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也进一步加剧科研领域的激烈竞争,因此针对各种项目形式的科研活动,需要不断加强管理,对以往项目科学活动中的经验、资料以及成果进行收集和整理,为后续科研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并为科研工作人员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参考和借鉴。在科技项目管理中,需要对资料中知识潜力进行挖掘,并通过知识库进行构建,使信息资源的共享研究得以实现,同时有利于科研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本文就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机制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对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进行探究。
在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作为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对项目中所涉及的多领域、多样性、多分布性、多体裁性知识进行管理和共享。通过科技项目管理,对知识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使其能够发挥最大价值,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科研人员、单位以及各领域专家的密切协作,使知识共享水平得到切实加强。
一、知识资源共享机制概述
知识资源共享机制主要包括:知识地图绘制、组织知识库建立、组织网络系统完善。通过知识地图的绘制,有利于知识管理人员利用此工具对资料信息进行快速查找;通过组织知识库的建立,使知识传递和利用率有效提高,使成员间的交流合作加强,促进科研成果以及新知识的产生;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科技项目管理通过网络系统的支持,以网页和数据知识库为重要载体,利用门户网站等为成员之间提供有效交流的工具。
二、构建知识共享平台的重要意义
在科技项目服务管理中通过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利用知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相关人员的协同,针对重点科研难题能够快速攻克,同时使项目实施效率有效提高,项目周期缩短、项目风险减少。科技项目所涉及的领域新知识,规模以及参与人数不断增加,通过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共享平台内部协作功能的开发,对内部知识进行同步更新,为科学项目的高效、高质量完成提供有力支持。
三、科技管理项目中有效构建知识共享平台探究
(一)知识共享平台设计原则
进行知识共享平台构建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开放性原则,利用共享平台能够实现科技经验理论的交流、科研成果的共享以及科研工作方法的探讨;分布性原则,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需要确保平台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使维护工作量有效减少,确保系统分布式构架和实施得以实现;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在平台构建中,需要充分考虑用户使用权限和有效认证等情况,应结合成员基本信息以及合作情况,加强使用权限进的设置和管理,以及项目核心内容的安全保护,避免出现外泄的问题,同时避免受到网络攻击和破坏,使平台的稳定和安全运行得到有效保障。
(二)功能实现
知识资源的收获和获取、集成和处理、传递和应用是知识共享平台的三大功能。通过各种手段对知识材料进行获取和收集,如利用搜索引擎、知识地图、知识发现技术等,利用先进技术对收集的信息材料进行集成和处理,通过资源的整合、归纳,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借鉴和搜索,确保能够为成员提供资源共享服务;在知识共享平台上进行信息资源的上传,借助网络平台,使信息资源能够更快速的传递和应用。另外知识共享平台的扩展功能主要包括:各类组织成员的基础信息管理、项目核心内容、涉密等知识资源的保护功能以及知识共享平台的机制支持功能。
(三)作用发挥
通过共享氛围的营造,促进合作交流,从而实现知识资源的有效流通,使知识共享平台的重要作用得以体现。知识共享平台通过知识资源的流通,并加强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使知识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通过知识共享平台,科研人员可以借助知识共享平台对自己所需信息资源进行搜索和查询,对科研成果进行推送,使知识资源共享得以实现;另外利用共享平台,科研人员能够提供技术支持,有效促进科技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科研领域的快速发展,科研项目管理中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对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通过知识资源的共享、科研经验的探讨、学科技术的交流,驹进一步促进知识资源利用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并确保科研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知识资料。另外打造专业人才队伍,能够确保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同时结合项目的技术人员多、参与单位多以及项目范围广等特点,需要充分考虑项目进度风险、潜在因素等,对知识管理工具加大开发、应用力度,提高管理科技含量和知识共享力度,确保知识资源安全性的同时,使知识拥有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李绍华,王凯,洪飞,王爱国.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共享机制[J].中国科技信息,2020(09):100.
分享: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之一。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可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黄芩有抗炎、抗菌、保护心脑血管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2023-08-28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需要探讨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社区智慧程度,实现社区基础数据自动感知、智能分析社区数据、自动决策精准合理,持续提升社区居民生活指数..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信息技术领域的高速发展背景下,智慧社区建设迎来了契机
2023-06-30截至2020年年底,江苏共建有省重点实验室150家,其中,学科重点实验室74家,企业重点实验室7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实施国家科技战略、探索前沿理论研究、培育重大创新项目、培养探索创新型人才、开展产学研技术服务、搭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载体。文章分析了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的现状,研究了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2022-01-03随着国家对科研单位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不断深入,科研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科研经费管理也都发生了变化,如何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尊重科研自身规律,既管好科研经费,维护财经纪律,保障资金和科研人员安全,又用活科研经费,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研经费效益和科技产出,增强科研人员成就感、获得感,这已成为科研单位面临的新课题。
2021-07-29公益类科研机构是支持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力量,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是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公益类科研机构发展的引擎动力。我国各地区积极推动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发展,近年来,制定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在科研机构运营管理机制、人事管理制度、科研管理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大胆革新。
2021-06-25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断完善管理办法,赋予依托单位更多自主管理权。高校作为依托单位应抓紧落实改革政策、提升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水平。本文基于财务视角探讨高校科学基金项目经费全流程管理,就关键环节分析问题、提出管理办法,以期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促进国家科技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2021-04-30近年来,大数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政府部门、社会企业以及学术界等。高校作为我国科研重要基地,其科研信息化水平直接关乎到其创新事业的发展进程。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科研管理信息化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比较弱势,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探索进行了详细分析。
2021-04-29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科研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高,其中政府下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2691.7亿元,增长10.5%;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457.9亿元,增长15.2%,政府下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支出占全国科研经费总投入超过20%,科研经费的持续增长对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021-01-13康复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给予残疾人一定的物质帮助,使他们达到并保持社交功能和自我生活的最佳水平,帮助残疾人得以借助一些辅助办法,来改善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增强自我照顾的能力。康复保障一般包括提供恢复功能、补偿身心功能缺失或补偿身体功能限制的各种措施,也包括解决就业方面的恢复等。
2020-12-17科技成果转化中,原创成果的大量涌现主要源于大规模、高质量的知识协同[1]。然而,知识协同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似乎一直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目前知识协同过程的相关研究仍主要借鉴知识管理的理论与经验,尚缺乏更有说服力的理论证据。知识协同最早由Karlenzig[2]研究。
2020-12-04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期刊人气:5534
主管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2-0241
国内刊号:12-1117/G3
邮发代号:6-42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702
影响因子:0.875
影响因子:0.10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75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