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HPS教学模式由英国教育学者孟克和奥斯本提出,其倡导将科学史(history of science)、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科学社会学教育(sociology of science teaching)结合在一起,以此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观念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并将此种教学模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之中。本文将对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HPS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将HPS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与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是契合的,可以帮助学生从多维度理解生物知识,并促使学生对生物学科本质产生认识和了解。基于此,在今后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断地强化对HPS教育模式的研究运用十分必要。
一、历史探究—哲学模式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历史探究—哲学”PHS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基础概念,还可以发展学生的生物科学思维,促使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下面笔者将对此种PHS教学模式的应用做出详细介绍。
第一,演示现象并提出问题。在应用“历史探究—哲学”HPS教学模式时,教师应在课堂开始之初,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演示某一自然现象或讲述与该课题有关的科学故事,这些演示现象都是科学家已经做过的研究,以此作为课堂导入,并借此提出探究问题。这样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探究当中。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节课程为例,植物的向光性是本节课程的重要知识内容,而在“历史探究—哲学”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初,向学生展示一张向阳生长的植物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该植物的生长方向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人类与动物都需要摄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命,那绿色植物又是通过摄取什么物质来维持生命的?”在演示现象、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引出观念。在应用“历史探究—哲学”PHS教学模式中,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就是引出观念。所引出的观念几乎都是科学家过往提出的观点,但有些观点会随着社会的前进发展而发生改变,在PHS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这些观念。如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问题提问等方式,为学生创造自由表达的环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出自身不同的观点,从而在教师与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当中引出科学观念。这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知识的发展规律,并且可以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辨别判断的能力,可促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
第三,总结与评价。这是“历史探究—哲学”PHS教学模式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要立足于本节课程知识,帮助学生总结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同时将理论知识与科学故事相结合,让学生自主经历体验整个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在理解课程知识的同时,体会生物科学家的经验与智慧,使学生能够将这些科学观点在生活当中创新运用。
二、自然观察—哲学模式
传统的HPS教学理念认为,无论是科学史、科学哲学还是科学社会学,其共同研究的对象都是科学,而不是自然。这一观念遭受到了学术界的质疑。2006年剑桥大学的哈索克·张教授就拓宽了对HPS的研究,将HPS的研究对象从科学转向自然,而这就衍生出了“自然观察—哲学模式”,并成为对传统HPS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在“自然观察—哲学模式”中,教学主要是由五个环节组成,即问题重现→产生疑问→还原现象→得出结论→总结评价,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第一,问题重现。在应用“自然观察—哲学模式”的HPS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初,借助多媒体或者通过角色表演的方式,向学生展现真实的科学故事或自然现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得到培养。如在教学《光合作用》这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表演一颗种子破土而生,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以此引起学生对这一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第二,产生疑问。在生物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知识与规律都经过科学家无数次的思考和实验,并排除多种设想可能,建立出科学模型,最终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可。在整个生物科学发展史中,这些不断的徘徊、探索与疑惑,就是科学研究的主题,并且是科学真理产生的关键。在阅读科学记录内容时,学生总是会产生一些疑惑,如“为什么科学家会定义这个概念”“他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总是会将教科书中的科学生物知识原理作为铁律,让学生无条件地接受。而HPS教学模式则鼓励学生将自身的疑问大胆地提出,以此让学生的批判思维与科学家的思维进行碰撞,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真理的探索,并且可以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检验科学真理,增强生物知识学习的信心。
第三,还原现象。在“自然观察—哲学模式”的HPS教学模式中,所有的科学问题都可以还原为最初的自然现象,要从最初的自然现象产生疑问,并思考问题的本质。如在《光合作用》这节课程中,学生从自然现象出发,就会自然地产生“植物生长需要的能量和物质来自什么地方”这样的思考,教师就可以借助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思考,锻炼学生的自然观察能力和抽象判断能力。
第四,得出结论。结论是在教学内容归纳概况基础上的提高与深化,在“自然观察—哲学模式”的HPS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对研究问题进行推论分析,并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自身的观点,以此让学生体验生物知识的科学价值,形成知识点。
第五,总结与评价。在“自然观察—哲学模式”的HPS教学模式中,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总结与评价。教师要立足于课程教学知识,带领学生从科学故事和自然现象当中去对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从宏观的层面去审视现有的思维过程和操作步骤,通过评价科学家的科研精神和协作精神,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科学研究的认识,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对生物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结语
生物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为非人文化的生物理性学科提供了人文因素,可以更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让学生接受科学精神教育,实现人文与理性的共同发展。本文介绍了两种常见的HPS教学模式,希望能够启迪教师对于该模式的应用和认识。
参考文献:
[1]何城蝶. 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9.
[2]徐思麒,任章融合HPS理念的5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以“光合作用的碳反应”为例[J].中学生物学,2020,36(2):20-22.
文章来源:骆梦迪.HPS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求学,2021(39):11-12.
分享:
病原生物学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该课程研究病原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培养学生的无菌操作观念。但病原生物学知识点多、抽象性强,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寻找提升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方案尤为必要。
2024-05-27“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是高中生物学必修1模块的一节内容,该节内容体现生物学课程的学科特点较为明显,也蕴含着较高的育人价值。光合作用是一个经典的探究过程,既有丰富的知识内容,又有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渗透和科学精神的体现。学习光合作用,亲历科学家的探究历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23-11-1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相关行业企业对生物领域高水平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校承担着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任务,[1]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生物学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科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11-06自我评价能力又称元认知。除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还包含元认知活动,如元认知监测或元认知控制等。《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到,以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研读学业质量标准,把握本课程的宏观教育目标,明确评价的教学和育人价值,实现从内容本位、学科本位向素养本位、学生发展本位为目标的评价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2023-10-11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会学习表现为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批判理解、迁移应用。这与深度学习相契合,深度学习是以学生为本的学习过程。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发挥自主性,迁移应用已有认知,深度加工相关信息,由此进行批判性理解,实现有意义的建构,逐渐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2023-08-08双减”政策的出台要求生物教师必须摒弃以考试成绩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的生物素养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得到稳步提升。初中生物教师应通过优化课前准备、课中教学以及课后复习的教学工作来构建高效课堂,这样既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让学生深入感受生物课程的魅力和价值,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023-06-28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广泛运用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就是创新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常被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高中生物学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很多学生难以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学有着积极作用。
2022-05-21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为全面适应当代高中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物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切实推动课堂情境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培养核心素养是对学生培养提出的全新要求,将知识教育同素质教育、德育进行整合,把握知识规律、深化教育内核,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因此,本文立足核心素养培养背景,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2022-05-13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可谓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有效的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在新时期下,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重新的审视,并充分认识到生物学科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率。本文就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和探究,以供参考。
2022-05-13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等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常态化。生物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其理科性较强,在学习中难度比较大,很多知识点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只依靠教师的口头讲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广受好评,不仅有利于知识点的讲解,也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
2022-05-13人气:5303
人气:5178
人气:5008
人气:4922
人气:492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现代教学
期刊人气:1098
主管单位: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主办单位: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3-8349
国内刊号:31-1991/G4
邮发代号:4-709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045
影响因子:0.259
影响因子:0.356
影响因子:0.050
影响因子:0.17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