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为了解鄄城县的气候特征以及为农业生产规划提供参考,以2019年为例,分析了鄄城县四季变化的主要气候特征。结果表明:2019年鄄城县全年平均气温为15.4℃,比常年偏高;全年总降水量为388.4mm,比常年偏少;全年总日照时数为2024.3h,比常年偏少。总体看,2019年极端天气较少,属较好年景。
鄄城县位于鲁西南菏泽市北部,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5℃,年均降水量589.2mm,年均日照时数2534.3h,年均风速3.5m/s,年均湿度73%,年均无霜期207d。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高温、低温、雷电、暴雪等。鄄城为农业大县,常年种植优质小麦5.7万hm2、花生1.55万hm2、棉花0.97万hm2、玉米1.99万hm2。近年来,随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灾害天气发生频繁,给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为了解鄄城县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为农业生产规划提供参考,以2019年鄄城气象站观测数据为对象,利用气候学原理与方法[1]分析鄄城县四季气候特征变化。
1、鄄城县冬季气候特征
2019年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季平均气温1.0℃,总降水量17.7mm,总日照时数301.8h。季内主要降水过程出现在2018年12月2日、5日、11日;2019年1月4日、9日、10日、13日、19日、30日、31日;2月9日、10日、13日、14日。
2018年12月气温与历年平均气温持平,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月平均气温0.8℃,与历年持平;极端最高温度13.6℃,较历年偏低7.6℃;极端最低温度-11.9℃,较历年偏高3.1℃。月降水量11.6mm,较历年偏多4.8mm。月日照时数120.5h,较历年偏少12.6h。
2019年1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月平均气温0.3℃,较历年偏高1.5℃;极端最高温度13.8℃,较历年偏低3.2℃;极端最低温度-9.4℃,较历年偏高10.6℃。月降水量0.7mm,较历年平均偏少5.2mm。月日照时数105.5h,较历年偏少30.2h。
2月气温偏低,降水偏少,日照偏少。月平均气温1.8℃,较历年偏低0.4℃;极端最高温度15.8℃,较历年偏低8.7℃;极端最低温度―5.5℃,较历年偏高9.4℃。月降水量5.4mm,较历年偏少5.6mm。月日照时数75.8h,较历年偏少59.9h。
2、鄄城县春季气候特征
2019年春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季平均气温16.3℃,总降水量24.4mm,总日照时数626.6h。季内主要降水过程出现在3月19日、20日;4月9日、14日、21日、25日、27日;5月4日、10日、11日。
3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月平均气温11.6℃,较历年偏高3.8℃;极端最高温度25.7℃,较历年偏低2.5℃;极端最低温度-1.0℃,较历年偏高7.2℃。月降水量8.9mm,较历年偏少21.2mm。月日照时数219.3h,较历年偏多40.2h。
4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月平均气温15.1℃,较历年平均偏高0.3℃;极端最高温度29.2℃,较历年偏低4.0℃;极端最低温度2.7℃,较历年偏高4.8℃。月降水量10.9mm,较历年偏少14.1mm。月日照时数155.8h,较历年偏少57.9h。
5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月平均气温22.1℃,较历年偏高2.1℃;极端最高温度38.6℃,较历年偏高1.6℃;极端最低温度8.5℃,较历年偏高6.2℃。月降水量4.6mm,较历年偏少52.1mm。月日照时数251.5h,较历年偏多21.3h。
3、鄄城县夏季气候特征
2019年夏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季平均气温28.1℃,总降水量278.9mm,总日照时数627.8h。季内主要降水过程出现在6月5日、6日、28日;7月6日、23日、27日、28日、30日;8月1—3日、7日、9—12日、14日、21日、27日。
6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月平均气温28.6℃,较历年偏高3.6℃;极端最高温度38.1℃,较历年偏低2.3℃;极端最低温度18.0℃,较历年偏高8.6℃。月降水量51.2mm,较历年平均偏少19.4mm。月日照时数246.6h,较历年平均偏多35.7h。
7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月平均气温29.3℃,较历年平均偏高2.6℃;极端最高温度38.9℃,较历年偏低1.8℃;极端最低温度19.8℃,较历年偏高3.2℃。月降水量31.3mm,较历年偏少123.9mm。月日照时数220.3h,较历年偏多50.1h。
8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月平均气温26.3℃,较历年偏高1.0℃;极端最高温度34.0℃,较历年偏低2.6℃;极端最低温度17.9℃,较历年偏高6.5℃。月降水量196.4mm,较历年偏多67.7mm。月日照时数160.9h,较历年偏少11.9h。
4、鄄城县秋季气候特征
2019年秋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季平均气温16.3℃,总降水量67.4mm,总日照时数468.1h。季内主要降水过程出现在9月11日、12日、15日;10月4日、5日、9日、10日、22日、23日;11月10日、13日、17日、23日、30日。
9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月平均气温22.9℃,较历年偏高2.4℃;极端最高温度33.5℃,较历年偏低3.1℃;极端最低气温14.0℃,较历年偏高11.0℃。月降水量16.4mm,较历年偏少49.0mm。月日照时数192.8h,较历年偏多23.8h。
10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月平均气温15.9℃,较历年偏高1.4℃;极端最高温度32.2℃,较历年偏低2.2℃;极端最低温度4.5℃,较历年偏高7.6℃。月降水量47.9mm,较历年偏多16.5mm。月日照时数149.8h,较历年偏少16.5h。
11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月平均气温10.0℃,较历年偏高3.1℃;极端最高温度23.8℃,较历年偏低3.2℃;极端最低温度―3.3℃,较历年偏高13.2℃。月降水量3.1mm,较历年偏少17.9mm。月日照时数125.5h,较历年偏少26.7h。
5、小结
通过2019年鄄城县四季气候特征分析表明,本年度平均气温为15.4℃;年极端最高气温38.9℃,出现在7月24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1.9℃,出现在2018年12月29日;年总降水量388.4mm;年日照总时数2024.3h。与历年相比,本年度年平均气温偏高,年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0%以上。总体看,2019年光温适宜,降水适中,极端天气较少,属较好年景。
参考文献:
[1]闫俊霞,张建峰,张春玲.1961-2008年华南地区极端温度变化趋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5):79-80.
郝晓雷.鄄城县四季气候特征变化分析[J].农技服务,2020,37(04):104-105.
分享:
高亚洲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和周围的高山系(天山、帕米尔高原、兴都库什和喜马拉雅等,图1),有“亚洲水塔”之称。高亚洲冰川覆盖面积约为1.3×105km2,占全球山地冰川面积的43%[1]。在青藏高原地区,冻土面积达1.05×106km2[2],湖泊覆盖面积达36889km2[3],湿地面积为1.33×105km2(其中43.5%分布在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湄公河地区)[4]。
2020-12-05热带海洋温跃层是热带海洋大气耦合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重要作用。太平洋温跃层与赤道东风和海洋上升运动紧密联系。在全球变暖下,热带海洋还可以通过温跃层和海洋上升运动调节海洋分量分布来影响气候变化。因此,认识全球变暖下热带太平洋的温跃层变化对于气候变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2020-12-04内蒙古自治区地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沿地带,以高原为主,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统称内蒙古高原。其地处中纬度内陆,大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只有大兴安岭北段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终年为西风环流控制,以中纬度天气系统影响为主[1]。前人已对内蒙古地区气温特征做出了一定的研究。
2020-11-20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与自然共同作用下,导致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例如,极端天气频发、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寒冷季节缩短、粮食危机,进而危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之一,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19)》显示,气候系统变暖趋势进一步持续,1951—2018年,我国年平均气温每10a升高0.24℃,升高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2020-11-20积温是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个生育期有效温度的总和,是一个区域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的累加值。农业气象中一般用一个地区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内日平均气温的总和来表示年积温(简称积温),其大小代表当地热量资源状况,直接反映植物生长发育对热量的要求,从强度、作用时间2个方面来表示温度对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影响[1],以℃为单位。
2020-11-20干燥度是表征气候干燥程度的指数,表示某地一定时段内的潜在蒸散量与同期降水量的比值。反映了某地、某时段水分的收入和支出状况。本文利用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计算得到干燥度,并分析了呼伦贝尔市1961~2017年干燥度的演变与分布规律,为今后预测呼伦贝尔市气候变化趋势提供科学支撑。
2020-11-19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是地理上离海最遥远的地方,但是夏季也时常出现区域性、地方性的较强降水。由于强大的热力学影响因素和复杂的地形原因,夏季午后迅速发展成长的强对流系统,经常会造成局地短时强降水或暴雨,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这种情况是新疆短时临近预报的难点,也是夏季预报工作的重点。
2020-11-17冰芯记录显示,珠峰地区气温逐渐升高,20世纪是最为温暖的时段。过去50年来,年均气温升高约0.33℃/10a,与青藏高原平均升温率大致相当,高于全球平均。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珠峰地区气温将持续升高,且升温幅度存在季节性以及区域差异,其中冬季增温更为显著,北部升温较大。
2020-10-2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天气预报也越来越重视,对预报的准确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研究通过检验预报业务中经常使用的20时国家指导预报、东北WRF和天气在线三种数值预报产品对鞍山地区各站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预报与实况之间的误差,为今后的温度预报找出可参考的依据。为今后的气温预报业务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020-10-2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西藏作为世界的“第三极”,对其降水量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深远的影响。目前,研究者们主要对西藏降水量进行客观规律的研究分析,从客观事实层面阐述西藏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笔者对近10年学者们研究西藏降水量的文献做计量分析,以期为西藏降水量主题及其延展性研究提供参考。
2020-09-22人气:7556
人气:7409
人气:6202
人气:4541
人气:386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气象与环境学报
期刊人气:1524
主管单位:辽宁省气象局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 1673-503X
国内刊号:21-1531/P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253
影响因子:0.682
影响因子:0.160
影响因子:0.421
影响因子:0.08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