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学科发展的方向和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发挥数学故事的应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多利用数学故事开展数学德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学生数学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立德树人的思想指导下,数学课堂承担着德育教育任务,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中应用数学故事,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学生德育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教学价值。
一、小学数学故事的教育价值
数学故事在育人教育、数学知识学习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首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对于枯燥的数学知识不感兴趣,因此,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形成数学基本认知成为了教师教学的教学难点,利用数学故事的优势可以将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此时教师进行指导,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数学的知识与内容,为学生构建起基于形象思维基础的数学知识体系,降低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其次,数学故事里面蕴含了丰富的德育思想,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德育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思想的科学家小故事,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故事一直是学生数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素材,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数学素材,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爱好学习的数学意识。最后,数学故事的应用要贴合数学的实际需要,要实现数学故事与数学知识的合理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完成数学的学习任务,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
此外,小学数学故事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要坚持适量原则,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数学故事的同时,要适当调整故事的比例问题,避免故事内容占比较高对学生数学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实现数学教学效率与寓教于乐的合理协调。
二、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导学故事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非常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导学故事的设计,通过故事实现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导学数学故事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也要简短,因此,故事的内容要体现出主要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提炼知识内容,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以《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为例,在导学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小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6—10之间的数字,通过故事导入的方式降低学生对数字的理解难度。例如,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化的故事情境进行引导:周三老师安排了3个人打扫教室卫生,后续又安排了1个人清扫黑板,2个人负责桌面卫生,问一共安排了几个人,如何用数字进行表示。这一个导学故事内容非常的简单而且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找到故事情节的内容,找到实际人数应该是3+1+2的结论,学生在学习时有的用加法,有的用摆小木棍的方式有的用数指头的方式得到了6的结论,此时教师用6的数字进行表示,在屏幕上将故事中的6的数字展示并详细说明,让学生了解到6的实际意义。在后续7—10的数字学习时,教师都可以为学生提供简单的小故事进行导入,更容易激发起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总之,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实施数学故事的有效导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故事的简短和有效性,既要贴合数学实际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帮助教师实现快速导学的效果。
(二)融入德育故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
小学数学故事应承担起德育教育的内容,要为学生数学学习提供必要的信心。数学故事德育化是立德树人思想在数学学科中的具体应用,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发挥数学故事德育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榜样,利用优秀名人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在学生数学意识、数学习惯培养等诸多方面进行有效的熏陶。
针对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数学学习,在数学学习方面表现不积极,喜欢等待教师授予知识,而不是主动探索求知的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陈景润数学家”的小故事。陈景润有一次去理头发排到了38号,在等号的时候陈景润认为自己还有一些学术知识不懂,因此去图书馆看书解决遇到的问题,解决了一个问题以后回到理发店38号已经过了。
从故事的角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排队过程中陈景润面临排队和去图书馆的抉择时选择了什么?如果是你在看电视和作数学作业的抉择中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陈景润遇到问题会抓紧时间解决呢?能不能等到明天呢?”在学生经过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再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是你遇到了不懂的问题是等着教师提问和讲解呢还是会主动去问老师呢?”通过故事与问题的引申,实现故事内容与学生学习情况的贴合,帮助学生在故事学习中融入自己的学习体验,在分析中了解了如何在电视与作业中的抉择,学会了要主动提问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帮助学生在数学故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意识。
总之,数学故事在教学中的应用承担着德育教育的重任,教师要积极利用德育教育的价值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行有效学习,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主动意识和思维,实现有效德育的教学目标。
(三)贴合数学知识,实现有效辅导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故事的应用要贴合学生的数学知识内容,实现数学学习的有效辅导。数学故事的应用不是毫无理由、毫无凭证的,而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应用,根据章节内容和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设计,让学生在故事学习过程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逻辑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体现数学故事的应用价值。
以《100以内的加减法(二)》一课为例,连加连减的计算体现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故事进行辅导。面对13+28-3的计算式,这时教师就可以编辑一个小的故事,例如,小明今年13岁,他的爸爸比他大28岁,但母亲比爸爸小3岁,问妈妈多少岁了?通过这个小故事进行方式的转化,将计算式转为与学生贴近的生活问题,熟悉的场景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计算积极性和学习趣味性,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计算,先算13+28得到爸爸的年龄是41,然后妈妈的年龄比爸爸小3岁,则41-3最终得到38的结论,即13+28-3=38。在数学计算过程中,教师将数学计算式与学生的家庭和年龄联系在一起,通过小学数学故事的应用进行合理的设计,帮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实现有效辅导的目标。
(四)注重课后辅导,巩固提高数学知识的
小学数学课后辅导要摆脱传统单一计算式的教学模式,而是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类似于应用题的数学故事,为学生的数学复习、知识巩固和提高创造必要条件。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发挥课后辅导的价值和优势,通过课后辅导的方式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与提高,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后辅导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利用数学故事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辅导的机会,一方面是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的资料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故事内容,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素材。例如,教师可以提供0和1的争斗,让学生对比0和1谁大,谁更有用,将0—9的数字进行集中排列,在故事学习中了解100以内的数字和比大小,为数学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在数学解题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性的应用题,为学生数学计算提供便利,帮助学生在数学计算过程中找到更多的解题思路。例如,将数学计算式子转为具体的故事性情境,提升学生对数学计算的感知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计算的质量和效率。
三、结语
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符合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游戏的内容,贴合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实现数学兴趣与教学效率的有效协调。避免教学单一化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故事在教学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霖霞,徐蔚.故事与数学的碰撞,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小学数学“微故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设计,2020(26):42—45.
[2]栾文彝.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小学数学智慧课堂[J].小学教学研究,2020(26):41—43.
[3]李敬礼.以数学导思以数学育人——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读写算,2020(15):162.
[4]华应龙,严亚雄.阅兵数学课厚植爱国心——以2019版“阅兵中的数学故事”为例[J].小学数学教师,2020(4):39—47.
[5]吴森民.立足趣味激活课堂——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导入[J].考试周刊,2020(11):89—90.
[6]丁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唤醒学生提问天性[J].小学教学研究,2019(35):50—53.
[7]施蔡娣.借绘本启趣引思,助力数学课堂教学——浅谈数学拓展性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小学时代,2020(4):72—73.
[8]朱晓虎.借助数学故事点亮精彩课堂——故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初探[J].学生(中旬刊),2019(6):32.
孙久燕.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故事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35-36.
分享:
既区别于“黑板+行列式桌椅+电脑+投影仪+PPT”的传统教学模式,又不同于缺乏教师现场引导与参与的MOOC模式以及班级规模受限且门槛较高的SPOC模式[2-3],情境化教学通过营造和创设真实情境,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合作协同能力及实践能力[4-5]。
2024-10-22初中数学包含了大量晦涩难懂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对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要求相对较高.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数学概念,形成完善的数学思维,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也有重要帮助.
2024-07-22数字化时代是指在信息和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和网络通信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大量数据被数字化、存储、传输和处理,以至于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07-22数学课程的教学资源比较缺乏。好的教学资源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随着课时以及需求不断更新的。拥有好的课上课下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在课上都会更加轻松。目前一些教学资源已经可以由教师通过雨课堂这种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即时互动。借助一些开源工具,可以让学生接触到高质量的数学课程资源。
2023-12-01新工科建设是我国主动应对国际竞争新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工科建设必须突破现有纯工科的学科边界,在更大的学科和问题的视域中寻找工科教育、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
2023-11-03学生可以在兴趣的帮助下更为理想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拥有高水平的理解能力是学生成功应对数学挑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当前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开展数学教学,学生难以更好地提升数学学习动力。
2023-10-31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引导和培养,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从学生学科学习的长期性方面而言,将存在一定的欠缺性。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科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长期学习奠定基础。如何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研究的主要教学问题。
2023-10-31小学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在小学数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能够给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23-10-31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科学的引导,让他们深刻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人人都爱上数学。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模式,结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个人规律、以新课标的具体标准作为基本的指引,科学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学习,为今后初、高中阶段高难度的数学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3-10-31核心概念统领概述是指将某个领域或主题中最核心的概念或原理作为中心,然后围绕这个核心概念或原理来组织、阐述和解释其他相关概念、观点、原理或实例。这个核心概念或原理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公式、一个概念或者一个模型,其通常能够概括和引导该领域或主题中的其他概念和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领域或主题的本质和关键点。
2023-10-31人气:5305
人气:5180
人气:5009
人气:4922
人气:492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数学版)
期刊人气:1427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南教育报刊社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674-277X
国内刊号:41-1394/G4
邮发代号:36-307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12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