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拜新同联合拜糖萍对于原发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20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拜新同30 mg/d,观察组给予拜新同30 mg/d,联合拜糖萍50 mg/次,3次/d。疗程为4 W。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胰岛素水平、肾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微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24 h 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UAER 及24 h 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新同联合拜糖萍对于原发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十年来我国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代谢性疾病。而且,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常常伴发2型糖尿病, 随着病程的发展,患者的机体会逐渐地出现靶器官慢性损伤和严重的代谢障碍。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疗,延缓病情的进展,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拜新同为硝苯地平缓释片,是一种长效的钙离子拮抗剂,主要作用于冠状动脉, 通过拮抗钙离子,从而达到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而缓释片确保了药物的缓慢释放,从而保证患者血药浓度的稳定。拜糖萍是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在肠道内竞争性抑制葡萄糖甙水解酶。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成葡萄糖,使糖的吸收相应减缓,因此可具有使饭后血糖降低的作用。我院自2014年以来,采用拜新同联合拜糖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研究发现,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之一,其发病率位于慢性疾病的首位,是全球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精神压力、吸烟、饮食不健康、肥胖、酗酒等因素是造成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患有高血压的病人数量也在逐年地增加。高血压病可以显著增加老年患者罹患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外周动脉疾病等靶器官疾病的风险,从而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老年患者的高血压大多数是由于主动脉和大动脉中层和内膜变性, 其中弹性纤维、脂肪含量和钙离子沉积增加,造成动脉的弹性显著性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具备如下的特点:临床表现不典型,收缩压高,脉压差大,血压波动大,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而且常伴发多种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包括:年龄在60岁或以上,连续3次测量血压异常,收缩压大于140 mmHg或舒张压大于90 mmHg。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则更有可能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脑梗塞、肾功能衰竭、外周血管疾病等。因此,临床上必须对血压和血糖等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和严格的控制,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对于老年患者,在临床上应该采取分级标准的原则,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治疗必须平稳,安全,有效,耐受性和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硝苯地平缓释片具有长效性和稳定性,可以降低夜间血压,减少血压的波动,降低血压依赖性和非血压依赖性的血流动力学效应,通过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降低细胞外基质的堆积,有效地降低了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另外,钙离子拮抗剂还具有对葡萄糖代谢的有益的作用,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衰竭患者具有保护作用,适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蛋白尿以及糖尿病的患者。国际大型临床试验发现,钙离子拮抗剂对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且能显著性地改善2型糖尿病性肾病。拜新同属于钙离子拮抗剂类中的代表药物,其在血液中的半衰期长,血药浓度维持好,降压效果非常好,并且不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所以,钙离子拮抗剂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药物。可以稳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还可以直接阻断钙离子受体,减少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并抑制肾小管细胞外基质的堆积,改善肾功能衰竭。拜糖萍是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在肠道内竞争性抑制葡萄糖甙水解酶。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成葡萄糖,使糖的吸收相应减缓,因此可具有使饭后血糖降低的作用。
在本研究中,用药后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UAER 及24 h 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UAER及24 h 尿白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与拜糖萍单药治疗相比较,拜新同联合拜糖萍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和血糖,保护肾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提示,该组合可以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减少钠水潴留,减少蛋白尿。
综上所述,拜新同联合拜糖萍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压和降血糖,临床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拜新同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分享: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一个新的疾病定义,用于取代之前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MAFLD 是肝细胞脂质过度堆积为特征的慢 性 肝 病, 全 球 总 患 病 率 为32. 4%,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病。 MAFLD 正以前所未有的趋势席卷而来,已构成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2025-03-31特发性性早熟(idiopathiccentralprecociouspuberty,ICPP)是指未明确病因的性腺过早活化,导致<8岁女童或<9岁男童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常伴有生长加速和骨龄提前[1]。此症状会导致成年后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影响患儿的心理和社交发展[2]。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提前发育的第二性征、加速的生长速度和骨骼成熟,以及潜在的成年矮小[3]。
2025-03-19代谢综合征(MS)是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及高血压等为主的聚集性病症。神经调节 蛋 白4(NRG4)、镍 纹 样 蛋 白(Metrnl)分 别是棕色脂肪及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新型细胞因子,在能量代谢、糖脂代谢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研究多以探讨 NRG4 或 Metrnl与 非 酒 精 性 脂 肪 性 肝 病(NAFLD)、冠心 病、2型 糖 尿 病(T2DM)及 慢 性 并 发症等疾病的 相 关 性。
2025-03-18糖尿病肾病(DN)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病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尽管传统治疗方案如控制血糖和血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难以完全阻止肾脏病变的进展。因此,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迫切[1]。
2025-02-21矮小症是儿童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 主要与内分泌系统紊乱、 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有关, 又以生长激素缺乏最为常见。 矮小症的诊断通常需要检测生长激素水平, 但随机生长激素水平并无实际价值, 通常将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中激素峰值变化作为诊断依据, 包括精氨酸、 左旋多巴、 可乐定等。
2025-02-14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约5.3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患病数量可达6.43亿,占人口数量的46%。而在中国,2021年糖尿病发病数量超过400万,且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大部分患者多为体检时发现,这主要由于糖尿病早期并无明显的病症表现,
2025-02-05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为 HS常 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合并AKI可增加患者死亡及遗留 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危害[1],早期发现AKI高危人群并 及时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HS患者的预后[2]。已有 研究发现横纹肌溶解、凝血功能障碍、心肌损害等是 HS并发AKI的危险因素,但尚无普遍适用的评分工 具用于预测HS并发AKI的风险。
2025-01-22富马酸二甲酯(DMF)是三羧酸循环中间体富马酸盐的酯类衍生物[6],作为一种已获批用于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RRMS)和银屑病的免疫调节剂[7-9],其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神经保护和抗增殖等作用[10]。但DMF是否直接影响Th17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目前鲜有报道。
2025-01-16胰腺内分泌、外分泌部之间存在精密关联和密切通讯。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报道了胰腺内分泌、外分泌疾病相互影响的证据,如糖尿病会破坏胰腺整体结构和生理机能,增加胰腺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等胰腺外分泌疾病的发生风险[2],且与胰腺癌的发生、进展以及死亡显著相关[3]。
2025-01-15新生儿在未出生时甲状腺激素可以由母体供给,导致其在出生初期不会出现相关症状,因此较易被漏诊或者误诊,而随着患儿病情进一步进展,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导致各种症状发生,最终使体格发育受到影响,影响患儿正常生活,因此,选择合适预测指标对预测患儿病情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及改善患儿其后发育障碍意义重大[4]。
2025-01-15人气:16541
人气:15469
人气:14588
人气:13895
人气:1278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糖尿病杂志
期刊人气:299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6187
国内刊号:11-5449/R
邮发代号:82-623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21
影响因子:1.038
影响因子:0.279
影响因子:0.140
影响因子:0.02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