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学习,并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身心特征也影响着学习的专注度和思维能力,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有粗心大意的问题,导致错误率上升。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培养策略入手,来进行深入分析。
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读懂题意,审清题型,搞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才能正确解答数学题。其实从宏观上来说,审题能力也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学习数学时只是粗略地读题,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自然也就影响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一、运用童话语言叙述数学应用题,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自我管理意识较差,受到兴趣的影响程度较大。在学习不感兴趣的内容时,学生的主动性及动力会比较匮乏,学习热情降低,教学效果较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能够引起学生注意的内容,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通常来讲,童话故事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讲解相关应用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关于长度单位的内容时,学生难以理解千米与米、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引入中间变量,借助分米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此的认识程度,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在某个晚会活动中,小明需要用一米的花绳布置教室,小红说自己有40厘米的花绳,小强说自己有30厘米的花绳,小刚说自己有20厘米的花绳,他们所拥有的花绳长度符合小明的需求吗?”叙事风格的题目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计算过程中,认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及计划,营造出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实现了高效教学的目标。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入米奇、喜羊羊等学生感兴趣的人物开展教学活动,设计比较熟悉的动画人物形象,提高应用题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
二、充分发挥微课资源的优势
(一)精简教学内容,增强微课教学的针对性
新课程标准更新迅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资源逐渐得到了应用。教师可通过视频课件为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点,然后再将多个视频串联播放,帮助学生衔接各个知识点,使其能够详细了解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因此,通过应用微课资源,可帮助学生整理数学知识点,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可对各类知识点进行拆分,便于学生充分理解。在数学预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发现疑问,教师也可采用微课为学生详细讲解,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比如,有的学生不太明白路程中的相遇问题,教师可以用微视频的方式向学生播放甲乙双方相遇的过程,形象生动地解说给学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具有针对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辨识度,自然也能推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拓展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能动性
通过对认知规律的分析,发现学生专注课堂教学的时间比较短,而微课视频具有精简化特征,充分利用有限时间能够为学生传授丰富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动性。通过对微课形式的分析,发现微课资源类型比较多,包括图片、视频等,应用趣味性的教学资源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概念具体化。比如,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三角形定义、图形运动形式等,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积极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有效强化。
(三)利用微课的共享特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微课具有实时共享的应用优势,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即可上传,并且存储量比较小,学生可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平板、计算机等进行自主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反复观看,或者观看从不同角度解析的微视频,打开思路。另外,微课资源的兼容性比较强,格式类型多,学生和教师可共享微课资源,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拓展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微课资源创建移动学习平台,学生可在线上学习,同时教师和学生可通过线上平台进行互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阅读能力较差,接触数学的时间尚短,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不完善,在解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审题错误,无法正确解答题目的情况。审题是解决数学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审清题目,读懂题意,学生才能找到解题的“钥匙”,通过洞悉本质来打开数学世界的大门。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读懂题目,抓住题目本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没有仔细看题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纠正这些错误,会促使学生形成审题不认真的习惯,经常做错题目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征,引导学生认真审阅题目,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在解题过程中认识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通过读懂题目抓住问题本质,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认真地读题,提高解题能力,避免粗心大意地答题和由赶时间答题等造成的错误。例如,在《正方形的概念》一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先教会学生理解正方形的概念,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应用题中,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3,在不改变形状的前提下,边长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正方形的周长也变为原来的2倍,面积变为原来的4倍。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懂题目,学会看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抓住题目的本质,看清楚问题到底是求周长还是求面积,避免因为马虎而造成答错题目。比如,在应用题中,游乐园上午来了554人,中午走了238人,下午又来了481人,问此时游乐园还剩多少人?在一天中,游乐园一共售出了多少张票?对于第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并且得出正确答案。而对于第二个问题,提问方式波折一些会对学生造成一定阻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解细化条件,全天一共到游乐园的人数就是当天售出的票数,用上午的人数加上下午的人数就可以得出答案,通过抓住题目本质,让学生解决问题。
(二)围绕关键条件,明确核心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学生对于概念理解通彻,解答简单题目的能力可能较好,但有些题目的提问方式比较特殊,简单的题目换一种变形,就会对学生的解答产生阻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读题目,通过找到核心问题,将抽象复杂转变为直观的理解,帮助学生解出正确答案。比如,在应用题中,2辆大卡车和3辆小卡车可装粮食6吨,2辆大卡车和1辆小卡车可装粮食3吨。那么用1辆大卡车和2辆小卡车可装粮食多少吨?这道题的核心问题是找到一辆大卡车和一辆小卡车分别能装多少粮食,找到这两个关键条件之间的关系。找到这个核心问题的关系,自然就迎刃而解。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培养学生找到问题的关键之处,深入理解题目的含义,切实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事实证明,学生的审题能力提升了,他们的逻辑能力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重视语言,理解生活用语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着数学的身影,但是却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数学用语,教师要架起生活用语和数学用语之间的桥梁,帮助引导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用语。例如,在教学《折扣应用题》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讲解,可以播放在商场打折购物的视频,一方面表明了数学贴近生活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方便学生进行理解。优惠20%通过语言理解,可以转变为以原价80%的价格购买商品,利润是20%可以转变为赚的钱占成本的20%,打八折出售可以转变为现在的售价占原来售价的80%等,都可以将生活中的通俗语言转变为数学用语,方便学生理解,并且可以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锻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和习惯,有意识地开拓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题能力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和抽象理解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运用多媒体、微课等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未来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咏梅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20(6):12.
[2]余权桂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国新通信,2020(8):23.
[3]刘智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20(12):59.
[4]李明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3):48.
[5]王业红,王登红.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6(32)-:125.
文章来源:徐红雪.浅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5):195-196.
分享:
既区别于“黑板+行列式桌椅+电脑+投影仪+PPT”的传统教学模式,又不同于缺乏教师现场引导与参与的MOOC模式以及班级规模受限且门槛较高的SPOC模式[2-3],情境化教学通过营造和创设真实情境,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合作协同能力及实践能力[4-5]。
2024-10-22初中数学包含了大量晦涩难懂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对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要求相对较高.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数学概念,形成完善的数学思维,对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也有重要帮助.
2024-07-22数字化时代是指在信息和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和网络通信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大量数据被数字化、存储、传输和处理,以至于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07-22数学课程的教学资源比较缺乏。好的教学资源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随着课时以及需求不断更新的。拥有好的课上课下教学资源,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在课上都会更加轻松。目前一些教学资源已经可以由教师通过雨课堂这种在课堂上与学生产生即时互动。借助一些开源工具,可以让学生接触到高质量的数学课程资源。
2023-12-01新工科建设是我国主动应对国际竞争新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工科建设必须突破现有纯工科的学科边界,在更大的学科和问题的视域中寻找工科教育、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
2023-11-03学生可以在兴趣的帮助下更为理想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拥有高水平的理解能力是学生成功应对数学挑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当前部分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开展数学教学,学生难以更好地提升数学学习动力。
2023-10-31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引导和培养,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从学生学科学习的长期性方面而言,将存在一定的欠缺性。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科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长期学习奠定基础。如何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研究的主要教学问题。
2023-10-31小学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在小学数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能够给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23-10-31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科学的引导,让他们深刻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人人都爱上数学。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模式,结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个人规律、以新课标的具体标准作为基本的指引,科学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学习,为今后初、高中阶段高难度的数学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3-10-31核心概念统领概述是指将某个领域或主题中最核心的概念或原理作为中心,然后围绕这个核心概念或原理来组织、阐述和解释其他相关概念、观点、原理或实例。这个核心概念或原理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公式、一个概念或者一个模型,其通常能够概括和引导该领域或主题中的其他概念和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领域或主题的本质和关键点。
2023-10-31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华夏教师
期刊人气:2341
主管单位:共青团中央
主办单位: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2095-3267
国内刊号:10-1045/G4
邮发代号:82-439
创刊时间:2012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3.09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54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3.0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