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本文分析了2019年酒泉市春小麦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结果表明,2019年酒泉市春小麦全生育期内热量、水分条件充足,基本适宜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其中,5月酒泉市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偏低,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4~2.5℃,利于春小麦春化,2019年春小麦小穗数较2018年(同品种)增加2.6个/穗,较近10年平均值增加2.1个/穗。5—6月短时强降水天气发生频繁,少部分麦田有倒伏现象;光照条件极显不足,春小麦光合作用减弱,营养物质输送不足,开花、授粉、灌浆均受一定影响。7月酒泉市春小麦主产区无干热风、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温、湿条件适宜,干物质积累充分,千粒重与2018年持平,较近10年平均值增加1.5g。同时,本文对2020年的气候条件进行了预报,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019年酒泉市春小麦陆续于3月上旬末(3月6日)开始播种,至7月下旬末(7月27日)收获结束(以下均不包括牧区),全生育期122(敦煌)~135d(玉门)。春小麦全生育期内(3—7月)酒泉市平均气温16.3℃,较常年同期(15.5)偏高0.8℃;平均降水量99.3mm,较常年同期(36.5mm)偏多1.7倍;平均日照时数1355.5h,较常年同期偏少93.5h。综合分析,春小麦全生育期内(3—7月)热量、水分条件充足,基本适宜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其中5月酒泉市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偏低,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4~2.5℃,此阶段正值春小麦春化阶段,气温偏低,春化阶段长,利于小穗数形成,据试验监测,2019年春小麦小穗数较2018年(同品种)增加2.6个/穗,较近10年平均值增加2.1个/穗[1];但5—6月短时强降水天气发生频繁,少部分地区引发渍害、洪涝灾害,同时光照条件极显不足,此阶段正值春小麦抽穗、开花、授粉等生殖生长(产量形成)阶段,利弊影响参半;7月酒泉市无干热风天气,温、湿度条件基本适宜,干物质积累充分,千粒重与2018年持平,较近10年平均值增加1.5g[2]。
1、各生育期间气象条件及土壤水分条件利弊分析
1.1播种至分蘖期(3月10日至4月26日)
酒泉市气温偏高,降水分布不均,日照充足,土壤墒情良好,出苗快,出苗率高,幼苗长势较快。
3月中、下旬酒泉市旬平均气温在2.6~6.0℃之间,其中中旬气温较常年偏高1.1~1.8℃,无降水,日照充足,利于农田土壤消融返潮,适宜春小麦播种、萌芽;3月下旬气温偏低0.1~0.7℃,适宜种子扎根[1]。
4月上旬至下旬酒泉市旬平均气温在8.4~19.5℃之间,较常年偏高1.3~5.1℃(图1),降水集中在4月上旬,旬降水量较常年偏多7~11倍,有力地补充了土壤水分,解决了3月无降水造成的土壤表层干旱问题。日照充足,无春寒及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土壤墒情良好,春小麦出苗快而整齐,出苗率较高。但4月下旬气温特高,对春小麦分蘖有抑制作用。
图1酒泉市2019年3—7月旬平均气温
1.2分蘖至孕穗期(4月26日至5月25日)
酒泉市气温偏低,降水特多,暴雨、大风、低温冷害等多种灾害性天气频发,春小麦生长发育较缓慢,春小麦小穗分化时间长,利于小穗形成。
5月酒泉市旬平均气温在12.7~21.3℃之间,其中5月上旬至中旬较常年偏低0.5~2.5℃,5月下旬金塔县、瓜州县等地较常年偏低0.4~0.6℃,其他区(县、市)正常。降水集中在5月上旬,较常年偏多4~20倍,其中春小麦主产区(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偏多14~20倍,3个站均突破历史旬极值。5月酒泉市气候较反常,5月5—7日酒泉市出现持续降水、短时强降水、冰雹、强降温、大风等综合农业灾害性天气,降温幅度达9.9~11.9℃,降水量10.6~50.1mm,日最低气温下降至2.3~6.6℃;5月12日清晨酒泉市肃州区、金塔县和玉门市等地出现轻霜冻、低温冷害天气。5月上旬至中旬酒泉市气温持续偏低,此时正值春小麦春化阶段,气温偏低,春小麦生长发育较缓慢,利于小穗分化,小穗数较往年及2018年偏多2.6个/穗,较近10年增加2.1个/穗,为稳产、增产奠定基础。
1.3孕穗期至乳熟期(5月25日至7月2日)
开花前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图2),利于开花授粉;后期阴雨天气较多,尤其6月20日因肃州区、金塔县和玉门市局地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部分地段出现渍害、洪涝灾害,麦田有片状倒伏现象,造成减产,同时强降水冲击花粉,影响后期授粉。6月中、下旬酒泉市长期处于低温、寡照、阴雨天气,致使春小麦授粉率下降,籽粒灌浆速度减慢,干物质积累较慢。
图2酒泉市2019年3—7月旬平均气温距平
6月酒泉市旬平均气温在20.6~24.3℃之间,其中6月上旬较常年偏高1.0~2.8℃,降水特少,利于春小麦开花、授粉;6月中旬气温与常年持平,降水较常年偏多1.3~23.5倍,6月20日1:00至6月21日8:00,酒泉市肃州区、金塔县和玉门市局地出现暴雨,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部分地段出现渍害、洪涝灾害,麦田有片状倒伏现象,造成减产,同时强降水冲击花粉,影响后期授粉[3];6月下旬气温偏低0.6~1.4℃,阴雨天气偏多,日照不足,春小麦光合作用减弱,营养物质输送不足,籽粒灌浆速度减慢,干物质积累不足[4]。1.4乳熟期至成熟期(收获)(7月2—27日)
前期气温偏高,后期气温偏低,无干热风天气,降水分布不均,春小麦主产区降水偏少,日照正常。温、湿度条件基本适宜,干物质积累充分,利于产量形成。
7月酒泉市旬平均气温在21.7~25.6℃之间,其中7月上旬气温偏高0.8~1.1℃,7月中、下旬气温偏低0.1~1.1℃,降水分布不均,主产区偏少,日照正常。7月酒泉市无干热风天气出现,温、湿度条件基本适宜,干物质积累充分。据试验监测数据分析显示,千粒重与2018年持平,较近10年平均值增加1.5g,利于产量形成。
2、2020年气候预测
预计2020年冬季(1—2月),酒泉市降水偏少10%~20%,气温略偏高。春季(3—5月),降水略偏少,气温略偏高,有春旱,无明显春寒或倒春寒。其中3月降水偏少50%~70%,温度偏高;4月降水偏多20%~30%,气温略偏低,有低温多雨雪时段;5月降水偏少10%~20%,气温偏高,晚霜冻结束期接近常年。夏季(6—8月),降水略偏少,其中6月降水偏多,7—8月降水偏少,有伏旱。夏季各月平均气温均偏高约1℃。
3、建议
通过上文分析,建议提早防御2020年春旱,灌溉农区在2019年11月中旬至12月初进行灌溉,沿山地区适宜在2020年2月底灌溉,为2020年春小麦播种储蓄底墒;2020年3月气温偏高,多风沙天气,及时收听收看短时天气预报,抓住3月上、中旬晴好天气极早开展春耕春播工作;4月有低温多雨雪时段,利用镇压、耙耱土地及时破除板结同时保墒;5月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春小麦进入春化阶段,适时灌溉尤为重要,建议提早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调配水利资源,发展节水农业;6月进入酒泉市的主汛期,各种突发性天气时有发生,加强防汛抗旱意识,根据短时天气预报,适当追肥喷药,加强高温干旱防御和病虫害防治工作;7月酒泉市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建议适当浅灌,预防高温干热风天气[5,6]。
参考文献:
[1]陈昌毓.河西春小麦农业气候分析及种植分区[J].甘肃气象,1982(1):24-32.
[2]包佳婧,李雪冰.2014年临河区春小麦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评述[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43(6):100-101.
[3]李敬育.连阴雨对春小麦的危害[J].甘肃气象,1985(4):20-21.
[4]高素华,潘亚茹,郭建平.气候变化对植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J].气象,1994,20(1):30-33.
[5]张睿.气温与降水对2017年开封市小麦生育期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9(18):1-2.
[6]王纯枝,毛留喜,杨晓光,等.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农业气象指标体系的构建[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9,42(1):3-10.
李琳,靳荣.2019年酒泉市春小麦生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20(21):61-62.
分享:
气候变化对多方面产生影响,其中,农业是最敏感方面之一[1]。农业在应对全球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两个条件下将面临更大挑战[2]。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表明,2010—2019年全球年均海表温度相对于1850—1900年,温度升高0.9~1.3 ℃,其中,气候变暖贡献了0.8~1.3 ℃[3]。
2024-06-23降雨是流域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其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对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1,2]。降雨日数作为衡量降雨的重要指标,与降水频率密切相关,能够反映降雨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对气候变化和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降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同强度降雨雨量和雨日变化趋势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格局。
2021-10-08自动气象站目前广泛应用于气象、水文、农业和环保等领域,其可以监测地面降雨和空气温度等气象要素,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恶劣环境下全天候全自动正常运行。农业园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结合了自动气象站和气象服务进行设计,该系统可将区域内的多个农田小气候自动气象观测站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组成观测系统,获取并分析农田小气候相关气象要素。
2021-08-02针对农业生产密切相关气象要素展开分析,内容包括气温要素、日照要素、风速要素、相对湿度、降水要素、地温要素等,通过研究相关气象要素对于植物密度、植株发育、成穗率分析、植物产量、植株抗病能力、病虫害发展带来的影响,其目的在于提升气象要素利用价值,推动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
2021-06-09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业种植历史,农业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气象灾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体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旨在进一步提高应对农业气象灾害的能力。
2021-05-27近年来黔南州年降水量和5—8月降水量表现为增加趋势且降水偏多年份越发明显,为研究其变化规律,故选取黔南州近40年降水资料对其时间和空间状态进行分析。得出黔南州降水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a.降水一致性偏多(偏少)型;b.西北少东南多型;c.中部多南北少型。近年来尽管降水量有增加趋势,但从近40年时间尺度来看,黔南州降水表现为减少趋势。
2021-04-16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智能化、规模化、产业化农业生产特点突出。晋中市位于山西中部,地处太行山脉中段和太原盆地之间,境内有山、川、丘陵,自然条件优越,雨热同季,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2016年山西农谷(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上升为省级农业高新园区;201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2021-02-20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指的是在比较小范围内的气象预报,主要的特点是预报时间短,同时分辨率高,在农业气象服务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短时临近天气预报能够预报两个小时以内小范围地区的气象变化情况,从而帮助农户及时应对气候变化,应对所要发生的恶劣天气。影响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强对流、强降水、雷暴天气等。
2020-12-22农业生产与气象息息相关,对农业气象服务而言,主要起到两大作用。首先,是对农业生产、气象要素变化的实时监测,其次是对气象灾害的预防。气象灾害作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农业气象服务具备的作用及功能,能让农业生产及时预防和抵御气象灾害,及时了解天气信息,为后续的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减少农业生产发展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
2020-12-19近年来,漳州市不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智慧农业”以其智能、精准、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及普通农户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而农业气象防雷作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因素之一,在“智慧农业”中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明显。
2020-12-19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气象
期刊人气:1546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0-6362
国内刊号:11-1999/S
邮发代号:82-126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287
影响因子:1.181
影响因子:0.599
影响因子:2.217
影响因子:0.07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