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路径,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新时期下,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正在稳步推进,要求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进行转变和创新,推动现代农业的建设进程。因此,相关部门及人员要增强自身职责意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
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机械、技术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因此,要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大力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与技术。同时,还需要对现代农业发展体系进行完善,通过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促使农业生产的技术限制得到打破,现代农业一体化建设发展目标得到实现。
1、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义
我国拥有较大的人口基数,农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通过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效率、产量等得到进一步提高,促使国内粮食矛盾得到缓解。进入新时期后,国家开始充分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但受城乡差距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日趋严重,传统生产模式难以持续,影响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需通过农业机械化的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得到实现。
2、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
2.1提高农民技能素养
农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农民发挥着基础作用,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需对农民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等大力提高,这样方可以更加高效的引入和应用先进机械、技术,服务于农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相关部门需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将技术下乡服务、农民培训活动等科学组织起来。首先要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机械化发展意识进行增强,帮助其熟练掌握与应用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操作技巧与其他实用农村技术[1]。同时,加强现代化农业发展政策方针的宣传工作,促使农民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其次,要与地方农业高校、技术院校等联合起来,将大量专业水平较高的现代化农业人才培养出来,加大农业科技研发项目的扶持力度,促使现代化农业的科技含量得到提高,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步伐。
2.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传统农业只有单一的产业结构,这样直线的生产、销售模式与当今时代特征、市场需求等不相适应,会对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因此,要深入分析现阶段农业市场状况,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融合起来,通过产业一体化的构建,促使农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要全面贯彻与落实各项扶农政策,如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对农业生产体系、产业结构等进行转变与完善,通过产业联动效应的发挥,促使农业产业链得到构建,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
2.3积极引入现代科学技术
要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对农业生产进行改造升级,加快农业产业体系的转型步伐,促使更多新型农业业态得到培育。机械化水平、科技含量等直接决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程度,要想顺利实现现代农业建设目标,需拓展现代技术、技术成果的应用范围与深度,促使农业生产率、土地生产率等得到提高。目前虽然出现较多的农业科研项目,但很多成果并没有在农业生产中落实与转化,影响到科学技术效能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科研项目立项之前,相关人员需深入调研农业生产状况,发挥农业生产需求的导向作用,增强技术成果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匹配度,提高农业成果的转化率,全面改造传统农业[2]。
2.4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党中央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将更多新型现代农业机械研发出来,服务于农业生产模式的调整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与地方农业高校、机械生产企业等联合起来,扶持更多农业科研项目的实施。要在农村、农业中广泛推广科技创新成果,提高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将科技创新的农业发展理念树立起来,引入国外先进技术机械的同时,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农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深度应用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使农产品销路得到拓展,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进度[3]。同时,要大力培训农民与农业专业人才,将现代化机械原理、操作技巧、维护方式等纳入到培训内容当中,帮助农民深入了解与掌握农业机械,高效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当中。此外,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人才激励政策,向农业生产领域内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这样不仅农业现代化技术可以得到推广,农业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得到提高。
2.5完善配套政策体系
部分农民具有较为强烈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意愿,但受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影响较大。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完善设计补贴政策与标准。通过农业机械、技术补贴政策的落实,促使农民的资金问题得到缓解,扩大现代农业机械的应用范围。同时,要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加快土地流转步伐,促使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得到提高,这样现代农业机械的优势能够得到更好发挥,现代农业建设效果也可以得到增强。此外,要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济组织的发展,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的建设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可以显著改善农民群众的收入状况。而农业机械化则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路径,相关部门及人员需从多方面着手,如加快人才培育、优化农业结构等,显著推动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功.现代农业建设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4):17-18.
[2]吴小松,马潇潇,李平.现代农业建设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J].南方农机,2018(9):105.
[3]常宝辉.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6):113.
李锋.关于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J].农家参谋,2020(22):87.
分享: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可观,其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1]。与此同时,玉米秸秆作为一种农业副产品,每年产量高达约1.5亿吨。然而,由于处理方式不当,大量的玉米秸秆被焚烧或堆弃,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2025-04-14研究认为农机对畜牧生态环境会产生直接影响,农机技术发展水平越高,在畜牧业生产中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越显著,而农机技术应用密度、地方财政支持水平又会影响农机技术发展水平。需要各地在做好城市规划和畜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合理调节各类因素,不断提升农机技术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机技术改善畜牧生态环境的作用。
2025-02-11全程机械化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有效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 题。尤其在大规模农田的耕作、播种和收割过程中, 机械化设备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农业生态 保护和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的发展,机械化作业已成 为实现精准农业的基础。
2025-02-10从2017年以来,卓资县借助农业机械化转型契机,大力推动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现已引入大量饲草料加工机械、畜牧饲养机械和畜产品加工机械等[1]。2021年以来,卓资县畜牧业机械数量不断增加,除畜牧养殖机械外,其青贮饲料收获机、牧草收获机、打捆机等机械数量大幅提升,畜牧业机械总动力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5-01-12棉花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现阶段棉花打顶作业强度大、人工作业效率低下,机械打顶对棉桃破坏较大,易造成减产。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棉花打顶机器人来代替传统的棉花打顶作业方式,以达到精确打顶的目的。视觉系统作为棉花打顶机获取信息的关键途径,是实现棉花打顶机精准去除棉花顶芽的重要前提。
2024-12-05林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遥感技术具有覆盖面大、回访时间短、成本低等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林地的类型、分布、面积、结构、质量和林地随时间变化的状况。因此,利用遥感技术准确、及时地获取精细林地信息,对森林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05随着城市管道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维护管道正常运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资料显示,我国城市管道老化、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开始凸显。目前,城市管道的工作重点从工程建设转为维护保养。其中,排水管道的检测和维护主要依赖于人工作业或人机结合的方式作业,况且管道一般修建在地下,维护十分困难。
2024-11-09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将深度学习技术引入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领域,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主要采用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农业生产环境。
2024-11-09葡萄是我国广泛种植的水果品种,随着农业生产中自动化大棚技术的普及,葡萄的栽培逐渐突破了季节限制,葡萄成为一年四季高产稳产的热门水果。葡萄采摘约占整个葡萄种收作业量的40%,具有季节性强和劳动密集的特点。设计制造葡萄自动化采收系统,对降低葡萄采收劳动强度和提高采收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024-11-08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农业技术带来了新的创新,实现了数字技术和农业机械之间的深度融合[2]。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新兴技术移动支付、区块链等,不断拓宽传统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边界,突破了传统金融限制,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3]。
2024-10-31人气:4725
人气:4089
人气:3492
人气:3453
人气:304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农业机械
期刊人气:3840
主管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0-9868
国内刊号:11-1875/S
邮发代号:2-696
创刊时间:195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4.36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