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乳牙龋齿采用复合树脂联合全酸蚀粘结剂、自酸蚀粘结剂修复的有效性

  2020-05-12    21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究乳牙龋齿采用复合树脂联合全酸蚀粘结剂、自酸蚀粘结剂修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开封市口腔医院2018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乳牙龋齿患者90例,患牙90颗,采用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复合树脂联合全酸蚀粘结剂修复治疗,常规组采用复合树脂联合自酸蚀粘结剂修复治疗。治疗6个月后开展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牙髓活力、修复体固位评分、口腔健康评分及咀嚼效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常规组的20.00%(P<0.05)。研究组牙髓活力、修复体固位评分低于常规组,口腔健康评分及咀嚼效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修复乳牙龋齿采用复合树脂联合全酸蚀粘结剂修复效果明显,并优于复合树脂联合自酸蚀粘结剂,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口腔健康提供保障,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关键词:
  • 乳牙龋齿
  • 全酸蚀粘结剂
  • 复合树脂
  • 并发症
  • 自酸蚀粘结剂
  • 加入收藏

乳牙龋齿是临床口腔科常见疾病,主要由不健康饮食及口腔细菌滋生导致,病变进程较慢,发生率较高。患病初期,患儿牙釉质发生龋蚀,牙冠龋坏部位色泽发生变化,牙面不光滑,并存在牙垢堆积[1]。随着龋齿不断加重,进食遇冷、热、酸、甜等食物时可出现疼痛感,以酸痛感为主。而对于小儿而言,由于其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旦出现龋齿不仅会影响其正常进食,也会影响其牙颌系统发育,对其健康及发育造成严重威胁[2]。因此,针对乳牙龋齿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以对其健康提供保障。本院围绕乳牙龋齿患儿治疗开展研究,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开封市口腔医院2018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乳牙龋齿患者90例,患牙90颗,采用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5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口腔学》中有关龋病诊断标准[3];(2)年龄≤8岁;(3)均同意参与研究,并自主配合治疗工作开展;(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其他类型龋病;(2)合并口腔卫生不达标;(3)合并填充物过敏者;(4)合并精神系统疾病;(5)参与其他研究者。研究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8岁,平均(5.5±0.3)岁;常规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8岁,平均(5.4±0.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采用挖匙及低速球钻对龋齿坏死部位的龋质进行清除,使用冲洗剂反复冲洗龋齿,直至牙齿色泽恢复正常;根据患儿实际损伤情况制备并清洁龋洞,使用脱脂棉球对龋齿进行隔离,研究组采用复合树脂联合全酸蚀粘结剂修复治疗,采用酸蚀剂对牙釉质边缘实时酸蚀30s,并采用气枪吹干;使用全酸蚀粘结剂涂抹于龋洞中,涂抹均匀后实施光固化处理,固化20s以上,采用复合树脂进行分层填充,分层光照30s,上述操作完成后对充填体实施打磨、抛光等;完成治疗后叮嘱患儿进食前后漱口,避免食用过硬食物,一旦出现不适感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常规组采用复合树脂联合自酸蚀粘结剂修复治疗,使用自酸蚀粘结剂涂抹于龋洞中,涂抹均匀后实施光固化处理,固化20s以上,采用复合树脂进行分层填充,分层光照30s,上述操作完成后对充填体实施打磨、抛光等护理。

1.3研究指标

治疗6个月后开展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牙髓活力、充填体固位评分、口腔健康评分及咀嚼效率。

采用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制定的标准评价牙髓活力[4],分值0~9分,0~3分:牙髓活力正常,未见不适感;4~6分:牙髓活力出现异常变化,存在不同程度冷热刺痛;7~9分:牙髓活力消失、牙髓发生坏死;分值越低牙髓活力越好。

充填体固定评分标准[5],分值0~9分,0~3分:修复体光滑,外形完整,与牙体连接正常;4~6分:修复体表面粗糙,与牙体外形基本连接,未见牙本质暴露;7~9分:充填体表面破碎、暴露牙体本质,存在出现充填体完全脱落情况;分值越低充填体固定越好。

采用口腔健康评价指数量表评定口腔健康评分,总分55分,项目:生理功能、社会心理功能、疼痛与不适,分值越高口腔越健康。

咀嚼效率:医务人员指导患者对食物进行咀嚼,固定时间及固定食物量,根据咀细程度进行判定,称重以明确咀嚼效率,效率为100%,效率越高越好。

1.4数据处理

数据采取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χ2检验,以表示计量数据,采用独立配对t值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常规组的2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2牙髓活力、修复体固位评分、口腔健康评分及咀嚼效率对比

研究组牙髓活力、修复体固位评分低于常规组,口腔健康评分及咀嚼效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修复体固位评分、牙髓活力评分、口腔健康评分及咀嚼效率对比


3、讨论


乳牙龋齿在临床中是指机体因不健康饮食,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牙齿损坏的疾病,具有常见、易发、病情发展缓慢等特点[6]。患病后,患儿牙齿可存在牙黑及牙洞,对温度和化学刺激有明显疼痛感,对其正常进食及口腔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以往临床针对乳牙龋齿患儿多采用复合树脂联合自酸蚀粘结剂治疗,其中复合树脂与牙体组织粘连性较强,外观及美观性均能够满足临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需求[7]。而治疗中,需要经过酸蚀固化形成树脂突,树脂突是一种物理机械性粘合制剂,但是该物质的酸蚀强度较低,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牙髓活力及充填体固定情况。全酸蚀粘结剂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牙科的一种新型材质,能够有效促进修复体与牙本质的粘合性,有效降低牙髓异常及边缘微露的情况[8]。联合复合树脂治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儿口腔健康提供保障。本研究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常规组的(20.00%),且患儿牙髓活力评分、充填体固位评分等治疗效果及口腔健康、咀嚼效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临床将复合树脂联合全酸蚀粘结剂应用于乳牙龋齿修复治疗中,能够准确提高充填体固位及贴合性,降低并发症对其疗效及口腔健康造成的影响,促使其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在乳牙龋齿治疗中采用复合树脂联合全酸蚀粘结剂修复具有显著效果,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其口腔健康及咀嚼效率,值得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叶珍,高凯先,殷晓晴.小学生口腔龋齿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18,34(1):32-34.

[2]吴秀芹.小儿龋齿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及社区预防保健措施[J].中国农村卫生,2017,12(4):55-56.

[3]袁峻伟,玄松玉,王珏,等.北京市海淀区3岁儿童龋病患病状况及龋病活跃性检测的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17,25(3):166-168.

[4]张蕾,钱冬冬,骆小平.前牙超薄瓷贴面美学修复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8,11(08):26-31.

[5]谢常,刘玺章,班杨杰.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18):27-28.

[6]吴毅,崔旭,孙传明.苏州市沧浪区170名8岁儿童牙科恐惧状况对口腔健康的影响调查[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2):2902-2903.

[7]刘静,王丽珍,卫雅蓉.3~5岁不同气质特点的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4):377-380.

[8]张旭琴.新型混合型粘结剂与自酸蚀粘结剂联合复合树脂充填修复乳前牙环状龋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8(45):168-169.


荆晓莉.复合树脂联合全酸蚀粘结剂、自酸蚀粘结剂修复乳牙龋齿的有效性[J].临床研究,2020,28(04):105-10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期刊人气:153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1595

国内刊号:21-1561/R

邮发代号:8-156

创刊时间:200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