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满足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教授,还需重视渗透思政教育。因为这是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本文围绕思政教育展开探索,进一步分析和阐述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思政教育的途径,希望可以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带来教学和育人的思路和启迪。
思政教育是培养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途径,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为了赋予数学课堂更多价值,也为了将数学育人价值发挥到极限,数学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只有如此,才可保障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树立远大学习目标。
一、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思政教育渗透进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和必然的结果,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也是存在可行性的。
首先,数学史中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数学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早,公元前6世纪,就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数学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更是在数学领域有过许多成就,其中也必然会蕴含不少的德育资源,这便可为思政教育提供宝贵的历史和教育素材。由此可见,思政教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是有较大可行性的,需要数学教师挖掘这些宝贵的素材并充分、合理地应用。
其次,数学思维中蕴含德育资源。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十分严谨且讲究创新的学科,这是它的特点,亦是它的特色。数学运算需要精确到一个小数点、一个符号和一个数字,多一点点、少一点点都是不行的,这便是数学中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思维,这可以作为教育学生最好的资源,可保障思政教育与数学课堂紧紧联系在一起。
最后,数学内容中蕴含辩证思想。数学内容中的辩证思想与思政教育中的辩证思想存在一定的共性,可以作为思政教育渗透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内容。这也就意味着可以将数学辩证思想和思政辩证思想相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对立统一的思想,让学生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育改革视域下,思政教育融入各科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是改革的结果,亦是改革的成果。各科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顺应这种趋势,去做到、做好这项工作。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思政教育,可以提升数学课堂的综合价值与教学深度。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多为单纯教授数学知识,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使得数学课堂失去了提升育人水平的绝佳契机,既浪费教育资源,也体现了一种滞后的教学格局。将思政教育融入数学课堂,数学课堂就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还能提升教学深度和数学课堂原有的价值,也会让数学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第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思政教育,可以助力小学生实现社会性发展。学生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终有一日需要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职责和使命。因此,教师需要将小学生从单纯的学习知识状态中解放出来,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思政教育时加入一些社会属性的内容,可以拉近课堂与社会之间的距离,让学生顺应时代需求和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地发展、成长起来。这也是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路径,能间接体现思政教育的独特性和必要性。
第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思政教育,可以强化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小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个性养成、信仰生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无疑是最好的。有了思政教育的渗透,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就有了生成的可能。这不仅仅是国家的期望、人民的盼望,同时是这个时代、这个行业赋予教师的使命,可为学生树立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奠定坚实基础。
三、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思政教育的方法
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思政教育的方法,提倡从多个方面入手去实施,这样可保障思政教育渗透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一)挖掘数学元素,渗透思政教育
1.从数学文化入手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富含哲理和道理,其中不乏一些数学方面的文化,这是可以搬入课堂让学生了解和学习的。这是思政教育的渗透契机,可起到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数学文化是丰富且多样的,教师结合课程内容来呈现,就可让学生快速了解文化,让学生形成基本的数学意识。例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一句古诗词,就生动地体现了一个变量趋近于0的动态和意境。同时,有连续变量的那种连绵不断地趋近变换的传神之感。这类的古诗词还有很多,教师可以从古诗词中探寻数学文化,让数学文化生动形象,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意识。
2.从数学史实入手
关于我国数学的记录,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可见数学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而非起源于西方、引自于西方。为学生讲解这个史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漫长的发展历程催生了许多的数学史料,这些都可以搬上课堂作为思政教育的素材。如此一来,便可让思政教育的渗透愈加合理与有效。例如,教师可尝试将《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缀术》等引入课堂并让学生进行了解,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和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这对学生学习和成长有较大帮助。
(二)创新教学方法,渗透思政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师需要优化和更新教学手段,为思政教育的渗透提供帮助。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实践,这里笔者主要介绍三种教学方法。
第一,转换法。转换法就是将不能解决和尚需解决的问题转换为可以解决和已经解决的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有着一定帮助,有利于思政教育渗透的深入。教师采用和善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深切感悟“实践出真知”的真理,进而实现数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整合。
第二,联想法。联想法就是将面对的内容,通过联想方法来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这可为思政教育渗透打开通道,也是一个不错的教育方法。例如,将统计学知识与实践课程中的“白色污染”主题联系在一起,就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便可将数学教育、环境教育、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还可在数学教学内容中穿插认知地图的学习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三,生活法。生活法就是将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目的是通过生活元素的引入,加深学生的感触和体验。这可让思政教育有更多的渗透机会,这也是一个合理的育人思路、教学思路。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可培养学生的多项素质和品质,如严谨的素质、尊老爱幼的品质等,可让教师的育人目标更轻松地实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和教育改革下的必然结果。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顺应这种趋势并做出诸多改变,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大胆采用创新方法展开教学,从而拓宽思政教育渗透课堂的渠道和路径,让数学课堂迸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黄顺发.数学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的探讨:谈课程设置与实习模式的改革[J].景德镇学院学报,2020(6).
[2]吴宏政.从知识增长到价值认同的逻辑进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教育规律探寻[J].学术论坛,2020(6).
[3]秦彦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3).
文章来源:蒋琴.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思政教育的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6):135-136.
分享:
既区别于“黑板+行列式桌椅+电脑+投影仪+PPT”的传统教学模式,又不同于缺乏教师现场引导与参与的MOOC模式以及班级规模受限且门槛较高的SPOC模式[2-3],情境化教学通过营造和创设真实情境,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合作协同能力及实践能力[4-5]。
2024-10-22初中数学包含了大量晦涩难懂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对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要求相对较高.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数学概念,形成完善的数学思维,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也有重要帮助.
2024-07-22数字化时代是指在信息和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和网络通信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大量数据被数字化、存储、传输和处理,以至于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07-22数学课程的教学资源比较缺乏。好的教学资源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随着课时以及需求不断更新的。拥有好的课上课下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在课上都会更加轻松。目前一些教学资源已经可以由教师通过雨课堂这种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即时互动。借助一些开源工具,可以让学生接触到高质量的数学课程资源。
2023-12-01新工科建设是我国主动应对国际竞争新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工科建设必须突破现有纯工科的学科边界,在更大的学科和问题的视域中寻找工科教育、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
2023-11-03学生可以在兴趣的帮助下更为理想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拥有高水平的理解能力是学生成功应对数学挑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当前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开展数学教学,学生难以更好地提升数学学习动力。
2023-10-31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引导和培养,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从学生学科学习的长期性方面而言,将存在一定的欠缺性。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科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长期学习奠定基础。如何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研究的主要教学问题。
2023-10-31小学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在小学数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能够给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23-10-31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科学的引导,让他们深刻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人人都爱上数学。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模式,结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个人规律、以新课标的具体标准作为基本的指引,科学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学习,为今后初、高中阶段高难度的数学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3-10-31核心概念统领概述是指将某个领域或主题中最核心的概念或原理作为中心,然后围绕这个核心概念或原理来组织、阐述和解释其他相关概念、观点、原理或实例。这个核心概念或原理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公式、一个概念或者一个模型,其通常能够概括和引导该领域或主题中的其他概念和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领域或主题的本质和关键点。
2023-10-31人气:5308
人气:5185
人气:5009
人气:4927
人气:4922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数学版)
期刊人气:1427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南教育报刊社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4-277X
国内刊号:41-1394/G4
邮发代号:36-307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12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