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研究气管插管在危重病人院前急救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院前应用指夹式脉搏血氧仪测定血氧饱和度及气管插管的80例危重病症患者人员。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性分析,观察再危重病症院前抢救中气管插管的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人员均实施了现场气管插管措施,插管的时间在两分钟之内。80例患者中因使用重度镇定催眠药物中毒的患者有10例,因为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有32例,通过气管插管,建立好人工通道之后,抢救存活的患者人员有40例,存活率大概为95.2%。由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气管插管的病人有30例,30例患者均安全转运到颅脑损伤专科进行治疗。因心肺复苏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有8例,还有5例患者死亡。结论:气管插管措施在危重病人抢救中存在着重要意义,是院前抢救病人与安全转运过程中的关键所在,促进高危病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气管插管技术在临床抢救中是非常有效的一项技术,也是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为成功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奠定基础。相关报道显示[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推进,气管插管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危急病症患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对提高病症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本次就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院前应用指夹式脉搏血氧仪测定血氧饱和度及气管插管的80例危重病症患者为分析对象,观察气管插管技术在危重病症急救中的应用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院前应用指夹式脉搏血氧仪测定血氧饱和度及气管插管的80例危重病症患者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2例(51.5%),女性患者38例(48.5%),年龄19~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9岁。采用气管插管技术救治原因如下:重度镇定催眠药物中毒的患者有10例,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有3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0例,心肺复苏8例。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抢救措施,气管插管措施实施方法如下:若患者无颈部创伤,则采用仰头抬颊法开放患者气道,清除患者口中异物或呕吐物,可使用指套或者指缠纱布将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清除干净。对疑似有颈部创伤的患者,则需使用托颌法开放气道。若需要经口插管的患者,患者需仰卧,检查其口腔中是否有义齿或者牙齿松动迹象,用左手将喉镜放置在会厌软骨的前面,再向上提起,将患者声门暴露,右手则将气管导管插入进声门,插入的深度需以超过声门深度5厘米左右适宜。若需经比插管的患者,患者需采取半卧位姿势,将头稍微向后仰,在气管导管的外面涂上石蜡,然后再沿鼻腔至生理弯曲插入深度大概8厘米左右。头稍微向前屈,继而将导管再送入至2到3厘米的深度,对导管口气流进行观察,并送导管入声门。通气成功的指征[2]为在气囊通气的时候,患者胸廓有明显起伏的现象,听患者双肺部,其呼吸音对称,紫绀现象有所缓解。除气管插管外,针对不同因素引发病症的患者,需采取其他不同的急救措施。如镇定催眠药中毒的患者需使用纳诺酮药物辅助抢救,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需进行洗胃,再使用阿托品与解磷定进行救治。合并有休克及出血的患者需建立好静脉通道。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的救治成功率。
2、结果
所有患者均实施了现场气管插管措施,插管的时间在两分钟之内。80例患者中因使用重度镇定催眠药物中毒的患者有10例,因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有32例,通过气管插管,建立好人工通道之后,抢救存活的患者有40例,存活率为95.2%。由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气管插管的病人有30例,30例患者均安全转运到颅脑损伤专科进行治疗。因心肺复苏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有8例,5例患者死亡。详情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1不同因素引发危重病症抢救成功情况分布
3、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在危重患者受伤后数分钟到数小时之内,为其提供有效的抢救措施,可以提高临床对其的抢救治疗效果。气管插管在急救中是最为常用的抢救技术,特别是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存活率的提高,使得早期插管患者病死率降低。并且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实施院前抢救时,首先必须要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因为颅脑损伤的患者普遍存在起到不畅通、误吸或者出现大量血性痰液的现象,以致引发由于颅内压升高加重病情。通过气管插管,可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能够给予患者辅助同期,对患者安全转运提供保障。
孙红梅[3]的研究中显示,实施心肺复苏,恢复机体有效循环,同时也需要在短时间之内建立好有效呼吸,通过气管插管,可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另一方面,人工气管插管通气与面罩加压气囊通气相比,气管插管更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对患者进行插管后,呼吸机可辅助通气,不需要专人加压气囊进行通气,此时,还可给予患者药物复苏。若患者心脏骤停的时间在十分钟之内,医护人员可当场进行气管插管复苏。在其研究中有4例心肺复苏患者,但是只有1例患者成功转运回医院。
重度镇定催眠药物中毒患者存在严重呼吸抑制现象,而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病症患者的气道分泌物较多,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保证气道畅通是扭转病情最重要的方法。并且,对于呼吸及心跳有尚存在的危急重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抢救,成功率要高于呼吸及心跳骤停再进行气管插管救治的患者。李德凤[4]研究的6例中毒病人,实施气管插管成功的有6例,且6例患者均安全转运,全部存活。
此次的研究结果与以上所述基本相符,80例患者中因使用重度镇定催眠药物中毒的患者有10例,因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有32例,抢救存活的患者有40例。之所以重度镇定催眠药中毒与重度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需进行气管插管,是因为镇定催眠药物引发的中毒病症,患者会体现出明显的呼吸抑制现象,通过气管插管,可以建立暂时的呼吸通道,辅助患者进行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畅通。而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病症患者,则会体现出起到分泌物增多的现象,通过气管插管,可以有效的控制分泌物的出现,并对原有的分泌物进行有效清除,恢复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打下基础。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气管插管的病人有30例,30例患者均安全转运到颅脑损伤专科进行治疗。颅脑损伤病症患者,其气道不畅通,且有血型痰液症状的存在,则容易导致由于缺氧使得颅内压升高,气管插管抢救措施可以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患者也可保持气道畅通。此次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有8例,抢救成功的仅3例。其原因在于目击者与患者家属没有提供患者准确的心脏骤停时间,以致延误救治时间。
综上所述,气管插管应用与院前抢救的效果显著,可以辅助危急重患者保持呼吸道畅通,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有助于抢救成功几率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邱文英.院前急救中紧急气道的建立和维护[J].全科护理,2013,11(2):177-178.
[2]牟雪梅,韩珉.ICU患者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33(5):2338.
[3]孙红梅,王文娟,姜涛等.ICU气管插管90例护理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2):76-77.
[4]李德凤,刘爱民,吴兆华等.ICU护士在第三代喉罩用于呼吸道梗阻病人急救中的价值[J].医药前沿,2016,6(26):261-262.
王亚红,范迎宾.气管插管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7,36(07):71-72+75.
分享: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能会有肢体麻木,发软无力,甚至无法自主抬起等症状,如若治疗不及时很可能造成患者死亡或者永久性的神经功能缺陷,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1]。因此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来说十分重要。
2025-04-07急诊胸部CT检查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CT检查可以显示骨折的类型、位置和数量,有助于评估骨折的程度和可能的并发症,提供全面的信息,帮助医生准确评估伤情,并为治疗提供指导[2]。但是传统诊断方法存在误诊率、漏诊率较高以及耗时耗力等问题。
2025-03-26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经皮冠 状 动 脉 介 入 治 疗 ( 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 已成为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治疗AMI 的重要手段。
2025-03-22脑干出血是神经学科急危重症疾病之一,具有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同时预后相对较差[1-3]。随着医学影像技术以及三维重建图像处理软件等临床辅助诊断技术的进步,脑干出血的诊疗明显得到提升。由于脑干位置特殊,有锥体束等多种神经纤维束通过,脑干出血总体预后不佳。
2025-03-20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其急救能力的强弱直接体现了医院的医疗实力。特别是对于那些病情紧急、变化迅速、风险极高、死亡率显著以及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的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科的救治水平至关重要[1]。妥善处理这些患者的诊治工作,不仅可以减少医患矛盾,保障急诊科的正常运行,还可以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院医疗质量。
2025-02-21重症脑卒中是临床比较常见脑部疾病,是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造成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所导致,随着交通事故增多、外伤发生率上升及其他原因,该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危害性较大[1-3]。该病患者病情复杂、危重,病死率高,后遗症多,故而需积极进行治疗[4-6]。
2025-02-18腹部创伤是指外源性致伤因素导致包括腹壁、脏器、血管、神经等腹部组织受到损伤或破坏。老年创伤患者数量在总体创伤患者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以交通事故、高处跌落、意外伤害等因素导致的老年腹部创伤较为常见。创伤会引发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创伤患者能量需求增加,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和能量补充来帮助机体应对创伤后的代谢变化,尤其是老年患者。
2025-02-08腹部创伤是由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因素导致的严重意外创伤,常累及多器官系统,且会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和机体代谢功能的失调,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腹部创伤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给家庭与社会造成沉重负担[2,3]。
2025-02-05脑卒中为临床常见急性疾病,该病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均较高,为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该病危害较大,引起全球临床重视[1-3]。脑卒中为急诊常见疾病,该病一旦发生,需尽快疏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血液供应,纠正缺血脑组织坏死,挽救患者的生命[4-5]。
2025-01-15心脏骤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主动脉搏动消失,在时间和情况上无法预料,这种情况导致心脏泵的功能和有效循环中断,通常发生在突发的心血管疾病和创伤。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疗,患者易发生缺氧、缺血、内脏损伤甚至死亡。就各种慢性疾病而言,心脏骤停与终末期心脏骤停不同[1]。
2025-01-15人气:18509
人气:16589
人气:15931
人气:15523
人气:1523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医学
期刊人气:6015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2-1949
国内刊号:23-1201/R
邮发代号:14-75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593
影响因子:0.306
影响因子:1.482
影响因子:1.195
影响因子:1.24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