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和调查分析探究老年性群口腔急诊治疗的风险评估,并有针对性的给出解决策略。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选取曾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口腔急诊患者300例,其中男性患者184例,女性患者116例,年龄最大为89岁,最小为64岁,平均年龄为69.8周岁。将这3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50例患者;对对照组不采取风险评估,而对于观察组的两组患者则采取相应的风险评估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医疗风险。结果 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未实施风险评估的对照组中,出现了心律失常、严重出血、继发感染等风险病例,而实施风险评估的观察组患者则通过相应的预防干预,结果未发现严重的医疗风险。结论 在老年性群体的口腔急诊治疗中,采取有效的风险评估并且给予及时的预防治疗对于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尤为重要,值得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越来越严重,而老年性群体身体抵抗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较弱,导致许多老年人非常容易遭遇病菌的侵袭。其中,口腔类疾病就是在老年性群体中多发的一类疾病。近年来,老年人对于口腔疾病的治疗和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受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老年人在发生口腔类疾病时往往难以及时康复。经过近些年的医学实践发展,发现对于老年口腔急诊患者做好医疗风险预估尤为重要,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下面,本文就近两年内曾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老年性口腔急诊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究风险评估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选取曾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口腔急诊患者300例,其中男性患者184例,女性患者116例,年龄最大为89岁,最小为64岁,平均年龄为69.8周岁。在被选作研究对象的300例患者中,无基础性疾病者36例(12%),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102例(34%),脑血管病史91例(30.3%),糖尿病史71例(23.7%)。且患有两种以上病种患者154例,占基础疾病的58.3%。
1.2研究方法
将这3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50例患者;对对照组不采取风险评估,而对于观察组的两组患者则采取相应的风险评估干预,并且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口腔疾病病种、治疗方法以及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系统化的登记;观察两组患者的医疗风险,并且有针对性的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制定出预防医疗风险的措施,从根本上保证老年口腔急诊患者的医疗安全。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取SPSS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x²检验的手段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种分布
本研究中被选作研究对象的300例患者中,急性牙痛患者132例,占据总数的44%;牙源性蜂窝组织炎患者81例,占据总数的27%,颌面部创伤患者54例,占据总数的18%,牙源性出血患者33例,占据总数的11%。
2.2两组患者医疗风险统计
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发现在未实施医疗风险评估的对照组中,均出现术后心律失常、高血压引发严重出血以及糖尿病史继发感染等病种;而对于实施医疗风险评估的观察组则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未发现严重的医疗风险。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预防措施
治疗前中后分别采取相应的心电监护、呼吸道监护、心理干预、及时观察以及手术前后进行健康宣教等,通过治疗前的风险评估以及治疗过程中的预防干预,本组病例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3、讨论
3.1老年人口腔急症特点阐述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许多器官组织都已老化,难以抵抗疾病的干扰;其中,口腔类疾病就是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总类;口腔疾病以急性牙疼、牙源性蜂窝组织炎以及颌面部创伤、牙源性出血等为主。许多老年人还常常伴有其他疾病,长年服药,所以导致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治疗并不像年轻人群体一样规律;同时,再加上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原因,会导致老年人对口腔疾病治疗的效果明显降低,再加上就医主动性差,常常伴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所以在老年性群体口腔类疾病的治疗中,及时发现并给予及时的干预措施尤为重要,这也是确保医疗有效的关键所在。
3.2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老年性群体缺乏陪伴是主要的风险之一;许多老年人行动不便,所以在行走时难免遇到隐患;再加上许多老年人记忆力较差,在就诊时往往难以清晰的描述病情,所以导致医生在了解情况是难以充分的理解,对于医生结合患者现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产生了一定的难度[1]。
3.3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分析
医务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症现状,从心理、病情以及精神状态入手,进行综合性的评估,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针对性的评估。并且通过心电监护、呼吸道监护、心理干预、及时观察以及手术前后进行健康宣教等,通过治疗前的风险评估以及治疗过程中的预防干预,确保整体医疗方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刘斯,赵建勋,印建中,陈旭岩,刘玉村.60岁以上高龄患者急诊手术的风险评估[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8).
李玥.老年人口腔急症治疗的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5):56+58.
分享:
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快感缺失和兴趣减退为核心症状,且伴有认知能力下降,包括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和推理能力等,导致患者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持续影响患者疾病预后和生活质量。 MDD 致残率高,全球疾病负担严重,在过去十年间其发病率增加了约 20% 。
2025-03-28牙齿缺失是口腔诊疗中的常见问题。据估计,我国约有20亿颗缺失牙的修复需求[1]。牙科种植体,也称人工牙根,是用于替换缺失牙齿的医疗设备,具有高成功率和高存活率的优点。统计显示,种植体修复的成功率在90%以上,十年存留率在97%左右[2-4]。然而,种植体修复同样伴随着并发症风险[4]。
2025-02-27根管治疗术(root canal therapy,RCT)是指通过专门的器械对根管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根管预备、消毒、充填并对牙冠进行修复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目前治疗牙髓炎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目的是控制牙髓炎症,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修复牙体组织缺损[1]。目前国内外关于RCT疗效的评估尚无统一的标准,大部分研究中疗效包含影像学检查、主观症状和临床体征3部分。
2025-01-24在目前的国内 医疗体制和专业实力条件下,口腔急诊医学主要在有条件的公立医院发展,口腔急诊科应运而 生[3]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口腔”) 急诊科成立于1998年,历经25年的发展,依托口 腔内科与颌面外科专业支持,形成集口腔急症诊 断与治疗、急诊抢救、颌面外科急诊手术及口腔内 科急症期后常规治疗为一体的专业科室。
2025-01-21口 腔 苔 藓 样 药 物 反 应 (orallichenoiddrug reactions,OLDR)是指过敏体质者使用特定药物后 引起的口腔黏膜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类似口腔扁 平苔藓(orallichenplanus,OLP)的白色条纹或斑 片,可伴 充 血 糜 烂[1]。
2024-12-25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常因机械通气、昏迷等原因,导致口腔pH值改变、吞咽功能障碍、唾液成分改变等,容易引发肺部感染,延长病人治疗周期,加重经济负担,甚至影响预后。研究表明,口腔细菌是ICU病人并发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3],因此加强ICU病人的口腔护理是预防及减少病人发生肺炎的关键。
2024-11-28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常导致患者长时间不适,造成患者不愉快的就诊体验和焦虑情绪。部分急性疼痛甚至可以转变为持续性疼痛,长期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针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开展的单一镇痛、镇静方式,各有其优缺点,难以满足患者需求,而多模式镇痛越来越受到重视。
2024-10-25慢性牙周炎(CP)由牙面和牙龈沟内的微生物(菌群)生态失调,菌群与宿主免疫反应不平衡引起,会导致包括牙周韧带、牙骨质和牙槽骨在内的牙周支撑组织破坏,引起牙齿脱落。炎症是CP主要的发病机制,牙周致病菌滋生,由牙龈上向龈下扩延,导致促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增加。
2024-09-28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最常见的口腔癌类型。随着手术、放疗、化疗技术的发展,早期OSCC的预后有所改善,但晚期肿瘤复发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为50%左右。因此,寻找对OSCC具有准确诊断和预后能力的肿瘤标志物尤为重要。Ku70是分子量为70 kD的蛋白,可与同源蛋白Ku80形成二聚体,在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4-08-27口腔诊疗过程中,环境、心理、药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诱发危及患者生命而需紧急医学处理的急症,包括晕厥、药物过敏、跌倒、低血糖昏迷、癫痫发作等,其中晕厥是口腔诊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紧急情况。 晕厥是指一过性全脑血液低灌注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特点为发生迅速、一过性、自限性、脑功能可以完全恢复。
2024-07-29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2145
主管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教研室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2973
国内刊号:11-5010/R
邮发代号:82-633
创刊时间:200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940
影响因子:0.980
影响因子:0.786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0.85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