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根据信息化陆军武器装备体系发展对武器装备作战试验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当前陆军武器装备作战试验工作存在的顶层设计不够优化、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和资源管理模式不够健全等问题,分析了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的能力需求,提出了基于陆军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概念,构设了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体系的框架结构、层次结构和信息网格结构,这一构想对提高陆军武器装备作战试验任务质量和试验效率具有较大意义。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在武器装备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得武器装备体系愈加趋向信息化、体系化发展。我军作战试验密度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实现由阶段性高密度向常态化高密度转变。从陆军武器装备体系发展规划来看,未来一个时期,新型信息化武器装备也将不断涌现,并在作战试验中逐渐占据较大比重,呈现出鉴定项目多、鉴定技术新等特点,这些都将给作战试验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3]。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各部门相对独立的武器装备、作战系统和模拟训练设备等试验资源科学、合理地联合起来,如何快速构建具有分布、异构、协同、重用性等性能的新型作战试验系统,如何解决作战试验时间分布的连续性、空间分布的广域性、个体影响的全局性、系统构成的复杂性、资源调配的局限性等问题,已成为当前试验领域的核心问题[4-5]。基于此,本文面向陆军提出了“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这一新概念,对作战试验平台的能力需求进行了分析,从基础层、应用层和信息层三个层面对作战试验平台的结构进行了构设,对提高陆军作战试验任务质量和试验效率具有较大意义。
1、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的需求分析
1.1 作战试验平台概念分析
陆军武器装备作战试验平台是指服务于陆军装备作战试验鉴定工作,由适应信息化战争装备使命任务需求的试验组织、试验资源以及先进的试验技术手段和运行机制等要素,经过综合集成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环境,能够针对作战试验需求,提供相应的试验条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作战试验效率[6]。
1.2 作战试验平台核心功能分析
构建陆军武器装备作战试验平台,应具备四种功能:
① 试验统筹功能。能够集中统一管理作战试验的“软”、“硬”条件,为陆军执行作战试验鉴定任务提供基础环境支撑。具体而言,就是能够将作战试验的资源配置和资源建设规划统筹起来,能够将作战试验的需求与试验任务的规划统筹起来,能够为陆军的作战试验鉴定工作的高效集成提供基础保障。
② 试验构设功能。能够辅助作战试验想定、试验科目、环境构设和数据采集等试验方案设计。能够适应不同试验任务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异地、异构系统试验资源的共享,能够综合集成多种真实、虚拟、构造(Live,Virtual,Constructive,LVC)资源等。
③ 试验指挥功能。能够联通陆军各级的试验管理部门、陆军试验训练基地和承试部队间的试验指挥,能够提供试验流程管理、试验指挥监控、数据实时采集及试验故障管理等功能,能够有效支持作战试验的组织指挥。
④ 试验评估功能。具备数据分析报告、作战试验部队报告、仿真报告和阶段性报告能力,能够辅助各承试单位进行阶段性试验工作总结;具备数据收集、评估准备和评估实施能力,能够对试验获取的有效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对装备的“一能三性”等进行综合评价。
1.3 作战试验平台特征分析
装备作战试验平台的运行模式较以往作战试验鉴定体系有许多新的特征,在平台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要突出数据中心、人机结合和综合集成等建设亮点,充分发挥平台自身优势。
① 数据中心。数据是作战试验评估结果真实性、可靠性的基础保证,数据中心是科学构建装备作战试验平台的核心,在平台的后期运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台数据中心的实现,能够促进装备作战试验过程的模型化和装备作战试验知识的资源化,并积累丰富的装备作战试验实例,为快速进行装备作战试验研究提供有效借鉴,并能够推动装备作战试验质量的提升。
② 人机结合。由人主导、工具支撑、人机融合,是装备作战试验平台区别传统装备作战试验模式的显著特点,它以激发装备作战试验人员的创新思维和战略思维为目标,科学构建软硬件系统于一体的装备作战试验综合集成研讨系统,实现装备作战试验软硬件系统与专家的深度融合,确保专家能够专注于领域问题创新。
③ 综合集成。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支撑实现各类作战试验要素的综合集成,是装备作战试验平台最显著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按照装备作战试验的领域属性,综合各个装备作战试验机构的人才配置,实现装备作战试验智力资源的有效集成;二是按照装备作战试验的内容与目标,科学选用相应的装备作战试验软硬件资源,实现装备作战试验手段的多样化,满足装备作战试验要求;三是科学分析各种装备作战试验任务的共性要求和特殊要求,搭建能够满足各类装备作战试验任务的通用化工作平台,实现多种装备作战试验任务的有机集成。
2、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框架结构设计
基于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Agent)的作战试验平台(Operational Test Platform,OTP)基本框架结构,它是构成各层级作战试验平台的基础如图1所示。
图1 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框架结构
如图1所示,基于智能体的武器装备作战试验平台由情报与决策支持、指挥控制、资源管理、试验行动和试验评估与信息反馈等五个智能体,以及作战试验信息网格等构成。各个智能体运行关系及功能描述如下:
① 情报与决策支持智能体。负责获取武器装备、设施设备、试验人员和试验环境等与试验任务需求相关的信息;能够辅助试验人员制定试验计划和资源重组计划。
② 资源管理智能体。调用与作战试验信息网格相连的作战试验信息网格数据库,检索和查找所需试验资源的各种状态信息;同时,对试验资源隶属试验组织机构OTP平台的资源管理智能体提出资源应用申请,并辅助试验用户编制试验资源重组计划。
③ 指挥控制智能体。根据资源管理智能体发出的试验资源重组计划、试验单位编组方案和试验资源信息等,定下试验规划计划和各类试验过程保障方案决心,并向试验行动智能体发出相应试验实施行动指令。
④ 试验行动智能体。在各级试验组织机构的配合和协助下,按照标准试验流程和规范,高效执行试验任务。
⑤ 试验评估与信息反馈智能体。对试验行动智能体和试验对象进行全程实时跟踪,将试验实施过程中的实时试验情况和各阶段试验评估结果反馈到情报与决策支持智能体。
陆军武器装备作战试验平台中的每一个智能体,都是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协作性、持续性、适应性和智能性的高度自治的实体,都可以独立完成各自的目标工作,并能围绕全局目标高度主动的运行,这些都是构建具有分布、开放、智能等特性的武器装备作战试验平台的关键和前提。OTP平台智能体内部工作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智能体(Agent)的内部工作原理
3、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层次结构设计
3.1 OTP层次结构
为了改善当前装备作战试验信息交互难、资源重用难、横向协调难等现状,武器装备作战试验平台必须要具备鲜明的层次性。为此,本文构设了包含陆军装备部(高级)和部队、军队科研院所及试验训练基地(初级)的OTP平台层次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装备作战试验平台OTP层次结构
3.2 OTP层次结构的特点
装备作战试验平台的层次结构具备分形递阶控制[5]结构的相关特点:
① 便于作战试验力量的模块化编组[7]。虽然各级OTP平台都具备相似的结构设计和功能,但各级试验机构对所属的OTP平台都具有独立自治权,既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作战试验任务,又能够根据不同类型和层次规模的装备作战试验需求对试验力量进行模块化编组。
② 便于作战试验资源的网格化集成。基于分形递阶控制结构的OTP平台,能够实现任务和计划从上至下分解,试验资源由下而上集结,同级的各个试验组织机构之间可以突破体制编制限制,机动灵活地调用配置试验资源,实现全域试验资源重组,并且可将本级OTP平台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馈至上级OTP平台协助解决,从而能够有效避免资源重建问题,提高试验资源利用率。
③ 便于作战试验组织的集中化协调[8]。该结构模式能够在保证上下级试验机构指挥关系权威性的前提下,促进装备作试机构间横向协调更加便捷化,各个试验组织机构在职权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交互,进行试验信息、试验资源和试验力量的共享,从而共同完成试验任务。
3.3 各层OTP的职责
① 陆军装备部OTP平台。对作战试验需求进行精准分析,根据需求预测制定陆军装备作战试验规划计划,加强OTP平台的试验能力建设,对各级OTP平台进行任务分配,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及时处理号各级OTP平台反馈的试验信息和需求,并组织陆军装备部OTP平台试验行动智能体对各级OTP平台进行支援。
② 战区陆军部队OTP平台。根据陆军装备部OTP平台下达的任务和本级作战试验需求编制本级作战试验年度计划,加强本级OTP平台的试验能力建设,对所属集团军OTP平台、师旅团OTP平台下达任务,向陆军装备部OTP平台反馈本级试验任务需求、试验任务执行和平台系统运行情况。
③ 军队科研院所及试验训练基地和集团军以下OTP平台。根据上级OTP平台下达的任务和本级需求,编制本级作战试验年度计划,分配本级作战试验任务和试验资源,执行上级赋予的作战试验任务,并及时向各自上级OTP平台反馈试验任务需求、试验任务执行和平台系统运行情况。
各级OTP在平时建设和运行中,要保持情报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协调有序发展;同时,要根据最上级OTP的统筹进行情报信息、决策支持和资源管理意义上的优化重组和动态编组,以达成局部自治和整体优化的和谐与统一。
4、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信息网格结构设计
陆军作战试验信息网格是为能为陆军提供各种一体化信息网格服务的基础设施。它依托全军信息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信息网格,继承基础信息平台,对所有作战试验软、硬资源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对各种情报信息、指挥信息、协同信息和试验信息的高度共享和全面协作,它是作战试验平台正常运行的信息基础。
4.1 作战试验信息网格设计思想
作战试验信息网格设计中运用了开放性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中的Globus Toolkit支撑技术,该技术是一种能够支撑各种平台和大型网络系统运行的网格工具包软件。基于Globus Toolkit支撑技术的作战试验信息网格具备“网格服务”的思想理念,能够通过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信息样式,将陆军现有的作战试验信息资源融合成一个整体[9-10]。作战试验信息网格设计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通用服务的思想。顾名思义,通用服务要突出“通用”和“服务”的思想。一是通用思想,作战试验信息网格必须要能够支持各种作战试验试验类型和模式;二是服务思想,作战试验信息网格的试验应用和信息交互均要采用服务机制,各类试验系统应用、软件和工具都要采用“服务”的单一抽象接口。
② 互联互通的思想。一是在逻辑设计上,所有作战试验信息资源对试验网格用户来说都是互相联通的,具有可读、可使用和互操作的特性;二是单一系统映像思想,即将作战试验网格系统虚拟为一台“计算机”,能够针对不同级别的试验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的系统映像。
③ 自主可控的思想。在确保试验信息网格服务功能不被更改的前提下,授予试验信息网格用户自主选择网格服务类型和服务方式的权限。
4.2 作战试验信息网格结构设计
作战试验信息网格结构设计充分借鉴了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自下而上分别为系统核心层、系统服务层、专用服务层、集成开发层、应用功能构建层和应用支撑层,如图4所示。
图4 作战试验平台信息网格结构
5、结论
文章提出了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概念能力需求,并分析了平台的基本框架结构、层次结构和信息网格结构,为后期武器装备作战试验平台的实现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目前,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下一步要重点深化对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相关理论和建模方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郭齐胜,姚志军,闫耀东.武器装备体系试验问题初探[J].装备学院学报,2014,25(1):99-102.
[2]王凯,赵定海,闫耀东,等.武器装备作战试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3]曹裕华,王元钦,等.装备作战试验理论与方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
[4]高阳,安波,陈小平.多智能体系统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5]张新征,郑华利,赵玉玲.世界陆军信息系统装备建设发展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6]郭齐胜,董志明,樊延平等.装备需求论证工程化理论与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6.
[7]郑世明,沈寿林,吴从晖.作战仿真模型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8]秦园丽,张训立,高桂清,等.基于兵棋推演系统的作战方案评估方法研究[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9,40(6):92-95.
[9]徐颖,余侃民,夏靖波,等.军事信息网格建设的意义及对策[J].空军工程大学大学学报: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5(3):77-79.
[10]刘颖,夏靖波.网格原理与开发[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1]王凯,刘旭,凌超.武器装备作战试验环境设计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08):181-184.
宋敬华,刘倬立,李亮,等.陆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试验平台顶层设计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7):252-255.
分享:
舰船装备能够长时间持续使用对于舰船的综合利用效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现阶段对于舰船装备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于如何增强舰船装备的防腐蚀性能,使舰船装备能够充分利用是我国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使我国舰船装备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价值,提高寿命,保障舰船装备能够发挥其最大的在航率,提高我国舰船装备的整体优势。
2021-08-03激光制导武器作为现代战争中的一种重要武器,基于激光获取制导信息来控制导弹等武器按特定引导规律来精确打击敌方目标,被视作为决定战争态势及胜负的重要手段。而本文对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研究,并探索激光制导武器的未来发展方向,借此提高激光制导武器的应用水平,以供参考。
2021-07-31武器目标分配(WeaponTargetAssignment,WTA)问题是联合作战火力规划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难点问题。为避免打击不足或重复打击,联合火力打击按照“侦、控、打、评”四个步骤循环往复进行,直至达成作战目的。设定输出一次火力分配方案为一个时间阶段,其基本任务是在K个时段内,分配M个武器打击N个目标,使得作战效果最大化。
2020-12-11随着军工业的不断发展,武器装备所承受的冲击环境越发恶劣。干摩擦隔振器具有强非线性特性,能够有效的消耗外界冲击带来的巨大能量[1,2],以其优异的隔振抗冲击性能在航空航天,舰船等军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具有干摩擦的非线性隔振器抗冲击特性做了大量研究,。
2020-11-16制导控制系统是制导火箭弹的核心。与过去相比,未来的制导控制系统设计任务具有高指标、高难度、多用途和低成本的特点。其设计要求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与此同时设计过程也要求一体化、精细化。在以上种种条件的制约下,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将使设计成本急剧上升,同时由于设计失误很难避免而导致设计周期也大大延长。
2020-11-13电子雷管,又称数码雷管,由集成控制芯片、点火药头、基础雷管三大部分组成。具有密码起爆、编程及检测功能、智能充电功能和高延期精度等特点。特别是电子雷管延期精度高可满足高精度微差爆破的要求,爆破中能够有效的降低炸药单耗、改善爆破效果,显著降低爆破振动对周边的影响。
2020-10-27有消息称,电力综合推进系统的研发工作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不久后就可能应用到舰船上。未来055驱逐舰如果用上了电力推进系统和电磁炮,海战能力会大幅度提升,不仅可以打击舰船,还能打击飞机和导弹。因此我们的产品开发更有意义。我们采用按键控制主机,一键启动,激光和摄像头作用自动扫描定位目标并击中目标。
2020-10-27如M1Abrams坦克在1个气体涡轮发动机上运行,1次沙浸泡,磨坏叶片,坦克无法行进。军队实验室成功打印了一替换螺旋桨风机(扇),并用在坦克上。这意味着替换部件更简便。该实验室将继续与工业及大学的合作者一起开发新合金设计方法更快地提供部队所需零部件。
2020-09-19无人化装备已逐步取代人类充当战场前锋,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革命性的因素之一,无人化装备与智能化算法相结合形成的无人智能化装备必将重构从“传感器”到“射手”的各个环节,引起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深刻变革,为各国军事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2020-08-22客观准确评价武器系统的使用可靠性,确定武器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故障率和可靠度,能够使我们全面系统了解武器系统的可靠性水平,有助于确定武器系统的平均维修间隔时间[5,6],科学确定武器系统的备件需求种类及数量[7],有助于研究武器系统质量特性对其作战效能的影响[8]。
2020-08-22人气:9766
人气:8193
人气:4947
人气:3866
人气:383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工程设计学报
期刊人气:3979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建筑
国际刊号:1006-754X
国内刊号:33-1288/TH
邮发代号:32-60
创刊时间:199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372
影响因子:0.493
影响因子:0.601
影响因子:0.056
影响因子:0.21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