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术后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方式以及护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手术后出现难愈合性伤口的患者,共7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接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以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两项数据,两组对比数据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结果说明,对术后难愈性合伤口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提高患者的伤口愈合率,还有效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临床研究价值较高。
术后难愈合性伤口,是指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其伤口长时间不愈合、或是无法自行进行愈合,需要有外界因素干扰才能愈合的伤口,这类伤口由于愈合较难,所需时间较长,因此极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极大的影响[1]。这也侧面证明,患者术后采取何种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术后伤口愈合有着极大的影响和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见下文: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手术后出现难愈合性伤口的患者,共7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5组患者中,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年龄为67岁,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10例;研究组35例患者中,年龄最小为21岁,年龄最大为66岁,女性患者26例,男性患者9例;对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数据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均获得各位患者以及其监护人的签字同意。
1.2 实验方法
对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1)定期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换药以及检查,并与医师进行沟通;2)定时对患者进行输液等用药治疗。
对研究组35例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1)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对患者的伤口情况进行了解,后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护理措施的制定;2)针对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引导患者调整心态,积极接受治疗,并对患者的饮食等习惯进行调整,确保患者具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且禁止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物;3)若患者的伤口出现感染等情况,应及时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别,对患者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并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伤口处以及伤口附近的皮肤进行彻底清理以及消毒;若患者的伤口处出现分泌物,则使用水凝膏进行处理,后进行伤口包扎[2];4)患者的伤口逐渐出现愈合后,要引导患者进行一定的运动,促进伤口的愈合,初期可进行创伤伸展运动,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引导患者下床进行站立、行走等运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伤口愈合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两组患者伤口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进行观察记录。
1.4 数据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6.2.1对本次研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
表1 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伤口愈合率,两组对比数据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情况调查表[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2 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两组对比数据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相对比,*p<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表[n(%)]
3、讨论
近几年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也使得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而患者术后的恢复,就成了患者是否能恢复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3]。
术后难愈合性伤口,是指术后无法自行痊愈或是痊愈时间较长的伤口,这类患者的伤口若是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则不仅会导致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延长,且极易出现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4]。术后难愈合性伤口,优于伤口暴露时间过长,与细菌接触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且患者的饮食习惯等,也会导致患者的伤口出现红肿的可能,或是其他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均可能导致患者的伤口愈合较难。
针对性护理,是针对患者的实际伤口情况,制定护理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化的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确保患者伤口的顺利愈合,在护理的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的伤口变化,而改善措施,减少导致患者伤口难愈合的各项因素的影响,保证患者得到最好的处理与护理[5]。
综合研究数据显示,在对术后难愈合性伤口患者的处理工作中,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伤口愈合率的基础上,还有效的减少了患者出现伤口并发症的几率,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黄燕.探讨促进术后难愈伤口的愈合的处理及护理方法[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7):45.
[2]李丽.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方式及护理方法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2):222+226.
[3]张剑美.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与护理方式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3):199-201.
[4]陈伟锋,吴海燕,施丽娟,田丹.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愈合性伤口的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1):13-15.
[5]张丽华.观察VSD技术对难愈合性伤口创面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医疗美容,2016,6(11):83-85.
杨纯梅,黄贵燕.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J].特别健康,2019,(23):205-206.
分享:
近年来,胆囊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发病时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目前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疾病的首选方案,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效果佳等优势,但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性,患者较易出现抵触心理,术中产生应激反应,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利于预后[2]。
2025-04-25作为一种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只有较小的创伤,且患者在术后能较快恢复,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由于手术引起的痛苦,在各种手术中均具有很高的接受度。目前,在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等手术的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已经变成了这些手术的首选术式[1]。
2025-04-24上颈椎解剖形态特异,高位颈椎脊索瘤常因压迫颈部的脊髓和延髓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破坏颈椎的稳定结构,甚至危及患者生命[3-4]。颈椎脊索瘤手术难度大,颈椎附近有丰富的血管、神经、脊髓,且手术时容易损伤邻近的气管、食管,术后复发率高,肿瘤能否完整切除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2025-04-21目前临床多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常用手术方式为去骨瓣减压术,但因去骨瓣减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且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大,术后恢复缓慢,并发症较多,进而身体和心理都承受较大压力,临床应同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目前临床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身体负担,但并未关注心理问题,易导致心理功能障碍[2]。
2025-04-07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血液循环障碍、心慌气短等临床症状,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多的生存获益。虽然心脏瓣膜置换术能够有效降低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病死率,但这种有创治疗的方式,也意味着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而且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与一般人群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2]。
2025-03-10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生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护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必要途径,是成为合格临床护士的重要培养过程,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内容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导致其参与性不强,主动性不够,兴趣不高,学习易产生疲劳,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025-02-12颅脑外伤通常是由暴力击打所致,根据疾病类型可分为开放型和闭合型损伤,绝大多数患者伴有眩晕、意识障碍、头痛等不良反应,若无及时治疗极容易使病情迅速恶化,致死率和致残率均非常高,为有效延缓病情,需对早期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科学护理[1]。
2025-01-15肝胆外科涉及疾病包括肝、胆、胆管、胰腺、脾脏等器官损伤、感染、急性、肿瘤及功能障碍等病理变化,范围较广[1]。肝胆外科患者一旦涉及到手术治疗,其病情大多较为复杂,并且术后可能会合并多种并发症,影响愈合速度,并会对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2025-01-14肘关节骨折是由肘关节内部或周围软组织结构损伤所致,是肢体关节损伤的常见病之一。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维持肘关节骨折块复位和稳定为主,多采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固定肘关节,重建关节活动。
2024-12-21肠瘘是腹部严重创伤、感染或手术后的并发症,表现为消化液和粪便从瘘口中大量溢出,引发机体代谢失衡和各系统病理生化改变。而腹腔感染是肠瘘患者的主要感染源之一,病情危重者可能并发脓毒症、感染性休克、胃肠道大出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威胁各脏器功能,甚至引发多器官衰竭。
2024-12-14人气:18557
人气:16683
人气:16014
人气:15583
人气:1530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期刊人气:178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3244
国内刊号:11-4980/R
邮发代号:4-759
创刊时间:200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940
影响因子:0.980
影响因子:0.786
影响因子:0.800
影响因子:0.857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