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四透针刺法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伴情绪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0例,根据收治先后顺序,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四透针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程度评分和情绪状态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头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头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情绪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情绪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透针刺法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伴情绪障碍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减轻患者的头痛程度,改善情绪障碍状态。
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包括发作性头痛和前庭症状,如眩晕、视觉幻觉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伴随的情绪障碍,如焦虑和抑郁,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痛苦[1 - 2]。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缓解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人体气血平衡和自愈能力,在缓解头痛和情绪不适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临床效果[3 - 4]。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针灸可用于改善疼痛症状和恢复心理健康。四透针刺法是我国针灸名家张仁主任医师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伴情绪障碍的经验疗法,作为一种特定的针灸方法,被认为对于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伴情绪障碍具有良好的疗效。 该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穴位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和情绪调节中枢,从而改善患者症状和情绪状态,促进身体内部的平衡和稳定[5 - 6]。本研究观察四透针刺法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伴情绪障碍的临床疗效,了解四透针刺法对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进一步验证四透针刺法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伴情绪障碍的临床疗效,并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0例,根据收治先后顺序,使用随机数字表法(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生成随机序列1 ~ 80,序号为奇数的病例被纳入观察组,序号为偶数的病例被纳入对照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1 ~ 73(48. 84 ± 8. 06)岁;病程(5. 94 ± 1. 42) d;持续时间(4. 12 ± 1. 94) h;发作频率(4. 47 ± 1. 62)次·d- 1。 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9 ~ 73(50. 14 ± 5. 86)岁;病程(6. 04 ± 1. 29) d;持续时间(4. 06 ± 1. 47) h;发作频率(4. 62 ± 1. 53)次·d- 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剂医院宝山 分 院 伦 理 委 员 会 审 批 通 过(伦 理 编 号:2023SL013)。
1. 2病例纳入标准
(1)年龄18 ~ 65岁;(2)符合国际头痛学会(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制定的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3)前庭性偏头痛病程在6个月以上;(4)患者主要症状为头痛伴有前庭症状,如视觉幻觉、眩晕等;(5)伴有轻度到中度焦虑或抑郁症状,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进行评估,HAMA评分高于14分判定为焦虑,HAMD评分高于17分判定为抑郁;(6)无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7)参与者具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3病例排除标准
(1)个人自愿退出研究;(2)丧失跟踪或无法联系到患者;(3)研究期间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并发症导致无法继续参与研究;(4)患者不适应针刺治疗或对研究程序有无法容忍的不良反应。
1. 4病例剔除标准
(1)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2)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其他系统性疾病;(3)存在潜在高危因素,如颅内出血风险、癫痫病史等;(4)过去6个月内曾接受其他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的患者;(5)计划在研究开始前接受其他针灸、按摩、理疗或心理治疗等非研究组治疗方法;(6)对针刺或其他治疗所使用的药物或器械有过敏史;(7)无法按照研究要求进行治疗,并配合完成研究相关评估。
1. 5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以下4个方面:(1)药物治疗:布洛芬联合钙通道阻滞剂;(2)非药物干预:如规律作息、饮食调整、避免诱发偏头痛的因素等;(3)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颈部运动训练等;(4)放松技术: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法等。观察组给予四透针刺法治疗,主要穴位为印堂透刺、百会透刺后顶、后太阳透刺角孙、率谷透刺角孙和风 池 穴。 具 体 操 作 方 法:使 用0. 25 mm ×40. 00 mm佳辰牌针灸针(吴江市佳辰针灸器械有限公司),印堂透刺,将针尖定位于印堂穴,即两眉连线中点,以手指固定皮肤,在鼻根部斜向下透刺1寸深,针感以能达到额部为宜。 百会透刺,将针尖定位于百会穴,即头顶正中线后正中点,以手指固定皮肤,在百会穴向后透刺1. 2寸深。 后太阳透刺,将针尖定位于太阳穴之后,即丝竹空(眉梢凹陷中)水平向后移至鬓发际的部位上,以手指固定皮肤,向角孙(耳尖上方)方向透刺1. 2寸深。 率谷透刺,将针尖定位于率谷穴,即耳尖直上1. 5寸,以手指固定皮肤,向角孙方向透刺1. 2寸深,针感以能达到双侧颞部。 针刺风池穴,将针尖定位于风池穴,即项部枕骨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针尖直刺向同侧目内眦方向,采用徐入徐出导气手法进行小幅度提插捻转反复探寻,使针感达到额部。接着,印堂、百会和双侧后太阳、率谷的穴位将分别接通G6805电针治疗仪,使用疏密波,频率为2 /100 Hz,并且强度调整至患者可耐受的程度。 每次治疗留针30 min,每周治疗3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 6疗效判定标准
使用尼莫地平评分法计算疗效指数以判定总体疗效。 显效:60%≤疗效指数<90% ,有效:30%≤疗效指数< 60% ,无效:疗效指数< 30%。疗效指数= (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 /治疗前评分× 100%有效率= (显效+有效) / n × 100%1. 7观察指标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scale,VAS)评价患者头痛程度,由患者根据主观感受对头痛程度进行评分[7]。VAS是一条长10 cm的直线,分为10个等分,从左到右标计0 ~ 10分。 根据患者在直线上的选择,评定头痛程度的分级包括:无疼痛(0分)、轻度疼痛(1 ~ 3分)、中度疼痛(4 ~ 6分)、重度疼痛(7 ~ 9分)、疼痛难忍(10分)。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评价。HAMA量表包含14个项目,根据患者的回答进行评分,7 ~ 17分表示存在焦虑状态[8]。 头痛程度评分时患者根据主观感受,选择适当的位置来表示头痛的程度,从而给出相应的评分。 情绪评分根据患者在HAMA量表上的回答,将相应的项目得分累加以得出总分,用于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水平。
1. 8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3. 0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符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学描述,组间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P <0. 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两组偏头痛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为90. 0% ,对照组有效率为70. 0%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见表1。
表1两组偏头痛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 2两组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头痛程度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头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观察组治疗后头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见表2。
表2两组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头痛程度评分比较
2. 3两组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情绪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情绪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观察组治疗后情绪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见表3。
表3两组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情绪状态评分比较
3、讨论
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伴随着头痛和前庭症状,如眩晕、视觉幻觉等[9]。 此外,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还常伴有情绪障碍,如焦虑和抑郁。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调整人体气血平衡和促进自愈能力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针灸在缓解头痛和情绪不适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四透针刺法是治疗偏头痛伴情绪障碍的一种特定的针灸方法,对前庭性偏头痛伴情绪障碍具有良好的疗效[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P <0. 05),表明四透针刺法在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伴情绪障碍方面具备较好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的结果与之前的临床观察以及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四透针刺法在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伴情绪障碍方面的有效性[11]。 这可能归因于两点,即四透针刺法的特定穴位选择、针刺操作技术的合理性。 特定穴位选择:印堂、百会、后太阳、率谷和风池穴被认为与头痛和情绪调节有关,针刺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和调整头部气机,从而缓解前庭性偏头痛症状和改善情绪障碍。 针刺前庭性偏头痛时,本使用后太阳透刺角孙、率谷透刺角孙和风池这三个穴位。后太阳透刺角孙,即丝竹空(眉梢凹陷中)水平向后移至鬓发际的部位上向角孙透刺。 值得一提的是,后太阳是海派针灸名家方幼安教授发现的新穴,传统经外奇穴太阳穴为治疗头痛的经验穴,而后太阳在传统穴位太阳穴之后,张教授认为后太阳镇痛效果要优于太阳穴。 针刺该穴位具有散风清热、活络祛痛的作用,可以缓解头痛症状和改善血液循环[12]。 率谷透刺角孙位于耳后与头顶连线上的凹陷处,即耳后与头顶连线上的凹陷处。 针刺该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整头部的气机,从而改善前庭性偏头痛症状。 风池位于颈椎第一椎体旁开口处,约在头侧部骨隆突下方。 针刺该穴位可以调节颈部气机,缓解头痛和紧张感。 印堂位于两眉之间与头正中线的交叉处,针刺该穴位可以调节情绪、舒缓压力,并具有镇静、安抚的作用。 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后正中点,即头部的顶部位置,针刺该穴位可以改善头部循环,对焦虑和抑郁症状具有调节作用。 良好的临床效果来源于合理的操作技术,即针刺这些穴位时应重视手法运用,后太阳、率谷进针后行小幅度提插捻转,风池进针后徐进徐出,针感必须达到前额及颞部,因为前额及颞部是前庭性偏头痛的好发部位所在,可缓解局部症状。 通过选择这些特定的穴位并进行针刺治疗,能够综合应对前庭性偏头痛伴情绪障碍患者的症状。 每个穴位都与神经递质、血液循环和情绪调节有关,通过调整这些生理和心理因素,四透针刺法可有效减轻头痛和情绪不适[13]。
本研究结果表明,四透针刺法能够显著提高有效率,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无效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四透针刺法能够减少治疗失败的风险。观察组治疗后头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1. 023,P < 0. 05),表明四透针刺法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头痛程度。 这可能是由于针刺特定穴位能够调节气血流通,缓解头部的紧张和不适感[14]。 印堂、百会、后太阳、率谷和风池这些穴位被认为与头痛相关的神经递质和炎症反应有关,针刺这些穴位可以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调节,从而减少头痛的发作和严重程度[15 - 16]。 两组患者治疗前情绪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治疗后情绪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2. 933,P = 0. 037),表明四透针刺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这可能是由于针刺特定穴位能够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和情绪调节中枢,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印堂、百会、后太阳、率谷和风池这些穴位被认为与情绪调节、压力缓解和焦虑抑郁相关的神经递质有关,针刺这些穴位可以促进身体内部的平衡和稳定,减轻情绪困扰。 本研究发现四透针刺法在缓解前庭性偏头痛伴情绪障碍患者的情绪状态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17 - 18]。 本研究结果表明,四透针刺法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头痛程度,改善情绪状态。 同时,通过针刺印堂和百会等穴位,可以进一步缓解患者的情绪不适[19 - 21]。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样本量相对较小,这可能限制了结果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大规模研究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本研究采用了单盲设计,即治疗人员知道患者所接受的具体治疗方案。 这可能引入了潜在的偏倚,可能影响结果的客观性。 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仅为治疗前后的短期观察,长期的随访和观察可能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治疗效果的持久性,并发现潜在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问题。 本研究只设置了观察组和对照组,缺乏其他治疗方法或安慰剂组作为对照,无法直接比较四透针刺法与其他疗法的疗效差异。 在本研究中,头痛程度评分和情绪状态评分主要依靠患者的自我报告。 这可能受到个体主观意识、记忆偏差和测量误差的影响,从而可能引入数据收集误差。 本研究主要依赖临床评估工具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但缺乏生理指标如血液生化指标或脑影像学评估等来支持结果。 未来的研究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克服这些局限性,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四透针刺法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伴情绪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2]。 总之,四透针刺法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在缓解前庭性偏头痛伴情绪障碍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然而,仍需开展更多的大样本、长期随访和深入机制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并完善其治疗机制和长期疗效的观察。
参考文献:
[1]刘俊宏,王理想,马艳敏,等.慢性前庭性偏头痛临床初识[J].中华耳科学杂志,2024,22(1):44 - 48.
[2]龚贤琳,严钢莉.前庭性偏头痛与睡眠障碍[ 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5,28(1):119 - 123.
[3]杨欣,张朴,赵娴.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J].河南中医,2023,43(9) :1410 - 1416.
[4]岳昊阳,李宝玲,李涛,等.针灸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24,33(4):742 - 745.
[5]王钰,曹乾安,董志威,等.基于文献计量的针灸治疗偏头痛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J].中医药通报,2024,23(4):28 - 34.
[6]浦怡婷,马顾全,沈燕,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选穴规律[ J].针灸临床杂志,2023,39(7):53 - 59.
[7]章海凤,常小荣,刘密,等.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患者近期VAS评分头痛强度及MSQ评分的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7):1663 - 1665.
[8]钱洁,姜敏敏,陈晨,等.超简抑郁焦虑筛查量表在社区门诊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J].内科理论与实践,2021,16(2):116 - 120.
[10]张仁.百病针灸秘验:50年临证实录[M] . 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11]王喆,董志浩,郑好,等.针刺干预偏头痛优势方案构建研究:基于熵权TOPSIS法[ 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34):4336 - 4342,4350.
[12]李瑞,杨佃会,王萌萌,等.针刺配合刺血疗法治疗偏头痛的Meta分析[J].西部中医药,2024,37(8):63 -67.
[13]王文慧,沈燕,彭拥军,等.基于铁死亡相关通路探讨针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机制[ J].针灸临床杂志,2024,40(6):1 - 5.
[14]王迪,马双雨,米博文,等.基于《黄帝内针》理论指导的针刺联合颈部松解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21,43(6):1000 - 1003.
文章来源:张华琳,陈敏,张燕.四透针刺法治疗前庭性偏头痛伴情绪障碍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25,45(02):299-303.
分享:
CNS弥漫性黑色素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来自软脑膜的弥漫性或多灶性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病变。临床上非常罕见,由于缺乏大宗病例的研究,目前尚无具体发病率的统计数据。本研究收集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病理诊断为弥漫性黑色素细胞增多症2例,检索近20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病例6例,总计8例。
2025-04-22在控制细菌感染、防治传染病的过程中,抗菌药物做出重要贡献,挽救了数千万感染病人的生命,然而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甚至滥用助力了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的产生和蔓延。多重耐药菌是一种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微生物,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控制不当极易引起医院感染。
2025-04-05卵圆孔未闭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女 性 发 病 率 较 高,约 为 15% ~17%。 据 调查显示,偏头疼和右向左分流有关,而卵圆孔未闭是导致右向左分流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偏头疼程度较轻患者,临床多采用药物干预治疗,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头痛等临床症状,但其用药较为单一,长期服用药物后,患者会出现耐药性或耐受性。
2025-03-2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疾病[1⁃3]。其中,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stroke,PS)占急性脑缺血性疾病的26%~43%,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亚型[4]。
2025-03-20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1 ( s upero xi de di s mut as e 1 ,S OD l ) 基因 突变 , 如 S OD 1- G9 3 A 突变 , 是家族性肌萎 缩 侧 索 硬 化 症 ( amyo t rophi c l at e ral s cl eros i s , ALS )的 常 见 原 因 之一。 携 带 S OD 1- G9 3 A 突 变 的 小 鼠 产生 和 ALS 患 者相 同 的 肌 肉 萎缩无力 等临 床症状及神经兀坏死 等病理改 变。
2025-03-20相 关 统 计 学 研 究 表 明 l 〇 % ̄1 5 % 的 帕 金 森 病( Parki ns on’s d i s e as e , PD ) 患者均具有家族遗传史 [1],这 提 示 了 解 PD 基 因 多 样 性 可 能 为 该 病震 颤 症 状和 认 知 功 能 的 诊 治 提供 重 要 线 索 和 帮 助 。 脑 源 性神 经 营 养 因 子 ( brai n-d eriv e d ne urot roph i c fac t or ,广 泛存在 于 人体 中 枢神 经 系 统 中 , 具
2025-03-19调查显示,在国外的ICU环境中身体约束的使用率为23.0%~48.4%[5‐6],而在我国的ICU中身体约束的使用率却高达56.00%~61.32%[7]。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Briggs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在2013年7月公布的身体约束原则中也指出尽可能寻找约束替代方法,尽量不使用约束[8‐9]。
2025-03-18噪声来自于周围发声物体的不规则振动,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不和谐声音,不可避免很难消除。噪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10%的人口受到噪声污染,约6亿工人暴露在有害水平的噪声中。在中国 ( 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超过1000万工人暴露在有害噪声中。
2025-02-11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包括发作性头痛和前庭症状,如眩晕、视觉幻觉等,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伴随的情绪障碍,如焦虑和抑郁,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痛苦。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缓解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2025-02-08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而缺血性脑卒中占有其较大比例,能造成脑部神经元不可逆转的损伤。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脑血管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自噬、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和细胞坏死等生理过程在脑神经元损伤中起关键作用。
2025-02-08人气:15583
人气:15092
人气:13050
人气:12964
人气:1113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期刊人气:2548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3-5028
国内刊号:41-1114/R
邮发代号:36-40
创刊时间:197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