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加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加速康复护理可以减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骨质疏松人群,临床优选手术治疗。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较弱、基础疾病较多,需要在手术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基于此,本文分析加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均为单侧骨折,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合并多发伤者,血液疾病者,无法耐受手术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50±4.30)岁,Evans分型:Ⅲ型22例、Ⅳ型2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66.20±4.20)岁,Evans分型:Ⅲ型23例、Ⅳ型1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注意事项告知、常规导尿、术后简单康复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速康复护理,方法为:(1)心理指导。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普及加速康复护理方法、恢复效果,以缓解患者情绪,提升遵医行为,增强治疗信心。(2)成立快速康复小组。任科主任及护士长为小组组长,组员包括麻醉师、康复师、营养师及老年病医生等,采取多学科、多科室成员联合协作模式;由1名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担任联络员,负责不同科室之间的工作衔接,监督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每周开会讨论制定各成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及义务,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和小组讨论,以确保持续改善护理质量。(3)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措施。在患者就医过程中需时刻贯穿无痛观念,应用视觉评分法(VAS)[1]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3次/d,并给予针对性的镇痛措施。围手术期因摄入受限,需补充一定的营养成分,总液体量需控制在2 000 ml以下,对于心功能较差患者应以尿量为参照,适当减少液体总量及速度。(4)术后康复训练。术后1~4 d,麻醉清醒后辅助患者进行体位管理,叮嘱其进行仰卧、半卧位交替,维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其正确踝泵、趾屈等运动,增加主动外展、内收抗阻训练等,视患者耐受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术后5~7 d,合理延长坐位时间,可进行床边踢腿、扶床站立等训练。术后1周至出院前,助行器辅助不负重步行练习,逐渐过渡至双拐不负重行走,出院后重复上述康复锻炼,做好锻炼期间的保护工作。
1.3 观察指标
(1)采用VAS[1]评分表评估两组术后6、24、48 h的疼痛情况,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2)对比两组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3)采用髋关节评分表(Harris)评估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与患者髋关节功能成正比。(4)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5)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6、24、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4.05±1.05)、(4.20±1.02)、(3.50±1.20)分,对照组分别为(7.60±1.60)、(6.60±1.50)、(6.30±1.30)分。观察组术后6、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22、8.575、10.257,均P<0.05)。
2.2 两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Harris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分别为(3.20±0.80)、(7.30±1.20)d,住院时间分别为(7.50±2.50)、(14.50±2.50)d,Harris评分分别为(90.50±5.50)、(75.50±3.50)分。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424、12.831、14.912,均P<0.05)。
2.3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82.20±5.50)、(80.05±5.05)、(82.20±4.50)分,对照组分别为(68.80±6.60)、(71.80±5.50)、(75.05±5.50)分。观察组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08、7.161、6.521,均P<0.05)。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恶心呕吐1例、便秘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恶心呕吐4例、便秘4例、压疮2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0.9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1,P<0.05)。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骨质疏松人群,临床表现为髋部疼痛、患肢活动受限等,需予以积极治疗。结合疾病治疗经验,临床优选手术治疗方法,其可以尽快复位稳定骨折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是新型的康复模式,可以减少患者的生理、心理创伤应激,实现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相关研究指出,予以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循序渐进式的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缓解疼痛、改善运动功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与安全性。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加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满足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需求,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安全性与生活质量,是有效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晓娜.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早期康复干预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4):251-252.
文章来源:吴彩赟.加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41(04):421-422.
分享:
相关研究显示,针对脑卒中患者实行康复护理,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同时改善脑侧支循环,使健侧脑组织、病灶周边组织重组,促进神经重生,从而出现新神经通道,进而有效控制病情,另有研究指出,针对康复护理中加入功能锻炼,可从根本上改善、防止痉挛,提升肢体功能恢复程度[2-3]。
2025-04-25烧伤是一种意外伤害,不仅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创伤,同时也会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大面积烧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较长的治疗过程,在康复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较大财力,其病情也未必会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很多患者迫于经济与家庭压力,会选择在伤口尚未愈合的情况下出院[1]。
2025-04-25膝关节镜术是一种常见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微创手术,通过在膝关节内插入一根细长的镜子,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关节组织的状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膝关节镜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然而,术后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1]。
2025-04-25心衰是一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全球范围内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冠心病心衰是心衰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其特点是病情相对稳定,症状不再明显恶化,但仍需要长期的监测和治疗来控制症状,并防止疾病进展[1]。
2025-04-17纵隔肿瘤手术作为一类复杂的胸部手术,其围术期护理甚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效果、后续康复速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对于提升纵隔肿瘤患者而言,探寻更为科学、高效的围术期护理模式,对其手术效果和预后质量改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25-04-16心肌梗死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心肌梗死的首选方式,具有效果明显、起效快等优点。常规护理可改善临床症状,但需患者长期制动卧床,不利于患者心功能的康复[2]。
2025-04-08在治疗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口头讲解等提升患者对慢疾病控制认知率,但干预效果不理想,而信息-动机-行为模式(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IMB)的康复护理主要强调个体通过信息引导患者完成行为改变,在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生命质量方面效果较好[3]。
2025-04-07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属于最为常见的一类前庭外周性眩晕,是指患者头部相对于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出现的短暂性(通常持续少于1分钟)眩晕及特征性眼震,并在体位改变时反复出现[1,2]。
2025-04-02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多数患者往往因对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的匮乏,在治疗阶段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心理,这对治疗成效及后续康复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常规护理因内容相对局限,难以全面覆盖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护理需求,导致护理成效不尽如人意。近
2025-04-01研究显示[1],该类患者治疗中,传统护理方法虽然提供了基本的护理措施,但往往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未能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我效能感,继而无法达到理想的干预效果,还需寻找其他干预方式[2]。个体化分阶段护理能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个体需求开展护理,其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
2025-03-31人气:16683
人气:16014
人气:15579
人气:15302
人气:1485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护理与康复
期刊人气:7140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浙江省护理学会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9875
国内刊号:33-1298/R
邮发代号:32-127
创刊时间:200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