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观察在门诊护理过程中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到2019年3月的18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比较两组满意评分;门诊护理整体质量水平;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满意评分、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门诊护理整体质量水平、护理投诉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门诊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效果显著。
门诊部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患者的初步诊断和治疗。门诊是一个综合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组织[1],患者繁多,护理工作繁杂,容易引起纠纷,因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以护理工作管理为核心内容,可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提高医疗安全和护理质量。本研究将我院2018年6月到2019年3月的18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分析了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将我院2018年6月到2019年3月的180例门诊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分组观察组年龄22-72岁,平均(45.46±2.79)岁。男50例,女40例。对照组年龄23-73岁,平均(45.52±2.67)岁。男52例,女38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第一,加强门诊环境和门诊病人检查,及早发现潜在风险,并做好预警措施。第二,加强门诊护士培训,在保证足够的门诊护士,专业培训和门诊护士法律知识培训的前提下,使护士能够运用自己的技能和知识,充分应用自身的法律意识,加强护理文书的规范化,使记录及时,完整,准确。持续加强对门诊病人病历的管理,保护门诊病人的隐私,在每次护理操作前解释门诊病人并获得门诊病人的同意。第三,加强护患沟通,良好沟通可以有效避免护士与门诊病人之间的矛盾。门诊护士应正确定位,避免语言随意性和粗鲁,尽量满足门诊病人的合理要求,保护门诊病人隐私。第四,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监督,确保器械处于良好状态和药物处于有效期内。第五,有效发挥护士长管理的作用护士长应使用晨报会,每月一次的讲座,并随时进行示范,有效地教导年轻护士,经常组织学习新知识。第六,建立健全护理工作相关标准化体系,制定相应的护理工作责任制,明确每个门诊护士日常工作的责任。确保每位门诊护士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从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并提高护理质量[2]。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满意评分;门诊护理整体质量水平;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投诉率。
1.4 统计学处理:SPSS16.0软件中t检验、卡方检验进行计量、计数数据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 满意评分:观察组的满意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的满意评分是(94.90±3.35)分,而对照组的满意评分是(80.90±2.89)分。
2.2 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分析(x±s)
2.3 门诊护理整体质量水平:观察组门诊护理整体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门诊护理整体质量水平分析(x±s)
2.4 护理投诉率:观察组护理投诉率更少,P<0.05。观察组护理投诉率有1例,而对照组护理投诉率有12例。
3、讨论
随着临床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科学,专业,全面,在现代医疗服务理念的指导下,护理服务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延伸。为了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有必要加强对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3]。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影响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被广泛用于临床护理,护理质量控制系统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优化以往的护理工作方法,完善相关护理制度,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促进整个医疗机构的长期良性发展[4-5]。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评分、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门诊护理整体质量水平、护理投诉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更有优势,P<0.05。
综上,门诊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盛晶霞.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03):344-345.
[2]郑红娟.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及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2):142-143.
[3]李怡.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3):255-256.
[4]周金萍.护理质量控制在门诊护理中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8):243.
[5]徐淑婕.探讨门诊护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3):244.
温新梅.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母婴世界,2019,(17):219.
分享: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于>40岁人群的心血管疾病,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而来,临床症状以乏力、胸痛、喘息、呼吸困难为主,部分患者可见心力衰竭、休克等,一旦应对不佳,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2]。门诊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护理干预确保了护理的延伸性、连续性,基于心血管疾病的护理重点和难点,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和教育。
2025-04-07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炎类型,其主要特征是鼻腔黏膜的炎症性变化,通常由过敏原引起,例如花粉、尘螨、霉菌等[1]。患儿常表现为喷嚏、流清鼻涕、鼻塞、瘙痒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伴随头痛、嗓子痛等全身症状,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护理在其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2]。
2025-03-11晕血晕针是静脉采血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常见现象,患者因见到血液或针刺等而引起血容量急剧下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心慌、恶心、冷汗等,不仅会影响采血过程,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因此,为保障静脉采血过程的顺利开展,临床建议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
2025-02-07由于现代道路交通技术的日益发展,其出现交 通意外事件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地增加,由于外部创伤造成的伤残和致死比例也在逐渐递增。目前临床 对于急诊科创伤的处理,通常都采取分科处理的方 式,这样才能进行更为规范化的治疗。但是,由于急 诊创伤往往会和身体不同系统之间有联系,因此分 科处理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1]。
2025-01-23门诊手术属于创伤性操作,手术安全性会受到患者机体状态、环境、术式类型、手术时长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保证手术质量和安全性、管控手术风险、提高患者就诊体验,本文将安全隐患预防措施应用于门诊手术室护理中,现将其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2024-12-06对于门诊换药室而言,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干预效果不够确切,甚至可能导致部分患者与医护人员就换药问题产生纠纷,不但对患者治疗有不良影响,甚至影响门诊换药工作效率。因此,医护人员应积极重视改善换药室护理工作质量,加速护患关系的改善,提高患者依从性,以促进创面康复[7-8]。
2024-11-27急慢性伤口管理是卫生保健系统面临的一个挑战和负担。据统计,全球每年约1%的人有慢性伤口[1],我国每年由于糖尿病所致的难愈合伤口高达400万人次,其他如术后切口感染、下肢血管性溃疡及压力性损伤伤口等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2],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且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2024-10-29口腔诊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各项操作均在充满唾液、血液和多种微生物的口腔内完成,高速涡轮机、超声洁牙机、打磨机高速转动产生大量气溶胶会污染诊室环境,容易造成院内感染,故对口腔治疗和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口腔治疗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候诊时间长、复诊次数多等,患者受疼痛等影响。
2024-09-02门诊消化内镜检查是诊治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常见的手段。在国内,随着麻醉下消化内镜操作的医疗单位逐渐增多,普及并推广舒适化消化内镜诊疗已成为必然发展走向。而内镜检查为有创操作,麻醉后易引起患者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及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待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院。
2024-08-19门诊质量管理是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医疗机构的整体技术水平受到门诊服务质量的影响。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由计划(plan, P)、实施(do, D)、检查(check, C)、处理(action, A)4个环节构成的一种新的干预体系,可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控制,进而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2024-07-12人气:22414
人气:18524
人气:16625
人气:15974
人气:1526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期刊人气:2540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6-501X
国内刊号:32-1876/R
邮发代号:28-32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2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69
影响因子:0.345
影响因子:0.32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