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8月龙岩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HFNC组和机械通气组,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机械通气组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HFNC组予HFNC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碳酸氢根离子(HCO-3)]及并发症。结果 HFNC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机械通气组(78.18%)(χ2=4.940,P=0.026)。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FEV1%、PEF与SaO2、PaO2、HCO-3水平均升高,且HFNC组较机械通气组高(P<0.05或P<0.01)。HFN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27%)较机械通气组(23.64%)低(χ2=4.453,P=0.035)。结论 HFNC可提高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改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持续气流阻塞,主要包括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随着病情恶化,COPD可合并呼吸衰竭[1⁃2]。据统计,40岁以上人群中COPD发生率高达9%~10%,且其致残和致死率较高[3]。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祛痰、止咳及支气管舒张剂等,可消除诱发因素,改善呼吸功能,并减轻炎性反应。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常伴有气流交换受阻,其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无创机械通气是一种无需插管或切开的治疗方法,可辅助患者呼吸,缓解呼吸衰竭[4]。然而,COPD患者在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时常出现误吸和面部皮肤破损等问题,治疗舒适性较差,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是一种通过鼻腔输入高流量含氧气体的治疗方法,可快速改善血氧水平,并有气道正压作用,提供呼吸支持,操作简单,患者耐受性较好[5]。本研究观察HFNC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8月龙岩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HFNC组和机械通气组,各55例。HFNC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42~74岁,中位年龄56.43岁;COPD病程1~11年,中位病程5.91年。机械通气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41~75岁,中位年龄56.63岁;COPD病程2~10年,中位病程6.23年。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病例选择标准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6]中COPD诊断标准;伴有呼吸困难,并经血气分析确诊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意识清晰;无血液系统疾病史;患者能耐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其他肺部疾病者;无法自主呼吸者;存在气道狭窄或阻塞者;存在心脑肝肾等严重器官异常者;合并肺部或其他部位的肿瘤者;经HFNC治疗3d后病情恶化,需采取有创通气措施者。
1.3治疗方法2组均予以抗感染、祛痰、止咳、支气管舒张药等常规治疗。机械通气组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使用美国鸟牌VELA呼吸机,根据患者脸型选择面罩,CPAP/PSV辅助通气模式,正压通气,氧体积分数为30%,初始吸气压力值8~10cmH2O,初始呼气压力值4~6cmH2O。0.5h后,根据血气值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SaO2>90%,持续时间>12h。HFNC组予HFNC治疗:采用经鼻高流量吸氧仪,佩戴鼻塞导管,氧流量20~55L/min,加温加湿(温度37℃、湿度100%),吸入氧气浓度30%,维持SaO2>90%,持续时间>12h。
1.4观察指标与方法(1)肺功能: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仪(北京麦邦光电仪器有限公司,京械注准20172070727,型号规格:MSA100BT)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2)血气指标:治疗前后,采用血气分析仪(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鄂械注准20192222694,型号规格:PT1000)检测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碳酸氢根离子(HCO3);(3)并发症:包括误吸、感染、面部压伤等。
1.5疗效评定标准[7]显效: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血氧状态正常;有效: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血氧状态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显效、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采用PEMS3.2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满足SW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率(%)表示,依次行t检验或配对t检验、χ2或χ2校正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HFNC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机械通气组(78.18%)(χ2=4.940,P=0.026),见表1。
表1机械通气组与HFNC组临床疗效比较
2.2肺功能比较2组治疗前FEV1%、PE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FEV1%、PEF升高,且HFNC组较机械通气组高(P<0.05或P<0.01),见表2。
表2机械通气组与HFNC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2.3血气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SaO2、PaO2、HCO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SaO2、PaO2、HCO3水平升高,且HFNC组较机械通气组高(P<0.01),见表3。
表3机械通气组与HFNC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2.4并发症比较HFN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27%)较机械通气组(23.64%)低(χ2=4.453,P=0.035),见表4。
表4机械通气组与HFNC组并发症比较
3、讨论
COPD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长期吸烟、职业性粉尘/化学气体吸入、气道高反应性等有关,空气污染、燃料烟雾等均可能诱发COPD[8⁃9]。COPD若未及时有效控制,可进展为呼吸衰竭,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因此,如何快速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血氧状态是挽救其生命的重要途径。
临床常采用抗感染、祛痰、止咳、支气管舒张药等方式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减轻炎性反应,缓解咳嗽、咯痰等症状,舒张支气管,但起效较慢,难以快速改善呼吸功能。无创机械通气在呼吸机辅助下,不仅能维持气道通畅,改善氧合、通气,保证供氧,维持肺容积等,还可避免气道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脱机。王娜等[10]研究显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伴呼吸衰竭,可降低α⁃羟丁酸脱氢酶、β⁃内啡肽、金属蛋白酶⁃9、组织抑制因子⁃1水平,有利于缓解病情。但无创机械通气可能出现漏气或面罩压迫损伤等并发症。HFNC是经鼻导管持续向患者输送高流量加温、加湿的混合气体,可调节氧浓度,设置合适的温度、湿度,高流量吸氧可达60L/min,形成气道正压,有助于改善氧合[11]。HFNC能快速改善患者氧合状态,且通过湿化空气,减轻鼻咽阻力,保护纤毛清洁功能。相关报道显示,HFNC具有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较少,提高患者氧合指数等特点[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HFNC组治疗总有效率较机械通气组高,且FEV1、PEF、SaO2、PaO2、HCO3水平均较机械通气组高。说明HFNC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疗效,增强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分析其原因,相比于无创机械通气,HFNC可提供稳定的高吸氧浓度,在短时间内改善SaO2,且舒适性好,氧疗依从性高;HFNC提供的高流量气体能改善呼吸末正压,减轻呼吸阻力,且鼻咽压力能加快塌陷肺泡复张,对黏膜纤毛予以有效清洁,减少呼吸肌做功,防止呼吸肌疲劳,增加肺容量及功能性残气量,有利于尽快纠正患者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肺功能。同时,高流量气体具有CO2冲刷效应,可减少CO2吸入,置换无效腔内CO2,防止出现CO2潴留,并可通过稳定的气道内正压有效稀释痰液,利于肺部痰液有效排出体外[14]。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期间,HFN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机械通气组低,说明HFNC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少。原因考虑与HFNC操作简便,无面罩压迫面部,可避免面罩压伤,同时能减轻对气道黏膜刺激,加快纤毛清除作用,减少感染发生有关。
综上所述,HFNC可提高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改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继华,张丽琼,杨耀鹏,等.营养和心理干预联合肺康复训练操对慢阻肺患者的疗效[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2):110⁃115.
[3]白毅,施晓坤,蒋德雄,等.平昌县农村地区慢阻肺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3,30(10):1239⁃1242.
[4]王桂芳,刘小兰,李松桃.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失败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33(6):63⁃66,70.
[5]刘晓英,隋永芹,吴萌萌,等.经鼻高流量氧疗的生理效应及应用进展[J].河北医药,2023,45(6):923⁃927.
[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7]周蓉,吴竟雄.噻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北方药学,2019,16(8):91⁃92.
[9]陈仕锋,黄敏於,彭显如,等.肺音可以作为首诊慢阻肺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0,40(2):177⁃182.
[10]王娜,李强,徐闻,等.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老年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α⁃HBDH、β⁃EP、MMP⁃9及TIMP⁃1的影响[J].武警医学,2020,31(4):296⁃298.
[11]陈龙,张丹嗣,刘丹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平均动脉压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21):2295⁃2299.
[12]陈照家,孙玉景,吴建华,等.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和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合并呼吸肌疲劳患者中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21):74⁃78.
[13]黄秋霞,王建宁,周松,等.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ICU患者撤机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33):2630⁃2635.
[14]姜琪娜,于健健,王珺,等.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11):71⁃76.
基金资助:龙岩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LYF17026);
文章来源:黄晓文,郭春学,刘胜金,等.HFNC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5,18(05):166-168.
分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以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为核心症状的肺部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会逐步加剧,部分患者会选择减少甚至避免活动来缓解症状,以致于呼吸肌肌力 减 弱,加 重 呼 吸 困 难 症 状,导 致 恶 性 循环。
2025-04-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1],临床以咳嗽、咳痰、喘息及胸闷为主要表现,常合并感染、哮喘、结核、支气管扩张及肿瘤等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2-3]。
2025-04-1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医院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表现为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典型症状包含呼吸困难、气短、胸闷。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截至 2018年,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已接近 1 亿例,40 岁以上人群占比达到 13.7%。
2025-04-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发生主要与肺部感染加重、环境刺激、不良生活习惯或剧烈运动相关,主要临床表现为喘息、呼吸困难、痰量增多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可改善患者病情[2],但长期用药会出现较多不良反应,也会产生耐药性,不利于患者后期治疗。
2025-03-27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持续且进展性的气道阻塞和炎症反应。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上升,老年 COPD 患者亦随之增加。目前,COPD 急性加重的诊断和评估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查和生物标志物。
2025-03-1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全球发病率为9%~10%,死亡原因居第3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我国慢阻肺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统计其发病率为13.6%[2]。
2025-03-0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COPD的病因主要与吸烟、烟雾、毒颗粒及其他气体对于气道的反复刺激有关,上述刺激可造成气道的慢性炎症而诱发本病[2]。
2025-03-0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道炎症性疾病,且病情多呈渐进式发展,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为9.9%[1]。在稳定期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控制病情进展的关键[2-4]。稳定期COPD患者仍然存在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肺功能下降是其病情进展的主要标志[5]。
2025-03-0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表现为肺功能加速下降,呈进行性发展,特征为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1]。据调查,我国COPD病人呈上升趋势,患病率已超9%。不及时进行治疗,肺功能将持续下降,进而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2]。病人通过机械通气支持以及药物的治疗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但长期的治疗过程以及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会给其身心带来负担[3⁃4]。
2025-02-2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气道疾病,其病因复杂,与空气污染、遗传因素、吸烟、呼吸道感染、职业和年龄等因素息息相关[1-2]。COPD患病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已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五位。由于COPD患者的肺部功能受损,气道炎症增加,排痰能力减弱,致使痰液在肺内积聚,导致肺部感染[3]。
2025-02-21人气:16673
人气:16005
人气:15572
人气:15295
人气:1484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期刊人气:4916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0939
国内刊号:11-2147/R
邮发代号:2-70
创刊时间:195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996
影响因子:0.767
影响因子:0.964
影响因子:0.459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