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呼吸操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肺功能、呼吸肌肌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132例稳定期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呼吸操干预,两组均持续4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人肺功能指标[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和峰值呼气流量(PEF)]、呼吸肌力[最大吸气压力(PImax)和最大呼气压力(PEmax)]和生活质量[COPD病人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PEF)和呼吸肌肌力(PImax、PEmax)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呼吸操能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病人呼吸功能,提高呼吸肌肌力,提升生活质量,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主要特征为气流限制,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据统计,全球范围内COPD占死亡原因的第3位[2],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稳定期病人症状相对缓解,但由于COPD会导致肺部组织结构和功能不可逆性变化,仍然存在着气流受限现象,需要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以改善其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3]。目前COPD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COPD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临床护理过程中,很多病人仍然存在呼吸机能不足、氧合功能衰竭等问题,不仅会加剧病人病情恶化,还会导致高额医疗成本和较高再入院率[4]。同时传统康复训练方式存在着训练强度不够、训练效果不佳等问题[5]。联合呼吸操是一种新型康复训练方式,其通过多种呼吸方式组合,调整呼吸节律,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强呼吸肌收缩力和耐力,从而达到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提高生活质量等效果[6]。但是目前对于联合呼吸操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有效的临床应用指导、缺乏标准化训练方案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呼吸操对稳定期COPD病人呼吸功能的影响,并提出有效康复训练方案,为临床治疗和康复提供有益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132例稳定期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制成卡,装入信封,信封编号与卡片序号相同。按照入组顺序拆封取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纳入标准:符合COPD稳定期诊断标准[7];稳定期COPD病人,最近3个月未曾出现急性加重;年龄≥60岁;有正常沟通、认知、理解能力,能够自主进行呼吸训练,并符合训练要求;研究前未参与过任何呼吸康复训练;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有严重肌肉疾病等影响呼吸肌功能疾病;有严重视力、听力、认知障碍等影响训练进行的疾病;有严重心理障碍或认知障碍;无法完成训练,如不能独立呼吸或不能配合训练等;中途退出本研究。对照组:年龄60~80岁(63.26±2.49)年;男42例,女24例;体质指数22~28(23.38±2.15)kg/m2;病程2~10(5.14±1.16)年;吸烟史40例。观察组:年龄62~81(63.79±2.42)岁;男41例,女25例;体质指数21~27(23.78±2.27)kg/m2;病程2~11(5.62±1.78)年;吸烟史41例。两组病人年龄、体质指数、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为避免发生研究沾染,确保研究参与者符合研究目的和纳入标准,排除可能产生干扰或误差因素,两组病人分别安排在不同病房,且确保研究人员遵循标准化步骤和要求按照统一的操作流程进行训练和评估。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为2022.16)。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入院后向病人介绍病房环境和健康宣教,了解病人病史、生活习惯等,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宣教过程中积极回答病人及家属的问题,消除其疑虑,同时鼓励病人表达看法及意见,给予病人情感支持。2)详细向病人说明用药剂量和次数,强调遵医用药重要性;指导病人科学饮食,注意饮食禁忌,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指导病人进行膈肌呼吸、缩唇呼吸、胸腔松动锻炼等训练。3)病人出院前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呼吸操干预,具体如下。
1.2.1成立联合呼吸操干预小组
选取1名护士长、2名责任护士、1名康复师组成联合呼吸操干预小组,由护士长任小组长,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开展COPD疾病知识、康复护理及联合呼吸操等内容学习和培训,小组成员均通过考核。小组通过查阅文献,筛选符合稳定期病人可进行的呼吸操相关文献[8-10],并结合以往COPD病人康复训练相关实践经验,小组开会讨论制定出联合呼吸操干预方案。在应用过程中每周进行1次总结会,不断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完善方案。方案干预时长为4周。
1.2.2联合呼吸操干预方案实施
联合呼吸操干预方案主要从改良呼吸操、六字诀呼吸操、五音呼吸操3种锻炼方式对病人展开干预,具体见表1。
表1 联合呼吸操干预方案
1.3观察指标
1.3.1肺功能
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肺功能各指标情况,主要包括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和峰值呼气流量(PEF)。
1.3.2呼吸肌肌力
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呼吸肌肌力各指标情况,主要包括最大吸气压力(PImax)和最大呼气压力(PEmax)。
1.3.3生活质量
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采用COPD病人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CAT)[11]评估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咳嗽、痰液、呼吸困难、胸闷、活动能力、睡眠、情绪和能量水平8个项目,每个项目评0~4分,分别表示不受影响(0分)、轻度受影响(1分)、中度受影响(2分)、明显受影响(3分)和极度受影响(4分),总分为0~40分,评分越低表明病人生活质量越好。该问卷具有较好信效度,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35。
1.4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分为2个时间段,方案应用前进行肺功能指标及呼吸肌肌力检测、CAT问卷调查并记录,方案实施4周后再次进行肺功能指标及呼吸肌肌力检测、CAT问卷调查收集资料。肺功能指标及呼吸肌肌力检测由护理人员检测,CAT问卷为自评量表,由病人独立完成,根据情况勾选答案,填写后当场收回。
1.5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肺功能各指标情况比较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呼吸肌肌力各指标情况比较
表4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3、讨论
3.1联合呼吸操可有效改善COPD病人呼吸功能,提高呼吸肌力
COPD主要因气道和肺实质改变导致气流受限,导致病人肺功能损伤[12]。此外,COPD还会导致病人辅助呼吸肌过度激活以及呼吸肌负担增加,造成肌节收缩范围、肌肉收缩力和弹性进一步减小,易导致肋骨移位[13]。在稳定期呼吸训练目标是通过锻炼呼吸肌肉和增强肺功能,减少呼吸困难和疲劳感,提高病人运动耐力[14]。传统呼吸训练方法包括腹式呼吸、吸气肌锻炼和呼气肌锻炼等,通过改变呼吸模式和增强呼吸肌肉力量来改善病人呼吸功能[15]。同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发展,新型呼吸训练器材得以应用于COPD病人康复训练中,通过调节阻力和压力来改善病人呼吸功能[16]。然而COPD病人病情和身体状况不同,因此呼吸训练需要根据个体化需求进行设计[17]。联合呼吸操是一种结合不同训练方法的综合性训练方式,包括改良呼吸操、六字诀呼吸操、五音呼吸操训练方式组合,可改善病人呼吸功能、心肺耐力和生活质量。本研究将联合呼吸操干预应用于稳定期COPD康复训练中,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和PEF)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训练后呼吸肌肌力(PImax和PEmax)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呼吸操能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病人呼吸功能,提高呼吸肌肌力,与临床相关研究结果比较[18],联合呼吸操对稳定期COPD病人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呼吸治疗方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1)联合呼吸操可以通过不同方式锻炼病人不同呼吸肌。在COPD发展过程中呼吸肌功能会逐渐受损。联合呼吸操包含了不同呼吸训练方法(改良呼吸操、六字诀呼吸操、五音呼吸操康复训练),涉及调整呼气比例、深呼吸、肋间肌训练和姿势性训练等,这些方法可以针对不同呼吸肌进行有针对性锻炼,有利于改善呼吸肌功能。2)联合呼吸操可以促进病人气道扩张。联合呼吸操中深呼吸训练和呼气比例调整训练可以通过增加肺容积和促进气道扩张,从而改善气流受限。
3.2联合呼吸操可有效提升COPD病人生活质量
呼吸功能损伤使病人出现吸气肌无力、呼吸困难等,严重降低病人生活质量[19]。因此,康复训练对改善病人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稳定期病人。本研究将联合呼吸操干预应用于稳定期COPD康复训练中,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呼吸操能够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病人呼吸功能,提高呼吸肌肌力,从而提升病人生活质量。联合呼吸操可以减轻病人炎症反应,有研究表明,呼吸操可通过锻炼、放松呼吸肌,减少肺泡内过度膨胀和塌陷,在调节肺容积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炎症反应,进而提升生活质量[20]。联合呼吸操通过结合改良呼吸操、六字诀呼吸操、五音呼吸操等多种呼吸练习,增加肺活量,提高肺功能,从而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肌肉力量,从而减轻体力活动时的疲劳感和呼吸困难。加上有氧运动训练,提高心肺功能,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状况。同时联合呼吸操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多种练习,可以缓解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有效提升生活质量[21]。
综上所述,联合呼吸操能够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病人呼吸功能,提高呼吸肌肌力,提升生活质量。但本研究有局限性,如样本量较小、训练时间较短等,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结果科学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乔翠霞,李素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1):1618-1621.
[2]李若曈,饶蓁蓁,傅晏红,等.203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负担预测与危险因素控制效果模拟[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43(2):201-206.
[3]李正欢,张晓云,陈杨,等.基于2021年GOLD《COPD诊断、治疗与预防全球策略》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非药物管理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131-138.
[4]王正,左玉强,王晓彤,等.肺康复锻炼对稳定期中重度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评价[J].国际呼吸杂志, 2021, 41(4):247-252.
[5]谭春苗,陈淼,王小环,等.不同运动处方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价[J].军事护理,2022,39(12):22-25.
[6]甘海红.呼吸功能康复操结合六字诀呼吸法对肺心病患者气道阻力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7):82-84.
[7]李建生,王至婉,李素云,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7):1199-1202.
[8]刘惠梅,吴蔚,王彬,等.五音呼吸操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杂志,2020,61(3):222-225.
[9]张小玉,邵龙辉.肺癌围手术期运用六字诀呼吸法联合运动训练的效果评价[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22):123-126.
[10]刘文秀,袁征,马姗,等.以呼吸运动康复操为核心的延续性护理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2):1788-1793.
[11]申海燕,潘小青,冼伟玲,等.CAT问卷在COPD稳定期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6):85-88.
[12]李亚,薛翠,吴亚波,等.缩唇腹式呼吸联合呼吸操对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症状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2):63-64.
[15]张明明,张琦,舒勤琴,等.六字诀呼吸操辅助长期家庭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7):2108-2113.
[18]徐鋆卉.快吸慢呼训练对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及肺功能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2):19-21.
[19]赵旭玲,朱丽,黄依馨.呼吸训练器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3,36(8):68-70.
[20]周利,薛静静.基于知信行模式的3H护理联合五音呼吸操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6):170-172.
[21]熊先美,卢佳利,顾晓琴,等.自制音乐简易呼吸操联合肺笛呼吸训练器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4):547-549.
文章来源:赵丹丹,许晓霞,沈霞,等.常规护理联合呼吸操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5,23(01):134-137.
分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气道疾病,其病因复杂,与空气污染、遗传因素、吸烟、呼吸道感染、职业和年龄等因素息息相关[1-2]。COPD患病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已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第五位。由于COPD患者的肺部功能受损,气道炎症增加,排痰能力减弱,致使痰液在肺内积聚,导致肺部感染[3]。
2025-02-2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较长,并且易反复发病,患者长时间表现出营养欠佳及缺氧状态,免疫力较差。尤其是处于本病加重期的患者,易发生咳嗽、哮喘等系列症状,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氧疗、舒张气道、糖皮质激素等系列方法获得了广泛运用。
2025-02-13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祛痰、止咳及支气管舒张剂等,可消除诱发因素,改善呼吸功能,并减轻炎性反应。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常伴有气流交换受阻,其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无创机械通气是一种无需插管或切开的治疗方法,可辅助患者呼吸,缓解呼吸衰竭[4]。
2025-02-13呼吸道感染常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急性发作,出现咳脓痰、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导致呼吸衰竭,是引起COPD死亡的主要因素[1-2]。抗感染处理是COPD患者并发急性呼吸道感染入院治疗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多重抗感染方案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耐药菌的产生[3]。
2025-02-08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呼吸困难、气促等,严重者会造成呼吸衰竭,威胁生命安全[2]。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通常采取抗感染、平喘、化痰等常规对症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临床症状,但在呼吸支持方面的效果无法达到预期[3]。
2025-02-0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 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常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但患者不能自主进食,若不予以有效的营养干预则会导致其发生营养不良,严重影响预后。近年来,随着对营养支持的重视,早期肠内营养( EEN) 已成为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能保障患者热量的摄入,促使胃肠功能尽快恢复,增强机体免疫,对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2025-02-06COPD属于可防止的气道慢性病变,病因包括吸入有害气体或颗粒物、肺部老化、吸烟、遗传等。COPD包括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咳嗽咳痰、气促、喘息等症状明显加重,痰液量增多,伴有发热等症状,而稳定期患者上述症状轻微,病情恢复至急性加重前的状态[1-2]。
2025-02-05肺结节是指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肺结节与肺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意识增强及 CT诊断水平的提高,肺部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增加,早期肺癌的发现率也随之增高。
2025-01-28目前,中医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cuteExacerbatio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ECOPD)的治疗上临床应用广泛,在改善患者肺功能、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减轻患者炎症反应等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2]。
2025-01-2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由气道和肺泡发生病理性改变,引发患者气道阻塞,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等,其病程较长,且呈渐进性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可通过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轻气道炎症,进而缓解患者症状。
2025-01-25人气:16275
人气:14948
人气:13656
人气:13230
人气:1140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
期刊人气:15722
主管单位: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河北省儿童医院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9676
国内刊号:13-1352/R
邮发代号:18-112
创刊时间:2004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