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与穴位贴敷治疗COPD临床观察

  2025-01-02    2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与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石楼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与穴位贴敷。比较2组主要症状(咳嗽、咳痰、胸闷、喘息)的单项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检测结果[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值(FEV1)]、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咳嗽、咳痰、胸闷、喘息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FEV1、FVC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6、IL-8、CR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与穴位贴敷可提高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COPD相关症状与患者肺部功能的改善,降低IL-6、IL-8、CRP等炎症指标的表达水平。

  • 关键词:
  • 中医综合疗法
  • 定喘汤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清气化痰丸
  • 穴位贴敷
  • 肺胀
  • 加入收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发病时主要表现为气短、呼吸困难等。据调查,男性、低身体质量指数、有呼吸疾病家族史、吸烟等因素与COPD发病有一定的关联[1,2],加强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在临床诊治期间,肺功能检测、风险评估以及规范化治疗,是延缓疾病发展的关键,急性期综合应用氧疗、并发症监测、对症药物治疗等多种措施,能够较好地控制COPD相关症状[3]。COPD属于中医的“痰饮、肺胀”等范畴,根据历代医者积累的经验,外邪入侵、肾不纳气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痰湿积聚,与COPD患者的各类症状有密不可分的联系[4]。定喘汤与清气化痰丸是中医理气、化痰的常用方剂,具有清热化痰、宣降肺气等功效,可治疗痰热阻肺所致病症。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的特色外治法,可通过穴位刺激以及药物透皮吸收影响COPD患者的病症。本研究对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与穴位贴敷治疗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此病的中西医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石楼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61~82岁,平均(70.59±4.33)岁。观察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62~80岁,平均(71.29±4.87)岁。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西医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5]诊断:①有慢性咳嗽或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②结合病史调查、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确认存在气流受限;③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④排除其他因素导致的持续气流受限或类似症状。中断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6]医诊:咳嗽喘息,痰多痰黄,咳痰不爽,胸闷胸痛,发热,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1.3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无本研究治疗相关禁忌;③沟通正常,可配合研究;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其他肺部疾病;②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③合并恶性肿瘤;④伴精神异常;⑤入院前14 d存在可能影响本研究疗效评价的用药行为。

1.4方法

1.4.1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OPD的基础治疗,根据临床表现与病情发展情况,合理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并严格管理急性期相关风险因素。所有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均先采用经验性用药策略,后根据实际药效、痰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等方面来调整抗生素用药方案。

对照组用药方案:①莫西沙星(国药准字H20193203,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20 ml∶0.4 g)静脉滴注,0.4 g/次,1次/d;②多索茶碱(国药准字H20217134,安徽恒星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 ml∶0.2 g)静脉滴注,0.2 g/次,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1次/d;③氨溴索(国药准字H20223870,通化谷红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 ml∶15 mg)静脉推注,60 mg/次,2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与穴位贴敷治疗:①汤剂治疗。麻黄10 g,紫苏子10 g,清半夏15 g,白果15 g,款冬花15 g,黄芩15 g,苦杏仁15 g,桑白皮20 g,茯苓30 g,石膏30 g,枳实15 g,胆南星15 g,生姜9 g,甘草6 g。所有中药材均由医院中药房统一提供并煎制,1剂/d,取药液300 ml,分早晚2次给药。②穴位贴敷,选取双侧肺俞、膻中与天突进行治疗,贴敷前清洁周围皮肤,贴敷后观察30 min是否存在皮疹或红肿等现象,并询问患者是否有主观不适感。4~6 h/次,1次/d。穴位贴敷的药物组方为蛤壳15 g,鱼腥草15 g,麻黄10 g,苦杏仁10 g,青黛10 g,冰片0.3 g,打磨成300目超微粉后,采用蜂蜜进行冲调并制成圆形药饼。上述准备工作均由医院中药房完成。

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后续稳定期治疗方法基本一致,并持续随访。

1.4.2观察指标

①比较给药前、治疗14 d后2组主要症状的单项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咳嗽、咳痰、胸闷、喘息。按症状无、轻、中、重程度分别记0、2、4、6分。②比较2组肺功能检测结果,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值(FEV1)。③比较2组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清晨采集3 ml空腹静脉血,3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

1.4.3临床疗效

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均尽快完成疗效评估,参考诊疗指南[6]确定用药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并计算临床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疗效评价标准:COPD的主要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为显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疗效指数<70%为有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疗效指数<3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单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持续治疗14 d后,2组患者主症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咳嗽、咳痰、胸闷、喘息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持续治疗14 d后,2组肺功能指标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FEV1、FVC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

持续治疗14 d后,2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IL-6、IL-8、CR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1 2组患者单项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2 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例,

表3 2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例,

表4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COPD患者急性期可伴随多种呼吸系统表现,且在环境污染、吸烟等多种诱因的作用下,病情可进行性加重,若不能及时予以规范化治疗,气道重塑与收缩障碍等问题的恶化,将导致患者肺部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不仅如此,COPD患者的病情治疗与肺通气功能差、纤维化范围扩大等有关,急性加重期普遍存在的免疫功能减弱、炎症反应加重等问题,也是病情控制的关键。西医认为,根据COPD患者的临床评估结果,正确选择吸氧、营养治疗等支持性干预措施,能够为急性期的对症、对因治疗提供重要保障;在呼吸困难等关键性病症得到有效控制后,及时采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等进行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COPD患者的病情。但长期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的差异性,仍是复杂病例综合治疗的难题。

中医防治COPD有着较为丰富的理论与临证经验,关于“肺胀”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而《诸病源候论》《金匮要略》等记载了与“肺胀”相关的认识,则为后世辨证论治COPD提供了具体思路。定喘汤出自《摄生众妙方》,方中麻黄、白果有止咳、定喘、祛痰等功效,共为君药;黄芩清热泻火,苦杏仁可止咳宣肺,半夏可燥湿化痰。全方共奏清热化痰、宣降肺气之功,主治痰热内蕴证。张玲等[7]研究发现,在常规应用布地奈德等西药的基础上,给予定喘汤治疗可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及炎症指标。清气化痰丸是治疗痰多、肺热咳痰稠的常用方,出自《医方考》,方中胆南星可治痰热之壅闭,有清热、化痰等功效,为君药;瓜蒌子可清肺化痰,黄芩善清泻肺火,二者共为臣药,可助胆南星之力;枳实、陈皮、苦杏仁、法半夏均为佐药。诸药配伍,共奏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之效。屈建峰等[8]指出,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采用清气化痰丸,有助于改善其呼吸系统表现。根据中医对COPD痰热蕴肺型病症的认识,应将清热、化痰等作为治则,这与定喘汤、清气化痰丸的功效相符。穴位贴敷是中医防治COPD的重要方法,根据经络学说的相关理论与COPD的病机,合理选配中药组方及穴位,能够改善机体免疫状态,促进肺部功能的恢复[9]。

本研究将定喘汤与清气化痰丸进行联合,根据COPD痰热蕴肺型患者的病症特点,采用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治疗,并辨证用药。同时利用穴位贴敷治疗刺激特定穴位,以提升COPD的整体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中医药治疗强调整体观念,具有较好的预防及调理作用,根据患者四诊结果进行辨证论治,可提高用药的针对性[10]。药材来源于天然植物、动物等,药性相对温和,对中老年患者群体造成的负担较小。2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发现,观察组咳嗽、咳痰、胸闷、喘息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FEV1、FVC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增用上述2种中医方法,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本研究所用方剂在原方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具体包括:①考虑本证型患者的肺热偏重,故增用石膏,清热泻火;②患者均为中老年人,陈皮、瓜蒌子虽然可使痰热从大便而下,但有加重脾胃负担的风险,故谨慎使用;③原方以生姜汁调制为丸,该法有解半夏之毒以及助半夏降逆化痰的双重功效,故在原方基础上,考虑增用生姜。在COPD急性期,炎症指标与肺部功能之间存在关联[11]。本研究中,观察组IL-6、IL-8、CR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中医方剂与穴位贴敷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分析其原因可能为:①组方药物有抗炎作用,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等多种途径,影响炎症指标的表达;②选穴双侧肺俞、膻中与天突,均有降痰宣肺、宣发正气等作用,与中药外用共同发挥作用,进一步影响体内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与穴位贴敷联合应用,可提高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COPD相关症状与患者肺部功能的改善,降低IL-6、IL-8、CRP等炎症指标的表达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明,刘钦华,郭永明,等.福州市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国际呼吸杂志,2020,40(2):107-113.

[2]查震球,何玉琢,徐伟,等.吸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道症状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0,24(1):46-51,56.

[3]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治实践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2):100-119.

[4]陈炜,张念志,朱福生.四子温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湿蕴肺证患者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23,36(10):125-128.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3):170-205.

[6]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J].中医杂志,2012,53(1):80-84.

[7]张玲,刘梦云.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痰热蕴肺型哮喘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5(9):1692-1695.

[8]屈建峰,田园,赵智儒,等.清气化痰丸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7):1687-1692.

[9]华文山,杨玉荣.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蕴肺证患者炎症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3,45(1):42-46.

[10]杨吉,汪廉营,金吉林.中医诊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23,38(4):789-792.

[11]许玲芬,李吉梅,娄明远.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因子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6):1153-1154.


文章来源:冉建珍.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与穴位贴敷治疗COPD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4,39(24):4971-497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光明中医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期刊人气:434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3-8914

国内刊号:11-1592/R

邮发代号:82-525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