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如何通过初中物理教学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初中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时代的要求。此外,近年来,各省市中考试题中,中考物理试题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对如何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及实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还有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这要求我们在平常授课中,使教学方法生活化,提高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从而产生积极学习的热情。本文就如何更好地融入生活化理念,分别从初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实验生活化教学以及生活化试题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实现更好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物理水平。
生活化教学是指将日常的教学活动置于日常所见的生活背景中,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及愿望,这样学生可以在生活场景中学习、提高,又可以学会更好的生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初中物理是一门蕴含着多种生活知识的学科,他需要我们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探索世界,需要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通过老师的讲授及学生的思考将这些实验现象转化成理论。同时新课程的改革目前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这也需要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需要我们践行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使老师和学生更有效地教与学。因此本篇论文拟着重探讨生活化教学的现实意义,具体实施策略及思路,进而帮助老师积累相关的教学经验,从而更有效的使学生学好物理,为今后的高中以及大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1]。
一、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现实需要
新课程改革目前进行的如火如荼,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我们对于物理学科教学的目标不能仅仅局限在学生知识的传授上,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更像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体现学生综合素质,这样也可以为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下比较好的基础。这些需要我们老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探究更好是教学方式并加以运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并提高学生的物理的学习能力,这样就需要教师合理地进行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而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融入生活化情景,可以显著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目前初高中生的生活经验极其匮乏,通过何种方式来唤起、有效的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呢?同时我们在平常的物理教学中只注重运用学生已经有的一些生活经验去引导他们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自认为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了许许多多的物理知识的体验,实际上,我们从未去尝试真真的走进学生的世界里,去了解他们生活经验是否有所积累。这也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想更好地渗透物理知识,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尤其是身边事物中是否潜藏的一些物理尝试,帮助他们建立起物理知识与经验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2]。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近年来,中考物理试题非常注重对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尤其是灵活运用所学的基础物理知识和实践实验能力来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及热点问题,因此分析近年来的物理试题,我们会发现试题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还有就是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的要求都极高。比如我们2020年我们南通市的中考物理,整体来说,今年的物理试题依然延续了近几年物理试题的风格,稳中有变,难度略有调整,但是新背景材料下的题目增多,尤其是结合了时代的热点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这些试题都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真正掌握的物理知识和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这些典型试题就是对学生建模能力、探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这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需要积极运用生活化教学,积极创设生活化情景,帮助学生建构起相关的知识体系[3]。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现生活化教学,强化了生本课堂的理念,即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更加重视的初中学校越来越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加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融入生活化的元素的初中物理课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便于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联结,既加深了课堂上学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对生活现象有了实质的认知。其次,将生活化元素融入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最后,把生活化元素融入教学还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4]。
三、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将生活化元素融入物理课堂
生活与物理息息相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加以解释说明,甚至遇到的很多问题也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决,比如家庭照明、炒菜做饭等,都是随处可见的物理现象,甚至遇到起火如何自救都是司空见惯的物理知识。还有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惯性情况,在家中可以进行趣味的物理实验(如图1)。老师可以通过将现实生活现象引入课堂教学,让大家对物理知识产生好奇与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二)利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研究物理知识的动力
生活中的我们有个惯性,自己经历的事情远比别人介绍或者传授的经验来的深刻,学生们亦是如此。因此,老师可以利用某个知识点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适合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主观能动性,普及学生的物理知识,增加学生们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同时又可以提高物理学习成绩,增加教师的教学手段并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为了增加课堂趣味性,可以把生活当中用到的物理知识搬到课堂上进行实验验证,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追求向往,既增加了课堂互动性,也提升了学习氛围,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教学相长,彼此成就(如图2)。
(三)生活化课后作业理念
课后作业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通过课后作业,学生也可以更好的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后作业的灵活性还不够,尤其是课后作业并不能积极的结合生活常识以及日前的生活热点,这些作业可能并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比较难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尤其在布置物理课程的课后作业时,积极的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行以及热点问题,比如现在的芯片问题、电动汽车、风力发电、锂电池新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等,通过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业,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材料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例如,物理知识“光的反射”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并加深理解(如图3)。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专业化、对口化,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人才的艰巨任务,在对人才呼声高涨的当下,应用型技术人才是迫切需要的,物理作为一门可融入生活的实践型课程,综合性比较强,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督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学以致用是当前初中物理授课的一个时代趋势,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寓教于生活实践,以学生为本,既体现了教学该重视的主体地位,又实践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碰撞真知,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文霞.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的教学策略以及应注意的问题[J].学周刊,2020(31):33-34.
[2]徐莉.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3):127-128.
[3]蒋轲.初中物理教学中阶梯式教学评价的应用浅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9):16.
[4]马玉海.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求知导刊,2020(40):48-49.
[5]韩俊.让思维飞会儿——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41):198.
沈峰.融入生活化理念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初探[J].科技风,2020(36):27-28.
分享:
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生认知世界、探究世界的前提,且与生活广泛相连,无论是日常饮食、起居用电,还是光的传播和反射、物体落地、水流下坡等,随处可见物理的影子,而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现象也离不开物理知识的解答与解释,这为生活现象中的初中物理思维培养提供了前提条件。
2024-07-22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整体法与隔离法作为高中物理解题的重要方法备受关注.“整体法”强调系统性思维,通过全面把握问题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整体把握能力;“隔离”则注重细致分析,将问题拆分成小部分进行独立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024-07-22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三条运动定律是整个动力学的核心。其中,牛顿第一定律为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牛顿第一定律作为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是中学物理教师进行课例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通过反思“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观念偏差、科学探究的实践误区、物理观念的理解窄化等制约物理课程育人价值实现的关键问题做简要探讨。
2023-11-21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具体来讲就是以物理教学知识体系为基础,以系统的方法论,对知识体系、教学方式、考试评价方法、教学实施策略等作出的具体安排。《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一书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总纲,将视角转向培养学生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23-11-16图尔敏认为分析论证的结构包含六大要素:主张、资料、正当理由、支援、限定条件和反驳,前三个要素在分析论证结构中必须存在,后三个要素作为补充要素.主张是指论证者本人提出的观点;资料指论证者用来支持自身所提观点的事实性资料;正当理由指能证明主张和资料之间合理关系的科学依据,支援是指作为辅助以补充或者支持主张与资料之间关系的理由;
2023-11-14中考物理作为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关键能力框架进行试题设计.中考试题是课堂教学的“导航灯”,对教学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中考物理“考什么、怎么考、考得怎么样”,直接影响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2023-11-1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突出“教、学、评”一致性的学科实践[1].
2023-11-13为高效指导学生开展必做实验,教师预先进行了学情探查,发现周期测量是学生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在常规实验中,学生一般采用先测量单摆做多次全振动的时间,然后用总时间除以全振动次数来测得周期。但实际操作中全振动的时间与次数是由学生人工观测,导致计时起点与终点的确定都具有较大随机性。
2023-11-09《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随着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的不断融合,高中物理教学要求向着多元化与综合性方向发展[1]。而物理大单元教学,依据课程目标聚焦于物理学科素养,促进知识结构化,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科学探究思维,是深化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关键教学方式。
2023-11-08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略。2020 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为主线,部署高校“统筹做好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
2023-11-06人气:7364
人气:6692
人气:4195
人气:4119
人气:379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期刊人气:138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2-218X
国内刊号:61-1033/G4
邮发代号:52-31
创刊时间:1972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71
影响因子:0.116
影响因子:1.248
影响因子:0.28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