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初中物理理论知识较多,因此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时精神不易集中,容易出现走神的情况,导致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学习受到影响,心态容易消极,对学习也充满胆怯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物理教学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发、主动地对物理知识展开研究。学生在主动思考和钻研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发掘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在生活中也能自主运用物理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践思维和学习能力也能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促使物理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积极心理学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促使学生认真学习,会特别强调物理学习的重要性,这种激励话语过于宽泛,学生也无法真正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并不明显。积极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学生熟知和感兴趣的方面来引导学生思考物理与自身的关系,以及物理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实际作用,在清晰、具体地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后,学生就会真正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对物理知识展开主动探究。这种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意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对物理学习的畏难情绪,感受到物理知识的乐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运用物理思维来观察生活和思考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就能够在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中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突破与创新。学生思维越活跃,对知识就越感兴趣,在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下,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二)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
物理知识的学习因为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坚强的学习意志,遇到无法解决的物理难题就会放弃思考,久而久之,物理问题越积越多,学习也更加困难,最终阻碍学生物理学习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运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营造更加积极、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教师借助各种角色扮演、职业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形成更加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确保学生在遇到物理难题时,积极运用各种方式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不轻易放弃。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物理难题后,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形成更加坚强的学习意志,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这种积极的心态还能确保学生在面对考试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考试挑战,在考试过程中稳定发挥,体现自己真正的物理学习水平,获得更好的考试成绩。
(三)塑造学生沉稳的学习品格
初中生身心还处于发展之中,心思还不够沉稳,学习时容易浮躁,这种心态不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物理知识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沉稳、平静的心态,利用缜密的思维来分析各种物理现象,运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来进行各种物理实验,通过分析和实验来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并形成良好的物理素养和科学素养。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爱心情感及冥想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心态浮躁时,帮助学生快速平静,进行放松,在学习中感受到丰富的情感,学会自爱和爱人,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传递爱心情感,通过互助互爱的学习方式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更加积极、沉稳的心态,遇到困难时,能够运用积极的方式帮助自己进行放松,在调整好心态后,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中,进而找到有效的解题思路,促使学生更好地解决各种物理难题,在物理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成功,在有意识的自我调节中更好地感知物理知识。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策略
(一)利用角色扮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角色扮演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师板书授课,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更加具有参与感,能够充分凸显学生的学习地位,让学生对教学活动更加感兴趣,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角色扮演还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学生以全新的身份来参与教学活动,对自己的身份、教学活动以及物理知识都充满新奇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投入地进行物理学习。在这种学习状态下,教师就能够充分运用积极心理学中自律、好奇和乐观等品质来引导学生学习,在学生物理学习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电流与电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请班级学生分别扮演灯光设计师和电路设计验收员,让设计师利用学过的电路知识自主设计室内灯光,并要求在设计电路时必须充分考虑电灯的颜色、功率、电表位置以及开关位置等因素。在设计师设计出室内电灯后,验收员仔细分析设计师的设计方案,将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指出来,并说出改进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变换了一种全新的身份,并能够带入这种新身份对知识展开探索。学生在讨论研究的过程中,思维更加活跃,教师通过融入好奇和乐观等心理因素,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二)开展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
除了在物理教学中有效渗透积极心理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还要善于开展各种探索活动,通过探索活动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畏困难的乐观品质。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难题,如何让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和永不放弃的决心,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挑战心理,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初中物理学习中包含了许多自然与生活方面的知识,教师在开展探索活动时,就可以以各种自然和生活为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探索活动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开展探究物体摩擦力的主题活动。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请学生将表面粗糙的木块放在课桌上,将木块连接滑块,滑块再连接定滑轮,最后连接在托盘上,随后请学生在托盘中放入砝码,观察滑块的直线运动。学生在具体的探索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木块质量与砝码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自主计算出滑块的摩擦力数据。通过探索活动培养了挑战意识后,学生也能够顺利将这种积极的品质运用到考试中。有些学生面对考试会紧张,在培养了挑战意识后,他们就能够将每次考试都看作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活动,以平常心来看待每次考试,最终在考试中发挥自己真正的实力。
(三)鼓励小组合作,培养积极的爱心情感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性。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物理思维,能够快速理解教师讲解的各种物理知识,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更快;有些学生思维能力较差,平时学习过程中无法顺利消化教师讲解的知识,学习较为吃力。要在物理教学中有效应用积极心理学,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积极的爱心情感,以促进班级物理学习效率的整体提升。积极的爱心情感包括了学生自爱、爱人以及在学习中传递爱。学生只有首先学会自爱,才能肯定自己,对学习充满信心;只有学会爱人,才能在学习中形成关心、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的意识;只有学会传递爱,才会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同学。例如,“功和机械能”的学习,本章知识点众多,且有许多难以理解的公式和理论知识,教师在进行这章知识点的复习时,就可以分小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总结一个章节的知识点,最后组员之间互相交换自己的总结,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总结课的教学效率,还能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对方的学习经验。同时,组内学习优秀的学生也能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以帮助,为他们讲解课上没有弄懂的知识点。这种组员之间互相合作、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真正融入了积极心理学中的爱心情感因素,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让学生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学生对物理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在面对各种物理学习难题时也能充满积极进取的态度,勇于面对学习中的各种挑战。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和坚韧的学习品质能够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要充分融入积极心理学,培养学生乐观、友爱、坚韧、探索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思棋.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37):124-125.
[2]杨海荣.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86-87.
[3]朱秀玲.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14):41-42.
文章来源:安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2022,(06):80-81.
分享:
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生认知世界、探究世界的前提,且与生活广泛相连,无论是日常饮食、起居用电,还是光的传播和反射、物体落地、水流下坡等,随处可见物理的影子,而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现象也离不开物理知识的解答与解释,这为生活现象中的初中物理思维培养提供了前提条件。
2024-07-22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整体法与隔离法作为高中物理解题的重要方法备受关注.“整体法”强调系统性思维,通过全面把握问题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整体把握能力;“隔离”则注重细致分析,将问题拆分成小部分进行独立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024-07-22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三条运动定律是整个动力学的核心。其中,牛顿第一定律为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牛顿第一定律作为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是中学物理教师进行课例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通过反思“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观念偏差、科学探究的实践误区、物理观念的理解窄化等制约物理课程育人价值实现的关键问题做简要探讨。
2023-11-21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具体来讲就是以物理教学知识体系为基础,以系统的方法论,对知识体系、教学方式、考试评价方法、教学实施策略等作出的具体安排。《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一书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总纲,将视角转向培养学生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023-11-16图尔敏认为分析论证的结构包含六大要素:主张、资料、正当理由、支援、限定条件和反驳,前三个要素在分析论证结构中必须存在,后三个要素作为补充要素.主张是指论证者本人提出的观点;资料指论证者用来支持自身所提观点的事实性资料;正当理由指能证明主张和资料之间合理关系的科学依据,支援是指作为辅助以补充或者支持主张与资料之间关系的理由;
2023-11-14中考物理作为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关键能力框架进行试题设计.中考试题是课堂教学的“导航灯”,对教学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中考物理“考什么、怎么考、考得怎么样”,直接影响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2023-11-1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突出“教、学、评”一致性的学科实践[1].
2023-11-13为高效指导学生开展必做实验,教师预先进行了学情探查,发现周期测量是学生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在常规实验中,学生一般采用先测量单摆做多次全振动的时间,然后用总时间除以全振动次数来测得周期。但实际操作中全振动的时间与次数是由学生人工观测,导致计时起点与终点的确定都具有较大随机性。
2023-11-09《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随着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的不断融合,高中物理教学要求向着多元化与综合性方向发展[1]。而物理大单元教学,依据课程目标聚焦于物理学科素养,促进知识结构化,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科学探究思维,是深化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关键教学方式。
2023-11-08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略。2020 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为主线,部署高校“统筹做好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
2023-11-06人气:2626
人气:2605
人气:1804
人气:1480
人气:93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数理化解题研究
期刊人气:2311
主管单位:黑龙江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报刊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8-0333
国内刊号:23-1413/G4
邮发代号:14-271
创刊时间:1997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71
影响因子:0.116
影响因子:1.248
影响因子:0.28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