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作为农业大国的我们,农业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的,农业的良好发展,有多方面的支持,而气象支持是最重要的,本文通过对怎样打造农业气象服务融媒体平台所做的探讨,以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背景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我国的民生之本。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2017年中国气象局开始着手建设全国一体化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综合平台,建成后基于格网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将通过网站和手机端对公众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做好农业服务,就要通过“互联网+”等新型手段,形成农业气象服务一体化,借助融媒体平台,成为统一战略、统一策划,统一品牌成为三农服务的有利推手[1]。
二、现有平台
1、CCTV-7《农业气象》《农业气象》是在CCTV-7播出的每日三档农业气象节目,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权威农业气象信息发布平台。“面向农村,针对农业,服务农民”是栏目及农业频道的宗旨。
2、中国气象频道《三农新气象》该节目立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和困惑,为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发展提供新视野、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普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农业防灾减灾应对之策,宣传解读政府新政策,探访企业新举措,展现给观众生动有趣、具有时代感的真实案例及节目。
3、乡村之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为全国性对农公益广播。中国乡村之声通过中波、农村大喇叭、互联网、移动终端客户端以及直播卫星等渠道覆盖全国。立足公益性,突出服务性,强化实用性,全天24小时播出谈话类、信息类、服务类和文娱类的广播节目。
4、中国兴农网自2001年6月28运行开始,始终关注农民生产、生活,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致力于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等贴近农业的基本问题。2017年中国兴农网作为全国智慧农业气象服务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承担着全国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网络端展示发布的建设任务[2]。
5、其他平台《农业气象》微博、微信;“中国兴农网”微博;“中国气象频道”微博;“乡村之声”微博;农业主持人微博;《期市气象站》微信公众平台
三、融合形式
1、素材融合中国兴农网现在建设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后台,可以供各相关单位进行数据查询,统计等。中国兴农网现有农业气象相关资讯包,可以给《农业气象》等其他节目提供相应素材。《农业气象》栏目的各特色中心外采素材与农网共享。
2、制作融合《农业气象》编导、中国气象频道编导、其他相关农业栏目编导等共同策划,共同制作。
3、播出融合以CCTV7、中国气象频道、乡村之声广播、新媒体(网站、微博、微信、其他媒体)四种传播形式形成农业媒体宣传矩阵。CCTV7、气象频道、广播等传统媒体,在节目中推广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资源;微博、微信、自媒体(抖音、快手)等新兴媒体,以媒体自有形式,介绍节目,发布节目相关内容;媒体之间相互关联直播等等。
四、输出节目设计
1、图文资讯中国兴农网现有农业气象图文快讯板块,《农业气象》等微信可以制作相应模块。
2、短视频将相应视频切割短视频,进行再编辑加工,在适合媒介播出。
3、视频专栏包含《农业气象》、《期市气象站》、《三农新气象》等各种栏目化的视频节目,中国兴农网创建相关视频专栏,新媒体、自媒体及时发布相应视频。
4、专题活动联合各特产县(乡镇),结合气候品质认证、乡村旅游等,举办专题活动。重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特产县(乡镇),介绍特产、气候天气影响、市场情况。可以根据特产需求定制。
五、效益分析
1、市场分析具体而言,依托中国气象局在各类涉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涉农从业人员心目中“气象服务国家队”的权威品牌形象,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媒体形式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将能够形成一个精准覆盖全国涉农用户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平台以涉农信息资讯服务为基础,以专业大数据服务为核心,通过为各类涉农用户提供精准、科学的信息服务联结农业管理与生产的各个领域,在取得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社会效益的同时,通过营销传播、数据服务、专业培训、渠道销售等多种盈利模式,亦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3]。
2、预期成本未来农业服务领域中,重点突出专业服务和农业媒体的功能设计。在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建设的初期,首先通过整合现有各个媒体的专业采编人员,将原来各自为战、小而全的分散团队按视频媒体制作、图文媒体采编、新媒体运营、活动策划等专业将现有人员择优重组,一方面理顺了媒体运营流程提高了媒体运营效率。另一方面也合并了冗余人员降低了媒体运营成本。预计融合后将降低媒体运营成本20%以上。
3、收益预估
(1)广告收益。融合后,预计整体广告收益比融合前增长30%。其中融合后,现有电视栏目广告预计增长20%以上;新媒体(网络、自媒体等)广告实现突破。
(2)数据服务。通过为银行、期货、保险等涉农金融企业以及大型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企业提供精准的农业气象数据服务,在获取服务收益的同时提升各类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促进整个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预计在前期数据服务收益占平台收益的20%左右,未来随着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数据服务收益将占平台收益的30%以上。
(3)专业培训。通过举办针对各类涉农企事业单位和一线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农业气象培训,在获取培训收入的同时,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预计专业培训收益占平台收益的5%-10%左右。
(4)渠道销售。以精准覆盖全国涉农企事业单位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为渠道,择优选择技术含量高、效果突出、品质优异、价格适中的第三方产品与服务在平台上进行推广销售,获得销售利润。前期预计渠道销售收入占平台收入的10%-15%,后期有望达到20—30%。
4、风险预估
(1)政策风险:作为国家气象局下属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将紧密围绕国家农业政策和相关媒体政策开展媒体运营、产业服务工作。在工作中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批、广告审查、供应商遴选流程,从而确保平台为服务对象提供的信息与产品服务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和公信良俗,传播正能量,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
(2)市场风险:在当今全媒体的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异常丰富。作为专业的融媒体平台,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在市场上亦面临着其他媒体的竞争。充分发挥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的信息权威性、服务专业性、覆盖全国性、联结全域性的自身特点,以及时准确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为基础,通过精细化、接地气的运营手段不断提升平台的竞争能力,获得市场的认可。
(3)运营风险:智慧农业气象服务
平台在运营中面临着运营成本控制、市场拓展周期、团队管理等运营风险。通过理顺流程、合并岗位、绩效管理、制度规范、企业文化建设等手段,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降低人员和企业运营成本;通过挖掘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自身传播效力、建立精干高效的市场团队和产品、客服团队、组织各种时效性市场活动等方式缩短市场拓展周期,提高市场拓展效率。总之,当前已经建立了多个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我们需要将这些平台通过丰富的形式进行融合,形成全新的融媒体平台,进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
参考文献:
[1]朱亮,钟艳雯,贺炜,等.基于分布式的农业气象大数据平台设计与实现[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06):128-130.
[2]红英.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气象服务运用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03):133-134.
[3]侯英雨,张蕾,吴门新,等.国家级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技术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18,29(06):641-656.
郝冬纯.打造农业气象服务融媒体平台——提升农业气象信息化服务水平[J].区域治理,2019(11):37-38.
分享:
气候变化对多方面产生影响,其中,农业是最敏感方面之一[1]。农业在应对全球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两个条件下将面临更大挑战[2]。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表明,2010—2019年全球年均海表温度相对于1850—1900年,温度升高0.9~1.3 ℃,其中,气候变暖贡献了0.8~1.3 ℃[3]。
2024-06-23降雨是流域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其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对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1,2]。降雨日数作为衡量降雨的重要指标,与降水频率密切相关,能够反映降雨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对气候变化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降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同强度降雨雨量和雨日变化趋势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格局。
2021-10-08自动气象站目前广泛应用于气象、水文、农业和环保等领域,其可以监测地面降雨和空气温度等气象要素,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恶劣环境下全天候全自动正常运行。农业园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结合了自动气象站和气象服务进行设计,该系统可将区域内的多个农田小气候自动气象观测站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组成观测系统,获取并分析农田小气候相关气象要素。
2021-08-02针对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气象要素展开分析,内容包括气温要素、日照要素、风速要素、相对湿度、降水要素、地温要素等,通过研究相关气象要素对于植物密度、植株发育、成穗率分析、植物产量、植株抗病能力、病虫害发展带来的影响,其目的在于提升气象要素利用价值,推动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
2021-06-09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业种植历史,农业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气象灾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体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旨在进一步提高应对农业气象灾害的能力。
2021-05-27近年来黔南州年降水量和5—8月降水量表现为增加趋势且降水偏多年份越发明显,为研究其变化规律,故选取黔南州近40年降水资料对其时间和空间状态进行分析。得出黔南州降水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a.降水一致性偏多(偏少)型;b.西北少东南多型;c.中部多南北少型。近年来尽管降水量有增加趋势,但从近40年时间尺度来看,黔南州降水表现为减少趋势。
2021-04-16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智能化、规模化、产业化农业生产特点突出。晋中市位于山西中部,地处太行山脉中段和太原盆地之间,境内有山、川、丘陵,自然条件优越,雨热同季,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2016年山西农谷(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上升为省级农业高新园区;201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2021-02-20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指的是在比较小范围内的气象预报,主要的特点是预报时间短,同时分辨率高,在农业气象服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能够预报两个小时以内小范围地区的气象变化情况,从而帮助农户及时应对气候变化,应对所要发生的恶劣天气。影响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强对流、强降水、雷暴天气等。
2020-12-22农业生产与气象息息相关,对农业气象服务而言,主要起到两大作用。首先,是对农业生产、气象要素变化的实时监测,其次是对气象灾害的预防。气象灾害作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农业气象服务具备的作用及功能,能让农业生产及时预防和抵御气象灾害,及时了解天气信息,为后续的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减少农业生产发展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
2020-12-19近年来,漳州市不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智慧农业”以其智能、精准、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及普通农户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而农业气象防雷作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因素之一,在“智慧农业”中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明显。
2020-12-19人气:7346
人气:7283
人气:5730
人气:5129
人气:475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期刊人气:1651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出版地方:河北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2096-6237
国内刊号:13-1432/S
邮发代号:82-973
创刊时间:199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287
影响因子:1.181
影响因子:0.599
影响因子:2.217
影响因子:0.07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