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究DExD/H盒解旋酶60(DDX60)通过调控dsDNA-cGAS-IFN-Ⅰ通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分析RNA测序数据集发现DDX60 mRNA水平在SLE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差异。分析SLE患者PBMCs的DDX60 mRNA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关系。通过α干扰素(IFN-α)刺激人源单核细胞系THP-1,明确DDX60是否为干扰素诱导基因(ISG)。通过沉默和敲除DDX60,再转染双链DNA(dsDNA)poly(dA:dT),利用RT-qPCR检测β1干扰素(IFNB1)的mRNA水平。结果 RNA测序数据集和RT-qPCR结果表明DDX60在SLE患者PBMCs中高表达。相关性分析表明,SLE患者PBMCs的DDX60 mRNA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关系。IFN-α可以诱导THP-1细胞表达DDX60,表明DDX60是ISG。沉默DDX60后,poly(dA:dT)诱导的IFNB1 mRNA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DDX60在SLE患者PBMCs中高表达,IFN-Ⅰ-DDX60-dsDNA-cGAS-IFN-Ⅰ正反馈通路参与SLE进展,可能成为SLE临床诊治的靶点,具有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典型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全身多脏器结缔组织受累,可引起肺部病变,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1,2]。血清中Ⅰ型干扰素(type Ⅰ inter-feron, IFN-Ⅰ)水平升高是SLE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其水平与患者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3]。IFN-Ⅰ(包括α干扰素和β干扰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可以经JAK-STAT通路诱导下游大量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ISG)表达,包括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MP-AMP synthase, cGAS)和DExD/H盒解旋酶58(DExD/H box helicase 58, DDX58)等模式识别受体以及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IRF)1/7等通路分子[4]。SLE患者血清高水平的IFN-Ⅰ可作为危险信号,促进组织浸润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及IFN-Ⅰ产生,形成时空闭环,导致疾病进展。虽然患者外周血循环免疫细胞表现出典型的“Ⅰ型干扰素特征”(IFN-Ⅰ signature),但几乎不表达IFN-Ⅰ,推测IFN-Ⅰ可能来源于外周组织浸润的免疫细胞[5]。
SLE患者外周组织发现大量免疫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活化与死亡,细胞死亡释放的双链DNA(dsDNA)被免疫细胞胞质中的cGAS识别,介导IFN-Ⅰ产生,促进SLE进展[6]。作为一种胞质dsDNA受体cGAS,在天然免疫细胞识别“自我”与“非我”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介导的cGAS-STING通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cGAS-STING通路在SLE中具有关键致病作用,研究该通路的调控分子机制对于理解SLE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DExD/H盒解旋酶(DExD/H-box RNA helicases)是一个庞大的蛋白质家族,解旋酶结构域是该家族的核心结构域,其包含一段保守的DEAD(Asp-Glu-Ala-Asp)基序,是DExD/H盒解旋酶发挥功能的关键基序[7]。除了作为RNA解旋酶发挥RNA加工以及基因表达与调控等经典功能外,非经典功能如调控免疫应答,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如经典的双链RNA(dsRNA)受体DDX58以及各种通路调控分子如DDX41[7,8,9,10]。DDX60作为该家族的一员在SLE患者中显著高表达,但其分子机制及在SLE发病中的意义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利用THP-1细胞进行细胞水平实验,证实IFN-Ⅰ可以诱导DDX60表达,高表达的DDX60促进dsDNA-cGAS-IFN-Ⅰ通路,由此形成通路正反馈,且DDX60表达水平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呈正相关。该研究拓展了对SLE发病的分子机制认识,对临床的治疗方案可能具有指导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IFN-α及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 PMA)(MedChemExpress公司);SiRNA(Ribobio公司):Si-NC、si-DDX60;Poly(dA:dT)(Invivogen公司);转染试剂RNAiMAX及BCA蛋白质检测试剂盒(Thermo Fisher公司);转染试剂JetPrime(Polyplus公司);总RNA抽提试剂盒(Fastagen公司);反转录试剂盒及SYBR green qPCR试剂盒(Toyobo公司);抗GAPDH抗体、抗DDX60抗体(Sigma-Altrich公司);细胞系: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国家实验细胞资源共享平台)。
1.2 方法
1.2.1 RNA测序数据分析:
从GEO数据库下载RNA测序数据集GSE222408、GSE218492、GSE148810和GSE148601,使用RStudio软件以及limma和edgeR等包进行差异基因分析,ggplot2、pheatmap、corplot包进行绘制相关图形。
1.2.2 细胞培养与处理:
用含10%胎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培养THP-1细胞。以终浓度1 000 U/mL的IFN-α刺激细胞,6 h后收集细胞进行RT-qPCR检测。
1.2.3 SiRNA转染:
将THP-1细胞以5×105个/孔接种到12孔培养板中,每孔加入10 ng PMA诱导THP-1分化成巨噬细胞,24 h后更换新鲜1640培养基,每孔400 μL。将siRNA(终浓度50 pmol/L)、转染试剂RNAiMAX(3 μL)、Opti-MEM培养基(100 μL)混匀,静置5 min后,逐滴加入到细胞中,36 h后进行后续实验。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率。
1.2.4 Poly(dA:dT)转染:
SiRNA转染THP-1细胞36 h后更换新鲜1640培养基,每孔400 μL。将poly(dA:dT)(2 μg/mL)、转染试剂JetPrime(2 μL)、Opti-MEM培养基(100 μL)混匀,静置15 min后,逐滴加入到细胞中。6 h后收集细胞进行RT-qPCR检测。
1.2.5 RT-qPCR检测mRNA水平:
用RNA提取试剂盒提取THP-1细胞总RNA。反转录成cDNA后,采用SYBRgreen 染料法进行RT-qPCR (95 ℃变性60 s, 56 ℃退火15 s, 72 ℃延伸30 s, 40个循环),检测典型Ⅰ型干扰素,以β1干扰素(interferon-beta1,IFNB1)为代表的mRNA水平,以GAPDH为内参,采用2-ΔΔCt法计算相对表达量。GAPDH引物序列:F:5′-GGAGCGAGATCCCTCCAAAAT-3′,R:5′-GGCTG TTGTCATACTTCTCATGG-3′;DDX60引物序列:F:5′-CAGCTCCAATGAAATGGTGCC-3′,R:5′-CTCAGG GGTTTATGAGAATGCC-3′;IFNB1引物序列;F:5′-ATGACCAACAAGTGTCTCCTCC-3′,R:5′-GGAATCC AAGCAAGTTGTAGCTC-3′。
1.2.6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质表达:
裂解细胞,BCA法测定蛋白质浓度。蛋白质经变性,SDS-PAGE,转膜,封闭,一抗(抗GAPDH抗体、抗DDX60抗体)和二抗孵育,ECL法显影。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实验均经过3 次以上重复,采用R 4.2.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M(P25,P75)或均数±标准差
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或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SLE患者PBMCs高表达DDX60
从GEO数据库下载RNA测序数据集(GSE222408),对32例SLE患者和11名健康人PBMCs的测序结果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出P<0.05、差异倍数(fold change, FC)>2或< 0.5的差异基因,包括334个上调基因,92个下调基因,其中DDX60在SLE患者PBMCs中显著高表达(P<0.01)(图1A,B)。
图1 SLE患者比健康人PBMCs中DDX60的mRNA水平升高
2.2 DDX60 mRNA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度正相关
DDX60在SLE患者中高表达,推测DDX60表达水平可能具有预后意义。从GEO数据库下载数据集(GSE148601),分析22例SLE患者和14名健康人的RNA测序数据和临床数据,发现SLE患者PBMCs的DDX60 mRNA水平与疾病活动度(SLEDAI)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图2A),且在治疗后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2B)。
2.3 DDX60表达水平与IFN-Ⅰ正相关
已有研究证实DDX60是一个ISG[5]。通过分析RNA测序数据集(GSE218492)发现IFN-α可以显著增加人单核细胞表达DDX60(图3A)(P<0.01)。通过分析SLE患者损伤皮肤样本的RNA测序数据(GSE148810),发现DDX60与IFN-Ⅰ以及ISGs mRNA水平正相关(图3B)。
2.4 IFN-Ⅰ诱导表达的DDX60促进dsDNA-IFN-Ⅰ通路
检测发现,DDX60在SLE患者PBMCs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人(P< 0.01)(图4A)。用IFN-α刺激THP-1细胞,证实IFN-α可以显著诱导DDX60表达 (P< 0.001) (图4B)。 dsDNA-cGAS-IFN-Ⅰ 通路参与SLE进展[6],DExD/H盒解旋酶家族成员广泛参与该通路的调控[7,8,9,10],已有研究表明DDX60促进HSV-1诱导的IFN-Ⅰ产生[11],推测DDX60可能也参与了dsDNA-cGAS-IFN-Ⅰ通路的调控。在THP-1细胞中沉默DDX60,转染poly(dA:dT),通过RT-qPCR检测IFNB1 mRNA水平。沉默DDX60显著降低poly(dA:dT)诱导细胞产生的IFNB1 mRNA水平(P<0.01)(图4C, D)。
图2 DDX60 mRNA水平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正相关
图3 DDX60表达水平与IFN-Ⅰ正相关
3、讨论
SLE患者血清高水平的IFN-Ⅰ可以致敏外周血循环免疫细胞,显著增强组织浸润免疫细胞的效应以及IFN-Ⅰ产生,由此形成正反馈,导致病情持续进展[1,2,3,4,5]。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MP-AMP synthase, cGAS)作为ISG和dsDNA受体,其介导的dsDNA-cGAS-IFN-Ⅰ通路是SLE病理过程的重要一环[6]。那么哪些分子参与该通路的调控,靶向该分子是否能够成为临床延缓SLE患者病情的治疗新策略,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DExD/H盒解旋酶(DExD/H box helicase)家族的经典功能是作为RNA解旋酶加工RNA,参与重要基因的表达调控,但其非经典功能例如调控免疫应答,也受到了广泛关注[7]。DDX41作为dsDNA受体介导dsDNA-DDX41-IFN-Ⅰ通路的传递[8];DDX3X与TBK1相互作用,促进细菌DNA诱导细胞产生IFN-Ⅰ[9];DDX3与IKKε相互作用,促进细胞抗病毒免疫应答[10];DDX60在病毒感染的细胞中高表达,促进RIG-I与dsRNA的结合以及IFN-Ⅰ产生[5,11]。DDX60作为ISG基因在SLE患者细胞中高表达,其生物学意义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发现,DDX60受IFN-Ⅰ诱导表达,促进dsDNA-cGAS-STING-IFN-Ⅰ通路的传递,进而促进SLE的疾病进展,可作为SLE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同时DDX60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度显著正相关,且在治疗后有下降趋势,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及预后价值。本研究拓展了对cGAS-STING通路调控、DExD/H盒解旋酶家族成员的功能以及SLE病理机制的认识。DExD/H盒解旋酶家族其他成员是否也参与了SLE的进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Poly(dA:dT)作为dsDNA,常被用于dsDNA-cGAS-IFN-Ⅰ通路的研究。但也有研究表明,poly(dA:dT)可被RNA聚合酶Ⅲ转录成dsRNA,进而诱导RIG-I/MDA5-IFN-Ⅰ通路的传递[12,13];此外,TLR7过表达小鼠可以自发SLE,且TLR7功能获得性突变可以导致SLE发生[14,15];SLE患者抗RNP抗体与血清IFN-Ⅰ水平呈正相关[3];近期也有研究表明mtRNA泄露可能促进了SLE的进展[16]。综上所述,除dsDNA外,dsRNA介导的免疫反应也可能参与了SLE的病理过程,提示DDX60可能同时参与调控两条通路。有研究表明, DDX60具有结合dsDNA的能力[11],可能作为dsDNA受体介导dsDNA-DDX60-IFN-Ⅰ通路或通过相分离参与dsDNA-cGAS-STING-IFN-Ⅰ通路的调控[8,9,10],本研究未来将对可能的机制进行验证,并拟利用DDX60敲除的SLE模型小鼠进一步证明DDX60对SLE疾病进展的重要调控作用以及临床转化的可行性。
图4 IFN-Ⅰ诱导的DDX60促进dsDNA-IFN-Ⅰ通路
参考文献:
[1]曹雪涛,何维.医学免疫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19-320.
[2]孔杰,高瑛瑛,王雪琴,等.基于miRNA芯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1,41:865-870.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1726);
文章来源:袁勋,王宇扬,孟姝.DDX60促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PBMCs中Ⅰ型干扰素的表达[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4,44(07):959-964.
分享: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血清尿酸升高所致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urate,MSU)结晶沉积引发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性反应,长期反复发作可形成痛风石,引起关节功能障碍及骨侵蚀[1-2]。痛风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asymptomatichyperuricemia,AHU)期、痛风性关节炎(goutyar-thritis,GA)急性发作期、GA间歇期及GA慢性期4个阶段[1]。
2025-04-18SHPT对ESRD患者骨骼肌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还可致使关节软组织发生无痛性可活动性包块的发生,皮肤溃疡、组织坏死等;同时可下调红系肝细胞促红素(EPO)受体的表达,红细胞生成减少、寿命缩短,使贫血加重〔2,3〕。加重营养不良、促进全身微炎症状态。
2025-04-11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一个新的疾病定义,用于取代之前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MAFLD 是肝细胞脂质过度堆积为特征的慢 性 肝 病, 全 球 总 患 病 率 为32. 4%,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肝病。 MAFLD 正以前所未有的趋势席卷而来,已构成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2025-03-31特发性性早熟(idiopathiccentralprecociouspuberty,ICPP)是指未明确病因的性腺过早活化,导致<8岁女童或<9岁男童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常伴有生长加速和骨龄提前[1]。此症状会导致成年后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影响患儿的心理和社交发展[2]。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提前发育的第二性征、加速的生长速度和骨骼成熟,以及潜在的成年矮小[3]。
2025-03-19代谢综合征(MS)是以肥胖、高血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及高血压等为主的聚集性病症。神经调节 蛋 白4(NRG4)、镍 纹 样 蛋 白(Metrnl)分 别是棕色脂肪及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新型细胞因子,在能量代谢、糖脂代谢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期研究多以探讨 NRG4 或 Metrnl与 非 酒 精 性 脂 肪 性 肝 病(NAFLD)、冠心 病、2型 糖 尿 病(T2DM)及 慢 性 并 发症等疾病的 相 关 性。
2025-03-18糖尿病肾病(DN)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病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尽管传统治疗方案如控制血糖和血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难以完全阻止肾脏病变的进展。因此,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迫切[1]。
2025-02-21矮小症是儿童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 主要与内分泌系统紊乱、 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有关, 又以生长激素缺乏最为常见。 矮小症的诊断通常需要检测生长激素水平, 但随机生长激素水平并无实际价值, 通常将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中激素峰值变化作为诊断依据, 包括精氨酸、 左旋多巴、 可乐定等。
2025-02-14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约5.3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患病数量可达6.43亿,占人口数量的46%。而在中国,2021年糖尿病发病数量超过400万,且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大部分患者多为体检时发现,这主要由于糖尿病早期并无明显的病症表现,
2025-02-05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为 HS常 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合并AKI可增加患者死亡及遗留 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危害[1],早期发现AKI高危人群并 及时干预,可能有助于改善HS患者的预后[2]。已有 研究发现横纹肌溶解、凝血功能障碍、心肌损害等是 HS并发AKI的危险因素,但尚无普遍适用的评分工 具用于预测HS并发AKI的风险。
2025-01-22富马酸二甲酯(DMF)是三羧酸循环中间体富马酸盐的酯类衍生物[6],作为一种已获批用于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RRMS)和银屑病的免疫调节剂[7-9],其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神经保护和抗增殖等作用[10]。但DMF是否直接影响Th17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目前鲜有报道。
2025-01-16人气:18551
人气:16674
人气:16005
人气:15573
人气:1529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期刊人气:2757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重庆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6090
国内刊号:11-5807/R
邮发代号:78-165
创刊时间:200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952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784
影响因子:1.020
影响因子:0.96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