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自进入经济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经济的增长,科技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深化,早已影响到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下全球经济疲软的态势下,电子商务逐渐崛起并发展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后续力量。通过网络构建金融世界,是一种全新的在线商业产业,也是互联网经济依靠网络的一种体现。电子商务与从前线下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它能够凭借自身独有的特点为商业模式的发展创造条件,为国家GDP提升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在强烈追求跻身于国际化贸易的同时,保持其发展增率,规范发展以适应如今国际贸易发展的进程变得尤为重要。本篇文章通过研究电子商务对当前国际经济和贸易形成的影响,还对其未来的发展规律和路径展开了论述,从而总结出了几条促进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路径。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全球经济贸易化大趋势下的形势是非常好的,对电子商务在经济疲软下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较为低廉的商品和齐全的服务品台,为人们提供了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世界各地商品的可能,但在现实交易时,出现很多可能性还有待商榷。
1、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含义
在全球交易圈内属地不同地区和国家产生商品贸易和收支交易称之为国际贸易和经济。以全球为一个大框架,框架内的人们通过一定的规范各取所需,以规定的商品媒介,黄金作为等价交换物,进行交易和往来。交易往来中引起的收发和收支而产生的行为称之为经济行为。出口和进口为两种主要的形式,在全球经济化的大趋势下,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三驾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已经越发频络。
2、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为中电子商务的双重作用
2.1 积极作用
2.1.1 延伸了国际商业交易链条,形成新的电子商务格局。在国际经济贸易中互联网经济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距离广大的售货家、购买家、货源地、和中间商在线上能够真正地“坐”在谈判桌前进行商业合作,突破了商业合作传统的地域和人为因素上的影响,使得跨地域商业合作成为可能。对于一些商品,能够更为便利地与产商进行交流,减去了繁多的中间环节所造成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损失。商品链条得以精简和变化。
2.1.2 经济交易效率大大提高。从以往的经济贸易交流中,但凡交易的来往,就要求甲乙双方共同数次的谈判和磋商,都需要做到一个谈判桌上,从而其中消耗了冗长的时间,还需要互派代表进行谈判,还会出现因各地差异造成的交易信息不一样。当今互联网模式下的两个经济集团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线上模式进行对话,并且能够直接实现高层之间的交流,防止了交易情况的误解等情况出现,更有利于双方达成更为有效的合作。
2.2 消极作用
2.2.1 众所周知,互联网模式就是线上模式,双方都处于一个虚拟的环境中会产生一个信任的问题,双方都不知道彼此信誉度和可靠性,风险系数高。再者,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大多为跨地区和跨国贸易,两个地区之间的法律不对等,而且相关法律制度也没有健全,法律依存度较小。同时,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就意味着信息的隐私与安全性随时有可能被窃取,对于商业机密来说,造成的风险与损失不可估量。
2.2.2 交易就意味着有税收的出现,在现代经济中,税收是一个国家经济生活的根本之一,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互联网经济中,由于各种交易都是虚拟的,会有很多跨国或者跨地区企业通过漏洞来避免交税,长此以往,对国家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而在国家现行的税收体制中,可能还没有对这些互联网管理进行有效地监控管理。
3、互联网经济中跨国跨境电子商务运营规范
3.1 国家主导——管控与引导双模式
首先,国家应该加大对网络技术的研究和把控,提升网络安全和网络监控力度,对本国内部的网络空间建立自己的运行规范体制,保障公民网络信息安全。对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安全可靠有保障的网络信息平台是重中之重,对于国际间的商业交流,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空间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能力的显现。对于当下,为重要的就是完善关于网络空间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人员的培训和网络知识的普及,要把国内网络技术与国际相对应,与国际接轨,做好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模式的保障,保障我国国民的生命财产和信息安全。
3.2 法律层面完善和对接国际管控体制
互联网经济模式的兴起到蓬勃发展始终处于一个迅猛的状态,对于传统线下经济贸易有一定地打击作用,而现行法律大多只是对于传统的经济模式,如果没有一个规范的体制,就会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遏制作用,因此,打造一个适用于网络环境的法律体系,联系国际先进经验,才能够使得国际贸易在法律保护伞下健康、积极、蓬勃向前发展。
3.3 建设信任证书和安全体系规范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诚信,诚信是交流与合作的前提,应该建立网络诚信体系:(1)运用各种新媒体媒介宣传企业的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建立诚信口碑;(2)对贸易双方都建立诚信信用记录,并且进行公示和开放,使得各个主体能够自觉主动地增加自身的诚信行为,从而以获得企业信誉度。
4、自身实践——恪守规范、勇敢应对
电子商务化的国际贸易使得交易的成本大大减低,从自身也就是企业利益来说,这是个不可多得的机遇,应该加快对企业内部发展结构的升级和整合,转变和投资新的重心;其二,要紧跟国际市场步伐,创新型、稳健性发展。网络信息加快的背景下,信息更新的速度加快,市场千变万化,重要的是如何能够抓住机遇和保障自身不被市场的浪潮吞没。因此,电子商务有利有弊,固步自封终究会落后被淘汰。而要开拓多种销售模式,H2B、O2O的实现和跨越式发展。
5、结束语
电子商务对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影响终究是双重作用的,一个层面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探索,更多盈利化的可能。另一个层面是信息安全和不可预知的市场格局,所以要通过与国家间的政策响应,自身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应变能力,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薛雅文.浅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科技风,2018(3):176-176.
[2]周亚迪.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知识经济,2018,No.466(12):48+57.
[3]郑美玲.浅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纳税,2018,No.199(19):207.
吕恒,闵伟超,陈瑛.电子商务对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影响研究[J].新商务周刊,2019,(8):9.
分享:
数字贸易依托数字技术完成数字产品和服务的交易,更易促进技术外溢,技术较为落后国家可以通过吸收外资等方式获取先进洁净生产技术及经验,最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此同时,数字贸易促进优势生产要素及资源在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间的循环流动,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提升能源效率。
2025-03-28元宇宙技术的赋能下,“人”的内涵和范围将进一步延伸。农产品电商行业中的“人”一般指的是线上及线下的顾客、销售者、运营者以及供给者等,而在元宇宙赋能下,出现了数字人及以个人表征为投射的虚拟人,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消费者可以在元宇宙中身临其境地了解农产品来源及目的地文化。
2025-03-28近年来,农村旅游民宿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趋势和新选择。农村旅游和农业的融合发展,既能借助旅游业的反哺作用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又可以通过农业提供独特的农业体验吸引更多的旅游群体进入农村,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5-03-28数字金融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优势影响着传统金融业态和实体产业发展。流通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于结构升级和产业效率提升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当前我国流通业仍面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也进一步制约了流通业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
2025-03-25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外贸质升量稳”“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企业开拓多元市场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近年来,互联网、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跨境电商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发展。
2025-03-25随着国家对体育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大型体育赛事已成为推动城市消费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数据公告,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达到36741亿元,增加值为1491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15%。
2025-03-25随着数字新基建的快速发展和逐渐完善,其赋能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驱动力日益显现,对于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产生了巨大影响。数字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个层面,数字新基建对外部环境和技术条件的赋能可以促进生产流通环节的创新。
2025-03-25流通产业链韧性作为衡量产业应对外部冲击与恢复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相关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流通产业链韧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不仅涉及韧性的概念界定、影响因素,还探讨了提升韧性的策略与方法。首先,在流通产业链韧性发展方面,早期研究主要关注于韧性的定义和内涵。
2025-03-25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变革,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牟光宇(2022)从现代化、国际化与均衡化三个方面分析了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要求和现实问题,从经济体制、增长方式及发展形势等方面讨论了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任务。
2025-03-24新质生产力其核心在于实体性与渗透性的紧密结合与相互促进。实体性要素中,尤为关键的是构筑起一支具备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队伍,这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基石。这些劳动者不仅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具备了创新能力和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此外,紧跟时代步伐的新型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也是构成实体性要素的重要基石。
2025-03-24人气:4033
人气:3751
人气:3477
人气:2727
人气:244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国际贸易问题
期刊人气:295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1002-4670
国内刊号:11-1692/F
邮发代号:2-847
创刊时间:197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35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77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