、启动机测试仪等。保障设施设备是开展保障工作的基础,按照“两成两力”建设标准不断完善配套建设,做到要素齐全、配套合理、功能完备、系统配套,采取统筹规划。合成部队保障部门要积极作为,采取上面请领一点、下面购置一点、平时自主研制一点的办法,不断充实和完善保障现场。
4) 推行保障现场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工作人员和现场管理者一目了然地了解生产进行的情况,监管人员长期盯在保障现场。目视管理是加强现场管理的一种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4]。基层保障连队实行保障现场目视管理,更加有利于维修管理,极大提高保障效能。实施目视管理应按照专业分工、优化配置保障力量,有利于形成整体保障单元。由于是现场保障,一线指挥,功能完备,能够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安全、可靠、节约、高效,使得保障效率得到整体提升。
5) 建立高效的保障现场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保障现场信息管理系统,存储保障人员的电子信息,包括培训经历、专业技术和保障能力水平等;定期更新装备信息,如故障处理情况、部件更换情况、装备保养情况、消耗器材情况、设备运转情况等,通过信息管理能够及时了解单装的基本情况,有利于装备维护保养、查询故障,便于保障人员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和完善装备维修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分析、统计、存储与维修有关的信息,利用装备维修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共享资源,为保障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精确地诊断故障,节省保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保障现场作业效率。
6) 完善保障现场激励机制,整体提高保障能力
提升保障现场管理激励机制,有效实施激励机制解决保障人员的后顾之忧,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保障需求。一是制度激励,培养人才。在战备训练工作中大胆使用思想素质好、作风纪律严、专业素养精的技术骨干,逐步提升其懂理论、会管理、能保障的能力,下大力气培养“用修双能”高、精、尖的专业技术人员,逐步解决战时不能保障的问题,真正使技术人才队伍发挥作用。二是营造氛围,人文关怀。注重人文情感关怀,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工作氛围,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爱保障人员,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有利于增强尊严感、归属感、荣誉感,激励其更好工作,提高爱岗敬业的积极性。三是荣誉激励,激发热情。使付出多的人员有收获、有地位,单位的荣誉制度在一贯坚持的基础上,与考学、提干、入党、评功评奖等相结合,构建保障现场荣誉激励机制,激发主动作为的激情动力,打造出战斗力倍增的保障团队,充分发挥保障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综合保障能力。
4、结语
合成部队保障现场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装备保障效能。随着保障在未来战争中作用越发明显,必须努力提升现场管理条件和保障能力,把好质量控制鉴定关,要加强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维修器材管理、保障现场设施设备配套建设、保障现场目视管理、保障现场信息管理、维修现场管理与激励机制结合等等,不断强化保障现场管理,努力提升装备保障效能。
参考文献:
[1]陈松林.装备管理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102.
[2]韩景华.装甲装备管理[M].长春:装甲兵技术学院,2008:157.
[3]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军事装备技术保障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85.
[4]高维.装甲机械部队保障分队业务工作[M].长春:装甲兵技术学院,2014:25.
尹国明,张辉,张今非.合成部队装备保障现场存在问题及对策[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9,21(11):37-40.
分享:
为提高战斗部的质量水平和技术水平,本文运用标准化工作方法,利用型号研制标准化大纲梳理产品研制过程采用和需制定的标准,使标准制定与战斗部研制同步进行。本文通过新技术的评估、新材料、新工艺、新试验方法标准等案例分析表明标准制定对推进战斗部研制质量、保证战斗部批生产质量、固化状态、推进新型号继承成熟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1-02-18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现代军事装备,以其得天独厚的“无人”优势,完全符合“不见面”和“零伤亡”的现代战争理念。携带不同设备的无人机,可以执行侦察监视、激光制导、电子干扰、通信中继、目标定位、战斗评估、精确打击等任务。无人机在民用上也大有可为,它可应用于场区监控、航空摄影[1,2]、公路巡视[3]、气象探测[4]、勘探测绘[5]、侦察监视[6,7]等多个领域。
2020-11-27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军用装备器械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其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损伤装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修理,装备的使用完好性和任务完成能力就会下降,极大影响部队的战斗力。3D打印技术以其不受复杂形状限制的快速制造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小批量和复杂零部件的制造,在装备维修保障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推动装备维修保障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和支撑。
2020-11-26据美国国防部SBIR-STTR网站2020年7月3日报道:用增材制造(AM)开发了一种新的高性能合金用于结构件和维修件,其具有高强度、低密度、高耐腐蚀性和改进的可处理性特征。采用集成计算材料工程(ICME)、增材制造、加速试验和数据挖掘等工具,加速开发合金。
2020-09-19碳化硼常用于人体装甲中,因硬度很高使其难以摧毁,同时相对质量较轻。对士兵、警察、安全兵和其他穿人体装甲逃生的人更舒适。碳化硼对阻止手枪子弹、短枪子弹和较慢来福子弹有效。但当被900m/s(2950ft/s)或更快速度移动的物体击中时,由于发生相变,严重削弱了其作用。
2020-09-19PI系统1[1]是指产品在设计、开发、流通和使用中形成的统一的形象特质,是产品内在的品质形象与外在的视觉形象形成统一性的结果。产品PI作为服务于品牌个性的手段,很多时候需要用个性特征或消费者所倾向的造型和品位等来定义产品的族群特征,使产品族群内的产品看起来外形缤纷绚丽、各不相同,且都能表达同一种理念和价值观。
2020-09-19据MichaelPetch2020年3月16日报道:英国国防部(MOD)资助防务科技实验室(DSTL)执行机构,开始开发3D打印含能材料。该项目采用3D打印错综复杂的设计,为各种爆炸效应建立新渠道,同时降低运输和储存费用。用增材制造生产新含能剂型是MOD“未来能量学项目”一部分,其建立为培训专家并开发新技术。
2020-09-19由于方舱基本都是在野外环境工作,为了获得符合人体感受的车内环境,必须对方舱内部进行空气温度调节。整体外置式空调被越来越多的方舱广泛选用。某型号方舱采用隔舱设计,舱体分为前部设备舱及后部工作舱,方舱内布置了电子设备及人员操作席位。空调的出、回风口均布置在方舱前部,空调出风量2240m3/h,出风口风压200Pa。
2020-08-22随着战争形态与军事理论的不断发展,武器系统逐渐朝着网络化、体系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信息作为战争要素之一,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代军用信息网络系统主要由地基、海基、空基与天基等系统组成[1,2]。其中,空基信息一般由预警机提供,天基信息则由卫星作为主要平台,而海拔20~100km之间的临近空间则缺少有效的任务载体。
2020-08-22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按照武器装备发展“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建设要求,武器装备的大型化、高速化、精密化、电子化、自动化发展特点已愈加明显,然而,由于武器装备结构复杂,基层维修力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外部战场环境瞬息万变,一旦装备发生故障而无法进行有效排除,将会对训练乃至作战任务产生难以想象的影响。
2020-08-22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兵团工运
期刊人气:977
主管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会
主办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会
出版地方:新疆
专业分类:社会
国际刊号:1006-5474
国内刊号:65-1160/D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9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