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行为改变对慢性病患者久坐时间及身体活动度影响Meta分析

  2024-05-28    2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慢性病患者久坐行为干预措施对久坐时间、身体活动的影响。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19日,检索内容包括改变慢性病患者久坐行为的干预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共1 5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行为干预措施对慢性病患者久坐时间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45,95%CI(-0.88,0.02);Z=2.07,P=0.04],亚组分析后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较对照组久坐时间显著减少[SMD=-0.52,95%CI(-0.86,-0.17);Z=2.95,P=0.003];两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53,95%CI(0.24,0.82);Z=3.55,P=0.04]。结论 行为改变干预能够减少慢性病患者久坐行为,提高患者中强度身体活动水平,但未见其减少久坐时间,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增加社会支持可能会提高干预效果。

  • 关键词:
  • 久坐行为
  • 干预措施
  • 慢性病
  • 行为改变
  • 身体活动
  • 加入收藏

久坐行为是指任何清醒状态下能量消耗≤1.5代谢当量(METs)的行为,包括坐、斜躺或平躺的姿势[1]。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年发布了《WHO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其中指出长时间久坐行为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等息息相关[2],而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包括久坐行为[3]。为改变慢性病患者久坐这一生活方式,研究者通过多种行为改变技术[4](健康教育、目标设定、监测反馈等)对其进行干预,主要理论依据为心理学理论,包括社会认知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干预内容包括健康宣教,以加速度计或追踪器为测量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记录,监测或提示其进行行为改变,通过不同的活动类别(如站立,增加步数,增加低强度身体活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代替久坐,以期改善慢性病患者久坐行为,减少久坐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有研究结果不一,干预效果不明确,本研究对慢性病者久坐行为干预措施的影响效果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后续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证据。


1、资料与方法


1.1检索策略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19日,检索内容包括行为改变干预对慢性病患者久坐行为的影响效果。本文检索方式为Mesh主题词+自由词的方式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为慢性病、久坐行为、久坐生活方式、久坐时间、干预措施、随机对照试验等。英文检索词为chronic diseases、Sedentary Behavior、Physical Inactivity、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Clinical Trials, Randomized、interventions等。

1.2文献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纳入文献研究类型为原始研究;(2)研究对象为患有慢性病者;(3)干预措施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行为改变技术为干预措施,干预内容包括站立/轻体力代替久坐或久坐行为间断干预;(4)结局指标包括久坐时间的变化、步数变化、低强度身体活动变化、中高度身体活动变化其中一项即可。排除标准:(1)非中英文文献;(2)未发表或重复发表的文献;(3)研究类型为前瞻性研究或队列研究;(4)未提供平均值、SD值或OR值、95%CI等数值的文献。(5)未能获取全文的文献。

1.3文献数据提取

根据研究问题,两名研究者制定文献纳排标准,采用Execl表格工具对文献数据进行提取,内容包括文献第一作者、发表年份、研究地点、样本量、干预措施、结局指标等。当数据提取出现分歧时,询问第三人或对原始文献溯源。

1.4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质量评价——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共有7个条目,包括随机序列的产生、随机方案的分配隐藏、研究者和测评者的盲法实施、结局指标数据的完整性(失访情况)、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的可能性、其他方面的偏倚来源,每项以“低风险偏倚”“不清楚”“高风险偏倚”进行评价等级评价,完全符合上述要求为低风险偏倚,评价等级为A,部分符合上述要求为中等风险偏倚,评价等级为B,完全不符合上述要求为高风险偏倚,评价等级为C。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5.3软件,用OR值及95%CI描述效应量,采用Q检验及I2进行异质性检验,当P≤0.1,I2>50%说明各个研究间具有异质性,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反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当I2≥50%时根据样本量、研究人群、疾病类型等进行亚组分析,进而探讨异质性来源。采用逐一剔除文献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


2、结 果


2.1文献筛选结果

共检索到468篇文献,采用EndNote X20进行去重,获得405篇文献,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后获得15篇文献,阅读全文后,根据纳排标准最终纳入9篇文献[5,6,7,8,9,10,11,12,13],均为英文文献。

2.2文献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共纳入9[5,6,7,8,9,10,11,12,13]篇文献,共涉及1 570例患者,均为RCT,质量评价均为B,其中文献[9]为整群RCT,9篇文献质量评价均为B。仅3项研究[9,11,13]提及随机分配方法,3项研究[8,9,10]实现双盲,一项研究使用单盲[13],一项研究[9]使用意向性分析结果,见表1。

表1文献基本特征

2.3久坐时间变化

8项研究[5,6,7,8,10,11,12,13]采取久坐时间作为干预措施的结局指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项研究间异质性较大(P<0.01,I2=8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久坐时间无统计学差异[SMD=-0.45,95%CI(-0.88,0.02);Z=2.07,P=0.04]。按照慢性病类别因素对各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组3项研究[11,12,13]合并后,行为改变干预措施减少了患者久坐时间[SMD=-0.52,95%CI(-0.86,-0.17);Z=2.95,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图1,图2。

2.4步数变化

共7项研究[5,6,7,8,9,11,12]选择了步数作为干预措施的结局指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项研究间异质性小(P=0.09,I2=44%),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步数变化[MD=105.32,95%CI(-195.48,406.07),Z=0.69,P=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敏感性分析中,剔除一项研究[9]后异质性降低(P>0.1,I2=18%),干预组较对照组步数显著增多[MD=511.17,95%CI(38.11,984.23),Z=2.12,P=0.03],可能是由于该项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整群RCT。见图3、图4。

图1两组久坐时间变化 

图2脑卒中患者久坐时间变化 

图3两组步数变化 

图4敏感性分析后两组步数变化 

2.5低强度身体活动(LPA)变化

共5项研究[5,7,8,11,12]选择了LPA作为干预措施的结局指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项研究间异质性大(P=0.14,I2=43%),采用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LPA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25,95%CI(-0.06,0.56),Z=1.56,P=0.12]。见图5。

2.6 MVPA变化

共4项研究[6,7,11,12]选择了MVPA作为干预措施的结局指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项研究间异质性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后异质性降低(P=0.65,I2=0%)。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MVPA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53,95%CI(0.24,0.82),Z=3.55,P=0.004]。见图6。

2.7偏倚分析

漏斗图分析发现纳入研究两侧分布不对称,考虑可能存在发表偏倚。见图7。

图5两组LPA变化

图6两组MVPA变化  

图7漏斗图 


3、讨 论


本研究显示,行为改变干预措施对慢性病患者久坐时间的影响较小,与Mugler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特点有关,慢性病患者常出现残疾,肢体活动受限,疼痛,甚至伴随认知障碍、抑郁等问题,生理与心理双重压力下,慢性病患者久坐行为难以改变,进而使患者出现长期久坐行为[3]。而各项研究通过短期干预则很难帮助其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导致患者久坐时间并未有显著变化。经过亚组分析后,脑卒中组行为改变干预能够减少患者的久坐时间。然而也有研究表明[15]行为改变干预不能减少脑卒中患者的久坐时间。除去慢性病本身疾病特点外,研究者的研究方法、研究类型、主客观评估也有所不同[4],大多研究采用加速度计或可穿戴智能设备进行监测,但也有研究通过患者或照护者的主观报告进行数据收集,研究方法不同可能导致ST降低的幅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现有研究结果不一,行为改变干预能否减少久坐时间还有待考证。虽然Meta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行为改变干预对于减少患者久坐时间并非完全无效,van Bakel等[5]的研究显示,久坐时间>9.5 h/d的患者在干预后,久坐时间减少1.1 h/d, Biddle等[10]研究则显示,干预组久坐时间减少17.4 min/d。如何选择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患者的久坐时间还需要研究者继续探索。

本研究显示,行为改变干预措施对于慢性病患者步数变化影响较大,但无统计学意义,但经过敏感性分析,剔除一项研究后,结果显示慢性病患者在干预后步数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分析,剔除文献的研究方法为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较大(880例),而其他研究样本量较小(18~208例),故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偏差。有证据表示,久坐行为已成为慢性病患者步态、步速的独立危险因素[16],增加步进时间和步数不仅能够减少患者久坐时间,同时对慢性病二级预防也有一定的影响效果[5]。

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病患者LPA时间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Hardcastle等[17]研究结果一致。而MVPA时间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由于纳入研究较少,结果需要审慎解读。现有证据已证明久坐行为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风险增高等密切相关[18,19],同时还与抑郁、睡眠障碍、焦虑等有明显相关性[20,21]。为减少久坐行为,增加身体活动,《WHO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2]中提出,建议成年人(18~64岁)每日中高强度活动达到150~300 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至少75~150 min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同时有研究显示[22],增加LPA或MVPA对于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生存率方面有较大影响。但根据慢性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完成指南推荐身体活动量较为困难,各个研究对行为改变干预中的目标完成度不一,这可能也是导致研究结果偏差较大或完全相反的原因之一[23]。Weiner等[24]研究显示,行为干预措施能够增加癌症患者的身体活动,而另一项研究[25]则出现相反的研究结果。

本研究中,干预实施地点为医院和社区,其中LPA、MVPA的时间未出现明显变化的研究中,研究者在干预时未实现双盲,而实施了盲法的研究则差异明显,可能是因为研究中出现了沾染而对最终结果产生了影响;而在研究地点同为社区的研究中,根据患者自身特点量身定制的干预方法相较广泛的干预方案,结果更具有显著性。研究显示[8],在干预全过程中,患者在照护者或家人的陪伴下,身体活动增加较为明显,同时有证据表明[26],社会支持因素能够影响患者的久坐行为。在干预过程中,使家庭成员加入其中,提供家庭支持,可能会使患者自我效能感增加,同时医务人员的支持也至关重要,在医务人员与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下的干预措施[27],患者的身体活动增加更为明显。提示在干预设计中,不仅要有专业水平的针对策略,还要重视社会支持。虽然现有证据结果不一,行为改变干预对LPA、MVPA的影响效果各有争论,但即使研究结果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轻度、少量身体活动也要比久坐不动要好[2]。

现有研究大多样本量较小,干预周期短,行为改变干预对慢性病患者是否具有长远影响还需研究者进行大样本、长期的干预来探究;仍有研究者将缺少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混淆不清,进而导致干预措施可能出现偏差;同时减少久坐时间与增加身体活动可能是相互矛盾[28],受试者在实现每日推荐活动量后剩余时间是否久坐,而未进行足够的身体活动的受试者久坐时间也未必增多,所以减少久坐时间与增加身体活动使用干预措施是否会增加研究结果的偏差,研究者在纳入排除标准时及研究方法设计时或许可以考虑该问题如何解决。

久坐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疾病危险因素,多项研究表示老年人久坐可能与抑郁[29]、认知功能障碍[30]、心理健康[31]等呈负相关关系,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本研究分析了行为改变干预措施对慢性病患者久坐时间及不同程度身体活动的影响,久坐时间及LPA未见明显改变,MVPA改变较为明显。同时,本研究分析了未能对久坐时间及LPA产生明显效果的原因,未来的行为改变干预应考虑受试人群特点,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增强社会支持,进而减少久坐行为,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付忠荣,张振香,林蓓蕾,等.慢性病患者久坐行为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2;37(23):100-3.

[2]王瑞青,孔宪菲,张华,等.世界卫生组织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J].中国卒中杂志,2021;16(4):390-7.

[3]王慧敏,孙建萍,吴红霞.老年慢性病病人久坐行为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1;35(1):110-4.

[16]郑俊俊,于卫华,闫亭,等.不同久坐行为水平下的社区老年人常速行走步态特征的研究[J].全科护理,2023;21(13):1741-6.

[20]陈娟,胡金豆,牛林艳,等.老年人久坐行为与睡眠障碍相关性研究进展[J].甘肃医药,2023;42(5):402-5.

[21]蒋燕,陆叶,崔静萍,等.合肥市社区老年人久坐类型与抑郁关系的性别差异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3;50(8):1456-60.

[23]陆金玲,许勤,侯慧,等.癌症幸存者久坐行为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4):1783-9.

[26]李星茹,张超.脑卒中患者久坐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2;37(11):106-9.


基金资助: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210401150YY); 2023年度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No.2023012);


文章来源:梁妍,谭寅虎,邢慧敏,等.行为改变干预对慢性病患者久坐时间及身体活动度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44(10):2399-240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期刊人气:190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2671

国内刊号:11-4981/R

创刊时间:200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