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2024-03-20    5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分析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在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2仅行常规治疗,对照组1于对照组2基础上加以热敏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1基础上加以针刀治疗,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比三组临床疗效、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肌张力改善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上肢简化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治疗第28天、治疗结束后1个月,研究组上肢FMA评分、MBI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可降低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肌张力,加速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关键词:
  • 上肢屈肌痉挛
  • 不良反应
  • 热敏灸
  • 脑卒中
  • 针刀
  • 加入收藏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与死亡率[1,2]。近年,因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卒中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给广大居民的身心安全造成较多危害。上肢屈肌痉挛属于脑卒中的常见后遗症,绝大多数的患者存在肌张力升高表现,加之患者长时间处在痉挛性瘫痪状态,对其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故需行积极的治疗[3,4]。中医认为,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属于“经筋病”等范畴,主要是由于风、寒、湿邪留滞,相互搏结,壅遏经脉,使得气血运行受阻而引发。针刀为中医近现代发展而来的一种微创治疗手段,是针刺与手术切割结合的产物,具有疏通气血、调畅经脉、舒筋止痉之效。热敏灸属于悬灸的一种,是通过对热敏化腧穴刺激产生特殊热敏灸感,以提升艾灸功效的针灸技术。目前临床关于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方式联合应用的具体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1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60.31±3.59)岁;病程15~61 d,平均病程(45.49±4.20)d;体质指数(BMI)17.1~25.4 kg/m2,平均BMI(23.69±0.42)kg/m2。对照组2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60.58±3.40)岁;病程18~64 d,平均病程(45.60±4.11)d;BMI 17.2~25.7 kg/m2,平均BMI(23.60±0.48)kg/m2。研究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60.64±3.24)岁;病程21~68 d,平均病程(45.72±4.09)d;BMI 17.3~25.6 kg/m2,平均BMI(23.78±0.36)kg/m2。三组各项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取标准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5]中有关诊断,且经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证实;中医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6]内有关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伴有肢体偏瘫、偏侧肌张力上升表现;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近期未使用过任何中西医解痉药物者;首次发病,年龄≤75周岁,病程2周~12个月。排除标准:意识障碍、生命体征不平稳者;以往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者;严重的高血压、冠也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及感染病合并脑血管病患者;有脑外伤等其他脑部疾病者;严重认知障碍或语言障碍者;治疗前15 d内服用过西药治疗,或参与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存在肝肾功能衰竭者;严重感染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2行常规治疗:给予降脂稳斑、抗血小板凝集、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等早期常规治疗及偏瘫下肢针刺治疗、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

对照组1于对照组2基础上加以热敏灸治疗:患者仰卧位,暴露患侧上肢,首先用点燃艾条于患肢手三里、合谷、上八邪穴附近探寻热敏穴(存有扩热、传热、透热等特别感觉的穴位),以无灼痛感为良;当腧穴发生热敏化后,依次进行巧旋、雀啄、循经往返及温和灸;首先进行回旋灸数分钟,继而行雀啄灸数分钟,然后施以循经往返灸数分钟,最后行温和灸。整个过程灸至感传现象完全消失为结束,20~60 min/次,1次/d,持续治疗1个月。

研究组在对照组1基础上加以针刀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首先对肩胛带和上肢骨、腕、手软组织附着部位进行定位,消毒术区,局麻,选择Ⅰ型4号直形针刀进行治疗,分次进行,具体步骤如下。第1次对胸大肌的起止点进行松懈;第2次对肱二头肌短头的起点松懈,在喙突顶点定点;第3次对肘关节前侧肱二头肌腱和腱膜的粘连瘢痕松懈,在肘关节前侧肱二头肌腱外侧定点;第4次对旋前圆肌起止点松懈,在旋前圆肌的起止点处定点;第5次对腕掌掌侧韧带起点松懈,在腕掌侧中部定位;松解刀口线均需平行于肢体纵轴,刀体需垂直于皮肤,从定位处刺入,经皮肤、皮下组织达硬结处,纵疏横剥3刀,范围0.5 cm;1次/周,持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

肌张力:治疗前、治疗第14天、治疗第28天、治疗结束后1个月以改良As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7]评估,量表共分成0级、1级、1+级、2级、3级、4级6个级别,统计患者上肢屈肘肌、屈腕肌、屈指肌的肌张力等级,级别高痉挛程度重。上肢运动功能:治疗前、治疗第14天、治疗第28天、治疗结束后1个月,以简化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8]量表判定,量表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总计66分,分数越高越好。日常生活能力:以改良Barthel指数(MBI)[9]评估,时间为治疗前、治疗第14天、治疗第28天、治疗结束后1个月,量表共100分,分数高日常生活能力好。不良反应:包括胸闷、头晕等。

1.5 疗效标准

痊愈:肌张力下降≥2级;显效:肌张力下降1级;有效:肌张力下降0.5级;无效:肌张力未发生转变。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n(%)]表达、用χ2检验或Fisher的精确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达、用t检验,等级资料以秩和表达、用Z检验,多组间比较以方差表达、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的肌张力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5。

2.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的上肢FMA、MBI评分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2.4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肌张力比较[n(%)]    

表3 三组患者治疗第14天肌张力比较[n(%)]    

表4 三组患者治疗第28天肌张力比较[n(%)]    

表5 三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肌张力比较[n(%)]    

表6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表7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3、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患病率、致残率均处在较高水平。绝大部分的脑卒中患者会存在程度不一的后遗症,其中以上肢屈肌痉挛较为多见。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常有肌张力上升、肌肉僵硬、关节活动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0]。因此,探寻一种积极的措施对此类患者行积极的治疗,及时控制病情,对于提高偏瘫上肢功能,改善其预后十分重要。

针对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西医多通过使用肌松药等药物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痉挛程度,但部分患者在停药后病情易反复发作,加之西药的长期使用容易诱发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中医将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归为“经筋病”等范畴,病位在经筋,病机多为经络闭塞不通、筋失所养、拘肌挛缩,故在治疗上需注重疏通经络、调补气血。热敏灸基于经络理论指导,运用艾条燃烧时生成的温热作用对热敏腧穴进行刺激,由此激发经气传导,继而起到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的效果[11,12]。同时,探寻热敏点后施灸期间,患者能够感到热感从施灸处沿经络传导,一方面可刺激穴位所在经络,另一方面亦可激活肢体肌肉功能,继而减轻肢体痉挛状态,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改善[13,14]。此外,热敏灸具有特殊的传热、扩热等效应,更能够激发灸疗的温热效应,由此对肌纤维活动进行协调,提升机体软组织的弹性,降低肌张力,加快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15]。然而,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热敏灸的单用难以快速控制患者病情,故为增强治疗效果,临床往往选择行联合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肌张力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上肢FMA评分、MBI高于对照组。故此研究结果提示,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能够降低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肌张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原因认为,针刀是将传统医学“针刺”与现代医学的手术切割相互结合发展而来的微创治疗技术,针刀通过局部的刺激和对有关肌肉及筋膜的切割、松解,由此减少痉挛肌纤维牵扯数目,剥离粘连肌筋膜,进而发挥解痉缓急效用,降低或消除不平衡的力,最终降低局部肢体肌张力,改善患者上肢痉挛状态,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同时,针刀直接对高应力点减张减压,能够降低肌纤维张力,加速力学平衡恢复,调节局部微循环,减少长期痉挛引起的缺氧缺血,由此进一步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可协同增效,从不同层面发挥治疗效果,由此最大程度的减轻肢体痉挛程度,促进偏瘫上肢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三组不良反应相当,提示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能够降低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肌张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王殷,张颖,常永霞,等.针刺督脉腧穴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协调功能、动脉血流速度和GDF-15、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11):154-158.

[2]魏华军,黄文倩,祁艳姣,等.功能性电刺激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23,32(4):410-413.

[3]田娟,张彩虹,王香花.五音调神法在脑卒中后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疗养医学,2023,32(3):290-293.

[4]曾华武,袁佳,周长斗,等.新Bobath技术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3,21(7):79-81.

[5]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7]贺盛聪,眭明红,舒国建,等.肌肉牵伸模式下的电针拮抗法治疗卒中足下垂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2022,37(5):272-275.

[8]侯鑫磊,金泽,商玮珉,等.火针辅以腧穴埋线对中风上肢痉挛患者痉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22,39(1):58-62.

[9]李秀丽,李珊,冯梦晨,等.上肢运动游戏对轻度认知障碍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3,29(1):98-103.

[10]路颖,郑芸.针刺联合热敏灸及通窍活血汤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及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11):1569-1572,1576.

[11]刘春花,楼喜强.热敏灸辅助配合渐进式康复训练在卒中后上肢痉挛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35-139.

[12]宋晓琳.调神通络针刺法联合热敏灸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肢体运动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医研究,2022,35(3):24-27.


基金资助: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课题(2021B127);


文章来源:范凌燕,陈丽雪,曾清平等.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24,33(04):29-3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名称: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期刊人气:142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海军总医院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165

国内刊号:11-5541/R

邮发代号:28-211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