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创造价值是企业的天职,而盈利则是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根本。从2019年农机行业协会数据看,行业亏损面大幅增加,2020年特殊的环境下,企业亏损会迅速扩大,没有利润的企业肯定会被淘汰。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和调查研究,为农机行业提炼总结出了增加利润的10个模式。
1. 规模利润。
全球范围内,真正被企业认可的两种生产方式,只有福特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和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几乎所有从事生产制造的企业家,都相信规模产生利润。规模经济的原理是“总收入”大于“总成本”就能挣钱,也就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收入不断增加,固定费用保持不变,只要到达盈亏平衡点之后,每多生产一件产品,就能多一点固定费用,并且能降低单件产品的费用,从而提高单件产品的利润。规模化大生产产生利润,要有几个必备的条件,否则就会向相反方向发展:规模不经济。
必备条件是:未被满足的市场、标准化产品、高效率运作、简单化工作、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分销。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大规模分销。福特认为“大量生产必须以大量销售为前提”,没有大规模分销,大规模生产就是灾难性的。农机生产企业几乎100%奉行的是福特规模化生产方式,但规模化生产的有效性,需要两个条件,即“成熟的产品原型”和“不成熟的用户市场”。2004年开始,有规模化优势的农机企业都跑赢了同行,比如一拖东方红、雷沃重工、中联重科、东风农机等,就是因为这些企业有产能优势,生产的是成熟的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产品,但当时用户不成熟,对产品只有基本的“功能性需求”。
2. 机会利润。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但机会总是属于眼光超前的人。这事实上是利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来赚取利益,是一种差异化的能力利润,属于少数人数才能获得的利润。国外有机构研究证明,每个行业最先进入的企业获得的利润要比跟随者平均高出60%以上,抢占先机才能获得超额利润,这也是为什么企业都想抢先推出新产品的原因。
记得在2004年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之后,一拖率先进入180及以上马力大型拖拉机的研发。由于有深厚的积累,一拖在2009年前后推出了性能稳定的1804大马力拖拉机。而2009年开始,恰好国内开始了大规模的土地流转,一拖大马力拖拉机能满足规模化种植的需求,从而抢占了大马力拖拉机的先机。这个领先优势保持了5年左右,2014年之后山东潍坊系大举跟进的时候,一拖早已赚的盆满钵满。
3. 垄断利润。
美国著名投资家彼得·蒂尔说: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都是垄断者,而竞争是输家的游戏。垄断是指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一个大企业或少数几个大企业对相应部门生产和销售的独占或联合控制,而垄断却可以得到超额利润。垄断一般分为资源垄断、行政垄断、技术垄断、品牌垄断等,其中品牌垄断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高于前三者。行政垄断一个典型的案例:20世纪90年代,国内水稻机械化率很低,南方某省农机局引进日本某知名品牌,由农机局和外资企业组建合资公司,生产出的产品有优先推荐资格,于是在很长时间里,该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90%,形成了绝对的垄断。
对于绝大多数国内中小型农机企业,根本谈不上资源垄断和行政垄断,而技术垄断和品牌垄断是市场化的产物,企业一旦建立了这种优势就可以长期占据优势。比如吉林康达公司掌握着全球先进免耕耕作机的应用技术,在近10年的时间里,基本上垄断了国内玉米免耕播种机的需求市场。
4. 多元化利润。
多元化的利润事实上是多品类多产品多点盈利,企业的出发点是通过内部共享制造资源、外部共享供应链,来降低成本、增加生产和销售。笔者认为,多元化生产从本质上仍是规模经济的范畴,是规模经济的一种平行化的复制。
随着行业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之后,竞争对手仍在不断地增加,而行业整体需求量在减少。企业经营单一的产品,已经不足以支撑膨胀了的组织,不得不寻找更多的利润途径。多元化有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大多数企业选择相关多元化。以拖拉机行业为例,拖拉机行业从2013年就进入了下行通道,全行业需求量持续下滑,但生产企业不减反增,也是从2013年左右,雷沃重工、中联重科、东风农机、东方红、沃得农机等全力开始多元化经营,目的都是多元化盈利。
多元化是农机企业获得更多利润的最好的途径,但多元化也是一个大坑,多元化失败的企业比专业化成功企业更多,笔者提供几个建议:一是要抓住多元化的时机。最好在所在的行业高峰期时候就未雨绸缪,提前培育新业务,为多元化做技术、业务、物质上的准备。二是最好相关多元化。多元化是跨行、跨界经营,俗语说“隔行如隔山”,相关多元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因素,比如生产小麦机的企业进入玉米机领域就是相关多元化,生产拖拉机的开始生产为拉机配套的旋耕机就是同心多元化。三是不同企业需要不同的多元化。小企业可以适度做些多元化,主要是为了探索适合自己的业务领域,一旦找到了就要专业化,中型不能多元化而应该集中化,大企业要做大必须多元化。
5. 效率利润。
如果增量经济比的是谁蛋糕做得大,那么存量经济就是比谁切蛋糕的能力强,这种能力就是“效率”。形象一点的话,规模是大鱼吃小鱼,而效率就是快鱼吃慢鱼。2015年之后国内农机行业,整体进入了存量经济时代,企业规模效应的竞争力不再明显,而企业的效率优势则不断地凸显,有一些典型的案例可供借鉴。
江苏沃得的全喂入水稻联合收获机的胜利就是效率的成功。在沃得之前,日本久保田是国内全喂入的绝对老大,其产品的竞争实力就是产品品质,尤其对于跨区作业用户,高品质可以保证稳定的收益。但在2009年之后国内农机规模化发展速度很快,久保田的经典机型PRO688Q只有2.5公斤的喂入量,在跨区作业中效率太低。沃得敏感地抓住了这个痛点,以一到两年一公斤喂入量的速度,不断地推出收益效率更高的机器,最终在5公斤喂入量上找到了市场的最佳匹配点,并一跃超越久保田成为国内全喂入行业的老大。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沃得抢占了跨区作业市场,成功实现了从屌丝向行业领袖转变的过程。
以上讲的是产品作业效率,事实上企业更应该关注运营效率。企业经营中时间成本最宝贵,如果在同样的时间里,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企业的利润也会增加。比如有的企业资金一年转两次,而有些企业资金一年转20次,同样的资源,转的次数快的企业利润一定会更高,所以企业经营中要算时间账。在市场竞争和企业经营中,从长期看,一定是高效率打败低效率,提高组织效率是企业永远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未完待续)
南农.基于新形势下农机行业10大利润模式分析(上)[J].南方农机,2020,51(11):2.
分享: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可观,其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1]。与此同时,玉米秸秆作为一种农业副产品,每年产量高达约1.5亿吨。然而,由于处理方式不当,大量的玉米秸秆被焚烧或堆弃,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2025-04-14研究认为农机对畜牧生态环境会产生直接影响,农机技术发展水平越高,在畜牧业生产中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越显著,而农机技术应用密度、地方财政支持水平又会影响农机技术发展水平。需要各地在做好城市规划和畜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合理调节各类因素,不断提升农机技术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机技术改善畜牧生态环境的作用。
2025-02-11全程机械化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有效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 题。尤其在大规模农田的耕作、播种和收割过程中, 机械化设备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农业生态 保护和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的发展,机械化作业已成 为实现精准农业的基础。
2025-02-10从2017年以来,卓资县借助农业机械化转型契机,大力推动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现已引入大量饲草料加工机械、畜牧饲养机械和畜产品加工机械等[1]。2021年以来,卓资县畜牧业机械数量不断增加,除畜牧养殖机械外,其青贮饲料收获机、牧草收获机、打捆机等机械数量大幅提升,畜牧业机械总动力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5-01-12棉花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现阶段棉花打顶作业强度大、人工作业效率低下,机械打顶对棉桃破坏较大,易造成减产。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棉花打顶机器人来代替传统的棉花打顶作业方式,以达到精确打顶的目的。视觉系统作为棉花打顶机获取信息的关键途径,是实现棉花打顶机精准去除棉花顶芽的重要前提。
2024-12-05林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遥感技术具有覆盖面大、回访时间短、成本低等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林地的类型、分布、面积、结构、质量和林地随时间变化的状况。因此,利用遥感技术准确、及时地获取精细林地信息,对森林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05随着城市管道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维护管道正常运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资料显示,我国城市管道老化、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开始凸显。目前,城市管道的工作重点从工程建设转为维护保养。其中,排水管道的检测和维护主要依赖于人工作业或人机结合的方式作业,况且管道一般修建在地下,维护十分困难。
2024-11-09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将深度学习技术引入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领域,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主要采用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农业生产环境。
2024-11-09葡萄是我国广泛种植的水果品种,随着农业生产中自动化大棚技术的普及,葡萄的栽培逐渐突破了季节限制,葡萄成为一年四季高产稳产的热门水果。葡萄采摘约占整个葡萄种收作业量的40%,具有季节性强和劳动密集的特点。设计制造葡萄自动化采收系统,对降低葡萄采收劳动强度和提高采收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024-11-08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农业技术带来了新的创新,实现了数字技术和农业机械之间的深度融合[2]。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新兴技术移动支付、区块链等,不断拓宽传统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边界,突破了传统金融限制,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3]。
2024-10-31人气:4723
人气:3353
人气:2049
人气:2015
人气:153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
期刊人气:1928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所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3-188X
国内刊号:23-1233/S
邮发代号:14-324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4.36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