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农业机械统计是农机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我国农业机械数据在农业机械数据信息系统下,利用计算机分析其统计方式并进行改良,从而对农机管理工作的效率有更好地提升,并依据当前农机统计信息化的基本情况为农业机械统计管理系统的开发而服务。
为确保准确掌握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进而充分发挥政策的带头作用,有效提升农机装备的水平,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为政府以及相关农业管理部门制订相关政策,为社会定期提供农业机械化信息,农机部门应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工作需要制订农业统计表并定期上交。近些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较为迅猛,农业机械数据统计管理工作量也随之增加,管理部门对其工作的监督难度越来越大,而传统的农业机械数据统计管理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农业机械数据统计的工作需要,其工作成本和工作效率难以达成正比,数据统计上报不及时的现象越来越多,上级管理部门无法及时全面地了解真实数据。因此,农业机械统计工作需要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合理控制工作成本,及时清除不合理数据,使统计数据工作实现动态操作和高效管理。为按时完成农业机械统计q作任务,进行上报、审核等,应利用互联网、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编程技术,将繁杂的农业机械数据统计工作化繁为简,实现高效率工作。
1、农业机械数据信息系统的设计分析
1.1 农业机械数据统计信息系统软件设计方法
1.1.1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应用。此方法主要是将其面向对象的思想用于软件开发,对开发活动进行指导的系统方法,也是以对象的概念为基础的方法学中的一种。农业机械数据统计信息系统应用面向对象方法完成分析和设计工作是为了在众多功能需求以及流程中找出最基本的对象,简言之就是分清主次,在高层次上组件抽象数据。在应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时通常从以下3个角度进行,即识别系统角色、系统分析同时提取其中关键业务、展开详细的设计。
1.1.2 原型法设计方法的应用。原型也可以视为模型,所以原型系统可以视为应用系统的模型,就是未经构筑系统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的模型,并将其绝大多数性能保留。此模型在运行中不断地被检查、测试、修改,直到其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在农业机械数据信息系统中应用原型法时,由于不同地区农业机械的特点和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其统计数据有很大的不同,应当运用原型方法尽快对原型系统(包括其功能的增减)进行不断修改,直至达到要求。运用原型法展开农业机械数据统计信息系统设计工作时,一般可分成2个部分进行:①进行快速分析,明确用户对系统的基本要求;②构建原型,开发原型系统。
1.2 建立农机数据统计信息系统软件系统分析
1.2.1 业务数据服务层次。由于其体系中每个业务的开展都要以基本的业务数据为基础,所以要把所有业务系统的异构数据源整理为逻辑一致且完整的数据源,进一步完成数据信息访问的规范,使得数据服务层的服务可以应用于其他系统。
1.2.2 业务应用服务层。利用数据服务进行数据的集成,在数据信息完整后,所有系统的应用都可以在同一数据系统进行访问,进一步实现业务的集成。应用集成的关键在于其利用网络服务器可以访问开放的应用和传输需要的数据,可以快速调整自身,以低成本保证其可以随着业务特点进行变化,完成农业机械统计数据的任务发放、校验等各个环节的业务。
1.2.3 应用服务。管理层对相对灵活的业务来讲,通过服务总线,加上配置界面,从而实现管理,使其能够符合用户的需要,达到应用复合而不是再次开发。
2、农业机械数据统计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分析
农业机械数据统计信息系统设计应以研发出通XUESHUJIAOL用的系统为目的,且应当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其应当具备标准的插件模式,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连接不同的功能,并使之有机结合到应用中;其次,应当无代码定义工作表单,使其满足数据需求不同的特性;最后,系统设计应当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控制其日常维护成本。
2.1 J2EE架构中MVC模式的应用
农机数据统计信息系统的架构通常在J2EE架构下进行开发,使其能够跨平台工作,J2EE技术是具有较大兼容性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涉及复杂程序的优秀平台。在J2EE多层分布应用程序模型中,按照不同的功能程序逻辑分成若干个组4--1:。常见的有MVC模型,其可将应用拆分成组件,有利于系统开发和维护。
2.2 软件构件化
软件构件化的目的是让其可以通过各种标准零件以及非标准零件组建。就系统开发的各个环节来讲,实现阶段主要对对象、代码等进行重用,不过重用程度较低。设计阶段的设计模式、设计方法等具有较高的重用比重。需求分析阶段重用程度最高。由此可见,农机数据统计信息系统中不同环节之间的映射对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农业机械数据统计信息系统的实现分析
农业机械数据统计信息系统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数据存储、快速处理技术,实现对监控机构日常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农业机械数据统计信息系统是将数据统计与分析综合管理有机结合的一种理念和技术,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农业机械统计与分析科学化、动态化、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数据统计信息系统中主要含有统计数据管理、统计、报表、上报区域管理等许多模块,其功能有发派任务、报表的填写、上报、审核、统计等。
其系统根据行政区域可分为三级数据中心,县级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在数据收集和整理后上传到市级数据管理中心、省级数据管理中心,保证市级数据管理中心能掌握其下属地区的农业机械数据信息,省级数据管理中心能掌握全省范围的数据。同时,系统应用了先进的计算机处理技术改良了统计分析212作的形式,有效地提高了统计分析工作的效率。农业机械数据统计信息系统工作主要包括5个环节:①省级部门设计数据统计报表。②省级部门将数据统计任务下发到其所属的县级和市级农业机械数据统计部门。③县级部门按照任务要求完成数据统计工作。④县级部门确保其数据无误后可上报给市级农业机械数据统计部门。⑤市级农机部门审核完成后,可将其纳入系统中。
4、结束语
农业机械数据统计信息系统的研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业机械统计工作的进行,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在根源上解决了农业机械统计数据时效性差的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也说明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岑广宇,刘红刚.农业机械数据统计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J].现代农业装备,2010(7):47-50.
[2]宋健,梁勇,陈竞平,等小麦农情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农机化研究,2014(2):85-89.
[3]齐龙,马旭,郭洪江,等.全国水稻机械数据库系统的设计[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2):24l-243.
赵晓娇.农业机械数据统计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分析[J].当代农机,2019,(9):74-76.
分享:
研究认为农机对畜牧生态环境会产生直接影响,农机技术发展水平越高,在畜牧业生产中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越显著,而农机技术应用密度、地方财政支持水平又会影响农机技术发展水平。需要各地在做好城市规划和畜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合理调节各类因素,不断提升农机技术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机技术改善畜牧生态环境的作用。
2025-02-11全程机械化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有效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 题。尤其在大规模农田的耕作、播种和收割过程中, 机械化设备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优势。随着农业生态 保护和资源节约型生产模式的发展,机械化作业已成 为实现精准农业的基础。
2025-02-10从2017年以来,卓资县借助农业机械化转型契机,大力推动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现已引入大量饲草料加工机械、畜牧饲养机械和畜产品加工机械等[1]。2021年以来,卓资县畜牧业机械数量不断增加,除畜牧养殖机械外,其青贮饲料收获机、牧草收获机、打捆机等机械数量大幅提升,畜牧业机械总动力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5-01-12棉花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现阶段棉花打顶作业强度大、人工作业效率低下,机械打顶对棉桃破坏较大,易造成减产。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棉花打顶机器人来代替传统的棉花打顶作业方式,以达到精确打顶的目的。视觉系统作为棉花打顶机获取信息的关键途径,是实现棉花打顶机精准去除棉花顶芽的重要前提。
2024-12-05林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平衡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遥感技术具有覆盖面大、回访时间短、成本低等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林地的类型、分布、面积、结构、质量和林地随时间变化的状况。因此,利用遥感技术准确、及时地获取精细林地信息,对森林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05随着城市管道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维护管道正常运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资料显示,我国城市管道老化、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开始凸显。目前,城市管道的工作重点从工程建设转为维护保养。其中,排水管道的检测和维护主要依赖于人工作业或人机结合的方式作业,况且管道一般修建在地下,维护十分困难。
2024-11-09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将深度学习技术引入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领域,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主要采用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农业生产环境。
2024-11-09葡萄是我国广泛种植的水果品种,随着农业生产中自动化大棚技术的普及,葡萄的栽培逐渐突破了季节限制,葡萄成为一年四季高产稳产的热门水果。葡萄采摘约占整个葡萄种收作业量的40%,具有季节性强和劳动密集的特点。设计制造葡萄自动化采收系统,对降低葡萄采收劳动强度和提高采收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024-11-08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农业技术带来了新的创新,实现了数字技术和农业机械之间的深度融合[2]。数字普惠金融利用新兴技术移动支付、区块链等,不断拓宽传统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边界,突破了传统金融限制,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3]。
2024-10-31实现农业生产活动的机械化运行,不但能够大大减少庞大的人工劳作成本,也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节约各方资源,极大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改善农民生活以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2024-07-22人气:7396
人气:5913
人气:5242
人气:4995
人气:471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
期刊人气:2693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0-1298
国内刊号:11-1964/S
邮发代号:2-363
创刊时间:195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4.36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