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建设过程中的首要工作就是水利工程规划工作,这就需要规划人员根据设计要求,在水利项目中有效使用水利设备,建设水利建筑物,此全新的生态要求使规划人员形成了新的工程开发视角。为了保持现代化水利项目的稳定状态,并更好的发挥其优势,设计者可通过创新化的工作理念来辅助设计技术的作用,增加水利工程的功能,现提出设计与规划新型水利项目时可用的创新手段。
水利工程可以在一定的区域范围之内提供水利服务,保护水环境,同时还能给农业生产工作提供必要的灌溉水源,水利建设部门结合水利工程所在的环境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设计规划人员应当对传统式的建设方法进行调整,合理运用可使用的水利资源,在水利系统中发挥出多种建设技术的作用,本文在常规的水利设计规划过程中使用创新化的工作方法,分析水利建设活动的可行性。
1、水利工程设计规划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水环境也是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需要考虑的相关问题,水环境的恶化现象较为明显。对地表水进行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会对河道、湖泊等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果对地下水位进行过度地开采,会使得地表塌陷或者是受到海洋水体的侵害。在城市的发展中,产生的工业污水和生活用水没经过严格的处理就排入到江河中,不仅造成了水体的污染,同时对于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人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对于水利工程来说,进行水资源的优化和利用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有些地区,在进行水利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点,一味地加强水资源的需求。这样就会产生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象。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水利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分强调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最大限度地保证其质量。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资金的投入量较大。因此,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相符合,做到协调有序。传统的水利工程规划,只是注重对自然水资源的管理要求,水利工程达到一定的标准,进而实现经济利益。但是却忽视了水的承受能力,造成的后果就是对水资源进行过度开发,进而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出现供水紧张或者是水资源严重缺失的现象。这是对水利工程规划的失误。具体来说,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建设目的来进行选址,然后进行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然后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相关的图纸来进行施工和管理。
2、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概述
规划人员首先应当结合工程中可用的基本资源与建设资金来形成水利工程的大致框架,确定各种水利设施的摆放位置,设计出水利建筑物的雏形,确定厂址时,要注重建设区域的实际气候条件与地质条件,把控区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投入不同的经济成本,将水利建筑物布置到合适的位置,关注投入的资金的应用情况,如果建设区域的地质环境在短期内产生了变化,需要调整水利建筑物的位置,同时还需适当调整水利渠道的位置。从细节处理的角度来规划水利建筑物时,要关注一些基础建设需求,对水利建筑物进行防渗与加固,保持工程项目的灵活性,结合具体的规划方法来确定所使用的规划手段。建设期间要考虑到水利工程的后期养护需求。
3、创新化的规划设计方法
3.1 加固设计分析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对其进行除险规划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以某水库为例,对其设计方法进行深入阐述。此水坝的坝基厚度在5-10m范围之内,施工中运用帷幕方式来进行灌浆,对主坝进行加固需要设置混凝土的防渗墙。具体的做法如下:对防渗墙的结构进行计算。在防渗墙受到一定的负荷作用时,对坝体的支撑能力受到严重损失,要对防渗墙和土体进行处理。在槽段两端来利用冲击钻打主孔,当冲击钻进入岩层0.5~1m深度时,槽内浆液面应当保持导向槽顶面下面的30~50cm。当右坝段的防渗墙底部为风化岩石时,可采用帷幕灌浆法进行处理,帷幕灌浆及其上部的混凝土不分叉,连成一个整体,对混凝土防渗墙中的钢管预埋钢管底部进行灌浆处理。
3.2 基坑设计分析
建设水利工程所需的基坑时,可以对降深方面的需求进行考虑,开挖基坑时,应当注意将填土层挖穿,在挖到具有较强的透水性的砂层之后,实际涌水量比较大,使坑壁结构可以保持良好的稳定性,避免流砂与涌水问题降低水利工程的安全性。降水设计活动中,必须考察基坑存在的降水状况,通过支护施工手段来保持基坑系统的一体化特点,参照地下水位的具体位置,将基础桩承台的高度降低,调整基坑系统的中心线的位置。参考深基坑系统来设计排水与降水工作方案时,需要在深基坑附近区域有效使用降水与止水技术手段,通过井点降水的工作策略来强化降水控制工作,也可在基坑内部使用帷幕材料。开挖基坑前,应当做好安全准备工作,对工程项目进行综合对比,找出影响基坑稳定性的因素。
3.3 其他创新设计与规划工作建议
规划人员在设计与规划水利工程时不可过于片面化,应当对国民经济与水利项目进行有效协调,应用的水利产品必须保持一定的适用性,对不同的水利技术应用环节中的产品消耗情况进行考量,一些规划者会忽略项目带给区域经济发展活动的影响。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应当进一步开发水资源的实际价值,对水资源展开更多方面的开发,通过科学的开发方法来保持水环境的平衡性,利用水资源具有的可再生性,减少工程建设货多功能给水环境带来的污染,通过综合化的治理行为来使水质可以达到预设的标准,保持水资源应用方法的创新性。在水利工程中开发水资源时,可以对水资源进行有效分类,控制多种不同种类的水资源,针对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不同特点,来选择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应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提升充分提升水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在下一阶段的水利工程优化活动中,工作人员还应当进一步对工程管理系统进行完善。
4、结束语
水利规划工作必须要做好多个方面的考察工作,兼顾该工程应当具有多种功能,结合工程特点来有序地展开水利工程规划活动,使用各种创新化的元素来确保区域经济可以与工程项目保持协调,本文以规划环节中经常会产生的问题为切入点,在很多规划工作中使用了创新化的技术手段,确保水利工程活动可以同时保障多个方面的效益。规划人员还应当通过学习活动来革新水利工程规划工作理念,进一步增强水利管理工作的开展力度。
参考文献:
[1]时志宇.浅谈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思考探讨[J].水能经济,2018(1),172-172.
[2]程士林.浅谈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思考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8),180-182.
畅哲.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思考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9,(17):128.
分享:
2006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印发,设立了后期扶持资金、库区基金,对纳入扶持范围的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按每人每年6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采取“一个尽量、两个可以”的扶持方式,扶持20a;
2024-11-02喀左县利州工业园区是在深化改革与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振兴的背景下,结合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实际发展而设立的,其坐落于县城中西部的南哨街道,中心坐标为E119°43′51″,N41°4′3″,总面积13.03km2。
2024-11-02某输水工程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山区,其水库工程等别为II等,工程规模属大(2)型,分为水源工程、输水工程两个部分,工程主要以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兼顾发电,并为当地乡村振兴创造条件,年总供水量7852万m3,其中城乡供水量5938万m3,灌溉供水量1914万m3,工程总设计引用流量5.197m3/s。
2024-11-0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我国跨流域调水,解决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用水问题的战略性输水工程,其中二期工程黄河以北段由河道和渠道自南向北输水,南起东平湖北至九宣闸,跨越2.5个纬度。
2024-11-02水库的形成严重影响沿岸地区自然条件的变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水库水位的变化会造成河流局部侵蚀基准面和地下水位的变化,二是会引起区域水文动态变化,使水库边坡遭受强烈改造,进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其中,第二种影响直接诱发的滑坡、崩塌等灾害在近几年频繁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024-10-17近年来,我国城市日益增长的污水处理量与逐渐下降的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的矛盾愈发凸显。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约有5 500多座,其中38%左右的处理厂进水口COD浓度小于150 g/L,与设计进水水质相差甚远,污染物去除率逐年下降,愈发不能满足要求。前20年间,污水处理工艺和厂区运行管理水平与排水管网建设、管理问题矛盾突出。
2024-08-23随着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绿色建筑成为现代建筑追求的重要目标。相比传统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损害,降低建筑施工及使用环节的环境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相比传统建筑,绿色建筑具有节水、节材、节地、节能等优点。
2024-08-06城市电力隧道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地下管线迁改及管线保护与工程施工存在重要的制约和依存关系。电力管廊隧道埋置于地下多采用明挖或暗挖施工方式,施工中必然与其他既有市政设施存在交互影响。为了电力管廊工程的顺利实施,一方面需要将电力管廊结构范围内的管线进行迁移;
2024-07-19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排水管道的规模日益扩大,传统的管道巡检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的需求。两栖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的自动化设备,具有在复杂环境中工作的能力,为雨污管道的自动化巡检提供了新的可能。两栖机器人是一种兼具水陆两用、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水下机器人。
2024-06-25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供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贫困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城乡供水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当前我国供水规划的大势所趋,也是整合资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途径。如何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中水资源监测、调度、管理和利用智能化、自动化和系统优化的管理仍然是当前水务管理部门面临的主要挑战。
2024-03-04人气:3765
人气:1820
人气:1623
人气:1582
人气:95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期刊人气:1363
主管单位:水利部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水利
国际刊号:1672-3031
国内刊号:11-5020/TV
邮发代号:82-54
创刊时间:200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212
影响因子:1.298
影响因子:0.360
影响因子:0.663
影响因子:0.21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