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山西省原平市白鸠川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浅析

  2024-09-04    41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白鸠川矿区铝土矿属碳酸盐岩古风化壳钙红土化-沉积矿床。文章通过分析铝土矿矿石种类、结构、构造等特征,概括了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矿石自然类型、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为下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找矿标志
  • 白鸠川铝土矿
  • 矿床地质特征
  • 矿石类型
  • 矿石质量
  • 加入收藏

1、区域地质


研究区地质构造单元位于吕梁-五台山板隆之宁武-静乐块凹,东临代县-原平块凹,北临朔州断阶。区域总体构造线为北东—南西向,断裂构造发育且以正断层为主,逆断层少见。断层最大断距可达300~400 m,延长几十千米,密集的断层破坏了地层连续性。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地层倾角变化不大。局部地段因受断层拖拽作用影响,倾角变陡。

岩浆岩主要分布在区内东南部及东北部,岩性主要为五台群石咀亚群金刚库组混合花岗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


2、矿区地质


2.1地层

矿区大面积被第四系黄土覆盖,矿区地层由老到新主要有: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第四系上更新统(Q3)和全新统(Q4)。

铝土矿体赋存在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一段地层中。该地层下部主要为灰、灰绿色杂色黏土岩、黏土页岩、铁质黏土岩,局部为山西式铁矿、致密状铝土矿;上部为灰、灰白、灰红色铝土矿,粗糙状结构,多分布在矿层中上部,靠顶部多为碎屑状或致密状结构,常相变为铁矾土矿及黏土岩。

2.2构造

矿区构造基本呈单斜构造,倾向300º~340°,倾角5º~20º。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共有13条断层,断层走向主要为NE—SW向,总体构造线方向与区域上基本一致,断距最大100 m,最小1 m,比较密集的断层已破坏地层的连续性。


3、矿床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矿区内沉积无矿地段较多,根据工程控制情况,大致可划为7个矿体。

1)I-1矿体

该矿体为矿区内最大的矿体,平面形态呈不规则状,矿体在矿区北西部,长约750 m,宽800 m,估算面积为0.44 km2,被15个工程控制,分2个块段,为一层矿。产状较稳定,倾向北西,倾角一般7º~18°,矿体赋存标高1416.896~1660.463 m。矿体厚度0.24~5.90 m,平均2.70 m,变化系数为66.26%。矿石品位(单工程统计):Al2O352.65%~71.84%,平均61.74%,变化系数为9.87%;SiO25.88%~17.05%,平均1 1.4 2%,变化系数为29.35%;Fe2O31.30%~18.61%,平均8.03%,变化系数为66.44%;A/S 3.5~12.2,平均6.0,变化系数为42.93%。矿石类型以致密状铝土矿为主,局部为粗糙状铝土矿。

2)I-2矿体

在F3、F4断层中间,矿体平面形态呈不规则状,宽约2502m,长350 m,估算面积为0.03 km,被6个山地工程控制,为一层矿。矿体波状起伏明显,倾向北西,倾角一般7°~17°,局部地段由于构造影响达到35°,赋存标高1516.146~1617.329 m。矿体厚度2.08~3.31 m,平均2.54 m,变化系数为10.35%。

矿石品位(单工程统计):Al2O347.98%~62.68%,平均54.86%,变化系数为10.35%;SiO210.61%~15.03%,平均13.81%,变化系数为16.88%;Fe2O38.00%~20.69%,平均13.69%,变化系数为36.93%;A/S 2.7~5.9,平均4.1,变化系数为25.70%。矿石类型以致密状铝土矿为主,局部为粗糙状铝土矿。

3)Ⅱ-1矿体

平面形态呈不规则状,在矿区西部,估算面积为0.14m2k,宽约200 m,长300 m,被14个山地工程控制,分2个块段。矿体倾向北西,倾角一般7°~12°,赋存标高1423.578~1492.401 m。矿体厚度0.74~3.08 m,平均1.79 m,变化系数为56.87%。

矿石品位(单工程统计):Al2O349.98%~72.70%,平均61.29%,变化系数为13.45%;SiO26.41%~20.23%,平均12.40%,变化系数为43.41%;Fe2O31.94%~21.22%,平均7.98%,变化系数为97.84%;A/S 2.9~11.3,平均6.0,变化系数为56.66%。矿石类型以致密状铝土矿为主,局部为粗糙状铝土矿。

4)Ⅲ-1矿体

平面形态呈不规则状,在矿区中部,F7断层以西,宽约1502m,长500 m,估算面积为0.03 km,被3个山地工程控制,分为1个块段,为一层矿。倾向北西,倾角一般6°~9°,赋存标高1471.382~1520.250 m。矿体厚度0.50~2.65 m,平均1.58m,变化系数为96.53%。

矿石品位(单工程统计):Al2O360.67%~71.05%,平均65.86%,变化系数为11.14%;SiO27.00%~17.64%,平均12.32%,变化系数为61.07%;Fe2O32.10%~2.71%,平均2.41%,变化系数为17.93%;A/S 3.4~10.2,平均6.8,变化系数为70.71%。矿石类型以致密状铝土矿为主,局部为粗糙状铝土矿。

5)Ⅲ-2矿体

矿体呈不规则状,F7、F11断层中间,宽约250m,长650 m,估算面积为0.07 km2,被3个山地工程控制,分1个块段,为一层矿。倾向北西,倾角一般6°~13°,赋存标高1416.148~1430.908 m。矿体厚度0.61~1.32 m,平均0.87 m,变化系数为44.97%。

矿石品位(单工程统计):Al2O347.34%~59.96%,平均54.09%,变化系数为11.75%;SiO216.15%~17.84%,平均16.85%,变化系数为5.24%;Fe2O35.54%~12.74%,平均9.42%,变化系数为38.56%;A/S 2.7~3.6,平均3.2,变化系数为14.62%。矿石类型以致密状铝土矿为主,局部为粗糙状铝土矿。

6)Ⅲ-3矿体

位于矿区中部F11、F12断层中间,长约550m,南北宽2502m,估算面积为0.13 km,由15个工程控制,分2个块段。倾向北西,倾角一般5°~21°,赋存标高1574.111~1613.494 m。矿体厚度0.50~2.71 m,平均1.56 m,变化系数为58.20%。

矿石品位(单工程统计):Al2O345.10%~57.46%,平均52.63%,变化系数为7.20%;SiO210.74%~19.72%,平均14.75%,变化系数为21.25%;Fe2O32.67%~21.20%,平均13.81%,变化系数为43.85%;A/S 2.7~4.9,平均3.7,变化系数为22.61%。矿石类型以致密状铝土矿为主,局部为粗糙状铝土矿。

7)Ⅲ-4矿体

在矿区东南部,F12、F13断层中间被6个工程控制,分1个块段,为一层矿。估算面积为0.25km2,长约550 m、宽700 m,矿体倾向北西,倾角一般5°~11°,赋存标高1595.311~1634.318m。矿体厚度0.85~4.60 m,平均2.50 m,变化系数为50.46%。

矿石品位(单工程统计):Al2O359.12%~68.28%,平均63.77%,变化系数为4.89%;SiO210.04%~13.26%,平均11.86%,变化系数为12.30%;Fe2O31.70%~9.08%,平均5.23%,变化系数为58.19%;A/S 4.5~6.6,平均5.5,变化系数为17.15%。矿石类型以致密状铝土矿为主,局部为粗糙状铝土矿。

3.2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矿物成分含量由少到多依次为:重矿物、铁矿物、黏土矿物、铝的氢氧化物。重矿物偶见金属矿物、榍石和白云母,少量锆石及电气石。

铁矿物:氧化铁质,大部分分布在裂隙、碎屑之间,含量小于2%,粒径大部分小于0.001 mm,少量粒状,粒的直径为0.03~0.15 mm。多呈粉末状、泥状分布。

黏土矿物含量在14%~49%之间,粒径一般小于0.001 mm,主要分布于基质和碎屑中,在矿石中多呈泥状或条纹状分布,含少量高岭石。

铝的氢氧化物粒直径大部分在0.03~0.002 mm之间,少量粒径大于0.03 mm或小于0.002 mm,各种矿石中含量不太相同,大部分矿石中铝的氢氧化物含量在50%~80%左右,绝大多数在55%~70%之间。

3.3矿石构造及结构

矿石构造均为块状,结构可分为3类:碎屑状(豆状、鲕状)、致密状、粗糙状。

3.4矿石化学成分特征

全区铝土矿Al2O3含量44.94%~72.70%,算数平均值58.51%,变化系数12.06%;SiO2含量5.88%~20.24%,算术平均值13.03%,变化系数27.58%;Fe2O3含量1.30%~21.58%,算数平均值9.71%,变化系数62.28%;TiO2含量1.95%~4.26%,算数平均值2.59%,变化系数17.30%;A/S为2.7~12.2,算数平均值5.0,变化系数44.92%。

3.5矿石品级和类型

1)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全区铝土矿平均品位Al2O360.84%,SiO212.16%,Fe2O38.07%,S 0.012%,A/S 5.0。该矿石工业类型为中铁型、低硫型Ⅴ级品。

2)矿石自然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有3种:致密状、粗糙状、碎屑状。根据矿物成分,该矿属于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


4、找矿标志


1)层位标志:铝土矿赋存于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一段中部,奥陶系中统灰岩古侵蚀面之上,严格受层位控制。

2)岩性组合标志:下部为山西式铁矿或铁质黏(铝)土岩,上部为硬质黏土矿或铝质黏土岩,岩性组合有明显规律。

3)地层组合标志:太原组、山西组为海陆交替相的含煤建造。石炭系上段为碳酸盐岩、砂岩-泥质建造,中统本溪组下段为铁铝岩建造,间接标志为煤层及标志层。

4)其他标志:民采山西式铁矿、铝土矿、煤采场,矿区内及周围铝土矿的原生露头和冲洪积物和转石,为直接或间接找矿标志。


5、结论


山西省原平市白鸠川铝土矿属于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矿石分为粗糙状结构、碎屑状结构、致密状结构3种自然类型,矿石工业类型为中铁型、低硫型Ⅴ级品。层位、岩系岩性组合、地层组合、矿区内及周围铝土矿的原生露头均为直接或间接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1]侯新枝,王鹤飞,等.山西省原平市白鸠川矿区铝土矿普查地质报告[R].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2017.


文章来源:王鹤飞.山西省原平市白鸠川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浅析[J].华北自然资源,2024,(05):13-1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矿业工程研究

期刊名称:矿业工程研究

期刊人气:68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煤矿

国际刊号:1674-5876

国内刊号:43-1493/TD

邮发代号:42-359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